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剑(校对)第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227

  如此一环扣一环,阮慈出门厮混时,才引来接连两人的伏击试探,幕后主使者思维亦是缜密,琅嬛周天规矩不喜以大欺小,他们先备了一名炼气期大圆满的刺客,炼气期始终还没有正式入道,便是凡人,身手好些也可以和炼气期修士较量,便不算是全然以大欺小。
  眼看这炼气期修士逼不出阮慈的底里,另一名筑基期刺客当即顶上。阮慈身上要没有东华剑,擅入野林,死也就死了,宗门不会多管,若有东华剑,一个凡人,在生死之际,哪还有不用出来的道理?便是她顶得住,宁死不屈,背后护卫东华剑使的人,也该被逼出来了。
  就中曲折,阮慈在见场观势之后,大概便已都想明白了,她入林后不久,那两个修士匆匆赶来,想来也是没料到她这么闲不住,第一日刚立下洞府,第二日便进林中游览,机会太好,错过了可惜。她曾在《天舟渡》上看过一门神通,大神通者,可以将神意寄于仆从后辈身上,后者所见,便是寄下神通者所见,这两名修士身上,或许便都有神意寄宿,可以通过刺客的眼,来查看她的成色。
  形势如此,就此打道回府,那么下次的试探会更隐蔽也更险恶,而且四仆中究竟是谁走漏消息也不好查。她将计就计,演了一出戏,只当灵华玉璧就是最后的底牌,也算是演得声情并茂。灵华玉璧中蕴含的剑气,便真是东华剑气又如何?这一看就是高人引东华剑气,灌注玉璧而成的法宝,她一个凡人,怎能做到这些?只能说阮慈和剑使关系匪浅,大概是亲密的后辈,这也为她之后和阮容亲近,打了些铺垫。
  至于之后携回刺客尸体,吓唬仆僮,逼出泄密之人,就不必多说了,身在局中,借势利导,这都是应该做的事,阮慈静室自省,自己有两件事是做得不该的,第一件自然是多嘴说了一句紫虚洞照天,此事有八成是因为这五个字而起,第二件则是出门打猎的时间太仓促了一些,刚立洞府,第二日出门打猎便有炼气修为,这将让她开脉的时间点变得极为清楚,一夜开脉,开脉后便可和筑基修士斗得不落下风,便是这筑基修士只是门中仆从,上清门弟子也个个不凡,但她也依旧太扎眼了一些。这灵华玉璧,恐怕只能略释众疑,她仍旧会在众真眼中,成为一个值得长期注意的弟子。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过就算再来一次,阮慈恐怕也还是会立刻出门打猎的,该试探的人,怎么都会来,饿肚子的感觉可不好受。所思者,无非言语细处应当更加留意,这般看来,也难怪那些修者都是遮遮掩掩的,恨不得一句实话都不说,她还没完全说实话呢,便找了这么多麻烦,亏吃多了,人也就小心了起来。
  张姬既然承认走漏风声,阮慈便把三仆叫来,分别私下询问,让他们揭发另外两个同侪有没有往外传递消息,三人倒是都为彼此打了保票,据说张姬的叔叔,也是跟着送月奉的执事前来,才能和张姬说话。至于他们三人,在门中虽然也有故旧,但各奉主人,便是要彼此探视,又哪有这么及时?见张姬下场,三人也是吓得不轻,各自赌咒发誓,从此忠心用事,一句话不敢流露出去。
  其实便是张姬,又何尝有害主之意,只是不识宗门风波险恶,若是本门弟子,向亲友夸赞一番主上已被洞天真人重视,又有何妨?毕竟洞天真人青眼有加,将来自然也有许多事迹显露,这并不是一件能瞒人的事情。阮慈并不怪责张姬,也觉得她很可怜,但此女已不能留,便唤来何僮,说道,“你把那两个人都放下来,和张姬一起,送回灵谷峰去,把事情都告诉当值执事,就说这两个人要害我,被我打杀了,这个张姬,我用不了了,你另外再要个会做饭的侍女来,栗姬手艺也不怎么样,你吃着如何?”
