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剑(校对)第1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4/227

  琳姬笑道,“多少人现在想送还送不进来呢,慈小姐身系周天气运,注定席卷风云,此时不过时日尚浅,且还看不出什么。大老爷能在道途初始便与慈小姐有过来往,已是十足机缘。若是慈小姐有甚么难处,只管朝我们长耀宝光天开口便是。待几位真人出关,千万再来坐坐。”
  到底修为不同,虽是示好,但也不会全然不顾身份体统,阮慈心领神会,也道,“等恩娘回来,也令她来我这里玩。”
  她虽不是什么虚荣自满的性子,但原本以为秋真人会有所焦急不满,不料却依旧送来重礼,言辞更可说得上是谦卑,有些得意也是人之常情,送走琳姬,犹自笑靥如花,站在树下开心了好一会儿,才对不以为然的王盼盼道,“我知道这也不过是客气话,可听了依旧很舒服。”
  王盼盼竟未笑话她,只道,“她说得倒也不假,你筑基十二圆满,成就未来道祖果位,搅动周天风云,就好像是以你为中心的大风卷,这漩涡之大,足以将整个上清门包裹在内,因而门内众人便可以——也应当全数追随于你,这般镇住风眼,大家各得好处。只要你成功拔剑,那么此后门内定不会有人和你做对,此前为难过你的徐真人、欧阳真人,此时应当又是后悔又是庆幸。他们从前和你做对,在这局中自然不能占到极好的位置,但也没有做得太过分,是以终究也还能有一席之地,已是比其余门派更幸运得多了。”
  它语气有些酸涩,显然阮慈筑基十二,竟还能圆满,此事并不在王盼盼料中,阮慈不由问道,“盼盼,谢姐姐在南株洲等我,她知道是我么,她究竟知道多少?”
  王盼盼今日是一只白猫儿,此时扭头看了她一会,瞳仁蓝幽幽的,像是北冥洲上空漂流的冥火,片刻之后,竟未推诿,而是摇头道,“并不知道是你,但曾得大能开示,知道她所寻之人当会出现在那百年之间,在那洲陆之上。”
  又轻声说道,“她只怕是琅嬛周天万年来最出色的人物,气运集于一身,任谁都以为她便是那枚破局之子,也是据此布局筹谋。只是如今看来,原来连她也不过是个引子,引出的是你这样宇宙之中独一无二的人物。因果气运之变,命运之玄,便是道祖也难以参透,更何况是道祖之下呢?”
  阮慈渡劫都渡了七十多年,王盼盼此时自然已将所有惊讶消化,但凡是中央洲陆修士,性情都是坚韧无比,它也并不因此感伤抱怨,只是低声道,“此局究竟会如何终了,今日周天之内,只怕已是无人能够看个分明了。”
  谢燕还受人指点,提前七百年便开始自己的布局,终于破空而去,她心中一定有一个完整的计划,能通向所求的结果,但这样横跨宇宙虚空,不知要过多少万年的对局,万无可能在事前将所有细节都一一算到。若是阮慈才是真正的气运之子,谢燕还甚至有可能不能回返,但只要最终阮慈能为她完成夙愿,那么也就不算是大败亏输。
  阮慈已旁敲侧击,打听过楚真人遗言,知道他是欣然陨落,便明白林掌门、楚真人乃至王盼盼等人,追随谢燕还自然并非是对她有什么深情厚谊,只是志同道合而已,若她比谢燕还做得更好,这些人也自然都会襄助于她,王盼盼不再将她当小孩或是棋子看待,开始逐渐将隐秘诉说,便是最好的例子。只是有些事王盼盼自己或者都不清楚,又或者时机未至,或者难以启齿,便点头道,“只盼殊途同归,谢姐姐和你能得偿——”
  话犹未已,王盼盼忽地又探出一只猫爪,封住阮慈嘴唇,微怒道,“你现在已是未来道祖,虽不说次次灵验,但也许就言出法随、一语成谶了呢?就算你只是随口说说,焉知你的敌人会不会就以这句话为凭借,对你不利?顺修至此,真是不知检点,不明因果之重,我得偿心愿也就罢了,你又知道谢燕还的心愿究竟是什么?倘若她的心愿对你那恩师不利,你站在哪一边呢?”
