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剑(校对)第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227

  阮慈道,“那李师兄还去绿玉明堂猎杀妖兽?他不用结识上清弟子么?”
  孟令月道,“毕竟这都是很难说的事,谁也不知上清弟子性情如何,会否庇护我等,李师兄志存高远,对这些事不是很放在心上,他只相信自己的修为。”
  “原来是这般。”
  阮慈夹了一口灵食,送入口中,只觉得细软香滑,入口即化,灵力温和滋补,在舌尖漾开,她享受地眯起眼,陶醉了一会儿才道,“那孟师姐你呢?为何也跟着去了?我看你也并非不愿结交盛宗弟子呀。”
  孟令月面色又红了起来,她道,“慈师妹看出来了?小莲便是因此事怨我,我也知道,我许多师弟、师妹是希望我在此地等候的。”
  阮慈心想,这要看不出来也很难。
  她笑了笑,并不接话,孟令月为自己斟了一杯灵酒,啜了一口,道,“其实我也想问问慈师妹,你是盛宗弟子,却又这样早便成了亲,当可有以教我——慈师妹,我想先问问,你修仙问道,是为了什么呢?”
第65章
明澈本真
  修仙问道,所为者何?
  这一问,阮慈有时也曾思忖,尤其是在山中修行枯燥时,更是时常这般自问,她在炼化东华剑意时,因为局势危急,几乎没有停下歇息的时间,反倒是心无杂念。但在紫精山中,日月长长,年复一年,只是打坐修行,偶然习练符咒法术,足足十年,所见之人不过七个,难免偶然也会暗想,修仙问道,除了将来有一日能了却阮氏灭门因果之外,又是为了什么?
  几番思索,自然也有自己的答案,她曾三度穿梭入梦,常春风懵懵懂懂,对此并未细想,修仙不过是他谋生的手段;屈娉婷困于家事,偶尔寻思,却也是浅尝辄止,至于那第五苍,思绪偏激,满脑子急功近利的念头,对他来说,这问题的答案十分明显,修仙问道,自然是为了掌握更大的权力,往更高的境界冲击,至于冲击成功之后,又该做些什么,他却并未想得清楚。
  在阮慈看来,第五苍蹂躏仆从,仗势欺人的种种行径,也是因为他未曾明心见性,既然不知道冲击更上一步境界之后,该做什么,破境之后难免茫然。
  已是成功了一小步,心中却无满足之感,而前路还有漫漫,面临的是更艰难也更枯燥的修行,第五苍难免有些裹足不前,却不敢将这般思绪外泄,久而久之,便要将那出身世家大族,修为进境甚速的好处,化为看得见的爽快,所以才有私下欺男霸女,种种令人作呕的情态。
  修行为何,这大概是每个修士心底都会思忖的问题,也都有自己的答案,又有多少人会把所有思绪据实以告呢?阮慈有幸,能体会到三个修士心中毫无保留的思绪,对这一问也有自己的品读,但她不会在此处全告诉孟令月,也知道孟令月想听的并非是她的真心话,因笑道,“修仙问道,为的自然是自己呀,难道还能为了别人?”
  孟令月道,“不错,修仙问道,为的全是自己,便是师尊培养弟子,传承道统,有些为的是将来弟子若能成就道祖,可将这一脉曾经修士从虚数中凝聚返生。有些为的是有人差使奔忙,为他的仙途出力,还有些修士只是喜欢栽培后进,此番举动能令他心中生悦,无论如何,我等修士在这世间,一向是唯我独尊,若是连自身的心绪、意识都要为外界更改,那这千百年的修行苦功,为的又是什么?我这样日日夜夜地打坐修行,并非是为了不负恩师的期望,也并非是只为了追逐更高一层的境界,慈师妹,你也已经筑基,这修行之苦,亦是深有体会,谁能为了旁人,这样长年累月地在丰茂年华闭关自守?唯有为了自己。”
  她说得颇有道理,至少和阮慈所想很是一样,阮慈道,“是呀,是以我很佩服那些洞天高人,我等才是筑基,已觉修行辛苦,真不知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是不是天生便喜欢打坐修行。”
  孟令月笑道,“哪有人天生喜欢凝练法力的?固然其中也有乐趣,但亦是难以遮掩修道之苦。但凡能上到高处的大修士,不论其道途如何,都是有旁人难以想象的大毅力,师尊对我说,元婴之后,道途别有一番艰难,唯有百折不挠之辈,才能往上继续攀登。若非如此,一个大修士足以栽培出千千万万个大修士,琅嬛周天的上进之途早就被世家把持了,哪有这许多变数动荡?”
