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一狠人(校对)第4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4/1206

  算上杭州郊外的那次,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对郑家有恩了。
  这份情郑成功真不知道该怎么还。
  “父王,何总兵人真的很不错。他亲自率部去守杭州,除了向孩儿讨要一些火器外再没有什么要求。”
  郑经实打实地说道:“原本孩儿还以为他至少会再要一些银子作为酬劳,可事实证明是孩儿心胸狭隘了。”
  郑成功点了点头,叹道:“何总兵是高义之人啊。等到将来大明中兴,本王一定要保举他个侯爵,不,是公爵!”
  虽然说现如今大明的公爵不值钱了,但那也是公爵啊。
  对何守义这种草莽出身的人来说应该算是光宗耀祖了吧?
  “父王,施琅跑了吗?”
  郑经忽然想起个很重要的事情,连忙追问道。
  “唉,还是让这狗贼跑了!”
  郑成功摇了摇头,长叹一声。
  “这狗贼脚下生风,见状不对派死士控制战船朝本王撞来,自己则趁乱跑了。”
  郑成功十分无奈。双方都是福船,航速又一样,即便派人去追追上的可能性也很低。
  再加上是顺流而下,施琅很可能一溜烟的工夫就跑的没影了。
  “唔,那是真的有些可惜啊。”
  郑经还想着若是擒到了施琅该怎么处置他,凌迟?点天灯?还是别的什么……
  “这狗贼,本王一定会捉到他的。”
  郑成功攥紧拳头,信誓旦旦地说道。
  “对了,本王差点忘了一件大事。”
  郑成功敛去怒容,喜笑颜开道:“陛下要给你赐婚,对象是晋王的嫡女李海岳。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如此本王和晋王便能秦晋之好了。”
  郑经完全没有思想准备,被郑成功这么一说着实吓了一跳。
  “父王,陛下要赐婚?之前怎么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啊!”
  郑成功拍了拍郑经的肩膀道:“真是一个傻小子。陛下是天子,天子的心思岂能是我等臣子猜的透的?不过本王觉得陛下是想要让本王和晋王的关系更好一些。毕竟我二人都是大明的柱国之臣,只有本王和晋王关系好了,陛下才能放心啊。”
  郑成功其实一开始也不明白陛下为啥要将晋王嫡女赐婚给郑经。虽然陛下膝下无公主,但从别的宗室里面挑出一位郡主出来还是不难的啊。
  晋王的嫡女虽然也是郡主但毕竟不姓朱,总感觉哪里怪怪的。
  但他后来仔细一想,或许是陛下觉得他和李定国之间的隔阂有些深,相互之间又有些猜忌。
  陛下既然已经决定了迁都南京,就等于要离开巴蜀、云南这一片南明起家之地。
  而这恰恰是李定国的地盘。
  李定国虽然不可能反对天子的旨意,但心里多少会有些不舒服,尤其是南京又是郑成功打下来的。这份不舒服的感觉就会放大。
  天子指婚郑经和李海岳,就是要修复二人之间的关系。
  当然天子也清楚,以郑成功和李定国的身份,是绝不可能做到穿一条裤子的。
  即便郑经娶了李海岳也是如此。
  这对天子来说无疑是最完美的结果。
  李定国与郑成功之间有利益相关也有矛盾的点,不胶不离就是最好的方式。
  “可,可……”
  郑经显然显得有些沮丧,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郑成功见郑经这幅模样,好笑道:“怎么,你还要抗旨不遵?”
  “孩儿不敢。只是孩儿……”
  “我儿有心上人了?那也不打紧,郡主皆是肯定是正妻,你还可以娶几个妾室的嘛。”
  郑成功已经都替郑经盘算好了。
  郑经这年纪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了。
  郑成功如今已经三十有六,郑经也是二十的人了,是该成婚收收心了。
  别的不说,郑成功可是急着抱孙子呢啊。
  郑家这偌大的家业,总该有人继承下去啊。
  “父王你说什么呢,孩儿哪里有什么心上人。”
  郑成功笑着捋着胡须道:“若是没有,我儿就更不需要担心了。”
  他顿了顿道:“本王已经替你答应下来了,等到陛下和晋王来到南京再详细布置婚事的细节。”
  ……
  ……
第0404章
登州转移
  山东,登州。
  自打击溃济席哈,斩杀数万绿营兵后登州上下便是一片欢欣鼓舞。
  不管是于七、王二麻子,还是甘辉、李石头都感到很是兴奋。
  毕竟这是他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十分的来之不易。
  这下至少他们能够喘上一口气,休养一段时间了。
  赤心营、郑家军、虎贲军都体现出了自己的价值,各部兵马一齐用力将济席哈打的落荒而逃。
  多年以后再想起这段往事也会觉得很是过瘾。
  只是好景不长,就在众人庆祝过后没多久,突然斥候传回消息,说鞑子调集了数万八旗兵马,直奔山东!
  这个消息一传来,所有人都坐不住了。
  要知道八旗和绿营兵就是两个层次的军队。
  之前济席哈只有万把八旗兵都让登州明军直挠头,也是拼了吃奶得劲,合兵赤心营、郑家军、虎贲军万余人才勉强打过。
  可若是来了数万八旗兵,光是精锐人数就远远多于明军了,明军不但无法利用人数优势,甚至还处于绝对的劣势。
  更不用说清军肯定还会从别的地方调集绿营兵,加上山东方面收拢的溃兵,清军的数量将士一个极为可怕的数字。
  于七作为山东义军的领袖,第一个站出来发声。
  “依某之见,若是这个消息不虚,怕是很难守住登州了。”
  于七出自将门,从小看的最多的就是兵书。
  对于敌我兵力之间的对比,于七有一个十分清醒的认识。
  当然他不是纸上谈兵,就八旗兵的战力来说,多于两万明军就会应付的很吃力了。
  如果一下子来个四五万,那还打个什么?明军完全是被碾压啊。
  这倒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而是真真切切的判断。
  总不能自己骗自己,说如今的登州明军可以歼灭四五万的八旗兵吧?
  王二麻子也是一脸愁容道:“这鞑子也是真下的起血本啊,竟然一下子派这么多八旗兵来。”
  “估计是顺治觉得实在忍不了了,这才把压箱底的八旗兵都派了来。”
  李石头有些无奈地说道:“我觉得于大哥说的对,我们很难扛得住这么多八旗兵。”
  甘辉也点头附和道:“如果陛下和殿下的主力军队都能来登州,打八旗兵当然是没问题的。但以眼下的兵力要想硬抗八旗军不是明智之举。”
  众人十分难得的达成一致意见,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撤军是最好的办法。
  只是向哪里撤呢?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依某看,我们不妨浮海直接撤到浙江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4/12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