  何僮是四仆中最沉稳的一个,话要少些,却都顶用,不过也是被阮慈这个主人搞得有些吃不住,嘴角抽了下,道,“我等仆僮,得飨灵食已是意外之喜,口味如何已不能分辨。栗姬平日造饭手艺不错,但灵物烹饪艰难,确实也不是她能胜任的。”
  阮慈噢了一声,说,“以后你就直说一句‘我觉得她做饭挺中吃’就行了,不用这么客气。”
  何僮垂首称是,出门自然叫人忙碌去了,阮慈也好奇中央洲的凡人怎么使用法器符咒,便跟出去查看,只见这三人力气都是颇大,便是栗姬,也轻轻巧巧将长木拔出,又将已死刺客的尸首捆好,把筑基刺客的喉咙包扎好了,和张姬一起绑在一处,又拿出一只竹哨用力一吹。
  竹哨似是无声,但阮慈却能听到它在场中灵势,犹如铜铃轻撞,不断往外荡漾,过得不久,场中又有相似灵波自远处荡来,和这波纹相撞后互相抵消,阮慈睁眼看时,只见天边飞来一只灵雁,足下抓着一个大篮子,一边叫着,一边飞到山头,将篮子掷下。
  何僮最是沉稳,自告奋勇去灵谷峰周旋,栗姬此时也不出来争抢,帮着何僮一道,将囚、尸三具运入篮中,这篮子极是阔大,七八个人坐在其中也不成问题,待他们都安顿下来,灵雁一个俯冲,抓起篮子便飞到半空中去。阮慈极目而望,不由道,“若是灵雁抓不稳,篮子掉下去怎么办?”
  栗姬对阮慈犹存惧意,不再似之前那般亲昵,小心笑道,“这些灵雁,个个都有筑基修为,也是灵谷峰调教好的,万不会出事,小姐大可放心,将来若是您要去灵谷峰,也一样是灵雁接送,别看起势飞快,但坐在篮子里可是稳当,半点都没有不舒服。”
  阮慈心中却是暗下决心,如非必要,绝对不坐这灵雁。她的胆子不小,但却也绝对不大,生死相搏之际什么都做得出来,但平日里,鬼也有些怕,高也有些怕。
  何僮此去灵谷峰,最快也要数个时辰,栗姬、李僮都有些担忧结果,阮慈却不怎么在意,道,“灵谷峰每过几日都要来送菜肉,不可能没看到那两个刺客,既然一语不发,那说明并非灵谷峰所能裁决,这件事如何收场,其实也不在我这里。”
  她这话是说对了,何僮回来后,言道灵谷峰只是将人收下,又换了个侍女来,别的什么也没有说。阮慈并不意外,给那侍女赐名梅姬,又让她把余下贝肉做来尝,味道也不中意,只得罢了。
  又修行了数日,紫虚洞照天遣人来接,说是真人要见阮慈。阮慈便对何僮道,“这才是我们这里的结果。”
  她在洞府中的举动,自然瞒不过紫虚洞照天耳目,真人没有发话,便说明这件事应当由她自行裁决,也说明她行事尚未忤逆真人,阮慈便随心意行事,紫虚洞照天叫她过去,也就说明此事之中,阮慈所能影响到的部分已经结束,接下来是更上层的较量。对于她的行动,真人要有所指教,也许对将来行止,也有一番交待。
  紫虚洞照天遣来的执事,自乘一辆青玉飞车,在空中停驻,气派也是非凡,那执事站在车头,满面堆笑,正要弯腰助阮慈飞上车来,眼前风声劲响,阮慈却是自己跳上车头,微微对他一摆手,道了声‘哪有接人不下车的’,便自己钻进了车里。只留执事一人站在车头,有几分尴尬,过了一瞬,方才自嘲一笑,转身用法力催动飞车,转瞬去远。
  何僮站在洞府门前,仰望飞车行踪,半晌才长出一口气,转身对三仆道,“我细观小姐这些时日行事,其实极有章法,外粗内细,见事又是明白,心中实在大有丘壑,诸位,时运已至,我们可千万珍重。若能依附骥尾,将来未必不能冲霄而起啊!”
