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一狠人(校对)第8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1/1206

  这下孝庄更加疑惑了。
  “这……肯定是这极少数中的人跟明贼暗通款曲,相互勾结了。”
  “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
  孝庄勃然大怒。
  “哀家待他们不薄,他们就是这么回报哀家的?真的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大清还没有亡呢,他们就上杆子要去投靠新主子,在那里摇尾邀宠了。”
  孝庄顿了一顿,沉声道:“如今进入城中的明贼多不多?”
  “回禀太皇太后,进入城中的明贼只有几千人,将士们已经去抵挡了。”
  “那就好。”
  孝庄听到这里总算是松了一口气,朗声道:“速速派军队前去增援,无论如何一定要把暗道口堵死,绝不能再放进来一个明贼。”
  “遵旨!”
  孝庄的态度就是清军的态度。
  清军以最快的速度集结,然后疯狂涌入明军所在的坊区。
  这么大的动静自然也让提前潜入的刘兴明发现了。
  他见清军惊慌失措,自然知道明军已经开始动手了。
  只不过他却不知道明军是从暗道入的城。
  上天入地明军为了拿下沈阳可谓是拼了老命了。
  “弟兄们到我们发挥的时候了,带上土手榴弹和炸药,去长乐坊。”
  所谓的长乐坊是距离南门最近的一个坊区。
  此坊距离刘兴明等人的驻地并不远,最关键的是根据刘兴明等人的观察这处坊区清军驻防最为薄弱。
  在这个地方打开缺口对于明军来说最为容易。
  刘兴明带来的都是身经百战的精兵,战斗力爆表。
  他一声令下立即随他冲杀出去。
  街道上可以看到一些清兵,但清兵显然都是冲着城北去的,离刘兴明越来越远。
  “快,赶在鞑子发现之前我们要把炸药运到南城。”
  如今清军显然被吸引了注意,如果刘兴明他们能够反其道而行之从另一个方向打开局面,清兵一定会顾首不顾尾。
  “得令!”
  原本南城的守军是很充足的,但被一番抽调后只剩下了一千人。
  饶是如此也是十倍于刘兴明部。
  所以不能一味的强攻,而是要以巧取胜。
  这就是刘兴明为什么要人带上土手榴弹和炸药了。
  土手榴弹就不用说了,是用来开道了。
  接下来就是用炸药炸开城门了。
  只要城门一炸开,明军主力就能涌入。
  在短兵相接的情况下明军应该是能够占据绝对优势的。
  “弟兄们,报效朝廷报效陛下的时候到了,冲啊。”
  刘兴明一声令下,明军将士们纷纷扔出土手榴弹。
  清兵们完全没有准备,一个个人都傻了。
  他们被炸飞断肢残臂散落一地,到处都是哀嚎声,血肉横飞十分可怖。
  “弟兄们,冲啊!”
  明军将士们见清兵乱了方寸纷纷抱着炸药包朝南门而去。
  他们当然不是想要自爆,而是在离得尽可能近的情况下把炸药包扔出去。
  一包炸药或许不足以炸开城门。
  但是十包呢,一百包呢?
  肯定是可以起到效果的。
  百余名明军士兵有过统筹,纷纷将炸药包扔到城门处。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引燃这些炸药。
  “取火折子、火石。”
  刘兴明下令后立即有亲兵照做。
  随即他抽出箭矢瞄准了那些炸药包。
  箭矢染了火油,燃起熊熊火光。
  但听嗖的一声,带火的箭矢随即射了出去。
  箭矢很快射中了炸药包,随即发出轰的一声巨响。
  火药爆炸的巨大冲击力爆炸力把近前的清兵纷纷炸飞,之后城门轰然倒塌。
  “炸开了,城门被炸开了!”
  烟雾缭绕之际,明军士兵们十分兴奋的呼喊道。
  “弟兄们冲啊,我们一定要守住南城城门,给城外的弟兄们赢得足够时间。”
  而与此同时,朱由榔也发现了这一点。
  明军主力一直紧紧盯着沈阳城的情况,此刻更是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朝南城城门奔去。
  当机会出现的时候他们一定能抓住。
  ……
  ……
第0770章
上下一心
  南城的城门很显然就是一个突破口,明军快速的推进,一瞬间就涌进了五千多人。
  当清军意识到之后匆匆赶来,但已经为时晚矣。
  别看涌进城的明军只有五千人,但在狭窄的坊口五千人人已经足以树立起一道坚固的防线。
  只要这道防线存在的时间足够久,就能让源源不断的明军涌进城来。
  沈阳城的这场大战短时间内是肯定结束不了的,所以明军将士们已经做好了鏖战的准备。
  “弟兄们,我们在哪里大明就在哪里。我们在哪里,希望就在哪里。”
  明军将士们闻言直是热泪盈眶,对啊大明不就是他们一直在守护的东西吗?
  所以他们一步也不会退!
  ……
  ……
  靠近城北的暗道已经冲出了不少明军,现在南城城门又有失守的危险。
  原本胸有成竹的索尼已经是焦头烂额。
  怎么突然之间变得如此艰难。
  这真是千防万防家贼难防,他真是想不到会有人背叛大清,背叛爱新觉罗家族。
  但是事已至此也只能硬着头皮接着干了。
  “传我命令调动全城可以调动的兵力,与明贼决一死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1/12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