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剑(校对)第1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9/227

  正当此时,只听得一声惊呼,董双成大叫道,“楚郎,你——你!”
  只见那蜂巢之中,黑影受剑气所迫,纷纷游到一处,汇聚成一个人形,那郎君长相隽逸,眉眼带煞,虽然长大少许,但阮慈还是能够辨认出来,正是在坛城和董双成相斗的楚九郎。
第190章
失手成擒
  看来楚九郎的确和这良国的时空之物有关!
  若说此事纯粹出于巧合,只怕未必,说不准那南株洲洞府中的空间通道,便和蜂巢天魔也有一定关系,至于这空间通道的落点为何会在寒雨泽,又和大玉周天那两个至今还没有寻到下落的修士,乃至和柳寄子有什么关系,这都并非此时阮慈所能知晓的,她应变极快,双手掐诀,剑气游龙纷纷往楚九郎袭去,口中喝道,“小心!天魔已得金丹识忆!”
  蜂巢天魔,一人吞噬金丹,所有天魔都会在瞬间拥有金丹识忆,等如此地有无数金丹修士,上限由天魔能分化的数量决定。当然了,法力来源也是楚九郎的内景天地,分化得太多,把楚九郎灵炁耗干并不划算,是以数量仍是有限,但也不可不小心从事,金丹法力加上天魔那变幻莫测的手段,所能激发的威能远远胜过同样数量的人修,还要提防被天魔扑上身去,比如第一个有危险的便是心系夫君的董双成。
  秦凤羽深知斗法精要,先不忙着协助阮慈,而是向董双成扔去一根红烛,叫道,“点燃此烛,护持心神,他随时化身来迷惑你!”
  这种幻境却是无形无影,除了受术者,旁人无法发现端倪,也是魔门的拿手好戏,董双成面白若纸,接过红烛,却并未点燃,并指成决,从额头往下虚空抹过,脑后剑丸升起,如同一轮明月,放出灼灼光华,从额前滚落,滴溜溜一转,将周身点得通亮,蓦然化作一股白烟,随在董双成指尖,往魔影攻去。
  “剑心通明!”天录在旁掠阵,也不由叫道,“好!董小姐,这剑心通明最是克制魔头,羽小姐快照它!”
  阮慈虽说法力深厚、手段无穷,但手中法宝,除了东华剑之外,却没有太拿的出手的,揽镜和洞犀烛都只是上乘法器,若说照破虚妄、定住魔念,这样的法器众修士设法都会备上一件,秦凤羽也是会意,知道此时自己从旁协助最是便宜,伸手一指,只听身后虚影中一阵嘈杂鸟鸣之声,随后一只公鸡展翅跃出,飞上秦凤羽肩头,趾高气昂地昂头长叫。
  雄鸡一唱天下白!这些晨鸣鸟类,无不有唤醒生机,照破邪妄之能,而且尤以鸡类最是能效,因其伴凡人而居,每日里报晓打鸣,唤醒人族,叫声中无形便含有气运!这神鸡仰首一鸣,黑影蠕蠕而动,竟是受到震慑,便连空中弥漫的鬼瘴之气都往后退却,不再为蜂巢魔卵提供养分。阮慈精神一振,叫了声好,分神驾驭游龙,将那黑影迫在一处,令其在气势场中无从逃遁,只能迎上董双成刺来那一往无前、剑心通明的一剑!
  董双成平日里心中杂念颇多,缠绵爱恨,再加上其金丹只有八转,虽已是一时之选,但在阮慈等人面前,总觉有些平庸。直到此时出剑之后,所有杂念却仿佛全是一洗而空,面上无悲无喜,那白烟缠缠绵绵,在气势场中已然锁定黑影,但实数之中,来势却是温柔弥漫,如一道烟雾将那黑影淹没,杀意极是纯粹,剑光之中竟隐隐有一丝毁灭法则。令人不由刮目相看,秦凤羽便是叫道,“好剑法!此剑已登堂入室,有一代大家风范!”
