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一狠人(校对)第5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7/1206

  至于说投降能不能活命,他们也不能保证,只能去赌了。
  从以往的例子来看,只要是不抵抗的前提下投降,明军一般会只诛首恶,对从犯并不格杀。
  若是他们死战到底最后被俘,那么最终肯定难逃一死。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现在他们只能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
  当清军把城门打开的时候,李石头并没有过多意外和惊喜。
  如果没有死伤那么多的弟兄他应该会感到高兴一些吧?
  不过好消息是常州告破后苏松就是被堵到死角的贼寇,再无任何屏障可言。
  四面楚歌下,城池告破只是时间问题。
  ……
  ……
  松江府,知府秦若甫心情颇是有些沉重。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明军的攻势如潮,常州府已经告破,苏松将直接暴露在明军的围攻之下。
  四面八方皆是敌人,这仗还怎么打?
  秦若甫已经动了心思想要跑路。
  如今扬州已丢,即便跑也不可能走陆路了。
  秦若甫稍加盘算就打算走海路逃到淮安去。
  淮安若是能够守住最好,若是守不住还可以退回徐州甚至是山东。
  只是如此一来少不了要背上一个弃地而逃的罪名。以顺治皇帝的性格,多半他要被逮拿到京师砍了脑袋。
  所以秦若甫必须得找好一个替罪羊,把责任都推到这个替罪羊的身上。
  唯有如此他才能全身而退。
  思来想去也只有同知赵光德最合适。
  此人素来和秦若甫政见不合,秦若甫看他不爽很久了,正好借着这个机会让他背锅。
  他的具体计划是这样的,为了守卫松江他率领军队在城外扎营以防止明军炸开城墙顺利杀入城中。
  背靠坚城的情况下清军还是有一战之力的。可就在他率部鏖战力竭想要退回城中时,同知赵光德因为个人私怨拒绝打开城门。
  这种情况下秦若甫只能率部突围,继续留下去只能等死。
  经过一番奋力厮杀他终于杀出一条血路,一路退回淮安。
  而事后也证明了秦若甫的选择是正确的。
  因为赵光德不仅仅是个人恩怨置秦若甫的安危于不顾那么简单,而是与明贼暗通款曲,事后直接打开城门献出城池。
  秦若甫又将整个计划在脑中过了一遍发现简直是天衣无缝。
  毕竟顺治皇帝也不知道松江城的情况究竟是什么样,还不是秦若甫说什么就信什么。
  哪怕是顺治皇帝心中有所怀疑,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至于赵光德肯定会被明军杀死。
  死人是不会开口说话替自己辩解的。
  秦若甫越想越觉得自己十分聪明。
  死守什么,跑路不香吗?
  只要两头骗非但没有罪过说不准还能捞到个功劳,岂不美哉?
  思定之后秦若甫便安排人手去准备浮海出逃事宜。
  他至少需要三艘大号福船,因为他不仅仅要把自己的心腹家人装上船,还要把这些年任职捞到的银子全部带走。
  十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苏松乃是极度繁华之地,可谓是寸土寸金,秦若甫这些年捞到的银子少说也有几十万两了。
  靠着这些钱他下半辈子足够养老了,即便被顺治皇帝罢官也没关系。
  而且在秦若甫看来顺治皇帝不会这么做。
  哪怕是做做样子也要做给臣子们看啊。
  若是如此苛责“忠臣”,其他臣子难道不会心寒吗?
  长此以往,还会有人替大清尽忠吗?
  秦若甫承认他的手段恶心下作了一些,但要想在这乱世活下去只能不要脸。
  为了不让赵光德等官员有所察觉,他表面上还在关心着城防事宜。
  事无巨细一一过问。
  事实上他早已做好准备,随时准备跑路。
  至于投降明军,秦若甫也不是没有想过。
  只不过仔细一想他似乎没有什么能够提供给明军的。
  那么哪怕他投降了也得不到太多的好处。
  甚至明军方面可能会安插自己的人出任松江知府,把秦若甫明升暗降,彻底架空。
  而且秦若甫并不看好明军。
  别看现在明军势如破竹,眼瞅着就要光复半壁江山。但这只是一时的。
  永历初期的时候也是一片势头大好,最后怎样还不是窝里斗斗的分崩离析?
  明军自始至终似乎总有崩盘的可能,因为其各方势力利益不均,说白了就是尿不到一个壶。
  他们可以共患难,不能同富贵。
  一旦日子好起来了,肯定会内讧的。
  所以秦若甫还是打算站在清军这边。
  ……
  ……
第0478章
铤而走险
  近日来苏州的地主富商人心惶惶。
  郑成功的大军把苏州城团团围住,苏州城实行戒严,大伙儿连街都上不了,生意也做不了,这日子还怎么过啊。
  其实这些地主富商是不在意谁主政谁做皇帝的。
  只要能够保证他们的利益就行。
  像这样耗下去是最不能接受的。
  像他们这样的大商贾哪个不是日进斗金啊,这要是围城一个月难道一个月都不做生意了吗?
  忍了两三日他们终于忍不了了,联名来到知府裴远山这里请愿。
  裴远山原先是不打算接见他们的。但无奈来的都是苏州有头有脸的人物,就这么晾着他们实在是不妥。
  无奈之下裴远山只能让他们进来。
  谁知道这伙人是有备而来啊。
  “裴知府,明军势大。我们撑不了多久的,与其坚守最后城破苦了百姓,不如早些投诚也好继续正常生活啊。”
  一开口就是老阴阳了。
  裴远山心中冷笑。这些虚伪无比的伪君子,明明是他们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却说成是为了百姓。
  这么恶心的话也说的出口,真是令人作呕。
  “薛员外此言差矣,本官吃的是大清的俸禄,自然该替大清效死。诸位难道是想叛清投明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7/12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