  他这番话,只有梅姬感触尚浅,栗姬、李僮想到阮慈莫测威能、雷霆手段,还有那面上带血的如花一笑,都是遍体生寒,却又不觉点头称是。栗姬强笑道,“自当战战兢兢,用心服侍,小姐心细如发,却又颇有城府,小妹性子粗疏,此后还请何大哥留心提点。”
  却是自知才具不足,心甘情愿地从仆首位置让开,从此阮慈府中仆役,都以这何僮为主。诸事亦是大有章法,规矩森严不提。
第44章
觐见真人
  且不说阮慈洞府中诸仆如何行事,只说阮慈这次,倒和前次不同,在车中也有闲心观赏紫虚洞照天的美景,只见飞车迅如奔马,在空中飞了不一会,便钻入下方一片雾海,待得从雾中出来,车下便是一片汪洋大海,竟比紫精山脚下的三素泽还要更为阔大,海中鱼跃鸟飞、诸物兴旺,远处还隐隐传来悠扬歌声,极是动听。
  那执事在车外笑道,“慈小姐,您上回来,从便道出入,想来也未曾好生赏玩洞天风景,今日仆特意走了这条水路,小姐若是有兴,可行到车头,也瞧瞧我们紫虚洞照天的好风光。”
  阮慈在车内坐着所见自然有限,闻言欣然步出,执事不敢和她并立,跳入空中,和飞车并头缓行,为阮慈指点洞天中的风景,又道。“那些唱歌的正是东海鲛人,昔年真人游历时携回一部,如今已繁衍出数千丁口。”
  阮慈还真不知道鲛人唱歌如此动听,心里想道,“认识这几年,琳姬姐姐怎么也不唱给我听?”
  旋又想起琳姬发愿做人,不由暗叫可惜,知道这辈子怕是再听不到琳姬的歌声了,她左右顾盼,问道,“这洞天要走一遭,需要多久?”
  执事笑道,“若是凭此飞车周游,从南到北要三个月。”
  这真不小了,阮慈回首看了一看,度量刚才那片浓雾,便是洞天入口,心中暗道,“天舟能装下那么多货物和修士,我觉得已是十分阔大了,但此时想来,天舟四处移动,舟中洞天在洞天中应该还算小的,如紫虚洞照天这般广阔的天地,才是常态。”
  洞天真人,便是内景天地已可依附周天,长久而存,就算真人坐化,洞天也不会随之消逝。阮慈自己的内景天地,只是一亩小湖而已,这按《天舟渡》所言,也已经比多数修士要好得多了,正常炼气期修士,能有方圆数丈、十数丈的玉池,已十分难得。比较那一屋大小的玉池,和这广袤无涯的洞天,可见虽然都是修道之士,差别是多么的大。
  然而想到便是这洞天老祖,也是由炼气期一步步修炼至如今,心中也就不由得更多了些上进之念,更想到如今宇宙中七十二名道祖,一大半也是由凡人开始,问道炼气,一步一步凭借自己的毅力与天资,克服无穷劫难,最终执掌宇宙一道,亦不禁生出向往与豪情,暗想,“若是机缘遇合……”
  才刚炼气,便想做道祖,阮慈也知道自己想得太远,不过一笑了之,但她的思绪终究透在面上,那执事几度顾盼,也是暗中点头,执礼更恭,带阮慈游览了好一番,才将她送到碧海崖边一座小屋跟前,敲了敲钟,恭声道,“主君,慈小姐已到门外。”
  屋中传出一声磬响,那执事对阮慈做了个手势,阮慈便推门而入,行了一礼,“阮慈见过王真人。”
  这屋内陈设竟十分简朴,不过两进房间,外间摆了一张榻,几个蒲团,内间一琴一剑,除此之外,别无他物,王真人盘膝坐在榻上,嗯了一声,先道,“坐下吧。”
  又说,“你眼珠子转来转去的,看什么呢。”
  语气较上次见面,已熟稔亲密了许多。阮慈心知,这大概是自己已经开脉,且行事还让王真人满意的缘故,她这剑使,是被掌门送来的,王真人便是要收她,也要先看看她是否入得了眼,若是太过不堪,他大概也不愿给紫虚洞照天招惹麻烦,费了唇舌也要将她推却出去。
  她称量别人,别人也称量她,阮慈不觉得王真人这么做有什么不对,不过既然是彼此称量,那么即使对方是洞天之尊,她也并不会局促,在她心中两人仍是平等交易。听王真人此问,眼珠又转了几下,方才说道,“我看真人屋内陈设如此简薄,先有些吃惊,但现在已想明白了。”
  “噢?”王真人道,“你想明白了什么?”