  她这次出来虽也设了千句之法,但见到这般好剑,却还是忍不住出言称赞。
  那黑影虽被锁定,但却依旧不急不忙,面上如烟五官扭动,现出狡诈笑意,周身气势正要转变,又要和此前被追击时一样,现出楚九郎元身,以此逃脱气势锁定,但秦凤羽何等敏捷,法力一催,雄鸡再鸣,天边远处大日光芒似乎都因此强盛了一丝,那黑影被鸡鸣声扰乱,一时竟动弹不得,被那白烟裹住,只听得刺耳摩擦声不断传出,仿佛金铁正在互相挤压,那白烟往里狠狠绞动,不断有黑气逸出,气势场中更是惨叫连连,不知有多少天魔,死在这一剑之下。
  片刻之后,白烟法力用尽,往后逸散而出,重新化为剑丸飞回董双成手中,那黑影却已是小了一大圈,董双成方才那一剑,竟是斩去了它近两成魔力!
  此时我方攻势已尽,敌方生机渐生,那九条剑气游龙所成的逼夹之势似乎也逐渐到了尽头,有衰竭之意,隐隐露出了一股通道,那黑影最善腾挪,一见孔隙,立刻钻去,却不知这是阮慈所设圈套,刚钻到一半,剑气又是大盛,夹杂无数毁灭、终结之意,将黑气斩落,化于无形。
  偶有一丝黑气掉落在地,秦凤羽伸手一指,雄鸡立刻飞上前去,如同吃虫子一般,低头一啄,仰脖一吞,惨叫声中,又有一股气势消灭,原来这魔影心机深厚,看似只有一缕,却寄宿了大量生机在内,若是被其逃脱,则其只要静待时机,照旧有恢复旧观的一日。
  三女联手,这魔影便是合了楚九郎在内,却也无可奈何,这也是楚九郎出身南株洲,又是盛宗弟子,未曾经过多少厮杀,临阵经验十分匮乏的缘故。它遁逃不成,已失先机,此时便又被变换后的气势锁定,只好借最后一点余裕,猛地换出楚九郎真身,叫道,“双成,你勿杀我!”
  董双成歇息片刻,法力已复,面上毫无波动,望着楚九郎的眼神便仿佛望着一个死人,剑丸再起白烟,向楚九郎飞去,楚九郎俊颜现出一丝落寞,低声道,“你心中果然从未把我当做夫君,始终都还念着三哥。”
  秦凤羽叫道,“董道友别信它!天魔已得他识忆,此人再不是——”
  话还没有说完,白烟染上楚九郎面孔,将他寸寸包裹,看似温柔环抱,在气势场中,却能看到这白烟在毫不留情地消杀楚九郎体内所有生机,避开其防御强处,专从弱点下手,她和楚九郎乃是双修夫妻,对其功法自然最是了解,此时杀他也最是狠辣,白烟钻入体内,向内景天地灌去,竟是要一剑将楚九郎法体杀灭在此。
  阮慈也不知楚九郎真灵是否还存活世上,还是已化为天魔,见董双成丝毫幸念不存,下手如此狠辣,也不由微微咋舌,她运足目力往楚九郎丹田瞧去,神色却是一动,提醒道,“他的那枚魔石不在那里,杀他也是无用!”
  董双成虽然晋入剑心通明之中,再无情念挂碍,但亦没有完全失去理智,听阮慈这样一说,神色微微一动,便将剑丸往后一扯,将楚九郎拉了出来,问道,“此时塞他七窍,还有用处么?”
