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帝(校对)第4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2/525

  韩孺子看了一会,又指定陈嚣为临时的“水军大将”,前往水军统领众将。
  韩孺子骑马下山,继续上路,众侍从也都上马随行。
  前方就是东海国地界,离治所还有一日路程,东海国按规定只派来军队与少量文官,主要官员都留在治所,没有出城接驾。
  当天傍晚,巡狩队伍扎营,韩孺子临时召集群臣,宣布一条令众人意外的旨意:在东海国界停驻三日,水军与东海国军演练战法,皇帝要亲往阅视。
  当今皇帝主意太多,经常一天一变,官员们早已习惯,可私下里还是头疼不已,皇帝随便一个想法,他们就得熬上半夜,书写命令,然后传送各方,事后还要连夜督察,以免出现意外,别想踏踏实实地睡觉了。
  其实皇帝也没闲着。
  韩孺子知道自己的一道旨意会带来多少麻烦,众官员忙碌的时候,他也没睡,单独下达了几项旨意。
  右巡御史瞿子晰将提前出城来见皇帝,旨意一来一往,他大概后天能到。
  陈嚣当晚再被召见。
  “白天时只是远观,陈将军接手之后觉得这支水军如何?”
  皇帝的帐篷里极为简朴,不过一桌、一椅、数张凳子,七八只箱子放在一边,里面的东西都没取出来,唯有脚下的地毯显示出几分特殊。
  陈嚣一点也不以为意,反而越发恭谨,躬身回道:“这支水军数量不多,两千余人,但是曾得楼船将军调教,末将暂管之后,更觉得是一支精兵。”
  韩孺子点点头,黄普公是难得的大将,他训练出来的军队,自然不会差。
  “你觉得此军可否一战?”
  陈嚣微微一愣,“末将斗胆一问,要与谁战?”
  “海盗。”
  陈嚣是名谨慎的将领,即使在皇帝面前也不愿假装勇敢,这样的性格让他从军十几年默默无闻,现在也改不了,仔细想了一会,“末将问过,东海国尚有战船五十余艘,其中大船九艘,可为主力,若是普通剿匪,足够了,若是面对曾经伏击黄将军的那群海盗,只怕不够。”
  “东海国还有大量受降的海盗,可用否?”
  陈嚣又想了一会,“受降海盗人心不稳,只可为引导,不可为依靠,若是能找出几名熟悉海情的人,或可一战,以奇袭为主,不可恋战。”
  “就当这是一道题目吧,你去写一份作战书,朕要瞧瞧。”
  “遵旨。”
  皇帝在巡狩路上经常出类似的题目,路过某城某山某水都要问问如何攻守,有时甚至指定一方攻,另一方守,各出战法,争论不休,但大都是纸上谈兵,并不真的实施,一开始将许多人吓了一跳,后来也就习惯了。
  陈嚣因此并不意外,接旨之后回归本军,连夜召集众将,查问海上情况,制定作战计划,水军原有的将领不知情,大惊失色,得到解释之后才平静下来。
  次日下午,韩孺子前去阅军,水军没问题,东海国军却是一盘散沙,东海王亲临也没办法一夜之间让他们变样,总共一千五百余人,连盔甲都不齐全,将士们手持刀枪,一个个神情紧张,想见皇帝,又怕被皇帝看到。
  数百名宿卫军隔在中间,这是兵部坚持的做法,地方军良莠不齐,不能让他们离皇帝太近。
  东海国军虽弱,也没比其它郡县更差,因此东海王也不掩饰,直接呈现给皇帝。
  水军与东海国军进行了一次对阵演练,高下立叛,水军人数多些,几次变阵之后,将东海国军分割成三大块,互不衔接,还没开战,就已处于必胜之地。
  韩孺子犒赏两军,不做任何评判。
  回到营地,韩孺子刚在帐篷里坐下,崔腾走进来,笑呵呵地说:“陛下真是喜欢阅军啊,这一路走来,看过多少军队了?”
  “大楚地方广大,不能只有几支精兵,多多益善。”
  “那是当然。”
  “你有事?”韩孺子问。
  崔腾天天跟在皇帝身边,可是除非真有事,不会主动过来说话。
  “那个……东海王适合管军吗?”
  “怎么了?”
  “他可是……”崔腾做了几个莫名其妙的手势。
  “只是临时而已,顶多三五天。”
  崔腾松了口气,“那就好,那就好,嗯……陛下什么时候也给我一支军队?我的要求更低,管一天也行啊。”
  东海王好歹懂些治军之法,崔腾却是不学无术,连纸上谈兵都做不到,更不用说亲自领兵,韩孺子笑道:“你们都去带兵,朕身边留谁?”
