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一狠人(校对)第4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6/1206

  真要是打输了李来亨也不用回南京了,直接找个歪脖子树吊死就是了。
  紧赶慢赶大军终于在天黑之前赶到定远城外。
  李来亨并没有直接下令攻城,而是先扎营休息。
  虽然说拿下定远在他看来没有什么悬念,但也没必要搞什么夜战。
  稳稳妥妥的等到明日一早攻城就是了。
  李来亨不是一个急于求成的人,相反他喜欢稳扎稳打。
  只要能稳赢的局绝不会给对手机会。
  明军扎好营后,便开始埋锅造饭。
  由于只是攻打邻近的凤阳,此番李来亨并没有带太多粮食,只有一个月的。
  在他看来若是一个月都拿不下来凤阳,也可以找颗歪脖子树吊死了。
  晚饭李来亨是和一众将领一起,吃的。
  时至今日夔东诸勋在行军时还保持着吃大锅饭的习惯,就像当年跟着闯王走南闯北时一样。
  只不过现在的伙食好了不少,再不需要像当年那样吃一顿省一顿,生怕饿了肚子。
  “小老虎啊,我看这定远城都不用儿郎们蚁附攻城,只要拿炮轰上一轰就能把城墙给轰塌了。这他娘的城墙都没包砖,全是夯土的,还不是一轰一个准?”
  袁宗第一边吃着饭一边念叨道。
  “袁叔叔说的在理,可以先让炮手去轰。”
  李来亨确实也是这么想的。
  就这种没有包砖是土城,根本扛不住几番炮轰。
  城墙的高度也很低,比他想象中好要好打。
  这真是送到嘴边的肥肉啊。
  李来亨越想越兴奋。
  皇帝陛下把这天大的功劳送到他面前他要是抓不住就实在太说不过去了。
  “小老虎,我估计凤阳府的兵力都集中在府城,其余州县总共加起来也不会有多少人。”
  袁宗第说的信誓旦旦,仔细一想也确实很有道理。
  毕竟这些城池的规模和防御就决定了不可能守得住。
  与其在这方面分兵驻守被打消耗,还不如合兵一处拼上一枪,多少还有点机会。
  清军已经吃尽了分兵的亏,肯定不会再贸然分兵了。
  “小老虎,届时我们一人攻一面城门,只要炸开城墙就冲进去。嘿嘿,我倒要看看这帮二鞑子穷途末路会作何反应。”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可谓是风水轮流转,如今明军强势,袁宗第自然要把多年积攒下来的怨气好好发泄一番。
  不然实在是对不起他这么多年来的坚守。
  一直默默吃饭的刘体纯也发声道:“不论如何不能让这些汉奸跑了。我平生最痛恨的就是汉奸。这些二鞑子比真虏还可恨!”
  李来亨连忙表示赞同:“二位叔叔说的在理。我们定要除恶务尽,不给这些渣子继续作恶的机会。”
  “报!”
  便在这时亲兵突然冲进账内,单膝跪地抱拳道:“启禀大将军,营外来了一队人马,自称是这定远县的绿林好汉,想来投奔大将军。”
  “哦?”
  李来亨愣了一愣,旋即放下筷子道:“带进来吧。”
  绿林好汉,到真是有些稀奇。
  “遵命!”
  亲兵领命而去,不多时的工夫便把几名膀大腰圆的汉子带到了账内。
  那几人见到李来亨后连忙跪倒行礼:“参见大将军。”
  李来亨抬了抬手道:“起来吧,我这里不兴这个。男儿膝下有黄金,天地君亲师,除了这些别的都不需要下跪。”
  这使得几人对李来亨的好感又增加了几分。
  他们站起身来,为首一人向前迈了一步随后抱拳道:“大将军,某是这定远县本地人。因不满这鞑子压迫,率领一票弟兄钻进大山里行那梁山好汉事。我们只杀富济贫,锄恶扬善。穷苦人家从不会欺压。”
  他见李来亨默然不语,咽了口吐沫继续道:“听闻大将军率部前来凤阳,我们几个弟兄一合计便率领手下来投。还望大将军接纳。”
  “你叫什么名字?”
  “在下王六虎,这几个是我的好兄弟陈铁锤,王二狗。”
  李来亨一直在仔细观察账内的这三个绿林人士。
  这些人显然留着发髻,虽然有些散乱但好歹保留了汉家衣冠。
  从发量来看他们肯定不是临时蓄的发,身份应该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李来亨等夔东诸勋本就是草莽土匪出身,对于山贼当然不排斥。
  只是他们有些惊讶大明在这些山贼心目中竟然有这么重要的地位。
  一听到明军进军,山贼们便都下山来投。
  可能还是满清实在太不得人心了吧。
  “你们一共有多少人?”
  “总共有一千人,我都带来了。”
  啧啧。这一千人虽然相对于明军来说不算什么,但也可以充作个先锋了。
  李来亨也想把这竖立为一个典型例子,这样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绿林好汉来投靠,也能减少明军损失。
  ……
  ……
第0416章
攻克定远
  一夜无话。
  翌日一早明军营中便开始埋锅造饭。
  炊烟袅袅,伴随着米粥煮熟的香气让人食欲大振。
  明军以最快的速度吃完了早饭,随后便开始准备攻城。
  王六虎、陈铁锤、王二狗等人跃跃欲试。
  这是他们投奔明军之后的第一战,自然要好好发挥。
  孤零零的一座土县城在明军浩大的阵仗面前显得有些微小。
  所有人都在等待,等着那一声军鼓响起。
  “隆隆隆!”
  万众期待中,战鼓声终于响起。
  在李来亨的命令下,明军推来的野战炮对准了城头猛轰。
  这还是十三家第一次在实战中使用这种新式火炮。
  要说皇帝陛下真是心胸宽广,对他们极为信任,竟然将最好用的火炮拨给了他们几十门。
  这小炮虽然威力不如红夷大炮,可十分便于运输,有利于大规模行军时携带。
  综合而言野战炮的实用价值明显高出一截。
  伴随着一声声炮鸣,炮弹四面八方的朝城墙砸去。
  霎时间夯土城墙被砸出了数个大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6/12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