  阮慈不料王盼盼竟说出这样的话来,不由暗惊,心道,“怎会,最多是道不同不相为谋,难道谢姐姐竟还要图谋恩师什么?而盼盼明知如此,竟还和她联手?这、这……”
  旋即又想起北冥洲中,残魂所言,一字一句皆是愧疚,却并无后悔,那句‘我没有做错,也从不后悔,但想起师父,心中便很疼痛’,心中大起惊疑,对王真人又陡然生出一股怜意,毫不考虑地道,“且不论甚么恩怨因果,我心中欢喜恩师,比欢喜谢姐姐更多,我自然要站在他这边。”
  王盼盼舔了舔爪子,凝视她许久,猫眼中晶光莹然,点头道,“你倒是对他好。”
  它站起身大大地伸了个懒腰,似是对这些沉重话题失去兴趣,又不经意地道,“说来,那姓何的失踪之后,你府里人事有些凌乱,可有人和你说过,你在南株洲结交的那两个剑修,几年前曾登门送上拜帖,那董双成已然结丹,桓长元还差了一口气,因缘际会,偶然来到中央洲,却是有些立足不住,前来寻你要讨个人情。”
第180章
金丹关隘
  董双成竟也来中央洲陆了?
  若非天舟,想要跨越洲陆,至少要一百多年,便是金丹真人也很少将时间花费在这上头,更别说桓长元还没结丹了,想来也是遇有变故,阮慈心中颇是好奇,自然也十分欣喜,忙笑道,“要我助她做什么?难道是给她一个洞府?这倒也简单。”
  且不说山下九国,也有不少灵气充裕的小福地,便是托李平彦来办此事又有何难,王盼盼道,“她求的自然不是洞府,而是灵药宝材,孤身一人流落至此,便如同散修一般,若是平时倒也罢了,正好赶□□洲陆动乱之时,哪有散修容身的余地?想要提升修为,自然难上加难,董双成又不愿改拜师门,因此想托你转介茂宗,做个外门客卿,这其实是你一句话的事,只是你没出关,也只有让她等着了。”
  上清门哪有外门客卿一说,董双成所求十分务实,阮慈抿唇一笑,道,“的确是小事,她现在何处?”
  王盼盼弓起身子,舔了舔爪子,道,“你没收弟子,那何僮又不在,栗姬在安国焦头烂额,捉月崖人手泰半都去了那里。我料着处境也就是这几年才大有缓和,总之,这些年捉月崖人口不多,我是灵兽,也不便出面招待,便让她在三素泽旁的集市内暂居。阮慈,你实在也该收一两个弟子了,不然你闭关时,都无人出面为你做主。”
  这的确亦是很多修士收徒的肇因,毕竟灵兽思绪多是简单幼稚,虽说岁月悠长,不必着意修炼,有许多闲暇可以代主人办事,但也只能做为羽翼爪牙,论心思、礼数、身份,皆是不如亲传弟子,像王真人,虽有天录,但也只是解闷用的,平时紫虚天诸事都是吕真人化身打理,最妙是吕真人又收了秦凤羽,将来便可把活儿都推给秦凤羽来做。如此子子孙孙,不断传承延绵,也能为王真人积累气运,化作他弈棋一子。
  收徒好处自然是多,否则也不会人人收徒,但亦会衍生因果,况且阮慈老觉得自己还小,虽已结丹,仍不足收徒,闻言只是哼了一声,道,“若能寻回何僮,还是让他来做吧,我哪有什么多余心思去收徒。”
  她倒不担心何僮生死,一来魂灯未灭,二来对方擒走何僮,要对付的人自然是她,若何僮死了,还有何用,三来何僮是在三素泽往安国去的路上失踪,若说是外宗所为,那也太小看上清门了,此事该是门内潜流势力出手,而时至今日,她筑基十二圆满,注定将阖门上下卷入风波,再做试探也是无用,此去想要寻到何僮应当不是难事,只看对方愿意付出多少代价,将此事收场了。
  她这一说背后的道理,王盼盼自然明白,猫耳朵稍微一抖,说了一句,“你是越来越有主意了。”
  阮慈惯和她驳嘴,闻言刚想反驳,又咽了下去,只是微微一笑,王盼盼的尾巴猛地一甩,喵地叫了一声,将枝头一朵灵花打落,转过身高高翘着尾巴走远——阮慈就是不说,难道王盼盼还不明白她的意思?这怎能说是越来越有主意,阮慈可是尚未开脉,就敢给自己悄然改换主修功法的性子,她从来都是这般有主意。只是从前人微言轻,今日总算稍有根基,能将锋芒显露,略现真容而已。