  她那氤氲剑气,犹自萦绕楚九郎体内,黑影已被逼得存身不住,从楚九郎七窍中涌出,往阴暗之处流去,不再有和三女对抗之念,甚至还隐有讨饶之意,但阮慈哪里吃这一套,九条游龙化为囚笼,将其困在内部不断围杀,那楚九郎倒在地上,已是生死不知。天录皱眉道,“寻常法器都不行,董小姐或可试试己身剑意凝形。”
  董双成待要依言行事,望了阮慈一眼,面色一动,道,“慈师妹,你用剑气封他罢,我和他乃是双修道侣,恐怕他能化我剑气。”
  阮慈心中也有些担心此点,闻言暗叹董双成这十几年历练下来,果然老成许多,也是当仁不让,伸手又扯出一缕剑气,笑道,“我先把他体内魔气全祛除出来。”
  她手持东华剑,正是这所有阴魔邪气的克星,剑气入体,在楚九郎奇经八脉、内景天地中遨游畅通,又逼出一缕缕细微魔气,被那大公鸡啄去吃了,阮慈这才将剑气化为小团,塞住周身所有孔窍。又将揽镜照在楚九郎上方,如此便有深藏魔念,只要稍一异动,也会发觉。
  虽说天魔狡诈,但此物巢穴不全,三女占得先机,便未露出一点破绽,偌大的强敌也是轻松取胜,此时终于稍微放松下来,阮慈冷笑道,“你若把何僮还有那两块魔石交出来,我能饶你此刻不死,否则,便现在就死在这里罢。”
  秦凤羽、董双成也不闲着,一人引那白烟在蜂巢中萦绕,一人持着红烛照去,那公鸡极是灵性,摇身一变,化为拇指大小,跳到蜂格之中,它也是精乖,一旦发觉异样,立刻大声鸣叫,秦、董二人立刻跟上,将黑气驱逐出来,给它啄食。不多时,已是又啄杀了十余缕黑气。被阮慈困在樊笼中的黑影连声惨叫,气势更加衰落,一副奄奄一息的样子,不片刻,又从体内分出昏迷不醒的何僮,还有两块魔石来。余下一小团,缩在樊笼一角,显得极为凄楚可怜,哪还有此前那滔天凶焰。
  阮慈吐出一口长气,见何僮竟还是有些生机,并非油尽灯枯的模样,仿佛未曾被耗用过本体精炁,也是心中微奇,思忖一番,又点头道,“它只怕还想用这个身份,混入望月城,倒因此给何僮留了一线生机。”
  至于楚九郎,虽也失踪十余年,但黑影在这十余年间应当并未和人动过手,也不用耗费他本源力量,看似伤势沉重,但本源精炁仍是圆满,只要真灵未失,日后当可无恙。三个被黑影寄托的宿主里,唯独庄姬伤势最重,阮慈也是微微一叹,招手道,“天录,你来料理何僮。”
  此前她神念多用来驾驭九条游龙剑气,饶是阮慈神念深厚,但一道游龙剑气便如同一件低阶法宝,同时驾驭九件,且还因为道韵不合,不能如臂使指,消耗也甚是可观,此时黑影只余少许,三条剑气便可困住,她这才收回其余六条已消耗不少的剑气,腾出手来稍作调息,只等一会神念恢复些许,再激发九霄同心佩的通信之能,联络王真人来收拾残局,处理这蜂巢魔卵。
  虽说此地魔念,都被阮慈众人消解,但魔卵毕竟矗立在此十余年,又最善潜藏,谁知还有多少魔念流窜在九国之中,以阮慈看来,这些魔念须得着落在这蜂巢魔卵上处置。但此事却非金丹修士所能,至少也要元婴修士,才能炼化这邪异之物了。
  心中正是思忖这许多后事,手中也不闲着,一面用法力接引庄姬,让天录可以去救治何僮,也不令她躺在地上,免得受了那污浊之气侵染,另一面也是将那两枚魔石摄来,又将庄姬那枚取出,因道,“也不知这魔石和宿主有什么关系。”
  说着,便本能地用心一看,想要看出这魔石和宿主的因果联系,倒是忘了此时神念不足,动念之下有丝眩晕,闭了闭眼,方才自失一笑,待要再看时,却见那三枚魔石逐一亮起,身后突然也多了一物绵软依靠,庄姬那幼嫩嗓音呢喃道,“主君……随庄姬去罢。”
  阮慈神色骤变,翻手就要将身周这四物甩出,但此时已失时机,魔石莹亮之中,蜂巢魔卵缺失的那一大半亮起虚影,顷刻间魔石消去,魔卵完全,正好将众人笼罩在内,化为一个色做五彩的大雀卵,滴溜溜地转动起来,越转越小,很快化为鸡子一般大小,在空中三跳两跳,裹起周围昏黄鬼瘴之气,往空中某处只是一撞,撞开一处五彩通道,坠入其中,眨眼间便没了踪影。
  片刻后,那通道自行弥合,此处空荡荡的,再无一丝法力痕迹,能证明阮慈众人曾来过此处。
  也不知过了多久,空中忽地传来一声长叹,却仿佛是楚真人在虚实之间传来叹息,只是长空渺渺、鸿飞冥冥,此处万里无人,又有谁能听得分明?
