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一狠人(校对)第9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1/1206

  道理嘛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奥斯曼人这百余年来太顺了,基本上都是打的胜仗,根本就没有怎么输过。
  猛然遭遇如此一个惨败,换做是谁都接受不了。
  而且奥斯曼苏丹又是好大喜功的性格,更加坚定了李定国的判断。
  他判断刘兴明此番前去,一定会让奥斯曼人痛苦不已。
  刘兴明只是一个引子,让奥斯曼人的狂妄、跋扈、自尊被狠狠的羞辱一番,让他们意识到不能做鸵鸟把脖子插到沙子里。
  李定国的目的达到了,刘兴明任务完成的异常出色。
  接下来就是商量如何迎战奥斯曼军队了。
  通过上一次的交手,其实李定国心中已经知道了个大概。
  奥斯曼人之所以强横,得益于他们的骑兵战术。
  奥斯曼人的祖上是突厥人,所以骑术十分了得,骑兵战术被他们发挥到了极致。
  要想克制骑兵,最好的办法就是重步兵阵。
  这也是明军最为擅长的领域。
  通过常年和八旗交战,李定国总结出了一整套十分实用的战术。
  具体来说就是你怕什么我就打什么,你不怕什么我就避开什么。
  明军在西南的时候极度缺乏马匹,所以李定国索性不设骑兵阵,而靠步兵阵迎战,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今故技重施,端是把奥斯曼人打的找不到北。
  但经历过如此一场惨败之后,李定国笃定奥斯曼人肯定回去痛定思痛的总结了。
  奥斯曼人毕竟家底厚,他们万一针对明军的步兵阵,采取新的战术,明军和波斯联军就得见招拆招,及时作出应对了。
  总体而言,这还是处于李定国的可控范围之内。
  只要奥斯曼人不玩什么幺蛾子,拿出一些李定国和明军都没见过的先进火器,李定国就不会慌。
  毕竟奥斯曼帝国跟欧罗巴接壤,从欧罗巴人手中买到一些火器也是说不定的事情。
  但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李定国现在确实没有什么可怕的。
  有道是只要篱笆扎的稳,就不怕黄鼠狼来偷鸡。
  打铁还需自身硬啊。
  阿巴斯二世也很兴奋,积极的参与和李定国之间的磋商。
  奥斯曼人是萨非帝国永远的仇人和死敌,他作为萨非帝国的皇帝,自然希望看到奥斯曼军队一次次的惨败,从而削弱实力了。
  还有什么比在明军的帮助下重创对手来的开心呢?所以他一定要趁着明军还在,狠狠的痛击奥斯曼人。
  “大明晋王,我有一个想法。”
  阿巴斯二世顿了顿,继而接道:“我们可以先摆出一些破绽,等着奥斯曼人上钩。这样诱敌深入,把他们包围的情况下全部歼灭。”
  不得不说阿巴斯二世的胃口不小。
  李定国听了都觉得很是震惊。
  但仔细一想也就理解了。
  阿巴斯二世这是想要借力打力,借刀杀人啊。
  趁着明军还在极大的削弱对手的实力。
  这样即便将来明军撤离了,萨非帝国对上奥斯曼人也会有一定的优势。
  既然皇帝陛下建议跟萨非帝国联手,一定有他的考量。
  李定国要做的就是坚定不移的执行皇帝陛下的旨意。
  “嗯,这个法子确实可行。但是奥斯曼人又不傻,一定得让他们看到肥肉他们才会扑上来。那么由谁来做这个诱饵呢?”
  李定国也不傻,既然这件事对阿巴斯二世和萨非帝国更有利,那么他们理所当然应该拿出更多的诚意来。
  李定国的意思就是由萨非帝国的波斯军队来充当这个诱饵。
  阿巴斯一听就知道了李定国的意思。
  这种时候不是矫情的时候,既然想要让明军出兵,那就得拿出诚意。
  这是没啥好说的。
  “好吧,我拨出一支军队充当诱饵,然后面上作出不敌后退的姿态,引诱奥斯曼人上钩。”
  阿巴斯二世一咬牙作出了决定。
  “接下来就看大明晋王的了。你一定得把奥斯曼人包圆了啊。”
  李定国点了点头道:“放心好了,只要他们踏入了埋伏圈,本王保证他们一个都跑不了。”
  李定国说的斩钉截铁,拳头紧紧攥着。
  “不过你们也不能做的太假了。否则若是奥斯曼人看出破绽不上钩了就惨了。”
  “地点的选择嘛……”
  李定国在殿内踱起步来,良久方是停下脚步来:“本王的建议是选择在伊斯法罕近郊。毕竟上一次奥斯曼人就是在伊斯法罕兵败的,肯定想要找回颜面,若是在外围就让他们碰壁,他们肯定不会愿意深入了。但是又不能让他们长驱直入直接杀到城下,这样我们就没有多少操作的空间了。”
  不得不说李定国绝对是一个战术大师,不仅仅能够从战局战况考虑问题,甚至能够分析到对手的心态。
  对手什么时间在想什么事情,他都能够分析的头头是道。
  这种情况下要想不胜利都难啊。
  果不其然,阿巴斯二世听后佩服的五体投地道:“大明晋王真的是妙计啊。好,就依照你刚刚说的行事。咱们一定要狠狠给奥斯曼人一次痛击,给他们教训。”
  有道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阿巴斯二世也知道,仅仅靠一两次战斗想要灭掉奥斯曼帝国是不可能的。
  但必须要对其断臂断腿,让他实力大损,这样未来百十年,奥斯曼人就再也威胁不到萨非帝国的安全了。
  ……
  ……
第0926章
进击的奥斯曼人
  若论起萨非帝国与奥斯曼帝国的恩怨,绝不是一两句话能够概括完的。
  所以奥斯曼苏丹对阿巴斯二世找来明军做帮手丝毫不感到意外。
  但是奥斯曼苏丹不在乎。因为在他看来奥斯曼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其余所有国度都只配给奥斯曼提鞋。
  之前的失利无外乎是因为奥斯曼大意轻敌了。
  这一次奥斯曼苏丹默罕默德决定亲自率兵进攻这个老对手,他就不信三军不用命。
  当然了亲征这种东西任何时候都是有风险的,奥斯曼苏丹也考虑到了这点,所以他指派他的兄弟监国,万一有意外奥斯曼帝国的政权也会很稳固的掌握在王室手中。
  这一次奥斯曼苏丹集结了足足三十万大军。
  这也是眼下整个奥斯曼帝国能够动用到的全部机动兵力。
  毕竟其他重镇也是需要兵力驻守的。
  如果奥斯曼苏丹把西线的兵力全部抽调的话,欧罗巴那些国家又该不安分了。
  奥斯曼苏丹也是建立在稳定的基础上进行兵力抽调的,不可能任性起来就一切都不管不顾了。
  眼下奥斯曼的最主要敌人就是萨非帝国的波斯人,除此之外奥斯曼苏丹不考虑任何外部斗争。
  只有解决了这个心腹大患,他才会调转头来对付西边的欧罗巴人。
  整个战争机器开动之后就停不下来了,三十万大军需要至少等额的民壮来配合拉运粮草辎重。
  奥斯曼苏丹也毫不犹豫的下旨,从各地抽调民壮。
  一将功成万骨枯,何况君王乎。
  奥斯曼苏丹根本不在乎这些底层百姓的死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1/12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