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一狠人(校对)第2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9/1206

  胡全才下的命令是便是掘地三尺也要把永历找出来。
  总督标营的士兵都是胡全才自掏腰包补贴训练的精兵,这种时候能信任的只有自己人。
  胡全才把前程全都赌在了这一战上,这一战只许胜不许败!
  胡全才既然已经下了死命令,总督标营的士兵们自然是竭尽全力。
  他们打着火把摸黑上山,依着明军踏过的痕迹向前追去。
  足迹不会骗人,只要沿着足迹去追,总能追到永历。
  一想到擒获永历的人能够得到万两赏赐,他们个个就跟打了鸡血一样亢奋。
  若能获得赏银一辈子就能做个富家翁了。
  “活捉永历,活捉永历!”
  ……
  ……
  “陛下,东虏们朝山上追去了!”
  见一切都朝着计划发展,李定国别提有多高兴了。
  陛下真是神机妙算啊,知道东虏一定不会放弃这么一个好机会,便赌上了。
  换做是李定国,一定不会这么冒险。
  毕竟作诱饵的可是虎贲军啊,那可是天子亲自培养的亲军。
  “既如此,命令将士们开始行动吧。”
  朱由榔之所以要分兵引诱,实则是为了分化清军的兵力。
  毕竟清军的绝对兵力几乎是明军的两倍,虽然白天折损了一部分,但总量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如果直接夜袭硬碰硬,明军的胜算其实并不大。
  但如果把清军分化,让其一半的兵力去追逐虎贲军,剩下的兵马明军是完全可以处理的。
  这就像田忌赛马,用虎贲军这支相对人数较少的兵马吸引清军的注意力,再从背后杀出。
  整个计划利用的就是洪承畴贪婪的心理。
  毕竟比起李定国,永历显然更有诱惑。
  “臣遵旨!”
  李定国抱拳领命。
  “将士们杀虏报国的时候到了,跟着本王冲啊!”
  ……
  ……
  这边洪承畴和鳌拜仍自喝着茶,却见大营外火光大作。
  明军趁着夜色杀将进来,清兵们没有准备端是被杀了个措手不及。
  “这李定国真是有意思,自己皇帝都被围困在山顶了,不想着去营救,却来跟老夫急眼。”
  洪承畴冷笑一声道:“我早就觉得这厮狼子野心,未必臣服于明帝,如今看来其果然和孙可望之流是一路货色,永历遇险他恐怕非但不急切,内心却在窃喜呢吧?”
  鳌拜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老洪啊,你说的真是太对了。就李定国这点尿性,还能忠心明室?他只是把永历当做傀儡,行那曹操之事罢了。只可惜他没有曹操的本事。”
  “鳌大人,恐怕要劳烦您出手了。”
  洪承畴知道胡全才不光带了总督标营的士兵上山,还带走了大半的绿营兵。
  仅靠剩下的绿营兵要和李定国过招还是有难度的。
  所以他希望鳌拜可以派出八旗兵助阵。
  鳌拜点了点头道:“也好,我一直想和李定国堂堂正正的干一架,如今总算等到了机会。”
  八旗兵被这么一番折腾,睡觉是肯定睡不着了,倒不如干上一仗证明自己。
  一直以来朝堂之上便有声音说八旗兵腐化严重,战力已经大大不如从前。
  鳌拜便要用事实证明,如今的八旗兵仍然是明军的亲爹,打明军就跟打儿子一样简单。
  “有劳鳌大人了。”
  洪承畴还是有些惊讶的。他还以为鳌拜会拒绝,或者至少不会答应的这么痛快,没想到鳌拜求战的心情这么急切。
  也好,有了鳌拜助阵,李定国的亡命一蹬腿便没有任何胜算了。
  同时活捉永历和李定国,这个消息传到京师,皇上该是乐开花了吧?
  只要解决了这支明军主力,南京的郑成功便是折腾出花来也无济于事。
  洪承畴倒想看看永历被杀后郑成功会怎么做,是自立为帝还是继续扶持一个明室藩王。
  不论郑成功选择哪一种,都是死路一条。
  ……
  ……
第0272章
杀虏如探囊取物
  两军交锋的那一刻,便是清算新仇旧恨的时刻。
  不论是明军还是清军都有太多理由杀死对手。
  这夜注定是个不眠之夜。
  李定国这次带来攻打长沙的军队,是他精锐中的精锐,虽不说个个以一敌十,但战斗力十分可观。
  甫一交手,绿营兵们便感受到一股强大的杀气,这杀气让他们感到十分恐惧,搏杀的心气不免低了几分。
  明军将士个个悍不畏死,挥刀朝清兵的要害砍去。
  而绿营兵们只能抬刀格挡,处处被明军牵着鼻子走,节节后退情况十分被动。
  鳌拜本来还想再等一等,但现在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他大喝一声,八旗军便似群狼一般向明军扑去。
  他们和鳌拜一样憋闷了太久。
  中原的花花世界太让人迷醉,他们有时也会怀疑自己能否再度适应沙场生活。
  但当他们披甲启程之后,一切的感觉都回来了。
  他们还是当初那个战无不胜的八旗勇士,明军之前不是他们的对手现在依然不是。
  “杀明贼!”
  李定国名气倒是很大,但他们不在乎。
  再强的明军将领也不如满洲勇士勇猛,这是绵羊和狼的区别。
  八旗兵的搏杀技巧显然比绿营兵强的多,他们没有过多花哨的招式,刀刀都是冲着取人性命去的。
  李定国麾下的将士久未经历这种强度的大战,一时有些吃力。
  不过在适应了八旗兵的三板斧后,明军士兵发现八旗兵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勇猛。
  他们无非是更懂得在战场上杀人,而这也是明军士兵的强项。
  那就看看谁更会杀人吧。
  明军的制式腰刀和清兵的佩刀形制不同,刀身更宽更适合运力。
  明军士兵充分利用了这点,去逼八旗兵跟他们拼搏杀。
  在战场上挥刀一定要稳准狠,你可以不一刀毙命,但一定要做有用功。
  这种白刃搏杀双方完全没有阵型可言,你的身边可能是袍泽兄弟也可能是凶恶的敌人。
  所以,有经验的老兵常常会和要好的弟兄说好一齐冲杀,这样至少可以放心的把后背交给袍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9/12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