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一狠人(校对)第8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4/1206

  “来人啊顶住,给老子顶住啊!”
  吴全义可不希望稀里糊涂的丢掉脑袋,勒令亲兵全部填上去。
  这相当于是做倾力一击了。
  “土手榴弹,投掷!”
  关键时候夔东军祭出杀手锏。
  土手榴弹在这种人员拥挤的情况下威力一点也不比大炮小。
  几十枚土手榴弹扔下去瞬间发出一声声轰响。
  一时间炸的血肉横飞,断肢残臂散落一地。
  贼兵们发出一声声哀嚎,整个北门区域犹如鬼蜮。
  “杀进去,夺下敦煌!”
  趁你病要你命。
  明军可不打算继续拖下去。
  速战速决才是王道。
  李来亨带头冲锋,夔东军个个犹如壮牛,很快吴全义和他的心腹就淹没在了夔东军人群之中。
  “噗!”
  不知何时一支箭矢贯穿了吴全义的喉咙,他愣了一愣旋即瘫倒在地一阵抽搐。
  ……
  ……
第0791章
西域局势
  几百只秃鹫在空中盘旋,随后俯冲而下来到尸体旁边叨食了起来。
  对秃鹫来说这简直就是一场盛宴,足够他们吃上相当久的时间。
  当然他们得小心那些明军士兵。
  因为明军士兵们会毫不犹豫的把尸体拖走,然后扔到挖好的坑里掩埋。
  李定国在敦煌平定后的第一刻就进了城,并表示明军乃是朝廷派来接管敦煌的,请敦煌的百姓们不要惊慌。
  这一点还是很有必要的。
  毕竟敦煌已经脱离中原控制很久,百姓们对于朝廷只有一个名义上的认知,并没有多少认同感。
  大明朝廷要想重新获得百姓们的认同,必须要足够的时间。
  当然,李定国有信心做到这点。
  刘兴明第一时间赶来和大军汇合,李定国毫不吝啬的对他予以表彰。
  毕竟刘兴明及时联系崔家,才能帮助明军里应外合,以尽可能小的代价拿下敦煌。
  李定国赏罚分明,对刘兴明一番封赏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唐诗有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又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玉门关和阳关应该都距离敦煌不远吧?”
  见李定国发问,刘兴明连忙解释道:“启禀晋王殿下,玉门关距离敦煌一百八十余里,阳关则相对近一些,但也有一百四十余里。只不过,不管是玉门关还是阳关都已经荒废掉了,如今应该只剩下一些坍圮的遗迹。”
  李定国愣了一愣,随即感慨道:“这个样子啊。本王本来还想要去走一走,看一看。现在看来,倒是无所谓了。睹物怀古,反倒是有些矫情了。”
  稍顿了顿,李定国接道:“陛下命本王平定西域,那么眼下当务之急的还是要考虑好如何进军西域。”
  从武威到敦煌,其实只是收复了河西走廊,距离真正的西域还有相当长的一片距离。
  从当年的匈奴、柔然、大月氏到突厥,草原的主人换了不知多少,但不变的是汉文化对西域一代的影响力。
  眼下虽然明军已经很久没有控制西域了,但是并不代表他们没有这个愿景。
  李定国此番奉了皇命,要做的就是这件事。
  若是把这件事做好了,那可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
  “晋王殿下,如今西域十分混乱,和硕特部、叶尔羌部、准噶尔部三足鼎立,另外还有一些小部落驻足西域,想要分上一杯羹。殿下要想拿下西域,少不了要和这三部开战。”
  说话的正是李来亨。
  这些时日来他一直对西域进行研究,他发现最大的三股势力便是和硕特部、叶尔羌部和准噶尔部。
  明军要想收复西域,这三股势力是免不了要正面硬刚的。
  按照明军如今的实力正面战斗硬刚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如果能够分化其部,尽量减少损失自然是更好。
  “哦?那依照临国公之见,本王应该如何行事呢?”