  崔腾一拍脑门,“对啊。”
  韩孺子正好有事想问,随口道:“崔腾,你家的田地不少吧?”
  “应该不少吧,反正每到秋天的时候,进府报账、送东西的人排成长队。”
  “奴仆也不少吧?”
  “跟宫里肯定比不了,但是也不少,我见过名册,摞在一起这么高。”崔腾比划了一下,“我一看就头疼。”
  崔腾是个有问必答的人,韩孺子嗯了一声,没再追问,低头看奏章。
  崔腾意犹未尽,还想再吹嘘几句,见皇帝似乎不太感兴趣,只得退下。
  当晚二更,金纯忠从湖县快马加鞭赶来,带来的消息正与田地、奴仆相关。
  韩孺子不肯立刻前往东海国治所,等的就是他。
第四百七十五章
后事
  瞿子晰准备出发去见皇帝,只带贴身随从,将御史台的下属都留在城里。
  众人送行,南直劲也在其中,从容不迫,没有半分惊慌之意。
  瞿子晰心生冲动,真想下令将南直劲捆绑起来,一块带去见皇帝,他忍住了,将南直劲单独叫到一边,低声道:“你明不明白这是多大的罪?”
  南直劲拱手,“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放任皇帝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眼看着大楚朝廷四分五裂,才是更大的罪过。这几年来,卑职一直在观察瞿大人的所作所为,相信瞿大人会是千古贤相。身为宰相,大人不仅需要陛下的信任,更需要同僚的支持与配合。请大人上路,向陛下道出所有真相吧,经此一事,陛下对大人不会再有怀疑。”
  “所有真相?兵部默许燕康除掉楼船将军、你在暗中干预朝政,这些真相也要道出?”
  南直劲微笑道:“谁能阻止大人呢?卑职无所谓,不过是在死罪之上再加一条罪,至于兵部——卑职相信大人自有选择,而且是最正确的选择。”
  揭发兵部意味着还要收集大量证据,并且得罪大批同僚,对于瞿子晰来说,得不偿失,甚至对皇帝也没有好处,反而会破坏皇帝的种种计划。
  黄普公很可能再也回不来了,他在朝中毫无根基,消失也就消失了,再挖出真相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对瞿子晰来说,这就是“最正确”的选择。
  瞿子晰厌恶南直劲,自己苦读圣贤之书,凭本事得到明君赏识,到了最后,命运却好像被一名小吏操纵在手里。
  同时他也佩服南直劲,在心中自愧不如。
  “陛下的心事没那么好猜,接任宰相的人很可能不是我。”
  “还好,卑职这么久以来猜得都很准。”
  瞿子晰冷笑一声,转身离开。
  南直劲目送瞿子晰离开,与几位同僚一同完成剩下的文书,然后回到自己的房间,让仆人去外面买来一壶酒、三四样小菜,自斟自饮,笔墨纸砚都放在顺手的地方,喝几杯就写一封信,或长或短,都是一挥而就。
  仆人进来通报:“兵部张侍郎来了。”
  “有请。”
  兵部侍郎张擎进屋,面带微笑,看着桌上的酒菜与纸张,笑道:“南兄好雅兴,以酒配文,还是以文配酒?”
  南直劲起身相迎,两人寒暄一会,等仆人退出,张擎脸上笑容消失:“陛下不肯进城,提前召见瞿御史,这是什么意思?”
  “与拒入京城一样。”
  皇帝西巡之时,逐退了赵若素,回京之后也是迟迟不肯进城,与大臣们进行了一次“交锋”。
  张擎微叹一声,“陛下终究还是不肯相信大臣。”
  “别怪陛下,此乃人之常情,想挽回陛下的信任,唯有依靠瞿御史。”
  “瞿御史……可靠吗?”张擎还是有点没把握。
  “如果只是看人,天下有谁可靠?”
  张擎笑了一声,“瞿御史忧国忧民,他想做成一番事业,必须依靠整个朝廷。”
  “张大人稍等片刻。”南直劲想起了什么,走回桌后,提笔写字。
  张擎的官职比南直劲高得多,这时却坐在一边耐心等候。
  南直劲将信写完,一一折好,共是七封,分别放入函中,写好收信者姓名,起身直接交给张擎,“有劳张大人代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2/5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