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一狠人(校对)第2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8/1206

  洪承畴思忖了一番措辞当即便写了一份奏疏,命人火速送往京师呈递给顺治皇帝御览。
  如今的局势对大清来说不能说多坏,但也绝不能算好了。
  长沙一丢,整个湖广都在明军手中。
  这可是天下粮仓啊。
  世人皆知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
  要想爆兵必须有足够多的粮食储备,这样才能养的起兵。
  明军之前总兵力只是清军的零头,清军全国绿营兵有百万之众,而明军可战兵力也就十余万。
  差距可谓是悬殊。
  但是清军把湖广一丢,形势大变。
  洪承畴估计要不了多久明军就会把军队爆到二十万甚至是三十万。
  在加上在南京搅动风云的郑成功,明军在未来几年甚至可能达到清军兵力的一半。
  一下子明军就从螳臂当车的螳螂变成了一只猛兽,可以和清军扳手腕了。
  对此洪承畴只能是一声叹息。
  他并非没有用心尽力,事实上洪承畴一直在精心筹划。
  每一步都是按照他的既定计划展开的,只是似乎哪里出现了问题,导致整个行动和计划出现了巨大的偏差。
  洪承畴仔细想了想,似乎是从吴三桂领兵攻打昆明开始的。
  从那之后清军就屡战屡败,先是丢了重庆,随后湖广被攻占……
  作为五省经略,现在洪承畴手中的地盘已经没有多少了,确实有些名不副实。
  但是洪承畴关注的却不是这点。
  在他看来最可怕的是明军打出了信心。
  如今湖广和南京之间尚隔着一个江西,让永历和郑成功首尾不能兼顾。
  如果让他们顺利会师,后果将十分可怖。
  所以洪承畴离开长沙后没有回贵州,没有去两广而是选择了直接去江西。
  就是因为他知道江西对如今的清军十分重要,绝对不容有失。
  只要江西在清军手中,明军就会犹如芒刺在背十分难受。
  相反难受的就换成是清军了。
  清军的优势已经不像之前几年那么大了,可以输但不能输得那么彻底干脆。
  张朝璘这个人洪承畴之前是听过的,只不过二人没有什么交情。
  听说张朝璘是个狠人,当初金声桓反叛,一些部将见势不妙选择复降。
  张朝璘口上接受,转手就翻脸不认人。
  他下令将这些降兵全部坑杀活埋,一时间威震江西。
  自那以后张朝璘便有了一个狠人的名头。
  写好奏疏后洪承畴便打算去会一会这个张朝璘。
  毕竟接下来一段时间他都要和张朝璘一样朝夕相处。
  抬头不见低头见,关系还是要处的好一些的。
  张朝璘虽然是个狠人,但面相还是属于那种典型的儒官。
  清秀英俊,一撮小胡子修的整整齐齐。
  若不是那丑陋的小辫子,恐怕张朝璘真会迷惑不少人。
  “啊呀洪经略不是在歇息吗,怎么来巡抚衙门了。”
  张朝璘正在看公文,见洪承畴来了连忙起身迎去。
  “哈哈,这不是睡不着嘛,便想来走走。没有打搅张巡抚公干吧?”
  “哈哈怎么会,洪经略快快请坐。”
  张朝璘满脸堆笑,让人看不出一丝情感。
  洪承畴撩袍坐定,叹声道:“贼势凶猛,朝廷怕是有的要忙了。”
  “我一直还没来得及问,这湖广是怎么个情况,怎么突然之间就兵败如山倒了呢?”
  “说来话长。”
  洪承畴摇了摇头:“总之是因为轻敌大意了吧。”
  胡全才这个人好大喜功,而且刚愎自用。
  这一点洪承畴是十分清楚的。
  如果夷陵、襄阳没有丢的那么早,如今湖广绝对不会是这个局面。
  这口锅还就得胡全才来背。
  “那依洪经略之见,这江西守得住吗?”
  洪承畴听的一惊。
  这张朝璘还真是敢说啊。
  “自然是守得住的。”
  洪承畴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那么郑贼洪经略怎么看?其窃据南京已经半年有余,如今又拿下杭州,不可小视啊。”
  “郑贼确实是有些麻烦。”
  洪承畴皱了皱眉道:“主要是即便打跑了他,他躲在海上休整一段时间便又能卷土重来。”
  “不错。”
  张朝璘点头赞同道:“所以还是得有一支强大的水师啊。”
  “施琅将军不是已经再做了吗?”
  “施琅乃将才非帅才。”
  张朝璘朗声道:“需要有一个通盘考虑的人。”
  这一点洪承畴还是赞同的。
  这个人照理应该是朗廷佐。
  可是效果却不理想。
  难道是因为他压不住施琅?
  若是这样就有些麻烦了。
  毕竟施琅本身就是海贼出身,生性不服管教。
  而文官和武将之间很容易产生矛盾,这一点在明朝时就已经有了。
  到了大清入主这个矛盾也延续了下来。
  “思来想去,我觉得洪经略最为合适。”
  洪承畴却没想到张朝璘的话引到了他的身上。
  “老夫也是分身乏术啊。”
  他无奈的苦笑道:“就没有别的人选了吗?”
  这张朝璘是什么意思?赶他走?
  “哈哈,洪经略莫要在意,我随口说说。”
  ……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8/12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