  二女一时都没有说话,似是同时想象起了修仙只需资源堆叠,无需心志坚牢的世界,而这般的规则又会改变多少如今大家习以为常的规矩。过了一会,孟令月道,“话都说得远了,慈师妹,我且问你,若是一个人生下来便是心志单纯,一心道途,少时便被大修士收养,除了求道之外,一心一意,别无他念,这般修到了洞天——那么这个人,他真的算是活过么?他的修为,除了对宗门有用,对他自己有用以外,对旁人又有什么意义呢?便是他最终竟成了道祖,他能给本方宇宙带来怎样的改变呢?”
  这牵涉到道祖层面的体验,却非阮慈所知,她暗自记下,想着若有机缘,要问问青君当道祖是怎样的感觉,心中是否除道之外,别无他物,口中笑道,“唉,又哪有这般的修士?便是我们盛宗弟子,也要为自己筹措修道资粮,一个人出来世上便要和别人打交道,见得多了,心里也就自然有了别的东西。”
  “不错,在我看来,这别的东西,方才是我之所以为我的所在。”孟令月双眼灼灼,认真地说,“这求道之途,本就千难万险,漫漫无尽,我等修士想要以身合道,又是多么的渺茫?为了这渺茫的所望,抛却了我自身心绪,只为修行更速,那么我这一生,岂不是修为的奴隶?我便是要携着我所有的情思,在这道途之中探索,能走多远,便走到多远。我欢喜谁,便大大方方的欢喜,若是有一日我不喜欢他了,我也坦坦荡荡地将他放下,继续前行。在将来某一刻,我大抵也要陨落在半道上的,可那时我心里是宁静的,我知晓我是顺着心意前行,我走不下去,便只是因为我最远只能走到那里。”
  阮慈玩味她的说辞,也觉得颇有道理,孟令月筑基最多九层,若把以身合道视为成功的标记,那么她自筑基时起也许便已落败。但诸天万界这许多修士,也不会因为自己没有合道的指望,便停止前行,她道。“是,修道本就是让自身更是完善,又何须为修行更远,斩落自身珍视的那些东西。”
  孟令月对她微微一笑,欣然道,“我便知道我和慈师妹是谈得来的。慈师妹活泼灵动,不像是我许多师兄弟,死气沉沉,满脑子都是怎么提升修为,这般人便是活上万年,也不过是行尸走肉,更无法突破金丹,同他们真没什么可谈的。”
  听她这样一说,真修突破金丹似乎不止堆叠修为。因为她如今在明面上是个器修,这些真修的知识身边人是不会特意告诉她的,阮慈捺下好奇,笑道,“我只是有一事不解,孟师姐这样想,自然是随意潇洒,也不能说是错,但你身为宗内天才弟子,所受栽培,却也要报偿宗门。如这般连莲师妹都不服膺你,宗内为何还让你去万蝶谷呢?”