第191章
燕山风光
  中计了!
  但……这又怎会?且不说旁人,便是她自己感应,焉能没有示警?庄姬的确是凡人身份,因果气运都没有任何异常,这、这……
  便是她找不出破绽,难道王真人看不出端倪么?此处是九国之内,依旧是上清门大阵之中,谁能阻止真人前来援护?难道这魔卵并非天外之物,而是门中某真人与其余宗门里应外合,草蛇灰线、万里伏脉,只是为了将她诱到此处,掳出宗门?
  王真人便是因此没有及时赶到将她救下?
  适才打斗虽然也激烈惊险,但阮慈心中从不觉得自己会有性命之危,在山门之中,什么事都不算大事,直到此刻,心才真正悬到了半空,诸般思绪一起涌上心头,行动却也丝毫不慢,将那天命云子和东华剑一起激发,这两样灵宝都有护身之用,此时云雾缭绕、剑意翻涌,从头顶往下滚滚而落,果然有许多无形黑影,在惨叫声中被逼出体内,却原来魔气不知不觉间已经侵入体肤,她竟浑然不觉,可见这魔法有多么可怖。
  此时她五感蒙蔽,浑然不知自己身在何处,气势场中也是一片昏茫,但内景天地依然牢固如旧,虽然四周灵炁已绝,但持定心神,将这不知长短的时日看做是另一尺度,也就不觉得这等候有多难熬,反而微觉庆幸,如此一来,便可将此次失手被擒,前后许多关节想通,还有那神念滋养,并不需要外界灵炁,倒是可以乘势修炼《太上感应篇》的第一章
节,若是敌人竟有大法力将她滞留在此成百上千年,那便是说明这正是她修炼《太上感应篇》的机缘。
  要知道延缓时间,即便是修士感应中的时间,也不是一桩容易的事,修为越高,其身在时间中前行的大势也就越强,要遏制住这股势头,维持越久,需要的法力就越高,并且一旦没有把握住尺度,或许会遭到时间法则反噬,这也是为何凡间屡屡有黄粱一梦、烂柯观棋的传说,但修真界中,却少有听说这样的传奇。
  自然了,若是大能摆弄时间法则,那么低阶修士也没什么招架之力,或是被困在时间之中,眨眼间便流失许多寿数,又或者在意念中独处数百年,实际却只过了一刹那,在旁人看来便是瞬间就苍老陨落。但琅嬛周天不喜以大欺小,而且阮慈心中也知道如何应付这样的手段,只要修士始终不知过了多少时间,那么己身时间的流逝,便会和实数中的法体保持统一。譬如她来回穿梭时空,在劫力中渡过了不计其数的漫长时光,但因在己身来看,时间的尺度也可以调整,那么回到实数法体之中时,便只渡过了那么短短一段时光,仿若是偷天之功一般,刹那间修为便有了大进。
  此时也是一般,阮慈并不去想时间流逝,只是一心蕴养神念,参悟《太上感应篇》,恍惚中只仿佛渡过了极短一段时间,便觉得头顶东华剑微微一跳,大量纯净灵炁传递而来,便知道这魔卵大抵是离开空间通道,来到另一处所在,且魔卵材质,也不足以隔绝天地灵炁。因此尽管身处禁制之中,但依旧无法阻挡东华剑汲取灵炁,向她渡来。
  阮慈见此,更不着急,索性将对同行众人的担心置之度外,重新闭目修炼起来,但她能安心,敌人便安心不了,见这隔绝五感的禁制并不足以扰乱阮慈心志,那充塞了气势场的昏瘴之气,反而逐渐散去,阮慈虽然并未睁眼,但已能感觉到自己在一架飞车之中,飞车四周禁制重重,她神念稍一刺探,便晓得这至少是元婴级的困敌禁制。
  飞车之中,还盘膝坐着一人,其人气势莫测,一时如日中天、气势极盛,一时又中正平和、不卑不亢,更有一时谦和冲盈、皎皎如月,面目却极为模糊,而且修为明显在她之上,阮慈能窥视此人而没有受伤,一是她修为高明,二来也是那人有意约束。
  在这人下首,还侍立着一位女童,正是庄姬,但她依旧是凡人修为,并无丝毫法力在身,阮慈心中颇是纳罕,睁眼望去,问道,“庄姬,你是专为我托生在那处的么?”