  只要不是在紫虚天中,又或是去那限制修为的秘境,阮慈总是和王盼盼形影不离,便是她未曾择选意修一事被王盼盼知晓,但依恋之情依旧不减。将捉月崖积压诸事略一处置,又从紫虚天里借来管事坐镇此处,这里便祭起飞舟,将众人都装在里头,一路往山外而去。
  #
  法舟从山门中跃然而出,猛地跌入河道之中,往三素泽驶去,激起灵雾阵阵,泽水飞溅,秦凤羽和天录并坐舟头,互相泼水玩乐,又在气势场中博弈起来,口中笑道,“天录,你还是丝毫对敌经验都没有,你这般是怎都泼不到我的,我来教你——”
  天录脾性好,虽然秦凤羽话多,但仍默不作声地忍受着,阮慈在舱中窥视,不免窃笑,小手捏着那半片同心佩,将法力不断灌注——虽说她粗粗祭炼一番,已能使用,但想要运用如意,还需不断祭炼,才能加深法宝与主人之间的联系,有些小宗修士,便是成就金丹,身边也是法宝寥寥,更多还是在用法器,倒不是财力有限,而是祭炼法宝,要花太多时间,便是法力也未必能支应得上。
  王盼盼对阮慈这不务正业的做法,还是大为看不过眼,忍不住道,“你没事老祭炼这东西做什么,不该祭炼东华剑么?咦,这玉佩怎么只剩了半片,还有半片你给谁了?”
  阮慈扮了个鬼脸,不肯答她,王盼盼着紧道,“不会是送给你官人了吧?”
  “我给他做什么。”阮慈久已未想起瞿昙越,忽而听王盼盼说起,竟觉有一丝陌生,她心中又有些怪异——瞿昙越对她是越来越痴迷,一开始心中大约只有觊觎,之后便慢慢以本体因果相连,更是揣度她的喜好,总派出不同性格的化身和她相见,显然已受情种反噬,可她对瞿昙越却越来越淡漠,便以此次闭关而言,偶尔兴起杂念时,也多是想着王真人、阮容等人,心中竟是丝毫都没有惦记瞿昙越,便是连王盼盼都比他更有牵念。
  固然他强娶自己,为阮慈不喜,但两人有夫妻因果,爱也好恨也好,总该是有些份量,不会和此时这般漠然。阮慈思来想去,不由低声道,“看来情种反噬,并不是厌恶不喜,而是漠然以对,毫不挂念。爱的反面原来是一点都不在乎。”
  王盼盼尚还不知莫神爱已为阮慈看出情种之事,阮慈因此事想起,便告诉了它,它倒也并不诧异,只是冷笑道,“玩火自焚,这些杂修只能为辅,真想要借此成就洞天上境,没几个有好结果的。”
  琅嬛周天上古以来便无人合道,它的见识也就仅止于此,但阮慈却知道王盼盼这话无意切合了宇宙中一个道理,那便是杂修不能合道,便连阴阳五行道祖都没有突破这个藩篱,最终是真修成道。以此来看,瞿昙越想借情种晋入洞天,要比所想更难,甚至冥冥之中,会有一股力量和他做对。
  譬如他当日找到自己,能够和未来道祖结下夫妻因缘,似乎是气运垂青,但这因缘乃是强迫得来,阮慈心中对他并不喜欢,便是由元婴真身凝聚情种,那朵寒梅花也不过令她在几次相见中,对瞿昙越似乎隐有一丝好感,最终依旧是无法奏效。反而因为阮慈当时受情种影响,演得逼真,瞿昙越误以为情种已经有效,便加以祭炼,更将因果和本体相连,反而在无知无觉中遭受反噬,距离上境也就越来越远。再是催动下去,只怕便是对她一往情深,无形间移情改性,不再追求大道,只想着如何能与阮慈长相厮守了。反而若是他当日未能寻到阮慈,或许还有那么一丝因缘成就洞天。
  气运因果,若无特殊机缘,又有谁能看透?祸福相依相生,只在旦夕之间。阮慈此时想起瞿昙越,只觉情祖之威实是阴柔莫测,便连自身的情感,也在其大道法则之中,遵循其所设规则而动,忽又想到,“若是杂修无法成道,情祖是如何得道的?难道……创世之后,那杂修无法成道的藩篱,已被情祖越过了不成?”