  孟令月笑道,“这有何难?我们宗门和盛宗不同,往外派差历来是比出来的,只需在宗门小选里打败所有同门,那么你要去哪里都是自己做主。”
  她话声轻描淡写,霸气却是隐约透出,阮慈不由拍手直呼威风,孟令月道,“不过我旁心多了些,终究也是有些妨碍,门中待我另一个师弟更好,此次出来,本来我也能去恒泽天,但恩师还是示意下来,为我选了万蝶谷。”
  以宗门执事的眼光来看,阮慈也不会叫孟令月去恒泽天的,恒泽天最后的胜出者只能有一个,若是孟令月和李平彦都侥幸走到最后一步,谁能保证孟令月不会有意相让?当然,李平彦本身修为也是不差,但既然要以宗门利益为先,那么自然要摒除种种不利。她道,“孟师姐既然任性而为,门中有所考量也是自然。”
  孟令月道,“这我并不怨怼,终究我等身在世上,所关联者方方面面,又哪有人什么好处都占得全了。只是小莲年少气盛,对我有些不满,这是我想不通的,她若为恩师的苦心不平,大可用心修行,去做恩师座下最出众的弟子,又何必把她的期望寄托给我,希望我能当好她心中的大师姐。”
  这一行同道之中,李平彦修行最好、道心最坚,在斗法中也最有经验,阮慈原本更看得上他一些,觉得和旁人没什么好说的,不料今日和孟令月一番闲谈,倒令她有几分刮目相看,因道,“我认识许多活在他人期望中的修士,能和师姐这般明澈本真的却是很少。”
  孟令月道,“也不尽然,只是我的本真比旁人更特殊些罢了,若我天性喜欢货殖钱财,也许今日师弟、师妹便不会有这般谤议,反而忙不迭都来依附于我呢。想来天下英雄无数,哪个没有一番抱负,却不是个个都需要为自己辩解。”
  她笑问阮慈道,“慈师妹,你的抱负又是什么?难道也和我一样,很是欢喜你官人么?”
  阮慈方才不愿道出真情,只觉得交浅言深。此时却不这么想了,她道,“欢喜?大概是有些欢喜的罢,但我也欢喜许多别的事物。我和官人结亲,并非是出自喜欢,而是这么做对双方都有好处。”
  孟令月也不意外,其实这样的婚姻,在琅嬛周天大概才是常态,阮慈道,“至于说我的抱负,我也没想那么多,我喜欢自自在在的,想去哪儿便去哪儿,想做什么便做什么,但一直也未能成真。”
  “师妹的抱负,比我的向往要更难了许多。”孟令月也不由笑道,“我辈修行入道,便犹如逆水行舟,一刻也不可止歇。又哪来真正的大自在?还不都是被寿限追赶的亡命之徒?”
  她这比喻倒是恰当,阮慈亦明白她的意思,孟令月钟情李平彦,并非是无心大道,恰恰相反,她是对自己极为自信,或者说极是自我,并无谦卑之心,要证明自己无需斩断情丝,以那不经改变的本我,仍可以追求大道,向道之心,依旧坚牢。而每一个入道修士,要面临的都是那紧迫的寿限,道基越高,修行时间便越是捉襟见肘,如此不断催逼,又哪有自在可言?便是没有青剑,一样深陷局中不可自拔,若非如此,亦很难在寿尽之前突破境界。
  这般的局面,并非是一人的过错,甚至不能用过错来形容,也许其中大有深意,阮慈也是捉摸不定,其实她对这些奥秘亦是深有兴趣,叹道,“不错,有一刻的自在,便先享着这一刻的福罢。”
  她举起筷子,笑道,“就如同此刻,我还有不吃那九婴蛇的自在,有这享用美食的自在,应当珍惜才对。”
  说着,便将盘中美食全都吃光,孟令月笑道,“慈师妹真是古灵精怪得很。”
  两人餐罢,孟令月便带阮慈去买灵茶,阮慈留神在几家商肆中看去,都不见有时间灵物售卖,便知道这种物事的确如王盼盼所说,十分珍稀,大概是不会轻易流入市面上的,便是周晏清种的洄梦灵果,若不是同门弟子,也不易得到。要寻访时间灵物,这般撞运气不太能行得通,只能是托些心腹近人去办,毕竟这是要入口的灵物,而这周天之中害人手段极多,似孟令月这样只算是有些交情的道友,托办此事都嫌不妥。
  林娴恩等人都还在山中闭关,不过此事也并不着急,毕竟阮慈手里如今就这么些灵钱,要买时间灵物恐怕还有些不足,而且她出门之前,真人也就赐给一柄青霜宝剑,阮慈自觉护身法器还是不足,也要在沿途坊市中搜求,她手里这些钱哪里够花?
