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一狠人(校对)第8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0/1206

  当然要想真的把事情弄清楚必须要亲口去问流民。
  虽然知道这样做有很大的风险,但如果不做何守义一辈子都不会心安。
  遂何守义便派亲兵前去询问。
  这些流民本就在麻木的走着,突然见一众士兵出现在了自己的眼前,直是愣住了。
  他们不知道该跑还是不该跑,只呆呆的立在原地。
  “我家将军问你们是为何聚集在这里的,可是遇到了什么难处。”
  “你们不必害怕,我家将军心善,不会做袭扰百姓的事情的。”
  “我们都是从萨尔浒和赫图阿拉逃出来的。那里的清军要抓壮丁,只要是男人不分老少一概要抓走。”
  “我们本就活的艰难,但至少还有一个奔头在。可若是被抓了壮丁,那可就真的只剩下一个结果那就是等死了。”
  “据说清军抓来的壮丁都是在战争中最先死的,大半活不过一场战斗。”
  “我们不甘心就这样成为孤魂野鬼,便商议着一起逃出来。”
  “你们都逃出来了?”
  “当然没有,大半都被清军捉住了,能逃出来的都是幸运的。”
  “还有一些虽然已经逃出来了,但之后又被追兵捉了回去。凡是被捉回去的人下场都十分凄惨,备受折磨最终死去。”
  “我们不敢停留一路逃难,只希望能够逃离清军的魔爪。”
  何守义的亲兵们弄清楚了事情的真相,心中直是唏嘘感慨不已。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他们本以为中原的百姓已经很苦了,没想到辽东的百姓竟然更苦。
  要是朝廷一直不北伐攻打辽东,不知百姓们还要在水深火热中生活多久。
  何守义听到亲兵回禀后也是震惊不已。
  他想到清军残暴没想到清军残暴到了这种地步。
  有道是得民心者得天下,清军失民心到了这种地步若是还能够统治辽东实在是说不过去了。
  “回禀将军,这些百姓们这么可怜,不如分一些粮食给他们吧。”
  亲兵们实在看不下去了,便沉声建议道。
  “不行,这些灾民这么多,我们分发粮食他们必定会哄抢。人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会不顾一切的争抢粮食。一旦发生踩踏事件后果不堪设想。”
  “将军说的在理,可是难道我们就眼睁睁的看着他们饿死吗?”
  人心都是肉长的,明军将士们也不例外。
  何守义叹了一声,摇头苦笑道:“罢了,我们在前面搭设粥棚施粥一天吧。”
  这是何守义唯一能够做的。
  虽然他知道这么做的意义最多只是续命灾民,但他只能做到这了。
  毕竟明军将士们也需要粮食吃,不可能全部施舍给灾民。
  这些灾民能够走到哪一步,能不能活下来全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得知明军要搭建粥棚放粥,一众灾民们都兴奋极了。他们本能的吞着吐沫,眼珠子都快要嘣出来了。
  “放粥了,放粥了。明军要放粥了。”
  “大伙儿不用再挨饿了,大伙儿能够得救了。”
  “快去排队,排的晚了怕是就领不到粥喝了。”
  “大伙儿别急,人人有份,人人有份。”
  “对前往不要相互推搡,千万不要踩踏。大伙都能吃到粥我们保证。”
  “小心,小心一些。让老人优先排在前面。”
  “青壮排在后面,有点羞耻心,千万不要抢。”
  “都记住了这是何守义何将军的功劳,你们能够有今天,都是何将军的施舍。大伙儿要好好活下去,等到王师的到来,等到辽东光复的那一刻。等到那时,大伙儿的好日子就来了。大伙一定要撑到那一天。”
  ……
  ……
第0759章
两路开花
  赫图阿拉和萨尔浒都在辽东很纵深的地方,相对而言萨尔浒更深一些,其就在浑河边上。
  何守义等人决定先进攻萨尔浒并不是因为钱有忍等东江镇后裔的感情因素,也不是因为浑河血战这个例子。
  而是因为萨尔浒距离抚顺很近,而抚顺就在沈阳的背后。
  清廷如今就在沈阳,清军应该大部分也集结在了沈阳,何守义等人要想分担明军主力在正面战场上的压力进攻萨尔浒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能够顺利的拿下萨尔浒,再进一步威逼抚顺,那么明军的选择将会非常多,也将占据绝对的主动。
  当然若能以此为契机顺带报了浑河血战的仇,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有野人女真带路,明军的行军速度很快,一路过了凤凰城朝清河方向而去。
  清河并不是一条河,而是一座戍堡。
  其距离重镇鸦鹘关很近,也是明军前往萨尔浒的必经之地。
  毕竟何守义等人是想尽可能的避开清军的主力的,所以威宁堡是肯定不能去的,所以清河几乎就是唯一的选择。
  越往北走越是荒凉,甚至连逃难的流民都看不到了。
  这也很正常,毕竟萨尔浒发生了那种事情,能够逃走的百姓早就逃走的。逃不走的大多是老弱病残,也就认命了。
  何守义一开始还有些接受不了,但仔细一想却也是明白了,只要光复辽东,百姓们的日子就会好起来。
  所以他不能把注意力都集中到这千八百的百姓身上,而要是胸怀天下。
  有了这个层次和站位,再去看辽东的局势就豁然开朗了。
  当然明军的推进也不是盲目的,基本上每到一处地方都会记录下沿途的标志。
  这样即便迷路了也能顺着找回去,不至于一错到底。
  不过何守义觉得明军迷路的可能性不大。
  毕竟有野人女真带路,如果连这都能迷路也太说不过去了。
  对他们来说稳步推进就好,萨尔浒就在眼前,胜利就在眼前。
  ……
  ……
  让朱由榔感到惊讶无比的是,明军自出锦州后一路顺风顺水,几乎没有遭到任何的抵抗。
  大凌河堡、右屯、广宁、西平堡。
  这一众重镇几乎都是空城,明军只要推进到这一片区域,就能顺利的接管城池,完全没有任何的压力。
  这也实在太令人惊讶了。
  要知道这些在崇祯年间可是明军和清军锱铢必较绝对要拼死拿下的城镇,而眼下竟然不设一兵一卒。
  康熙和孝庄到底是怎么想的,当真是觉得死守沈阳能够守得住吗,还是说他们被吓破了胆不敢再向这些重镇派驻军队了?
  不管是哪一种,对朱由榔和明军来说都可以算是绝对的好消息。
  过了西平堡,明军十数万大军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渡过辽河。
  这个季节辽河的水位还是很高的,明军要想渡河只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选择一处水位较浅的河湾然后硬生生的趟过去。
  另一种就是寻找渡船渡河。
  后者显然不现实,毕竟即便能够找到渡口和船夫,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凑够足够十几万人渡河的船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0/12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