  正要细问王盼盼时,王盼盼又问道,“此次你离山时,可有召他前来相会?”
  阮慈被这一打岔,便收起心思,道,“未曾,恩师似乎不喜此人,昔日便不许他进比元山,在金波宗那次,让他前来,也是事先得了恩师允可。我这次要去安国,比金波宗离山门更近,让他过来似乎太嚣张了些,再说寻到何僮便要回山,他也未必来得及赶来——怎么呢?你让他前来有事?”
  王盼盼笑道,“事倒没有,但我恐怕此次你就算叫他,他也要先问有什么事,若是无事相召,他是不敢来的,这个人便和他养的虫子一般,最是钻营,他越喜欢你,越想和你长久,此时便越不敢来,只会躲在洞府中祭炼那情种,炼来炼去,全炼在自己身上,反而炼出个为你不惜一切的忠仆,岂不是好玩得紧?”
  说到这里,她不由大为神往,免不得喵喵直笑,一副得意样子。阮慈知道此猫性子其实最是精明刻薄,最喜玩弄人心贪念,看人计谋不成,反而蚀穿老本,当时在金波宗开设赌局谋算人心,便是一例。心中也是一动,暗道,“恩师也说他怕要有数百年不敢来见我,盼盼也这么说,难道这一段时日,会发生什么事,只是不便告诉我?或者这也是碎丹成婴的关隘?嗯,也未必如此,要修得金丹圆满,怕不是要数千年,可我记得恩师只说了数百年不敢来见我。”
  如今她已分得清王盼盼何时是在卖关子,引她来问,何时是与修行有关,不能轻易透露,知道此事多数是和修行有关,便不再问,而是笑道,“未必是为我不惜一切,也许是为了得到我不惜一切,反而妨碍了我的道途。情之一字,最是让人痴狂,许多人喜欢谁,便想要千方百计地占有,却未必是只盼着对方好呢。”
  王盼盼笑道,“哦?可是有趣了,你入道以来,不过也只见到一个孟令月是为情所误的,你怎么知道‘许多人’?难道是你推己及人,从自己心思反观旁人?你千方百计想要占有的,难道便是这另一半玉佩的主人?”
  阮慈微怒道,“怎会只有孟令月,还有容姐,宋太子,还有、还有……”
  她绞尽脑汁,想要寻找出其余情念较浓重的修士,偏王盼盼可不会被她糊弄,笑道,“我问的是这个么?喂,我问你,你占有之后,想要对那人做什么呢?”
  阮慈抬手就要打王盼盼,王盼盼在舱内跳来跳去,她也有金丹修为,而且不比天录痴憨,以阮慈修行,都难以将她抓实。两人不知不觉,也在气势场中博弈起来,有了些斗法的味道。
  自结丹以来,气势场中的一切,便不再是难以捉摸,需要平心静气,方能一见端倪,和实数就犹如一层纸的两面,观望哪一边都能看得分明,也因此,金丹斗法便没有筑基修士那样阶段分明,把气势相斗和实在搏斗分开,但气势场中的博弈仍是重要,以王盼盼为例,实数中看来,只是一只小猫,气势场中,却是气机幽渺,介乎有无之间,阮慈无法拿住它的气势,便无从预判它在船舱中的下一步行动,两人在舱内你追我逃,夹缠不休,直成了两道幻影,甚至连家具摆设,都受到气韵波动影响,轻轻颤抖起来,也不知过了多久,舱门被人猛地一推,恰好截断一道气势,王盼盼喵地一声,直摔到秦凤羽脸上,秦凤羽将它拿住,大声道,“别闹啦,法舟已离开三素泽,再打下去,这庄山百姓今年恐怕要绝收了!”