  天命云子除外,要说是底牌型的护身法宝,阮慈有灵华玉璧,在同阶中应该是还算够用,除此之外,宗门配了一件飞行法器,是上清门筑基弟子都有的,阮慈嫌它太过招摇,身份一望即知,从宗门出来也并未用过,此时要先买一艘法舟,此外,她还想买一件有困、禁之能的法器,乾坤囊也要多买几个,当然还有孝敬王真人的灵茶。在商肆中走了半圈,见了什么都想要,刚到手的灵钱已是花得差不多了,孟令月劝道,“师妹,虽说你是盛门弟子,但花钱也要有个计较,有些稀世珍宝,遇到了当即买下也是正常,可一艘法舟、一个乾坤囊,什么时候来没有?此时见了就买下,之后见到更好的,前面那艘岂不浪费?”
  阮慈笑道,“不浪费的,可以带回去送给亲友。”
  孟令月道,“那我不敢带你这样瞎逛了,我们去上清行罢,你刚才说要买丹药,上清门的丹药多是长耀宝光天所出,是坊市中最上好的,你就在上清行里买全了也好,也免得在别处把钱给乱花了。”
  阮慈还真缺些疗伤丹药,虽然她躯体甚是坚韧,但这种东西一向是有备无患,她现在就只有长耀宝光天给的一枚丹药,还是修行所用。便和孟令月一起往上清行里过去,心中想道,“也不知掌柜的认识不认识我,不过也无妨,我和孟师姐还算投契,若是管事认出我了,便亮明身份给她知道也没什么。嗯……上清弟子到上清行买东西,能便宜些么?”
  正是这般胡思乱想时,孟令月已带她走进一间商行,这商行高达四层,看来是分了修为,两人迈入门槛,只觉得眼前一花,眼前景物变幻,已是到了另一层厅堂,此时厅中顾客甚多,一群人坐满了厅中雅座,见有客人到,都看了过来。其中一人忙起身道,“师姐,这是上清门迟师姐来此地打尖,我们恰好遇上。”
  说着,便引二人往雅座上首那少女面前过去,笑道,“迟师姐,我师姐也要去万蝶谷,倒是正好同路而行,互相也有个伴。”
  那少女衣饰华贵,面上犹带笑意,眼神却未看向孟令月,而是盯着孟令月身边的阮慈,似笑非笑地道,“倪师妹,你果然也在这里——”
第66章
各分门庭
  碧空如洗,白云如练,空中遁光划过,犹如那七彩虹霓,自天边飞起,迅捷无匹地往东方落去。这遁光成群结队,显得气势非凡,空中便有其余修士遁光,也多往两侧避让,不敢撄其锋芒,一行人飞过下方树海田陌,接连掠过几处城池,方才在一座大城上空停了下来,一位女修向身后笑道,“诸位师兄妹,这是进山前最后一个大城了,我等不妨在此处稍微歇息一日,再往黄首山中去。”
  众人都道,“孟师姐安排得很是,就这么办。”
  “我正好在此城瞧瞧,若有上好的无尘羽卖,那便再好不过了。”
  此女正是孟令月,她道,“我等便在百里外林中等候,明日这个时辰起身,诸位若要一起进山,可别耽误了,人员繁多,可是不便相候。”
  将话吩咐过了,她侧头问道,“慈师妹,你可要去城里么?那是凡人城郭,虽然也有些灵材出售,但并不齐全,只是这附近出产一种异鸟,身上最是神骏的一根羽毛,乃是筑基外药的一种,你若有亲友需要无尘羽,可以进城看看去。”
  阮慈摇头道,“我不去了,我在书上看到过,这羽毛只能保存三年,三年内我用不上。”
  孟令月便回头笑问,“迟师姐意下如何?”
