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一狠人(校对)第5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8/1206

  “好,就三万人!”
  耿继茂很是豪爽的当即应道。
  兵贵神速,他实在是不想再在讨价还价上浪费时间了。
  反正双方出的兵力是对等的,也没啥可亏的。
  “既如此还请平南王调兵攻城吧。本王也会立即下令。”
  耿继茂话音刚落,尚可喜便沉声道:“且慢!”
  耿继茂心中懊恼不已,这老贼又有什么事?
  还真是应了那句话,丑人多作怪。
  “还有什么事?”
  “嘿嘿,既然是联合攻城那自然得提前把片区划分好。本王比靖南王的年纪大,自然不该和一个小辈来争。这样好了,靖南王先选,靖南王选剩下了本王就来攻城好了。”
  耿继茂心道这还差不多。这老贼总算是做了一回人事。
  可是他仔细一想不对啊,选择攻打哪一面城墙有那么大的区别吗?
  即便明军就南昌城的布防真的有较大的区别,那也只有明军自己知道啊。
  耿继茂和尚可喜又何尝能够得知?
  所以即便耿继茂先选也只是盲选罢了,他只能去赌只能去压,很可能还押错了选了一个更难打的方面。
  耿继茂只觉得尚可喜恶心到了,直是如吃了一只苍蝇那般恶心。
  这样一来好像是他占了多大的便宜似的,好似还欠了尚可喜一个人情。
  这个老贼,真是恶心啊!
  但面上尚可喜毕竟是让了他,哪怕心中耿继茂再是不爽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自己找的盟友,含着泪也得配合打下去。
  耿继茂也不犹豫,清了清嗓子道:“既如此本王就选择攻打东门和北门好了。”
  尚可喜闻言微微颔首道:“可。那本王就打南门和西门好了。虽说我们是分开攻城,但彼此之间还是可以配合的。靖南王若有需要大可直接派人来找本王。”
  耿继茂心中冷笑一声道:你个糟老头子,老子信你个鬼。
  ……
  ……
第0535章
等鱼上钩
  隆隆的战鼓声中耿继茂和尚可喜的联军发起了攻势。
  由于他们提早做好了准备,攻城器械是十分充足的。
  他们需要考虑的就是填平护城河,然后撞开城门。
  如果不能撞开城门那就蚁附攻城,总之靠着战力的绝对优势拿下南昌绝不是什么难事。
  一想到拿下南昌城后就有无数女人和金银财宝供他们随意抢掠,士兵们就和打了鸡血一样兴奋。
  这种近乎原始本能的驱动力远比任何大道理都有用,根本不需要耿继茂和尚可喜动员,这些士兵就会使出浑身解数。
  南昌城头的守将不是旁人,正是袁宗第。
  他俯视着城下这些如同蝼蚁的清兵,只觉得十分可笑。
  是谁给了耿继茂和尚可喜自信来找大明的麻烦?
  这下袁宗第就要好好的教他们做人。
  袁宗第之所以这么自信,自然是因为城中的都是战兵,且是跟随他走南闯北多年的老兵。
  对这些老兵的战力,袁宗第那是相当的自信。
  耿继茂便是和尚可喜绑在一起,再加上一个施琅也不是他的对手。
  当然为了保险起见,皇帝陛下还派来李来亨、刘体纯以及李定国麾下的一部分军队在外围配合,一旦清军开始攻城他们就从埋伏的地方四边杀出包抄,把耿继茂和尚可喜包了饺子。
  皇帝陛下这次故意放出消息,其实就是在试探二人。
  如果耿继茂和尚可喜没有不臣之心,那皇帝陛下就会先率部北伐。等到光复京师再考虑收拾二人。
  但耿继茂和尚可喜憋不住了,想要以卵击石,那便好,陛下便先解决了这个隐患再行北伐。
  袁宗第本人其实是比较认可这种做法的。
  耿继茂和尚可喜就是豺狼,把后背留给豺狼随时都有可能被撕咬。
  而解决掉了这两只豺狼,几乎没有什么能够威胁到明军后方。
  虽说还有个吴三桂,但毕竟是偏居西南,即便想要偷鸡捞点好处没有个几个月也不可能打到大明腹心之地。
  等到吴三桂打到湖广乃至江南,明军已经光复京师了,再调转回到收拾他就是。
  为了让耿继茂和尚可喜打消疑虑,袁宗第故意命一些年轻人站在城墙边,表现出一些生疏感。
  耿继茂和尚可喜看了一定会心中窃喜,第一时间选择攻城。
  而如此一来袁宗第的目的就达到了。
  一旦清军攻城短时间内他们就不可能撤离。
  届时隐藏在暗中的明军主力杀出,就是一场一边倒的乱杀。
  上次江西之战唯一的遗憾就是让耿继茂跑了。这一次,袁宗第便要弥补遗憾。
  他略微扫了一眼,耿继茂和尚可喜并没有第一时间调出全部军队攻城,大约只有他们主力军队的三成。
  这也他瞧不起人了吧?
  便是南昌城中真的都是辅兵,就凭五六万人他们也想拿下?
  袁宗第冷哼一声道:“来人啊,传本国公军令,不准放一个鞑子上城头!”
  现在袁宗第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战胜耿继茂和尚可喜,而且要是一场一边倒的完胜。
  在他看来就凭耿继茂和尚可喜这两只土鸡瓦狗,不配给南昌城构成任何威胁。
  ……
  ……
  像南昌这样的大城,护城河挖的不仅很宽还很深,虽然耿继茂和尚可喜早有准备,但要想用沙袋填平护城河还是要花费不少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要面临明军从城头射下的漫天箭雨。
  虽然有盾牌手格挡掩护,清军还是出现了不少的伤亡。
  清兵们心中骂骂咧咧,心道明贼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逞一逞威风了。
  就凭他们这三脚猫的工夫,一旦让清兵们近身,就是一场乱杀。
  清兵们一边争分夺秒的用沙袋和木板来搭建浮桥,一边仰射回击。
  这是他们射出的箭矢软绵绵的,丝毫对城头的明军构不成任何的威胁。
  这反倒是惹怒了明军,迎来了又一波迅猛的箭雨。
  不少清兵身中数箭直接被钉死在地上,同伴们看在眼里着实吓了一大跳。
  从这射箭的力度来看不像是新人啊,很可能是用弓用了很多年的老兵。
  在这点上弓箭手和火铳手是完全不同的。
  一个新兵摸上几次铳也能有模有样的操持起来。但弓箭手则完全不同,新兵连弓弦都拉不开还谈什么力度、角度?
  这明显不是辅兵乡勇们能够射出的箭啊!
  清兵们心中第一次出现了慌乱的情绪。
  如果城中的都是战兵,他们可就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了。
  相反,在人数差不多的情况下,攻城一方肯定是处于绝对的劣势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8/12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