  阮慈说,“真人屋内的陈设虽然简薄,可窗外的景色却是丰盛,这方天地才是真人的屋舍,却已是尽善尽美,华丽到了极处啦。”
  王真人唇边逸出一丝笑意,转头眺望窗外一眼,碧海连波,风平浪静,景色的确清丽旖旎、美不胜收,但若论殊色,反倒是不及他顾盼间偶露的一缕风姿。阮慈看在眼里,心中想道,“王真人和谢姐姐长得虽然一样,但气质却的确截然不同,再也认错不了。”
  “口舌倒是便给。”王真人说道,又将阮慈望了几眼,点头道,“玉池还算可看。”
  阮慈只刚开脉,并没修行任何法术符咒,此时她的玉池任何有能力的修士都可以窥视,就如同那被她杀了的大蚌一般,就在头顶由势生景。不过她并不确切知道自己的玉池,在上清门算是什么水平,毕竟这几日一直在洞府蛰居,刚才登车过来洞天,那执事似乎也没有胡乱窥伺别人的习惯,并未对阮慈的玉池有任何评论。
  此时王真人既然看了,她便很是好奇,就仿佛自己入了考场,该有个确切的考语一般,纵然知道自己将来是要作弊的,眼下的评语没有任何意义,但还是很想知道,这可看,是可以成就洞天的可看,还是在上清门弟子中的确也只能勉强过得去的可看?
  她心中思绪,自然反映在面上表情上,王真人见了不由一笑,说道,“你想问就问,何必忸怩作态?”
  阮慈想了想,开口问却说起正事,“试探我的刺客,是张姬亲戚的主人么?”
  王真人颔首道,“的确是从你斥出的那名女侍那里生出的因果,此事我已尽知,你不必再管。”
  阮慈不怎么满意,追问道,“真人不告诉我是何人作祟,难道不怕我修行时误交了朋友么?”
  她第一次见王真人,自己还是凡人,说话声气便没这么硬实,王真人对她的变化似是了然于心,望着阮慈的眼神也颇是兴味,他长得和谢燕还男身一模一样,但谢燕还做男子时,豪迈英气,王真人却是秀气文雅,初见时对她其实颇为冷淡,但礼数也无可挑剔,如今她得了王真人认可,两人关系逐渐亲近起来,他神态多了些,和谢燕还的差别越来越大,但阮慈还是抓不住他的性子,只觉得上清门的修士,真不像魔门修士那样七情上面,一个个都把自己的脾性藏得深厚,真不愧是活了几千几万年的老妖怪。
  便如同此刻,她咄咄逼人,已远非外门弟子该有的态度,王真人并未不喜,却也不知其是否欣赏阮慈的大胆,只温声道,“我怕你知道是何人作祟,便只知防备他那一系,反而坠入了别人的陷阱。”
  阮慈顿时被堵得没话说了,她嘟起嘴巴,但王真人自然不会被这小女儿情态打动,只是安然地望着她,阮慈自己被看得没有意思,把嘴儿抿平了,王真人方道,“你开脉时,为何不找人护法?”