第181章
初识感应
  阮慈忙收了法力,立在舟头看时,果然法舟已从三素泽往南面九国而去,空中风起云涌,似是受了舟中法力波动影响,将要有大雨落下,慌忙一挥袖子,将雨云驱散,叹道,“只是玩闹而已,这天地可真是脆弱,若连金丹修士都是如此,洞天斗法,又当如何?”
  秦凤羽笑道,“正是这话了,若是在其余周天,洞天斗法,都在天外虚空之中,否则哪个大天经得住这般打的,若是打出真火,洲陆沉没都是好的,还有掘起地脉,动摇根本,将整座大天打灭的呢。便是元婴真人,彼此有了纷争,也多是派遣化身较量,或是在那气势场中对弈,真要动起手来,在人烟稠密之地,绝没有突施辣手的,要知道金丹足以影响一地,元婴可以影响一国,凡人国度多有宗门庇护,除非是要和宗门开战,将根基拔起,否则也不会甘冒天下之大不韪,为其余宗门征伐提供借口。”
  阮慈筑基之后,实则也未去过多少人烟稠密之地,最多在修士坊市之中停驻,那里屋舍多少都有禁制,而且筑基修士打斗,灵气最多影响到方圆数里,自然不知谨慎,此时见己身灵炁外溢,引动天象,方才有自己突破大境界的实感,虽然微觉束缚,但也无可奈何,忙收敛气息,不安道,“庄山可有百姓居住?你们去看看,可是毁坏了庄稼,若是如此,便赔偿些灵玉,不要叫他们白忙了一年。”
  捉月崖人手不足,此来是天录和秦凤羽携了些紫虚天部属,对阮慈自然言听计从,待要去时,又被阮慈叫住,嘱咐道,“你们办事细致些,若有伤损,问明田地主人,一一赔偿,可不要贪图省事,便一发全交给村长。”
  那两个鲛人都是应下,腾云驾雾,往南岸而去,那里一座山脉,雄俊绵长,观其地势,乃是一条龙脉发源,隐约可感应得到山脚临泽处有一凡人村落,秦凤羽道,“这便是庄国龙脉,九国之中,共有九山九水,九条龙脉同出三素泽,供养紫精山,紫精山是东南龙脉之聚。我们要从庄山行过两条龙脉,方才到达安国。再往前走数日,便可顺路经过上清坊市。”
  凡是宗门,周围多少都有凡人国度依附,弟子也多数出于国度之中,但这中央洲陆是何等险恶之地,凡人在修士跟前,便犹如刍狗一般任凭摆布,是以多数凡人国度都被宗门设下大阵护卫掩藏,与修士隔开,占地也并不甚大,像是上清九国这般,占地堪比宝云海,更有九条龙脉的凡人国度,想来中央洲陆之中也不多见。
  也难怪九国虽然是凡人国度,但和四周各等宗门都有往来,还有修士家族、采矿种药、商队海船等诸多超凡力量和居民杂处,这便是擎天三柱的奢遮所在,单是九国中的权贵家族,便可为筑基修士淘换宝药,论眼界哪里是其余洲陆,乃至中央洲陆其余国度所能比拟。那两个鲛人去了数个时辰,回到舟中道,“小姐捉猫,的确惹来风雨,将灵稻刮倒了一片,这十年怕是无甚收益。不过那村里住民甚是慧黠,竟不敢受我们所携灵玉,只请小人带来村中最有禀赋的几个孩子,若是小姐有看得上的,便收录门下当个童子,便是他们的造化,若是入不了贵人的眼,也是心甘情愿,不敢生怨。”
  阮慈竟不知这灵稻不是一年一收,一时大感好奇,笑道,“他们只种灵稻么?自己吃什么?难道这些便不受我们那波动灵气的影响了?”
  秦凤羽道,“小师叔若有兴致,便去看看也好的,金丹之后,本就该多出外游历,增长见识,遍阅人间悲喜。且先看看那几个孩童再说。”
  说着,便令鲛人带人进来,乃是三男一女,由村中长辈带着,都是眼神灵动、神完气足,虽是七八岁年纪,但已有两个自行开脉,便如同当时的阮谦一般,若论禀赋之厚,真不输给煮玉为饮的宋国人。不由点头笑道,“怪道当时南株洲的时候,均师兄他们看不上我们南蛮子。”
  又道,“天赋这样好,难道竟没有被什么宗门看中么?”
