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一狠人(校对)第7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7/1206

  谁的心态更好谁就能占据绝对的上风。
  而清军的心态显然已经崩了。
  从最近清军的状态中李来亨明显可以看出绿营军们心不在焉,打起仗来只是做做样子意思意思,完全没有拼命的心思。
  李来亨甚至听说是因为清廷方面动了退出关外以求保全的念头。
  若真是如此,也不怪绿营兵们无心恋战了。
  毕竟连主子都不想守了,他们守来为了什么?
  不日李来亨所率夔东军便已经抵达了太原城外。
  为了验证传言属实与否,李来亨写了一封亲笔信,命人绑在箭矢之上射入城内。
  上战伐谋,攻心为上。
  他倒要看看清军守将的态度。
  如今的太原总兵名叫刘昭。
  若论资历他可谓弘光朝就降清的元老,这么多年累积下来却也只做到了一个总兵。
  其中固然有他本人没有背景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清廷整个晋升体制的问题。
  身为汉人,除非像吴三桂一样有着献出山海关的滔天功劳,否则最多是做到一镇总兵,算是到头了。
  本来呢刘昭混着混着也没有什么其他的想法,毕竟其他人也是这样的,大伙儿都是给皇帝当差,不患寡而患不均。
  既然待遇都一样,也就没啥可抱怨的了。
  可谁曾想煮熟的鸭子都能飞了。
  本以为清廷已经坐稳了江山,谁曾想永历皇帝垂死病中惊坐起,仿佛二祖附体一般,竟然一通操作把大明给救活了。
  他不但把大明救活了,甚至借助各方势力先是突破了洪承畴的封锁夺取江南,进而北伐光复失地。
  短短几年时间竟然让大明从一隅之地变成了胜势。
  纵观历史恐怕也只有汉光武帝刘秀可以一比了。
  刘昭是一个没啥见识的人,但他也很清楚如今气运是在大明这一边。
  要想逆势而为那是找死。
  更何况近来有消息传出,清廷方面想要逃出关去避祸。
  虽然不能确定消息真假,但有道是无风不起浪。
  刘昭认为既然消息能传出来,至少说明了清廷确实动了心思。
  不得不说这个消息一传出来,刘昭的心是拔凉拔凉的。
  将士们在前线拼命,皇帝和太皇太后却心想着跑路。
  这仗还怎么打?还打个什么劲?
  其实归根到底爱新觉罗家就没有认为中原是自家地盘吧?
  他们抱着捞一笔就跑的心态入主中原,不曾想可以一混就是十好几年。
  最终被人赶跑也没啥可失望的。大不了退回辽东老家继续过着安生日子。
  可刘昭这些绿营将领们就不一样了。
  他们宣誓效忠满清,到头来弄得一身骚里外不是人。
  满清倒好,一拍屁股走人了。
  留下刘昭这样的绿营将领进退两难。
  正当刘昭犹豫该如何是好的时候,李来亨的一封信让他动了心思。
  李来亨那是谁?
  那可是大明皇帝亲封的临国公。
  虽说如今国公遍地走,但好歹也是仅次于王爵的存在。
  李来亨多多少少也可以代表明廷的态度吧?
  不管怎么说,还是先把信看了再说。
  看看又不会吃亏。
  却说刘昭展开信来看,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却是着实吓了一跳。
  李来亨在信中允诺,若是开城投降会给予他很丰厚的条件。
  若真是如李来亨在信中所说,那可真的是赚到了。
  不过刘昭仔细一想也是,败军之将那是肯定没有任何谈判的条件的。
  但是他不是啊,至少现在不是。
  只要他想,完全可以坐拥献城之功改换门庭。
  太原城可不是一般的城池,那是堂堂山西省城。
  要知道如今太原城中还有几万兵马,明军如果要硬攻的话不知要损失多少人。
  而如果刘昭直接开城投降的话,明军的这些损失就都不必要了。
  动动嘴皮子就能免掉一应损失,换谁谁不去做?
  仔细这么一想,就全都能想明白了。
  现如今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回复李来亨了。
  刘昭确实是动了投降的心思,但该怎么投降,以什么条件和姿态投降刘昭确实没想好。
  若是条件没谈好那岂不是亏的慌。
  嗯,至少回信方面要仔细斟酌一二。
  刘昭也不着急回信,而是叫来军师二人字斟句酌的推敲了起来。
  花费了大半个时辰,二人才算是将回信的初稿攒了出来。
  刘昭对于这封回信还是比较满意的,首先信中明确的表达了态度,其次也表明了诚意。
  至于条件嘛也委婉的提到了,但不至于让人觉得不舒服。
  以刘昭目前的身份,能够把信写到这个程度已经是殊为不易了。
  接下来就是把信送出去等待李来亨的态度了。
  只要李来亨接受刘昭的条件,刘昭就会毫不犹豫的打开城门投降。
  如果李来亨不同意也不要紧,双方可以就条件慢慢的谈慢慢的磨嘛。
  必要的话刘昭也是可以做出一些让步的。
  总之刘昭已经打定了投降的心思,只要不出意外这献城之功他是要定了。
  ……
  ……
第0667章
刘昭献城
  有道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
  当李来亨看到刘昭的回信时却是笑了。
  这个刘昭还真是有点东西。
  短短的一封信,该说的话都让他说了。
  不过至少刘昭的态度还是不错的,没有让李来亨感受到丝毫的傲慢。
  但是刘昭也确实提出了他的条件。
  刘昭的条件很清楚,主要有三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7/12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