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一狠人(校对)第4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9/1206

  顺治惊讶的嘴巴犹如鹅蛋大,咽了口吐沫道:“范先生是当真的?那要是京师有个什么变故,该如何是好?”
  “京师留个一两万人镇守足以。这里的百姓被统治的时间最久,早已经对大清敬服,不会有事的。”
  清朝入关之后就定都京师,这里也是最早一批奉行剃发令的。
  这里的百姓不像那些晚一些被征服地方的人那么有斗劲,他们只为了一日三餐而活,是不可能起事反清的。
  在范文程来看这当然有赌的成分,但赌输的可能性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放任山东于七不管,等到天下成星火燎原之势,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让朕再想想。”
  顺治虽然没有什么魄力,但也明白为何范文程会建议调八旗兵去山东。
  眼下有战斗力的就是八旗了,那些绿营兵只能打打顺风仗,打硬仗完全就不够看!
  真的好难啊。
  顺治确实很想收复山东,但他有担心八旗兵一走京师一代不安稳。
  倒未必是那些百姓作乱,朝中万一有不安分的人有想法怎么办?
  虽然多尔衮已经死了很长时间,但还有其他势力啊。
  顺治总觉得他的皇位不是很安稳,经常睡到半夜惊醒过来。
  如此患得患失,整个人都要魔怔了。
  又赶上明军暴起,山东乱局,真是让人想要找一块豆腐撞死。
  顺治站起身来背负双手在暖阁踱起步来。
  他每当犹豫不决的时候都会这样转上几圈。
  良久顺治停下脚步沉声道:“罢了,便调一半八旗兵前去山东。这一次若是济席哈再拿不下来登州,朕便摘了他的脑袋!”
  ……
  ……
第0399章
镇江对决
  镇江,郑经站在城头,望着江面上乌泱泱的福船、广船心中十分紧张。
  还好何守义提前送来了奏报,说施琅可能是声东击西,实际要攻击的是镇江而不是杭州,要不然现在郑经还被蒙在鼓里,留守坐镇在南京呢。
  一旦施琅攻克镇江,拿下南京几乎只是时间问题。
  何守义的这封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世子殿下,看鞑子这次出动的水师数量,至少有五六万人,说不好还有七八万人呢。”
  郑经的心腹郑奎年满是担忧地说道。
  郑经叹了口气道:“本世子又何尝不知道呢。要是现在甘辉将军在就好了。”
  现在郑经有些后悔把甘辉留在山东了。
  甘辉虽然麾下只有五千人,但那五千人是身经百战的老兵,实力仅次于父王手中的那支铁人军,是郑家军中很能打的存在。
  而且甘辉本人的统兵实力也很强,对于军队战斗力的加成很有帮助。
  眼下郑经满打满算能用的人不到三万,对抗两倍于自己的施琅,确实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但再难也得硬着头皮打,毕竟父王临行前千叮咛万嘱咐,无论如何南京不得有失。
  它的政治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实际的军事价值。
  “传令下去,若是虏寇水师再敢靠近,就给本世子狠狠的轰!”
  镇江城头火炮数量不少,居高临下对江面上的清军水师战船还是有很大威胁的。
  “遵命!”
  郑奎双手抱拳领命道。
  城头上的明军瞬时忙碌了起来,他们调校火炮,搬运火药弹药,时刻准备着炮轰江面上的清军战船。
  而与此同时施琅站在一艘大号福船的甲板上,望着不远处的镇江城头,心中感慨万千。
  城头变幻大王旗,就在不久之前镇江还属于大清,但现在却挂着明军的旗帜。
  能否拿下镇江,把大清的龙旗重新挂上城头便看这一战了。
  “施将军,我们要硬攻镇江吗?”
  马逢知和声说道。
  “马提督说什么,江面上风大,我听不太清楚!”
  施琅方才在想事情,没有听清马逢知说的是什么,只能如此掩饰道。
  “我是说我们要强攻镇江吗?”
  “当然,镇江城设置就是卡在长江要道上,没有别的方法攻打。”
  施琅解释道;“除非我们绕远,但如此一来时间上就会有些吃紧,万一郑成功回援很可能就会功亏一篑。”
  他心道这个马逢知真有意思,都到这个时候还存着保存实力的念头。
  他也不想想踏上了这艘船就没有了回头路,严格意义上说从他离开崇明岛的那一刻就没有回头路了。
  施琅在他身上下了足够的本钱,所以在这份本钱收回来之前施琅不可能放过马逢知。
  马逢知必须按照施琅的计划拼尽全力。想保存实力?做梦!
  “一会把水师的船只分开一些,这样在进攻镇江的时候可以避免被火炮集中轰射。”
  施琅的水战技巧十分丰富。
  事实上他刚刚说的这点,不仅仅限于江面攻城战中,在海战遭遇战中也同样适用。
  所谓水师船队不是靠的越近越好的,有时候船只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也有利于战斗力的发挥。
  当然船只彼此之间也不能离得太远,不然呼应起来十分困难。
  “嗯,我知道了。”
  马逢知虽然有些不爽,但他也知道此刻和施琅是一条船上的,只有拿下镇江才能最大程度上体现自己的价值。
  “前进吧。”
  施琅深吸了一口气下达了命令。
  虽然这个过程注定会有伤亡,甚至会有战船被炸沉,但施琅还是要下令进攻。
  只要拿下了镇江便是付出再大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
  ……
  “鞑子进攻了!”
  郑奎第一时间发出示警。
  郑经的心跳急剧加快,整个面部潮红,两只拳头都紧紧攥住。
  这可谓是他和施琅的第一次交手。
  父王可是十分痛恨此人,若是郑经表现不出该有的能力,丢了郑家的脸他实在无法面对父王。
  “放炮吧!”
  明军的火炮弹药数量都很充足,完全没有必要节省。
  郑经可不打算在这种小事上栽跟头。
  军令传达下去后,城头的郑家军士兵纷纷将弹药装填好,再引燃引线。
  但听隆隆的一声声轰鸣声中,炮弹从城头飞射而出,直朝江面上的清军水师砸去。
  虽然施琅已经提前命船队散开,但仍然不可避免的有战船被击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9/12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