南明第一狠人(校对)第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1206

  但听轰的一声,手榴弹在吴三桂嫡系军队中爆炸,一时间人仰马翻,哀嚎痛哭声不绝于耳。
  “妖法,明狗又施展了妖法!”
  侥幸没死的清兵惊慌高呼道。
  吴三桂见状也是大骇。
  就在他不远处一人一骑被炸的血肉横飞,断肢残臂散落一地,场面极为可怖!
  他还记得赵布泰被大炮炸的半死的惨状,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
  毫无疑问明军追兵是冲着他的方向来的,这面帅旗反倒成了他的催命符!
  吴三桂当然不想稀里糊涂的死在这里,他很快心中便有了计较!
  “把帅旗丢掉!”
  他毫不犹豫的命令道。
  旗手听得一愣,显然没有明白吴三桂的用意。
  “混账东西,本将的命令没有听到吗?”
  说罢吴三桂一把夺过旗帜将其丢在地上。
  诚然这么做会导致军队混乱,但吴三桂要的就是混乱。
  这种情况下明军找不到主次只能乱杀一通,大家都是骑兵,明骑并没有速度优势。
  这种情况下他的嫡系军队反而可以最大程度得以保全。
  大不了到时再收拢溃兵罢了。这样做只是面子上不好看,但获得的实际收益却是最大的。
  吴三桂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他当然不会去顾忌面子问题,不然当初也不会主动剃发放清军入关。
  眼下他再次把无耻的本性显露出来,主动丢掉帅旗以求自保!
  不得不说这一招确实好用。明军追击过程中见对方帅旗倒了一时间却是愣住了。
  这是在闹哪样?难道说吴贼被炸死了?
  没了明确的目标他们只能就近追杀,将离得最近的清兵砍翻在地。
  ……
  ……
  八旗兵的处境也不怎么样。
  由于赵布泰被一炮轰的半死,一时间八旗兵群龙无首阵脚大乱。
  赵布泰的亲卫将其绑在马背上仓皇跑路,哪里还顾得上阵型。
  奄奄一息的赵布泰十分清楚这一仗清军不仅败了,而且败的一塌糊涂。
  这一仗后他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向朝廷交代。
  都怪他太轻敌,不把明军当人看呐。
  但凡稍微小心一些,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
  他本就内伤极重,这一路逃来颠的五脏六腑都要碎了,不停的咳血。
  他本能的想要挣扎着起来,但却是气力不足徒劳无功。
  便在他长叹之时一枚手榴弹飞了过来,就在他身边爆炸。
  一声轰鸣之后赵布泰的身体连带着马身被炸成了两段,散发出一股浓烈的焦臭。
  他的亲卫们一时傻了,愣了片刻纷纷调转马头想要把赵布泰的尸体抢回来。
  清廷方面曾有规定,若是主帅尸体陷入敌手,亲卫士兵皆会被处死。
  所以无论如何他们要把赵布泰的尸体抢回!否则他们一个也活不了!
  明军骑兵不曾想还会有清兵回头迎战,只觉得兴奋不已。
  他们一路追杀就如同宰杀牲口一般,根本没遇到抵抗,完全体会不到快感,如今是时候真刀真枪的干上一仗了。
  “杀虏报国!”
  “为了大明!”
  “为了陛下!”
  “狗鞑子受死吧!”
  “老子日你先人!”
  ……
  ……
第0017章
昆明大捷
  战斗以一场明军完胜而告终。
  经过明军一番火炮、手榴弹的洗礼,清军完全没了抵抗之力,纷纷四散逃命。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主帅战死,帅旗散落他们还能怎么办?
  不跑路,等死吗?
  那些没跑掉的清兵自然都成了明军的刀下鬼,首级被割下换作战功。
  大明天子朱由榔亲自出城迎接得胜将士。
  白文选一马当先的走在最前,在距离天子十数步时翻身下马行了臣礼。
  朱由榔连忙上前将白文选扶起,和声道:“白将军辛苦了。”
  “杀虏报国乃臣之本分矣。”
  适值春寒料峭,朱由榔亲自取下大氅披在白文选身上道:“这一仗打的解气,打出了大明的威风,朕心甚慰。”
  白文选自然没有料到天子会如此礼遇于他,感动的抱拳道:“陛下如此厚待于臣,臣愧不敢当。”
  朱由榔笑道:“白将军如此神勇,真是过谦了。”
  他环视左右,冲李定国、沐天波道:“晋王、黔国公觉得这仗打的如何呢?”
  李定国连忙道:“此战大捷,都是陛下之功。陛下神勇无敌,将士们受到鼓舞这才会杀敌无数。”
  这记马屁拍的十分到位。要说道理嘛也确实有些道理。
  身为天子,朱由榔站在城头擂鼓助威鼓舞士气甚至射箭毙敌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明军将士,但把功劳都归结到朱由榔身上就有些太扯了。
  就连李定国这样的忠贞之臣都免不了拍君上的马屁,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陛下英武胜过唐宗汉武。”
  沐天波这边就吹嘘的更夸张了,连朱由榔武功胜过唐太宗李世民、汉武帝刘彻这样的话都说了出来。
  也就是朱由榔知道他们是忠贞之臣,要不然还真不会一笑置之。
  “朕本就坚信大明一定会在此战大获全胜,不过这都是三军用命的功劳。”
  作为天子,朱由榔没有理由跟臣下争功。换句话说,臣子的功劳越大不就越说明他领导有方吗?
  老实说此战之前朱由榔还是有些忐忑的。毕竟史书上一直把清军尤其是八旗精锐描绘成不可战胜的存在。
  但经过此战,朱由榔确信清军并非是不可战胜的。
  他们一样是有血有肉的存在,一样会恐惧会溃败。
  诚然保卫昆明只是明清之争的开始但信心的建立是尤为重要的。
  有了信心许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都有了转机。
  “陛下,这些虏贼尸首如何处理?”
  稍顿了顿,李定国沉声发问。
  “割首记功之后筑成京观。朕要让东虏看看,犯我大明天威的下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12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