  李定国说的很直接,李来亨自然也就不再藏着掖着了。
  他沉声道:“启禀晋王殿下,这三部之中以叶尔羌和准噶尔实力最为雄厚,其中准噶尔如今的首领名叫僧格,是其父绰罗斯·巴图尔珲台吉的长子。永历七年其继位,执掌准噶尔部。其有一个弟弟名叫噶尔丹,今年刚刚十八岁,据说年少有为。至于叶尔羌汗国其可汗为阿不都拉哈汗,崇祯六年其即击败对手继位,一直至今。他的儿子尧勒瓦斯为喀什葛尔总督,一直得到阿不都拉哈汗的器重。至于和硕特部,相较于准噶尔和叶尔羌部确实差了不少,不足为惧。”
  “想不到临国公对于西域的局势了如指掌,如此看来,本王倒是可以高枕无忧了。”
  李定国对于李来亨的分析很是满意。
  在他看来既然西域有三部,三部有各有矛盾,他就可以利用这个矛盾作出一些动作来,二桃杀三士也未可知。
  “对了,依照临国公之见,我们怎么利用他们的矛盾得利?”
  “晋王殿下,这点很简单,叶尔羌部和准噶尔部一直就地盘问题有矛盾。最明显的喀什噶尔地区准噶尔部和叶尔羌部一直争夺多年。虽然如今喀什噶尔是在叶尔羌可汗阿不都拉哈的控制之中,但是准噶尔的大汗僧格一直不服。如果我们以调停的名义进入西域,两家势必都会有所期待。”
  “调停?”
  “是的。因为名义上西域的诸汗国都是向虏廷称臣的。如今我们光复中原,他们理所当然的应当向大明称臣。”
  李来亨说的斩钉截铁道:“所以我们进驻西域调停是理所当然的理由。如果他们拒绝,那必定就是人人得而诛之的乱臣贼子。”
  这一点李定国倒是没有想到,其实清廷对于西域的实际控制也是很薄弱的,甚至只能说是名义上的,但是至少有这一层关系在。
  明军接管中原后,从礼法上来说向清廷朝贡的西域诸汗国就应该朝大明朝贡。
  拒绝朝贡的确实可以归为叛贼行列。
  “本王觉得或许可以一试。”
  李定国背负双手在屋子里踱步,良久停了下来沉声道:“这样子吧,以本王的名义写一封信,分别送到叶尔羌部、准噶尔部、和硕特部那里,就说本王要进入西域帮助他们调停,解决多年以来的矛盾,看看他们的反应再说。”
  “晋王殿下英明。”
  李来亨毫不犹豫的送上一记马屁,继而接道:“如此一来,不管这些异族有什么想法我们都能很好的应对。反正我们占据了先手,怎么也不会亏。”
  袁宗第称赞道:“晋王殿下,我们就看他们乱斗就好。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我们完全不用着急。”
  “是啊,是啊。晋王殿下,依我看,实力最弱的和硕特部应该不会有太多的想法,但是准噶尔和叶尔羌就不一定了。他们肯定想要借着这次机会取得大明朝廷的支持,从而从死对头身上获得更多的好处。”
  “他们却不知道朝廷此次收复西域的决心。不论是叶尔羌也好准噶尔也罢,终归都得乖乖的将地盘交出来。西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的附庸,我大明朝自然也不会有例外。”
  刘兴明补充道:“犯我大明天威者虽远必诛,此番我们就要让他们瞧瞧王师的厉害。”
  ……
  ……
第0792章
如何治西域
  敦煌收复的消息传到京师,朱由榔直是欣慰的笑了。
  虽然敦煌只是河西走廊的最东端,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西域,可他还是感到很舒爽。
  毕竟大明已经丢失河西走廊全段太久的时间了,仅仅掌握嘉峪关让人很没有安全感,哪怕是朱由榔已经一统中原,这种感觉仍然让他觉得寝食难安。
  而现在好了,明军强势拿下敦煌,等于是宣告着中原王朝汉文化向西域的进军。
  这是一个信号,明眼人都知道西域明军是志在必得的。
  叶尔羌汗国也好,准噶尔汗国也罢,都必须乖乖的交出地盘来,否则将承受明军的怒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4/12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