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1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7/949


盯着接连叩头的侯方域,阿巴泰想了想,然后说道。
“我大清国虽说崛起于白山黑水间,可入主中原,君临天下,却是皇上所盼,你说,你打算如何助我大清国夺取天下?”
其实,就阿巴泰的本意来说,他对什么夺中原并没有什么兴趣,但既然都打到这地方了,而且现在侯方域这么说,那必定是有什么主意,主意好不好不重要,可以先听听。
其实,阿巴泰已经开始寻思着,是不是开始劫掠人口,这阵子人杀了不少,银子也抢了许多,但是人还没掠多少……也就是几万人而已。
可是进军中原,为的是什么?
并不仅仅是糜烂中原,为的不仅是几万大军“就食于敌”靠劫掠度冬,同样也是为了掠夺奴隶!
大清国的八旗兵如何维持战力?
并不仅仅只是满八旗、蒙八旗,还有汉人奴隶,那些汉人奴隶为在王官沟(本小溪)打造兵器,在辽东耕地种田,如此才有了大清国的崛起,而大清国想要强大,就需要更多的汉人奴隶,百万、几百万,甚至千万,这些奴隶从那里来?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从关内、从明朝掠夺。
银子重要,可人……更重要!
可归根结底,大清国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不还是为了入主中原,君临天下,取明朝而代之吗?
“当然是入主中原,君临天下,我大清应承天命,以水代火,焉能逆天而为!”
身为内大臣的图尔格说出的这些话,是皇上经常的,也是最冠冕堂皇的话。
“图大人,既然如此,那以图大人看来,如何才能尽可能的摧毁明朝?”
抬头仰视着图尔格,侯方域认真的说道。
“糜烂地方,当然应该,可既便是尽杀南直隶数千万百姓,又能如何,在江南、在湖广、在四川,还有亿兆百姓,明朝还是能继续征收饷粮,继续顽抗,如何,大清入主中原的日子也就会一拖再拖,以在下看来,若是这样的话,没有十年、甚至二十年的话,是绝对没有可能入主中原的!”
阿巴泰和图尔格两人互视一眼,他们谁都没有说话,对入主中原,几年前第一闪破墙入关时,皇上就已经成腹在胸了,二十年或者三十年方可功能!
算起来的话,正好过去十年,这一点倒是与侯方域猜测的差不多。
“莫非你有什么良策?”
打量着跪在地上的侯方域,图尔格认真道。
从侯方域献出挖黄河的主意后,他就再不曾怀疑过这家伙的忠心,能够为了在主子面前邀功,以淹死千百万同族作为晋身筹码的人,这样的人……忠心自然不需要怀疑,只是,未免也太狠了吧!
其实在图尔格的心里,这样的人是万万不能用的,心肠太狠,看似忠心,可实际上却是为一已之私可以如此不择手段,用这样的人甚至可能会遭受反噬。
但是现在,他却想通了——大清国确实需要这样的人才!
“如果你的办法有用的话,待我回到盛京,自会向皇上推荐,到时候荣华富贵自然少不了你的,甚至就连同……”
盯着侯方域,图尔格又抛出了另一个诱饵。
“你爹那边,要是我们回程时路过明国京城,若是他还活着,也可以想办法加以营救……”
营救!
可能吗?
图尔格甚至已经想好了,过几天就把侯方域的功劳说出去,借明朝皇帝的手杀了侯恂,如此一来往后他侯方域必定会尽心为大清效力。
“啊,多谢图大人!”
磕头表示感激后,侯方域想了想,深一口气说道。
“古往今来得国最正的也就是明朝高皇帝,明朝是凭借驱逐蒙元而主中国,因此才会有这一说法,而这亦是明朝的士气民心所在,更是明朝负隅顽抗的根本,大清想要入主中原,就非得摧毁明朝的士气民心,非如此,不能得天下!”
“哦?那如何摧毁明朝的士气民心?”