  庄姬并不答话,面上现出成人般的狡诈之色,便犹如那魔影还在她身上一般,阮慈这时突地全想明白了,叹道,“我懂啦,那黑色晶石只是假象,魔影不知不觉间,已是蔓延在九国之中,从那村长请我收徒,再到望月城端倪显露,全都是你们的诱敌之计。”
  “但这并非最大的圈套,最大的圈套,乃是在我感应之中……我初识感应,却是漏算了这一点,感应便和因果、气运一般,也是可以博弈的维度,我能通过感应获取信息,你也可以操弄感应,诱惑我入你毂中,你也会感应法,而且修为比我更加高明,你有三种气势,犹如三面,你是……太史宜!”
  话音落下,身前那盘坐男子如同被烟雾笼罩的面容逐渐清晰,长眉入鬓、英武中又有一股凶蛮之气,却是在南株洲曾见过的太史宜。他身量颀长,盘膝而坐时,更显一双腿修长无比,极是好看。阮慈叹道,“《天魔无相感应法》、《天魔种念法》,果然高明,佩服之至。”
  只是太史宜乃是元婴巅峰,距离洞天也只差一个机缘,却遣出庄姬这个化身前来对付自己,是否有些以大欺小的嫌疑?阮慈眼神落到庄姬身上,太史宜也看了过去,启唇道,“此是我弟子化身,他也在金丹境中,你身负东华剑,金丹之后可以拔剑,已算是我辈中人,我便是亲自出手对付你,也不算以大欺小,只是我燕山门下,却也不屑占这个便宜。”
  他声音低沉雄浑,极具阳刚魅力,阮慈心中忽而想道,“这人应该不会有什么女化身,不过也许他平日里这般雄健,便是为了让大家都相信他不会有女化身,私下便可遣出美人化身,肆意妄为。魔门众人最是狡猾,个个奸计百出,谁都不会例外。”
  她这般胡思乱想,太史宜却是毫无异色,阮慈便可肯定,两人虽然在车中相对,距离如此接近,但太史宜并不能看破她心中所想,也是微微松了口气,问道,“掳我前来的魔卵,是燕山法宝?”
  太史宜道,“紫虚天那头鹿说得不错,那是亘古以前落入琅嬛周天的一枚魔卵,只是还未落地,便被燕山祖师捕捉炼化,炼成了一件秘宝,也是燕山十八部天魔令中的法幽令。此令炼成之后,也没有出手几次,所有典籍一概无传,你们能认出来历,已属不易。”
  他对阮慈倒是有问必答,尽显大能风范,阮慈点头道,“这么说来,此次法幽令化身魔影,幻为魔石,潜藏人海之中,待我进入九国之后,便拨动感应,推动因果,诱我收下庄姬,前往良国,待到三枚魔石集齐,所有魔影全都回到法幽令附近,当即便还归本真,裹挟我穿越空间,以庄姬和你的因果联系为锚准,跳跃到了太史令主身侧。看来这也是一部有洞天灵宝威能的天魔令了。”
  燕山十八部天魔令,并非都是洞天级数的灵宝,否则再算上门内的洞天真人,其势岂非要盖过擎天三柱?不过这法幽令的确厉害非凡,光靠令灵便可将阮慈诱入局中,甚而连王真人都不曾发觉端倪。不过,再是如何神通广大,也要有人把它接应到九国之内才行,阮慈说到这里,双眼微微眯起,狐疑道,“法藏令主分明还未曾晋入洞天,此时便要把那口纯阳之气渡给徐师姐了么?”
