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一狠人(校对)第5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8/1206

  “陛……陛下……”
  文安之虽然醒了,但还是很虚弱。
  朱由榔连忙上前攥着文安之的手道:“文阁老不要说话,多休息好好养病。”
  文安之感动的热泪盈眶,哽咽道:“这药是陛下给老臣赐下的吧?”
  朱由榔微微颔首道:“这药取自黄花蒿,正好可以治疗文阁老染上的这疟疾病症。文阁老不要怕,只要按照药方定时服药,是一定能够痊愈的。”
  黄花蒿中的青蒿素即便在后世也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
  唯一的区别就是现在的萃取提纯技术不及后世,但只要按时服药还是能够治好的。
  有大水泽的例子摆在前面,朱由榔很有信心。
  文安之嘴唇微微张合,喉头耸动道:“老臣谨遵陛下旨意。”
  朱由榔为了让氛围好一些,哈哈笑道:“文阁老快些好起来,朕还等着你到内阁处理政务呢。你若想乞老朕可不准。”
  说罢朱由榔冲朱慈煊使了个颜色,朱慈煊立即冲文安之拱手道:“老师一定要快快好起来,孤还等着您授课呢。”
  文安之此刻已经感动的说不出话来了。
  天子、太子同时来到他的府邸之中,亲自探望他。
  这是何等的荣宠啊。
  文安之其实已经七十多岁了,早就活够了。
  若不是想看到大明中兴的那一天,不会支撑到现在。
  天子和太子的关爱让他再次坚定了信念,无论如何一定要活到大明中兴的那一天。
  “陛下、殿下放心,老臣会照顾好自己的身子的。便是为了陛下和殿下,老臣也会好起来的。”
  “这就好,这就好啊。”
  朱由榔欣慰的点了点头。
  “既如此,朕就不打搅文阁老休息了。张太医你便留在文阁老宅子里,若有情况随时来报。”
  张璠立即拱手道:“臣领旨。”
  ……
  ……
第0488章
李国英入寇
  在川陕总督李国英的策划下,陕西清军在八月末经由汉中入寇四川!
  李国英的目的是劫掠而不是攻城拔寨。就像当年满清还没有入关之前时一样。
  只要能够捞到金钱和女人他的这波入寇就不亏,更不用说还能刷一波威望出来。
  眼下大清急需要一个有能力的人站出来撑住局面,李国英觉得他是最适合代替洪承畴的人选。从汉中入川,首当其冲的就是保宁府。
  明军在保宁的驻军并不多,一共只有万余人。而这次李国英入寇带了足足三万人,号称五万。气势上确实很唬人。
  保宁府的守将名叫马忠,是巩昌王白文选的手下。
  照理说庆阳王冯双礼和巩昌王白文选都是原西军将领,关系还算不错。
  但近来穿出二王不合的消息。
  据说是因为白文选认为冯双礼应该把驻军往北推到保宁,把整个成都府的位置留给他。
  冯双礼很是不满。
  二人同是当年大西军五军都督之一,又都是大明天子册封的郡王,凭什么他白文选可以这样霸道?
  成都府在整个四川的位置都是独一无二的。无论是经济还是人口其他府县都完全无法和成都府相提并论。
  保宁是四川的北大门,地理位置和重要。
  但是相较于成都,保宁可是穷的很。
  白文选自己想把嫡系安排在成都吃香喝辣,让冯双礼去做他屏障,冯双礼自然感到不爽。
  其实二人没能跟着天子东征心里多少都有些不爽。
  究其原因,恐怕还是跟李定国有关。
  冯双礼当初是艾能奇的部下,白文选则是孙可望的人。
  艾能奇死的早就不必说了。
  当初孙可望叛明,白文选是坚决站在天子这边的。
  李定国奉天子回云南之后白文选也因公封王。
  但是二人毕竟不是李定国的嫡系下属,李定国心里肯定还是有些忌惮。
  这次天子东征,原西军之中几乎都是李定国的心腹。
  白文选和冯双礼却被留了下来镇守四川,这还不能说明什么吗?
  两个人心里都不舒服,结果白文选还要搞事情欺负冯双礼,冯双礼自然不服了。
  冯双礼坚决拒绝移镇保宁。
  白文选无奈只能命心腹马忠驻守保宁。
  马忠这个人还是比较求稳的。一共只有万余人,故而他把兵马全部收缩到了保宁城中。至于外围的戍堡全部放弃。
  如果在兵员紧缺的情况下还一味的散兵出去,敌军若真的进攻很可能哪里都守不住。
  在马忠看来只要保宁城没有危险,其余的戍堡丢了就丢了。
  结果还真让他给料到了。
  明军哨探发出示警,清军大举入寇保宁。
  据初步估算,此次入寇保宁的清军人数应该在几万上下。
  这个兵力不可谓不多了,足足是明军的几倍。
  马忠一下子紧张了起来。
  他在原西营中的资历很浅,不过是白文选麾下一偏将。
  虽然现在白文选封王,他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可马忠实际上并没有独自率部打过什么硬仗。
  一下子就来了几万清军,这让他很是惊慌。
  马忠第一时间派人给成都方面送信求援,同时紧急组织人手准备守城事宜。
  保宁府是成都的一个重要屏障,绝对不容有失。
  要说李国英可谓是四川明军的老对手了。此人阴狠毒辣,手段残忍,为了达到目的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
  他憋了这么久,终于憋出了一肚子的坏水。
  不得不说李国英选择的进攻四川的时机很完美,恰恰是在太子和文阁老离开四川之后。
  天子和晋王东征时几乎带走了大部分主力。
  太子和皇族东迁又带走了几千锦衣卫。
  如今整个四川的驻军加在一起也不过几万人,十分捉襟见肘。
  李国英若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就要拿下四川,那真的有一场硬仗要打了。
  归根到底还是汉中的位置太关键了。
  方眼历史,历来是谁控制了汉中谁就占据了主动。
  如今汉中在清军手中,他们便进可攻退可守。
  明军则只能被动防御,而且不知道清军什么时候会突然杀出。
  这种感觉实在是太难受了。
  这次李国英入寇就是这样。之前几乎没有任何的示警。直到清军进入保宁境内,斥候才发出报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8/12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