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一狠人(校对)第5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8/1206

  唯一的区别是现如今的大明远远强于原本历史上的大明。而满清已经有了颓败的迹象。
  吴三桂拿下贵州之后也拥有了两省之地,可谓是除了明清之外的最强势力。
  这不由得引起了朱由榔的警觉。
  一开始朱由榔只是想收复两广、福建之后便行北伐。因为吴三桂控制的只是西南边陲的云南。
  即便他要进攻四川、贵州大明也有足够的缓冲和反应时间。
  可是现在却是完全不同了。
  拿下贵州之后,吴三桂不仅能够直接威胁广西,还能直接威胁到湖广。
  湖广可是大明的核心地区!
  有道是湖广熟天下足,这里是重要的粮食产区。
  自打苏湖转型做丝绸织造,大量改种桑树以来,湖广的地位便无可替代。
  如果湖广有失,那就不是一省的问题了,很可能几十万大军都会面临无粮可吃的尴尬境地!
  这让朱由榔不得不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决定。
  北伐这个大方向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不是需要在此之前解决吴三桂这个隐患呢?
  从目前吴三桂表现出来的蠢蠢欲动的野心和历史上他起兵造反的举动来看,此人绝对不是什么善茬。
  只要有机会他一定会跳出来狠狠咬上一口。
  但对朱由榔来说,这绝对算是一个艰难的判断。
  因为单从性价比来说,西南的攻取难度极大,消耗的人力物力也极大。如果攻取西南,怕是一时半会难以拿下。这就会间接影响到北伐。
  毕竟士兵们不是铁人,不可能一直连续作战。
  很可能拿下吴三桂之后又得歇上几个月,北伐就得继续往后推了。
  但是如果对吴三桂置之不理,此獠真的不让人放心啊。
  无奈之下朱由榔召见张煌言入宫问策。
  他现在急需要一个人帮他分析一二。
  却说张煌言接到圣旨之后匆忙赶入宫中,面见天子行礼之后恭敬双手束立在侧。
  “张本兵,朕今日召见你是为了商议吴三桂之事。”
  朱由榔也不遮掩,开门见山地说道:“西南的事情想必张本兵也听说了,这是晋王刚刚发来的奏报,你也看看吧。”
  朱由榔微微示意,内侍便上前结果奏报然后走到张煌言身侧将其递了过去。
  张煌言确实有所耳闻,但毕竟不如李定国第一手那么准确,他仔细的展开来看,越看眉头皱的越紧。
  “陛下,这吴三桂拿下贵州之后怕是还要有别的动作呢。”
  “哦?张爱卿也觉得吴三桂野心不止于此?”
  朱由榔捋着胡须说道。
  “此人野心怕是在天下啊。”
  张煌言感慨道:“人的野心是会膨胀的。当年在辽东时吴三桂想的只是混吃等死一辈子,享尽荣华富贵。可是从他打开山海关的大门放东虏入关的那一刻,他的野心怕是就开始膨胀了。”
  张煌言略微顿了顿,继而接道:“以臣之预备见,恐怕那时候吴三桂想的是能够封王做个土皇帝。所以他才会那么玩命的替东虏效力。”
  “但是事与愿违,云南的失败让其不得不寄人篱下,仰人鼻息。吴三桂又岂是这种人?最终他和洪承畴分道扬镳,也靠着偷鸡拿下了云南。”
  张煌言的分析很是透彻:“或许从那时起他的野心便又膨胀了。不然也不会攻取贵州。贵州的价值并不在于本身,而是可以更快的辐射到湖广等地。”
  见张煌言分析的头头是道,朱由榔也来了兴致。
  他沉声道:“所以张本兵也觉得吴三桂有谋取天下之意?”
  张煌言点了点头:“所以此贼必早除,否则容易引成心腹大患。”
  “朕也有此意。”
  朱由榔起身背负双手在殿内踱起步来。
  “只是攻打西南耗费巨大,怕是今年无法北伐了。”
  没有人比朱由榔更清楚西南的地形易守难攻。
  他在贵州云南加起来待了得有十年,这十年里辗转多地,那山路的艰险至今让他心有余悸。
  “陛下,北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臣以为还是先清理完后方再进攻比较稳妥。”
  一直以来朱由榔都认为张煌言是一个十分激进的人。
  但那是因为张煌言当时的形势由不得他稳着来。
  作为劣势的一方只有不断的去搏,不断的去赌才能赌出一些机会来。
  如果一味循规蹈矩的来,很可能被人滚雪球把优势越滚越大。
  而一旦优势的是自己,张煌言的策略就完全不一样了。
  看的出来张煌言是想要求稳的。
  只要解决了吴三桂这个不稳定因素,那么大明北伐之路将十分畅通,不会有任何的顾忌。
  为此便是将北伐时间往后推一推也没有什么问题。
  ……
  ……
第0554章
太子染疾
  改变大的方略对大明来说无疑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并不是朱由榔拍拍脑袋就能决定的。
  张煌言等人提出一个方案,朱由榔还得让专业的臣子去具体的论证。
  毕竟打贵州和云南需要耗费许多粮食和银两。
  如果真的要打那自然要尽可能的准备充分,打的干脆漂亮一些。
  朱由榔是做好长期消耗战的准备的。参考当年万历朝攻打海龙屯,不仅耗时很久而且损失惨重。
  播州之战作为万历三大征之一,对于大明在贵州改土归流十分重要。
  但哪怕是到现在土司在当地的权限仍然很大,不管是明军还是清军都得给他们面子。
  朱由榔觉得土司问题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的。
  现在首要问题是先把贵州、云南平定,解决吴三桂这个难题。
  至于彻底的改土归流只能说慢慢推进吧。
  这甚至不是一代人的事情。
  朱由榔留下张煌言在宫中用午膳,君臣二人正准备动筷,司礼监掌印太监韩淼匆匆忙忙的赶来。
  见他神态慌张,朱由榔大为惊讶。
  要知道韩淼可谓是宫中的老人了,侍候朱由榔很久,跟朱由榔朝夕相处。
  朱由榔对他很是了解。
  此人老成持重,泰山崩于前而面色不改。
  朱由榔还是第一次见他慌成这个样子。
  “怎么了?”
  “陛下……张大人……”
  韩淼瞥了张煌言一眼,免露难色道。
  朱由榔摆了摆手道:“张大人是自己人不必避讳,你就说罢。”
  韩淼这才十分无奈地说道:“是太子殿下,太子殿下病倒了。”
  “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8/12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