  太史宜和徐少微的风流韵事,虽未广泛流传,沦为谈资,但在两宗上层之间已并不是什么秘密,太史宜丝毫没有局促之意,淡淡道,“她既然已助我燕山取得东华剑使,燕山自然守诺付予阳气。小剑使,你心中虽然憎恨她,但你回山之时,她已成就元婴,你也不能奈她如何,倒不如少些怨愤,多谢自省为好。”
  徐少微也是为了自己道途,她非得要那口纯阳之气才能成婴,若是顾全大局,坏的便是自己的前途,阮慈对她之举,说不上怨愤憎恨,只有些技不如人的不服,只是她还有一事不解,“可令主也没有晋入洞天,我听闻你要成就上法洞天,非得保全那口阳气不可……”
  太史宜不以为意,道,“那便成就中法洞天即可,将你带回燕山,血祭东华剑,此中气运,足够我借此成就。”
  阮慈不料太史宜竟对徐少微深情至此,连成就上法洞天的机会都肯舍弃,一时说不出话来,连‘血祭东华剑’都顾不得吃惊,太史宜扫了她一眼,冷笑道,“你在想什么?”
  阮慈道,“我没想到法藏令主也是个痴情种子。”
  太史宜不屑道,“胡思乱想,这又和痴情有何关系?周天多了一个中法洞天,一个战力能和洞天相较的元婴真人,怎么算也比只得一个洞天划算许多。你性命之忧,便在眼前,却还想这些乱七八糟的儿女之事。”
  阮慈笑道,“旁人说要我血祭东华剑,我或许还会害怕,既然是燕山魔主拿了我,我担心什么呢?琅嬛周天所有剑种,都被谢姐姐收进东华剑中,这秘法定然是魔主传授,杀了我,你们又找谁来持剑呢?”
  这话的确不假,此时天下间知道这件事的人,只怕只有阮慈和燕山魔主,还有太史宜这同样修持了天魔法的谢氏心腹,太史宜也并不否认阮慈所说,薄唇微翘,似笑非笑地道,“剑使所说,不无道理,但或许我们燕山,就是希望东华剑无人御使,琅嬛周天气势衰弱呢?”
  阮慈闻言,也是一怔,一时竟无从回话,太史宜见她语塞,‘哼’地一声冷笑,探身将车身一推,那车壁顿时化为乌有,只余顶盖,由飞车变作乘舆。
  车壁一去,啾啾鬼哭之声,顿时往耳中灌入,但见车窗之外,黑云惨雾、骷髅横飞、绿光莹莹,在那飞车之下,乃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血海,无数残肢断臂在其中载浮载沉,处处可见幽影在空中穿渡,五色光华时而闪现,竟是随意打开空间通道,穿行不休。更有一股冲天压地的无边瘴气,充塞在天地之间,将气势场填得满满当当,令人恶心欲呕。
  庄姬欢呼一声,跃入空中,身躯片刻间便被瘴气化去,只余一点黑气,幻成人面,对阮慈微微点首,随即穿入空间之中,消失不见。阮慈游目四顾,沉吟不语,太史宜见此,也不由得哈哈一笑,身下魔气一卷,和那空中魔云化为一体,声若焦雷滚滚。
  “剑使,初次前来北冥燕只山,也让你开开眼界!赏一赏这虚实之间的大好风光!”
第192章
魔念万变
  阮慈虽未亲历旧日宇宙,但也隐约知道此地乃是虚实屏障最为薄弱之处,只看那些修为低微的魔头,都可随意撕开空间裂缝,穿行其中,便可知道此处的虚实屏障有多么脆弱。恐怕在此处,心中所想,说不定转眼便会成真,但也算不上是什么好事,或许在投身其中的同时,自己便不知不觉化入虚数,又或者沦为了在那虚数之中潜伏已久的魔头资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9/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