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一狠人(校对)第9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1/1206

  在意识到情况不对后,明军立即点燃了狼烟向友军示警。
  这说明有特殊情况发生,友军必须要保持警惕,后方随时有可能遭到敌袭。
  烽火狼烟接连传递,最后终于传递到了原叶尔羌王都。
  李定国随后也接到了急报,数处城池都遭到了准噶尔进攻,而不仅仅是乌尔城一处。
  这等于是从侧面印证了狼烟示警的准确性。
  “晋王殿下,看来准噶尔蛮子还是有两下的。本来以为他们是一根筋,但现在看来他们还是蛮狡猾的。”
  李定国一边捋着胡须,一边仔细沉思,并没有作答。
  “速速派遣军队增援这几处地方,一定不能让准噶尔人钻了空子。”
  李定国的反应还是很迅速的,这种时候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犹豫。
  ……
  ……
  西域的时间跟中原相比,似乎长了很多。
  白天亮的早,晚上黑的晚。
  这一天甚至能够多出几个时辰来。
  初来西域的时候郝摇旗还不是很适应,经常天还亮着就开始打瞌睡。
  那个时候贺珍总是取笑他,说他是犯了富贵病。
  郝摇旗哪里受过这种挤兑,虽然说他和贺珍是多年交情的老兄弟,还是狠狠的回击了一番。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郝摇旗渐渐的已经适应了西域的时间。
  李定国命令他们驻守赫米尔城,他们也在第一时间抵达。
  相较于乌尔城,赫米尔城的位置更偏一些,甚至已经到了西南。
  本以为准噶尔人不会率先攻打,可谁知这几日接连有斥候来报,说在距离赫米尔城不远的位置发现了准噶尔人的踪迹。
  一时间贺珍警惕了起来,郝摇旗闻讯却是兴奋不已。
  毕竟他已经很久没有打过这种大规模的仗了,此番准噶尔人自己送上门来,自然是极好的。
  “嘿嘿,老贺啊,要我说咱们也别守城了,直接率部杀出去就是了。”
  “那可不行。来之前你可是跟我保证,绝不浪战!我这才同意和你一起驻守赫米尔城。你可不能出尔反尔啊。”
  贺珍见郝摇旗想要反悔,本能的缩了缩脖子。
  郝摇旗是什么性格他还能不知道吗。
  这厮天不怕地不怕,要真是由着他的性子乱来,那可真就是有的受了。
  关键是他们现在不仅仅是代表着自己的利益,更是代表着整个明军的利益。
  赫米尔城的位置虽说是偏了一些,但实际上也是十分重要的。
  若是他们出城寻求主动战斗,却给了准噶尔人机会,那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
  如今西域的战局是整体的一盘棋,任何棋盘上棋子的变化都可能会对棋局造成影响。
  这种情况下自然不能太自私。
  “嘿嘿,我就那么一说,瞧把你给紧张的。”
  郝摇旗双手一摊道:“我就是逗逗你,没想到你真的上道了。无趣,无趣啊。”
  “其实我都能猜到准噶尔蛮子脑子里想的是什么,他们大概是想分兵吧。这样总有一处能够占到优势,只要那一处占到优势,他们就会第一时间发出信号。如此一来其余各处的兵力就会立即向那处转移,随即就会形成合兵。所以准噶尔人分兵的目的就是合兵,你说是也不是?”
  “嘶。”
  贺珍闻言倒抽一口凉气。
  ……
  ……
第0867章
文安之病危
  “没看出来啊老郝,没看出来你还有这一手。”
  贺珍一脸不可置信的盯着郝摇旗:“你这真的是外粗里细,心思都快赶上娘们了。”
  闻听此言,郝摇旗可是不乐意了。
  “滚你的吧,你这是夸我还是骂我呢。我老郝可是纯爷们。”
  郝摇旗白了贺珍一眼道:“这赫米尔城看似不重要,但你仔细想想,要是不从乌尔城过,此地几乎就是必经之地了。”
  郝摇旗顿了顿道:“总之我们绝对不能大意,一定要竭尽所能的守住这里。”
  贺珍越听越觉得有道理,分兵之后是合兵。
  那么如果不想让准噶尔人合兵,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他们分兵的时候竭尽所能的阻止。
  ……
  ……
  “陛下,张阁老求见。”
  虽然夜已经深了,可朱由榔还是没有休息,在十分认真的批阅奏疏。
  他想趁着自己还年轻,精力还够用时尽可能多的为大明做些什么。这样即使等到他的儿子上位,也不至于手忙脚乱。
  只是这个时候张煌言求见,多少有些让朱由榔吃惊。
  难道说有什么了不得的要事,必须得这个时候觐见?
  朱由榔点了点头道:“宣召张阁老觐见吧。”
  这种时候朱由榔还是要给足张煌言面子的。
  毕竟张煌言可以说是满朝诸公之中几乎没有什么私心的人。
  他这个时候来觐见,肯定是有必须向朱由榔汇报的事情。
  “遵旨!”
  韩淼领命而去,毕恭毕敬的退出了暖阁。
  片刻之后张煌言便被领了进来。
  朱由榔定睛瞧去,发现张煌言一脸的黑眼圈,显然十分的疲惫。
  “张卿深夜觐见,可是有什么要事禀奏?”
  张煌言叹了一声道:“陛下,是文阁老不行了。”
  闻听此言,朱由榔心中登时咯噔了一声。
  “你说什么!”
  他蹭的一下站了起来,走到张煌言面前道:“文卿怎么了?前不久不是还好好的吗?”
  文安之对朱由榔的意义不用多言。
  当年朱由榔刚刚来到这个时代的时候,可以用手足无措来形容。
  那个时候是文安之像一座大山一样稳住了局势。如果不是文安之,朱由榔真的不知道自己能否撑得住。
  可以说文安之对大明有极大的贡献,如今这样一个功勋老臣竟然不行了,朱由榔的心里直是五味杂陈。
  “情况到底怎么样,说给朕听听。”
  朱由榔的心情十分沉重悲痛,但不管怎样他还是首先要把事情搞清楚。
  “臣也是刚刚接到消息。文阁老似乎是染了一种怪病,忽冷忽热,请去的郎中也没有办法。”
  朱由榔之前把文安之留在京师就是怕这种事情发生。
  毕竟文安之上了年纪,随时可能需要郎中问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1/12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