  迟师姐站在人群一侧,面色清冷,只是摇了摇头,又冲她身旁诸位修士说道,“各位师兄,若有安排,还请自便,小妹法力不济,要调息片刻。”
  说着,便自飞往适才孟令月打去灵光的山林方向,她身边环绕的十数名修士俱都驾光跟了上去,显得极是热闹,孟令月不禁和阮慈相视一笑,孟令月道,“迟师姐刚来的时候还很和气的,如今脸上也没什么笑容了。”
  阮慈说,“我猜迟师姐也是第一次出门办差,不然,她未必会到金波坊市游玩。”
  在这个时节往金波坊市方向来的上清门弟子,不是去恒泽天就是去万蝶谷办差,迟师姐修为合适,也说了自己是来办差的,那些在坊市中等候的茂宗弟子,如何会让她就这般离去?都是好言相待、曲意结交,迟师姐开始几日还笑脸相迎,过得几日,大概是被烦得厉害,又见这群人中最出色的几个并无前来攀附的意思,对那些小弟子的脸色也渐渐淡了。不过人情已是粘上,想要甩脱便没那么容易了,而且一行人再往前去,便要进入黄首山,此山山势险要,却不宜独身前行,迟师姐也只得暂时按捺脾气,勉强应付着。
  孟令月笑道,“头一次出门,多少都要吃些哑巴亏,我只佩服你,分明也是第一次出门办差,却偏偏是个小机灵鬼,那日迟师姐不也叫破了你是盛宗弟子,可如今大家都只烦着她,反倒是把你放过去了。”
  那日迟师姐只是叫了一声倪师妹,并未点出阮慈师门,只说两人不是同路人,众人都当阮慈是其余盛宗弟子,和迟师姐早已相识,而且关系不太和睦。阮慈道,“迟师姐是上清门弟子,你们全都是上清门麾下高弟,和上清门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她当然不好做得太明显,唯恐无意间得罪了你们背后的师尊。可我就不一样了,谁知道我是哪里来的?纠缠太过,我一剑杀了他们,说走就走,谁能拦住我。”
  莲师妹在她身旁笑道,“慈师妹是最爱吓人的,其实你心地最软,我们前日在山脚下捕到的那只灵兔,还不是你极力劝说大家放归山林?连只兔子都舍不得杀呢,杀那九婴蛇倒是眼都不眨一下。”
  三人谈谈说说,也往山林中去,在林中盘膝调息片刻,不少修士手中都是捏起灵玉,回复法力——筑基修士,出行可以御气而行,化身遁光,也可以驾驭法器,若是悠然而游,那么法力当然犹如无穷无尽,随时炼化。可一旦要极速飞驰,那便要看各修士玉池有多宽阔、功法有多高妙、遁法有多精深了。阮慈在绿玉明堂初遇孟令月一行人时,往回飞遁几个时辰就要停下歇息,便是要照顾几个伤员,让他们有打坐调息,炼化灵气的机会。
  孟令月既然言明只休整十二个时辰便要进山,不少修士便知道按自己炼化灵气的速度,在进山前很难恢复到神完气足的最佳状态,因此不得不取出灵玉,汲取其中的精纯灵气。各修士更是在山林中分居几处,也免得互相争抢灵气,倒是两边耽误。其实能跟上来的修士,多少都是有些本领的,他们一行人都是跟着迟师姐的速度来走,迟师姐前几日遁速极快,那些功行平庸的修士,若无同门相助,早就掉队了。
  阮慈根底深厚,又有东华剑相助,遁行这十几日并不觉得有什么消耗,不过机会难得,也是闭目修炼了几个时辰,将第一层高台又凝练起了一丝,在内景天地中仰首上望,她的内景天地上空原本乃是一团雾气,此时雾气逐渐消散,露出碧蓝色的青空,一阵风过,空中突然起了些许涟漪,但又极为虚幻,仿佛有一泓海市蜃楼一般的池水,高挂在空中,又像是玉池的倒影。这便是筑基之后,修士神念逐渐形成的识海。这识海其实原本一直存在于人体之中,只是凡人的识海极为微小,无形无质,直到筑基之后,才慢慢凝化虚影。此时还是若有若无,若不是积聚精神,很难发觉它偶尔泛起的涟漪。
  难怪说意修只是给大能转世准备的功法,这识海乃是高悬玉池上方,想来是由法力化成的玉池承托,若是一个人突然有了极其庞大的识海,却没有相应的法力,很可能会被识海压垮道基。阮慈此时回想自己得剑之处承受的折磨,心中也是暗叫侥幸,她还是凡人,便炼化了东华剑,所受折磨都在识海之中,是以神识天然便要比许多修士强大,若不是宋国人七百年来采精食气,养得她禀赋厚实,炼就无漏金身,可以分担识海重量,只怕修行都要受到影响,不可能这般一帆风顺。
  当然,所谓的顺遂,也并非没有代价,阮慈缓缓睁开双眼,在心中品味着自身和东华剑日益紧密的联系,起身收了随手布下的小小幻阵,抬首一望天边,已是明月高悬。她跃上枝头,神念略一探出,见孟令月方向依旧是被法阵遮护,便知道她修行未完,倒是李平彦,正在树梢赏月,寻思片刻,便掠到他身边坐下,问道,“李师兄,你不多打坐一会儿么?”
