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一狠人(校对)第5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4/1206

  “回禀陛下,山东大地的百姓如今正忍受着鞑虏残酷的统治、剥削。臣虽无能,但也不忍见此。若能早一日北伐,就能早一日救黎民苍生于水火。陛下仁德,应该也是这么想的吧。”
  于七先是吹捧了朱由榔一番,给朱由榔戴了一个高帽子。
  这样一来,朱由榔就只能顺着他的话说了。
  这点小心机朱由榔还是看的出来的。
  当然,他也确实是这么想的。
  朱由榔微微颔首道:“然也。不过北伐乃是重中之重,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在一切布置妥当,计划周全之前是不宜发兵北伐的。”
  于七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他还是想要促进这个进程。
  “陛下,鞑子不过是外强中干罢了。他们兵力看似多,但都是一些没什么战斗力的绿营兵。这些兵只能打顺风仗。如果不是济席哈这个贼人领了八旗兵攻打登莱,臣也不会率部南撤。”
  他顿了顿接道;“臣麾下的兵力不足以和八旗抗衡,但陛下的虎贲军绝对有实力将其一举击溃。陛下需要在世人面前展现虎贲军的实力。如此一来八旗的名声也会彻底败坏,天下抗虏义士们也会更加有信心。”
  于七这话说的倒也确实有些道理。
  江西之战,明军大胜。
  洪承畴被生擒活捉,这无疑是很关键的。
  但此战中,并没有太多的八旗兵。
  所以天下人应该还是认为明军虽强,但和八旗比起来还有差距。
  这是多年以来积累的固有印象,要想一时半会就改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朱由榔要想改变天下人的这个印象,就必须用实打实的一场大胜来证明。
  这场大胜必须是明军和清军八旗之间的。
  只有彻底的击溃八旗,把他按在地上摩擦,这样才能让天下人真正看清双方实力的差距。
  只不过却是明军远胜清军八旗。
  “如今东虏在山东布有重兵,八旗兵应该也没少派。这点朕心中有数。”
  朱由榔沉声道:“于总兵,将来若是北伐必定是水陆并进。山东方面很重要,你对登莱的情况熟悉,这水战的任务便交给你了。”
  于七闻言心中直是狂喜。
  他原先只是希望让天子提早北伐,不曾想天子直接把水路进攻山东的任务交给了他。
  这是天子对他充分的信任啊。
  “臣谢陛下恩典。臣一定仔细操持水师,将来直捣登莱,破虏根基。”
  朱由榔笑道:“朕从锦衣卫方面得到奏报,山东如今又爆发了几次起义。恐怕现在东虏现在是一头包,他们自顾不暇肯定是无暇进攻淮安了。于总兵就放心操练水师好了。”
  朱由榔说这番话其实就是在刻意拉拢于七。
  毕竟于七手下的这支水师可谓是明军中仅次于郑成功水师的存在。
  朱由榔将来要建立自己的水师班底,以于七的这支水师为基础是在合适不过的了。
  虽然他很信任郑成功,但该有的制衡还是得有的。
  不然就算郑成功没想法,难保他的儿子郑经也没想法啊。
  作为皇帝,亮亮拳头秀秀肌肉还是很有必要的。
  ……
  ……
第0521章
冯双礼抵南京
  冯双礼一行人沿着长江顺流而下,在进入南直隶地界后途经安庆府、太平府,终于抵达了应天府。
  当来到南京城城门前时,冯双礼心中百感交集。
  他不知道皇帝陛下会怎么处置他,也不知道晋王会不会替他发声。
  毕竟现在不是大西军只手遮天的时候了。
  他和李定国的关系虽然谈不上有仇,但也不怎么好,至少不是嫡系心腹的那种。
  李定国完全没有必要为了他得罪当今天子。
  冯双礼叹了一声,默默的随着太监进了城。
  从他决定随钦使来到南京请罪的那一刻,就放弃任何抵抗了。
  他就是一块砧板上任人宰割的鱼肉,生死完全捏在皇帝手中。
  皇帝想让他生他就能生,皇帝让他死他也必死无疑。
  进入城中后钦使并没有直接带他入宫,而是把他带去了锦衣卫北镇抚司。
  像他这种犯了明显罪责的重臣一般都是直接关押在锦衣卫衙署的。
  因为锦衣卫直接对天子负责,天子让他三更死,锦衣卫就绝不会拖到五更。
  冯双礼也表现得很顺从,因为他知道反抗没有任何的意义,还会牵连到无辜的家人。
  至少他表现的恭顺一些,天子应该不会为难他的家人吧?
  锦衣卫指挥使王贺年是冯双礼的老相识了,只是冯双礼没想到王贺年会升迁的如此之快。
  他们二人刚刚相见时,王贺年还是因为在重庆之战中立了大功被破格提拔为锦衣卫暗卫,这才两年的工夫竟然直接做到了锦衣卫指挥使的高位,用扶摇直上来形容也不为过。
  只能说王贺年很会抓机遇,天子给了他机会他抓住了。
  王贺年并没有直接把冯双礼下到大狱中,因为天子没有降职。
  像冯双礼这样的郡王,锦衣卫没有天子旨意是不能下狱动刑的。
  故而王贺年将冯双礼暂时安置在了一间官署内,只是窗户全部被钉死,门也锁了起来由重兵把守。
  冯双礼是绝无可能逃走的。
  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做法,冯双礼并不惊讶。
  真正让他惊讶的是王贺年竟然选择亲自来见他。
  而且是在天子传唤他之前。
  当二人面对面的坐着的时候,冯双礼生出一股奇异的感觉。
  “王指挥使是想问些什么吗?”
  他微微笑道:“本王知无不言。”
  “庆阳王误会了。本官此次前来只是单纯的向庆阳王表达敬意。”
  “表达敬意?对本王?”
  这下冯双礼更是愕然。
  这个王贺年不会是在拿他寻开心吧?
  “当然本官只是代表个人,不代表锦衣卫。”
  王贺年怕冯双礼误会,遂补充道:“李国英入寇四川的事情本官也听说了。巩昌王和黔国公反对追击,认为见好就收就可以。这当然是没有错的,但是如果让本官来选,多半也会像庆阳王那样率兵追到汉中去。”
  王贺年说的很认真,这让冯双礼确信他不是在拿自己寻开心。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怕是王指挥使也要在圣人面前失宠了。”
  “本官只是说如果换我在庆阳王的位置上会那么做,这当然只是如果。”
  王贺年笑了笑道:“本官钦佩王爷的胆气和义举。但未得天子旨意就贸然率兵北伐,当然是大错。”
  听到这里冯双礼已经明白王贺年的意思了。
  他微微颔首道:“多谢王指挥使这番话。怕是接下来就要对本王动刑了吧?”
  王贺年微微一愣,摇了摇头道:“庆阳王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当今天子仁德,即便要治王爷的罪,直接降旨治罪就是,根本没必要再用刑折磨王爷啊。王爷的所作所为陛下了如指掌,还需要动刑吗?”
  如果说王贺年的前一句话让冯双礼很是感动的话,那下一句就让他感到心悸不已了。
  天子对他的所作所为了如指掌,这当然是锦衣卫的功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4/12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