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一狠人(校对)第6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8/1206

  所以最终刘方熊忍住了。
  这一忍就是两年。
  如今明军大军开拔,即将抵达汉中。
  这个时候如果刘方熊再不站出来就真的说不过去了。
  “我决定起兵响应晋王殿下和朝廷的号召,第一时间帮助晋王殿下攻打汉中城。诸位有什么想法?”
  “还能说什么,大伙儿都支持您的决定啊。咱们本来就是兵,迫不得已才落草为寇做了匪。但大伙儿心里其实都想着要早日回归朝廷。如今有了这么好的机会,我们自然不能错过。”
  罗老六第一个站出来表态。
  他是刘方熊的忠实拥护者。不管刘方熊做出什么决定,他都会选择尊重。
  更何况这个决定是真的设身处地的为大伙儿着想,大伙儿没有理由拒绝。
  果不其然,聚义堂内的所有人都振臂响应。
  “对啊大当家,大伙儿都愿意回归朝廷!”
  “您就别犹豫了,这样的好事千载难逢,错过了可就真的回不去了。”
  “谁想做贼一辈子啊。咱们本就是兵,早该回归朝廷了。”
  “大当家你就下令吧,弟兄们谁要是皱一下眉头就不是男人。”
  刘方熊见众人都这么热情,满意的点了点头:“好,既然如此大伙儿就准备准备,等到李晋王率部前来,我们立即前去归顺。”
  ……
  ……
第0582章
刘方熊来投
  黑风寨距离朔阳谷不远,刘方熊决定归顺李定国之后立即率领寨中弟兄赶往朔阳谷。
  这里是通往汉中城的必经之路,李定国既然要攻打汉中,就必须经过这里。
  他们提前在此等候,一定能等到李定国。
  只是一连等了三日还是等不到李定国,甚至连大军的影子都见不到,刘方熊有些慌了。
  李定国会不会抄小路去汉中啊?
  虽然大路就这一条,但是小路可是有无数的。
  李定国对于汉中一代也是十分了解的,如果他决定抄小路进军汉中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黑风寨的弟兄们岂不是扑了一个空?
  刘方熊连忙派出几十人到前方探听消息。
  如果李定国真的率部抄小路的话,他们的计划也得随着发生改变。
  罗老六在他的身边安慰道:“大当家,你也不要太着急了,晋王攻打汉中是板上定钉的事情,无非就是时间先后可能有变化罢了。我觉得他改走小路的可能不大。毕竟十万大军啊,哪条小路能够容纳十万大军通过啊。”
  刘方熊这么一想似乎也是这个道理。看来是他太过焦急了。
  那就等着好了,反正他们这次粮食带的足够,不用担心出现断粮的情况。
  ……
  ……
  在又等了两日后,刘方熊等人终于等来了李定国。
  当李定国的先锋营抵达朔阳谷时,他们立时出来表示要归顺李晋王麾下。
  这名先锋营的将领不是别人,正是巩昌王白文选。
  白文选还是很小心谨慎的,第一时间仔细盘问了刘方熊。
  从对方的身份,来因都问了个遍,说是刨根问底也不为过。
  刘方熊也不气恼,一一的都说了。
  毕竟他是要归顺大明,对方有所怀疑也是正常的。
  如果白文选什么都不问就接纳了他们,就要换刘方熊恐慌了。
  果不其然,在这一番刨根问底的询问后,白文选也没有答应接纳刘方熊所部,而是表示要等到晋王来后再做计较。
  刘方熊自然也没什么可说的,如今决定权不在他,他只要遵命行事就好。
  不过利用等待的间隙,刘方熊还是尝试着从白文选这里旁敲侧击到一些有用的信息的。
  譬如晋王是打算拿下汉中后直扑关中,还是等朝廷北伐大军都到位后再进军。
  前者可能会抢到不少功劳和风头,但风险还是有的。
  那就是天子或者朝廷会不会对晋王有看法,认为他不识时务。
  毕竟天子有可能要在北伐过程中通过亲军的优异表现来竖立威信,如果这风头被晋王抢了去,自然就办不到这点了。
  刘方熊既然决定回归大明,自然要把自己的立场想清楚。
  他虽然是原先的汉中明军,但是却是借着李定国之手回归大明。
  如果李定国被朝廷责斥,他也会跟着黯然失色。
  但如果李定国太出风头,确实也不是好事情。
  保持一个合适的分寸便显得尤为重要。
  白文选没有直接回应刘方熊。一来他认为刘方熊的身份是嫡系官军,自然是向着朝廷的。
  有些话不能直接对他说。
  二来白文选也不知道李定国究竟是怎么想的。
  如果李定国真的决定在拿下汉中后不经请示朝廷就直扑关中,白文选也会选择绝对的服从。
  毕竟兵贵神速,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
  如果事事都要请示朝廷,那等到圣旨到了黄花菜都凉了。
  当然有一点白文选还是清楚的,那就是李定国现在愈发的谨慎了。
  在对待朝廷的态度上他显得很是持重。
  所以白文选觉得李定国可能还是会向朝廷请示,虽然这样有些贻误战机,但可以保证不受弹劾。
  老西营的士兵们打的胜仗越多其实反而越危险,头顶上悬着的那柄剑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掉下来,完全看天子的态度。
  没办法,从李定国决定效忠大明的那刻起一切就都决定了。
  白文选现在能做的也就是尽可能的替李定国分忧,让他们这些老弟兄得到应得的封赏。
  因为刘方熊等人的突然出现。白文选决定留下来等李定国主力到。
  就在先锋军驻扎后没多久,便发现了清军哨兵的踪迹。
  从明军擒获的一些清兵的口供来看,李国英显然也知道了李定国即将进攻汉中的事情。
  李国英内心自然是十分恐慌的,整日如坐针毡满脑子都是如何守住汉中城。
  他派出了大量的哨探就是要尽可能的掌握明军的动向,这样再决定究竟守不守汉中。
  听到这里白文选多少是感到有些震惊的。
  李国英好歹也是清廷封的川陕总督,绝对的封疆大吏啊。他敢率部入寇成都,怎么一听到晋王的名字就吓得两腿打颤尿裤子了。
  是他白文选和冯双礼太弱,还是李定国太强?
  白文选直是觉得莫名其妙,哭笑不得。
  冯双礼败在这么一个窝囊废的手中,真是憋屈的慌。
  李国英既然存了跑路的打算,肯定给自己留了后路。
  这种情况下白文选更不能让他探听到有用的信息了。
  一方面他命手下加强搜查,一旦发现了清军的哨探立即擒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8/12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