  带了几个孩童来的村民已有炼气中期修为,闻言忙道,“九国之中,这般禀赋的童儿并不少见,鄙村又较偏远,便是有些机灵的孩子,也很难送到国都中等候择选。再说这一百多年,前来收徒的宗门听说越发少了,村中竟有竟百年没有仙缘,直至今日得逢诸位仙师。”
  阮慈问道,“若是如此,你的修为是如何来的?”
  那村民道,“乃是村中所传。”
  阮慈不由微讶,秦凤羽道,“他们临水而居,三素泽中多的是积年精怪,虽说受过告诫,等闲不敢伤人,但若无修为,连风雨都抵挡不了,更谈何打理灵稻,因此门中也有传下些粗浅功法,还有些体修之术,他们常年种植灵稻,受灵气滋润,能感应道韵的便修行功法,不能感应道韵的就修行体术,多数都能活到一百多岁,数千年下来,几乎每村都有些独门心法,也是挺有意思的。”
  又道,“那灵稻是他们主要营生,都在山间灵气浓郁之处种植,也没那么多灵玉布设法阵,他们自己吃食都在村里后院自己种着,有禁制守护,不会受到损毁。”
  阮慈听她说得越发有趣,见那小童几个都是精灵有趣,便道,“既然如此,在村里住着不也挺好的么?仙府之中,也并非人人都能开脉,若是运气不佳,回去便遇到主人闭关,说不定到寿终都是缘悭一面,门内的规矩,主君没有发话,门人是没有机缘的,便是这般,你们也情愿跟我们回去么?仙门规矩森严,可不如在家这般逍遥自在呢。”
  那几个小孩儿都是年幼之时,本就恋家,闻言几个男孩也不由面露踌躇,那女孩却是咬着下唇,再三犹豫,仍是跪地道,“便是如此,心中也是情愿。”
  问她为何,那女童望向天边,有丝憧憬地道,“自小便在三素泽边长大,听说三素泽之外,还有数千数万里的地方,有一座极大的仙山,叫做紫精山,是天下所有神仙居所,我想……我想去看看。”
  她语调天真,阮慈不由和秦凤羽相视一笑,道,“也罢,我不欲收徒,但门中确实少人使唤,你若是想要看看紫精山,那便随我去做个捧盏侍女,也是无妨。”
  又问鲛人那灵稻受损所值几何,道,“便折了一半给你们,免得你们要过些紧巴巴的日子。”
  因小女孩来自庄国,便随意起了个名字,叫她庄姬,庄姬颇是识趣,行礼之后,便自行在阮慈身后侍立,阮慈看她可爱,让她到舟后玩耍,道,“十五岁之后再来伺候吧。”
  说是开脉也要因缘,但她无事养个凡人做什么,到底还是要赐下功法,只是尚且需要学写规矩罢了。阮慈布置完这些,颇有些心满意足,对秦凤羽炫耀道,“羽娘,你瞧我是否看着很像是个大姑娘了?”
  秦凤羽笑道,“小师叔都四百多岁了,难道还不是大姑娘么?”
  那村民犹可,几个孩子听说阮慈四百多岁,脸上都十分吃惊,盯着阮慈看个不住,阮慈笑道,“那要看和谁比了,和他们比,我自然老了,但和你们比,我还生嫩得很呢。”
  又叹道,“原来身为仙师,来见凡人是这般的感觉,想我当时身为凡人,所见的第一个修士也是金丹修为,他说过一句话,我当时听了很惊奇,他说两千年前他曾来过宋国……”
  她话声突地一顿,仿似无意间戳破了一层什么薄膜一般,心头微然一震,暗惊道,“两千年前来过宋国,三百多年便是金丹中期,柳寄子一个茂宗弟子,怎么还能转世重修不成?我……我怎么到现在才发觉不对,这也是他的神通么?而且三百多年就是金丹中期,比我还快,他……他究竟是谁?和谢姐姐又是什么关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4/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