  既然给了功法,紫虚洞照天自然不会吝惜一个护法,对自己的修行,阮慈也早想好了解释,“我本也没想当即开脉的,毕竟才刚入门,总是歇息几日再说,再者器修开脉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是想着请真人指点,但回去洞府之后,研读秘闻时,偶然念起口诀,不知怎么勾动感应,一时就入定起来,只觉得……”
  她几经努力,都是欲言又止,只好对王真人歉然一笑,略过大概,说道,“总之,待我从入定中醒来,才发觉自己恍恍惚惚之间,已然开脉成功。”
  贵法不传,东华剑相关感悟,除了这《青华秘闻》是道统旁录,可以流传下来,其余所有典籍均未见载,阮慈之前想和王盼盼描述自己观想剑意图的体会,也未成功,王真人实在没有理由不相信这番解释,他望着阮慈好一会,笑道,“噢,是这样的么?”
  阮慈被他看得有几分心虚,但仗着东华剑可以镇定心神,依旧行若无事,点头道,“确是如此,弟子不敢隐瞒。”
  王真人便不再问,又问阮慈还须何物,阮慈便慌忙提问,想知道自己能否使用法宝灵器,又或者学习符法等等。毕竟她不能感应道韵,从东华剑那里汲取的是纯净的灵气,自己发出的也一样是纯净灵力,实在不知能否驱使由沾染道韵的修士制作出来的法器。
  “这个自然可以,甚至还会有些别的修士想不到的好处。”
  王真人说着便问阮慈,“你说,灵气的本质为何?”
  他大概也没想到阮慈会有自己的见解,只是一顿便要往下继续说,阮慈却恰恰是有些感悟,急急抢在他前头喊道,“灵气便是创世道祖的道韵,是么!”
  王真人的话含在口中,双眼微微瞪大了一丝,却也只是一丝、一瞬,便又恢复原样,淡然道,“不错,你是从何知道的?”
  “我说不出来。”
  阮慈试都不试,直接推在贵法不传上,忽闪着眼睛,又说回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阴阳五行道祖创世,本方宇宙充满了他的道韵,他的道韵是我们的灵气,天魔也一样是感灵气而生,是以可以直接进入大天,因为我们修士和天魔共掌了一柄钥匙,大天的屋门对天魔也不曾上锁。而琅嬛周天在洞阳道祖的道韵庇护之下,就如同是在门上加了两道锁,天魔只开得了一把锁,却开不了第二把,所以便进不来了,是么?”
  王真人微微一笑,点了点头,“你说得很是。”
  阮慈所猜全中,不禁更是雀跃,却又有几分想不通,“可若是如此,我不能感应洞阳道祖的道韵,便也打不开第二道锁,我原以为,我是使不了琅嬛周天的法器,也学不了周天符法的。”
  “那便是你猜得错了,”王真人平静地道,“天地大道,唯道韵根本,灵满万物,在本方宇宙,五行道祖的道韵方是根本,根本大道与道韵,如同一仆一主,一妻一夫,焉有一女事二夫者?”
  阮慈道,“有啊,王……王真人不知道么?我在南株洲的时候,见过有些女修家里有好几十个夫君呢。”
  她本想说王盼盼告诉她的越公子家事,但好在及时忍住改口,不过就算没带出谢燕还旧宠,这一句话横杠进来,也噎得王真人扇了扇睫毛,方才转圜道,“便如同一身一魂,你虽然穿了好几件衣衫,但身体里不也只住了一个阮慈吗。”
  阮慈想说,其实我身体里还住了剑灵,不然我怎么亲近东华剑呢?不过她也不敢再刺激王真人,轻咳一声,将话咽下,忍得也有一丝辛苦,勉强道,“我明白真人的意思了,五行灵气是我体内的魂,而洞阳道韵只是我穿的衣衫。”
  王真人似也看得出来阮慈藏了一杠没有打出来,凤眸望来,薄唇微扬,道,“你这时候反而顾忌起我的面子来了?”
