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一狠人(校对)第4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8/1206

  “此一时彼一时。”
  施琅吹起牛来连自己都怕。
  “刘总兵可知道为何靖南王和洪经略闹翻了?”
  “为何?”
  “是因为洪经略睡了靖南王看上的一个歌姬。”
  施琅吞了吞口水,有滋有味的描述道:“那个歌姬是南昌城里十分有名的一个美人,起初是被靖南王看上了,可是洪经略却横刀夺爱把这个歌姬给抢走了。靖南王平白被洪经略摆了一道,如何能忍,这才发狠率部撤离。”
  施琅慨叹道:“这就是冲冠一怒为红颜啊。”
  刘永芳听得直起鸡皮疙瘩。
  “不能吧,这洪经略都有七十岁了吧,还能睡女人?”
  施琅嘿嘿一笑道:“这说明洪经略老当益壮啊。不管怎样,靖南王率部离开是因为洪经略个人的关系。如今洪经略已死,靖南王自然没有理由还揪着这件事不放。我们若率部去投,靖南王一定会很高兴。将来未必没有机会北上替郎总督报仇啊。”
  施琅一直很注重强调替郎廷佐报仇。
  因为他十分清楚刘永芳是郎廷佐养的一条十分忠心的狗。
  要想劝说刘永芳跟他走,就必须反复强调此事,让刘永芳觉得替郎廷佐报仇有希望。
  至于他们真的到了福建以后,该怎么做事就由不得刘永芳了。
  “施将军,你让我再好好想想。”
  刘永芳显得有些犹豫,并没有想好下一步的打算。
  在温州继续驻守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明军既然已经拿下了台州,下一步肯定会来攻打温州。
  靠着一万兵力守住温州?怎么看也不现实。
  只是跟着施琅入闽投靠耿继茂?
  这似乎也是在赌啊。
  施琅虽然说得天花乱坠,可落到实际的几乎没有。
  刘永芳觉得耿继茂不是一个好相与的,若真的前去投奔很可能被吞的渣子都不剩。
  可是他还有别的选择吗?
  温州的西边是处州府,可是处州的西边就是江西了。
  如今江西可是在明军手中,也就是说处州被拿下也就是时间问题。
  举目四望,除了浮海出逃似乎只有入闽投靠耿继茂。
  也难怪施琅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耿继茂的身上,是实在没有其他的选择了啊。
  思忖了良久,刘永芳方是长叹了一声道:“罢了,刘某便听施将军的。”
  施琅闻言大喜。
  “好,刘总兵真是一个痛快人。事不宜迟,我们还是点齐人马立即南下吧。”
  ……
  ……
  却说郑成功拿下台州后,立即派兵攻打金华、衢州二府。
  这些地方的清军得知明军来袭立刻望风而逃,四散如老鼠。
  明军不费吹灰之力拿下二府后继而南下处州、温州。
  这两府的情况也差不多,清兵们跑的连一丝踪影都看不到。
  可以看出,郎廷佐的死对于浙江清军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没有了主心骨,这些清兵都不想再替清廷卖命,优先保住小命要紧。
  郑成功很快控制了整个浙江,第一时间向天子写了捷报。
  身在南京紫禁城的朱由榔收到郑成功的奏报后大喜。
  浙江可谓是东南沿海中极为富庶的一个省份。
  拿下浙江对于大明来说意义重大。
  现在朱由榔终于可以集中力量对付淮安、扬州、松江、苏州一代的清军了。
  其实清军这种分地驻防的模式给了朱由榔和明军很多机会。
  如果从一开始清军就集结个几十万大军围攻明军,说不定朱由榔和明军早就凉了。
  人数上的绝对劣势可不是一些火器装备就能挽回的。
  但是清军或者说洪承畴并没有这么做。
  归根到底,还是洪承畴太过大意轻敌了吧。
  毕竟在某种程度上清军已经一统天下,洪承畴觉得便是一两场失利也无伤大雅,最终获胜的还会是清军。
  却不知朱由榔率领下的明军已经是破釜沉舟,通过不断的滚雪球扩大了优势,最终让洪承畴不得不选择集结兵力板命。
  但是那时候已经晚了,江西清军二十余万,明军的绝对兵力并不比清军少多少。
  所以在那场奠定胜局的大战后,朱由榔实际上已经掌控了江南大势。接下来不过是一步步的光复失地罢了。
  ……
  ……
第0451章
天子再亲征
  朱由榔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文安之。
  作为朱由榔最信任的臣子,文安之从一开始就被朱由榔委以重任。
  现在虽然局面对大明越来越有利,朱由榔还是没有忘记文安之当初为大明做过的那些事。
  当然,朱由榔召集文安之入宫不光是要和他分享喜悦之情,还要嘱咐文安之一些细节。
  因为朱由榔再次决定御驾亲征!
  如今的南直隶基本以应天府为界。
  应天府以西部分尽在明军掌控之中,应天府以东尚是清军的地盘。
  淮安、扬州、常州、苏州、松江五府之地,可以说是南直隶除了南京之外最繁华的所在。
  只要这五府在清军手中一日,朱由榔便睡不踏实。
  所以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赶快把这五府收复,这样明军便能赢得十分难得的休整时间。
  朱由榔之所以决定御驾亲征除了和他有些手痒想要亲临战阵以外,还有一个考量就是让太子尽快的进入到监国的身份中。
  在成都监国和在南京监国所承受的压力和需要处理的政务量是完全不同的,之前朱由榔敲打了太子一番,为的也是太子好。
  但他担心太子少年心性一时承受不来这么大的打击,思来想去还是准备专门营造出一个机会让太子来证明自己。
  如果太子在南京监国期间能够把政务处理的井井有条,那么不管是对朱由榔还是对群臣都是一个交代。
  对此,文安之自然是懂得。
  作为太子的老师,文安之从一开始就在竭尽所能的维护太子的利益。为此不惜和朱由榔起了争执。
  如今看到天子变着法的给太子机会,文安之感到很欣慰。
  父慈子孝,这才是天家该有的样子啊。
  “陛下请放心,只要有老臣在,就不会让南京出任何问题!”
  文安之信誓旦旦的拍着胸脯保证道。
  对文安之朱由榔自然是很信任的。他之所以迟迟不允准文安之请辞的请求,就是希望文安之能够再带个几年新人。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8/12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