  李平彦笑道,“不必了,不差这几个时辰的功夫。”
  阮慈注视着他,显然并不相信李平彦的说话,李平彦被她望了一会,才道,“这里虽然距离城郭不远,但毕竟是荒郊野外,而且距离比元山不远。刚才我在调息,孟师妹便照看周围,也该让她歇息一会。”
  比元山在绿玉明堂南侧,乃是中央洲有名的险地之一,阮慈不知绿玉明堂,倒是对比元山有印象,这大山连绵雄伟,挡在紫精山和迷踪海之间,别说凡人,便是金丹期之下的修士,都很少有能在比元山中生活的。此山阴阳二气滋养氤氲最盛,日出之时,一样有许多怪兽精气生化,只要有一头偶然得到机缘,化虚为实,便如那九婴蛇一般,是极其罕见凶残的妖兽。阮慈唔了一声,心想,这两个人倒是颇有默契。
  她道,“你是觉得最近阴气蒸腾比往年更盛,害怕此地也有精怪生化吗?”
  李平彦定睛看了她一会,道,“慈师妹真聪明,不错,从比元山到黄首山,这一带都是阴灵繁盛之地,既然绿玉明堂能生化出九婴蛇,那在此地也不可掉以轻心。”
  那黄首山也是险地,阮慈如今算是明白琳姬当时为什么说没有人会直接从中央洲陆一头飞往另一头了,这中央洲陆的凡人国度,都是紧紧依附宗门生存,也不像是南株洲那样,国与国之间多数都是接壤,还要靠人工修筑关口区分国界。中央洲陆的大地上,险地连着险地,便是天然的国界,出了紫精山,飞过绿玉明堂,便直到金波宗和平海宗这一带才有了人烟。这两宗在凤阜河上首,一起庇佑三国。阮慈一行人便是要顺着凤阜河一旁的黄首山往南而去,到翼云北望渡口再分手,孟令月一行人要渡河西去,折往万蝶谷,而阮慈他们则在渡口上船,往凤阜河下游的大泽中行去,寻找恒泽天那飘渺不定的入口。
  而这黄首山内,一样也是有阴阳二气显化精怪,和比元山相比,无非是山势平缓一些,且毒瘴淡薄少许,可以贴地前行。进山之后,想要在树梢飞掠,却是不可能了,黄首山高处有奇鸟盘踞,还有怪风乱卷,树顶灵气狂乱,并不适合通行,修士只能成群结队,在地面前行。按孟令月所说,修为若是浅薄一些,栽在黄首山内,连个响都听不见,尸骨无存不说,便是身亡的消息,也不知能否送回宗门师长身边。
  黄首山、凤阜河这一带,乃是金波宗、平海宗的地盘,李平彦和孟令月自然熟稔,阮慈很信服他的话,还想再多听些,不过李平彦话不如孟令月那么多,她故意说道,“李师兄也太小心了些,我们才从金波坊市出来不过七八日,这不是还在你恩师的眼目之下吗?若是真有大敌,他老人家少不得也会先行示警,不让你陷入险境。”
  李平彦道,“话虽如此,但恩师的荫庇,能持续到何时?一旦入山,恩师便很难照看到了,其实就是在此处,若是有什么魔宗弟子来把我杀了,只要还在筑基境内,不曾以大欺小,恩师也未必会出手。否则,这又怎么叫做历练呢?”
  他威吓阮慈道,“慈师妹,你第一次出门,可别拿大,虽然是盛门弟子,众人都让一头地,但到了能遮蔽神念的险地中,旁人可就也许没那么恭敬了。你猜……这群人里,可藏了魔宗眼线?又会不会有太微门的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