  一句话说得阮慈面上微红,知道自己是无礼了些,王真人不理她,说道,“其实你便是极好的例子,你的主魂自然是阮慈,但也有剑灵沾染,不过这剑灵也并不影响你吃饭喝水,若是你做什么都需要剑灵的许可,阮慈便不是主魂了。”
  “剑灵所能更改的部分,只是让你接触到东华剑时,反应和旁人不一样。这琅嬛周天,既然还在本方宇宙之中,主魂便自然是五行道祖,只是沾染了洞阳道祖的道韵而已。道韵只能在某些时候更改些许大道规则,却是做不到无时无刻、万事万物,你明白么?”
  阮慈刚才和王真人抬杠,其实只是噱浪玩闹而已,王真人稍加分说,她便已懂了,心想,“那在琅嬛周天,洞阳道祖的道韵大概只更改了一处规则,那便是没有沾染洞阳道韵的人,无法汲取灵气。噢,不对,还有,沾染了洞阳道韵的人,不能离开周天。”
  “你想得大概不错,其实没有沾染道韵,也不是无法吸取灵气,毕竟这世上其实所有东西都蕴藏了灵气,只是数量形制不同而已,便是凡人吃饭喝水,也一样是汲取其中微乎其微的灵气为生。生灵生灵,正是因灵而生,只是不能感应洞阳道韵的人,吸取本周天的灵气十分缓慢,较旁人要慢了几百上千倍,以至于修道对他们来说没有意义。”王真人道,“这是琅嬛周天内,洞阳道韵更改的唯一一条规则,也只对道祖之下的存在有用,东华剑是生之大道灵宝,一样是道祖层面,纵然如今已是残剑,却也仍可无视这条规则。至于沾染道韵的造物不能离开,没有道韵的造物不能进来,那不过是在周天障壁上额外设下禁制而已,并不是规则层次的改动,是以在一些周天障壁本就薄弱的地方,禁制也自然跟着薄弱,天魔还是可能突进来的。”
  这说的大概就是天舟所穿行的那个虚无空间了,阮慈听得懵懵懂懂、若有所悟,王真人也并不再说了,只道,“这些待你修到高深处,自然便明白了,眼下修为低微,还是一心功行为好。你只需知道,能否感应洞阳道韵,影响的是灵气摄取,却不影响使用,因我等虽然能感应洞阳道韵,但却无法修行利用。”
  “一个人只能修行一种道韵,而我等身为本方宇宙造物,自然是天生修行五行道韵,也就是灵气。既然无法利用,那锻造法器、写符画阵,也都是纯以灵气为用,有没有洞阳道韵,并不要紧。否则,谢燕还找你做什么?把剑给你也是害了你,你不能用乾坤囊,不能用各色法宝,不能用符,便只是个扛着剑的野人。”
  阮慈本来也正担心这一点,先不说别的,若她不能用乾坤囊,那将来还要找个侍女在身边,专事储物之用,如今听说一应用物无碍,不由面色大亮,欢欣不已,正要说话,王真人唇角微微翘起,截在她前头又道,“不似现在,还能做个扛剑飞符的野人,是不是?”
  把敌人尸体挂在洞府门口,不是野人是什么?王真人是嫌她做事野蛮难看,阮慈也知道,上清门何等气派,自然处处讲究体面,王真人也概莫能外。只是她对这些并不崇慕,反而隐隐反感,闻言便又嘟嘴道,“我……我确实是从乡下来的野丫头啊,便是蛮横一些,中央洲的大修士,也不会和我计较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