阿巴泰也来了兴致,甚至对一旁的奴才吩咐道。
“给这小子拿个马凳,侯方域,坐那说话。”
“奴才谢主子赏,可当着主子面前,那有奴才坐着的份儿,奴才还是跪着说话吧!”
刚在鞭子下面学了会规矩的侯方域,那里敢坐着,仍然跪在那答道。
“主子,以奴才看来,即便是杀尽南直隶的百姓,也毁不了明朝的士气民心,或许会让不少人害怕,但更多的人却会大清国极为敌视,待到大清撤军后,他们会继续支持明朝,想要毁掉明朝的士气民心,就非得从心上毁掉它,非如此,不能毁明朝!”
“你说了等于没说,这怎么个毁法,你还是没说,你该会是想劝我不要糜烂南直隶,不杀百姓吧!不杀人,我几万大军吃什么?用什么?”
阿巴泰的话音刚落,侯方域就冷笑道。
“不杀?不杀如何能让他们知道我大清之威不可犯,不杀,又焉能让他们闻风丧胆,以奴才看来,非但要杀,还要尽可能的多杀,所过之处非得寸草不生,如此才能让江南之人为之胆寒!如此才能毁掉他们的士气民心!”
“侯方域,这不还是与皇上的主意一模一样嘛!”
阿巴泰有些不耐烦的随口说道,图尔格却笑看着侯方域,这小子必定还有后话吧!
“皇上的主意那是高屋建瓴,小的自然是拍马难及,不过小的生在明朝官宦之家,对明朝的人心再了解不过,想要毁掉明朝的士气民心,既要用刀杀人,还要尽诛人心!若是能如此,明朝江山于我大清国自然是垂手可得……”
第151章
忠臣义士史可法
“什么?刘良佐死了!”
牟文绶闻言一下就炸了,惊声道。
“他,他刘良佐可是堂堂总兵官,德世子怎么说杀就杀了!”
军户出身的牟文绶,与刘良佐一样,凭借军功升至总兵官,两年前与刘良佐一同驰援和州,击破张献忠,两人也算是熟悉,尽管他不屑于刘良佐杀良冒功的行径,但是听说刘良佐被杀了,难免会有种兔死狐悲的感觉,甚至好一阵心惊肉跳。
他作为凤泗总兵官、右都督府右都督,驻凤阳。要是德世子过来,拿他的脑袋立军威,到时候可怎么办?
史可法看了他一眼,又继续说道:
“非但如此.....德世子还书信与老夫,除了说刘良佐守河无能,杀良冒功,已经将其斩杀外,刘良佐军中兵士一触即溃,按律以溃兵论斩,所以他为正军法,便推行抽十杀一法,杀了两三千逃兵!光是挂在枪杆上的首级,就是两三千之多,人首如林,实在是骇人听闻啊!”
“什么?”
牟文绶倒吸一口凉气,那怕就是久经战阵的他,也被吓到了。
“两三千颗脑袋?这也太狠了吧?”
“狠?”
史可法一下没听明白,愣愣地看着牟文绶。
“杀人立威啊!”
牟文绶说道。
“两三千逃兵的脑袋,就这么一下子砍了下来,剩下的人,谁还敢不从他的命令?……这他么的也太凶了吧?一下杀了两三千老兵,这些兵可都是久经战阵的老兵啊!啊!我明白了,德世子恐怕是想要抓兵权!好嘛,这一下几万大军就到手了!”
牟文绶的话让史可法心底一紧,想了想,点点头道:
“一定是这样的……德世子虽长于王城,可心狠手辣如此,屡屡杀人立威,表面上看似蛮横,实则是为了军权,杀文官是为了让地方不敢对其不敬,杀将领、兵卒是为了夺兵权!这,这当真是司马昭之心……不能不妨啊!”
“这可如何是好?”
牟文绶试探着问。
“要是他到了凤阳,到时候,指不定凤阳各地的人马都被他笼络一空,手握雄兵十数万,到时候……这天下谁人能怎么得了他?”
史可法明白牟文绶在试探自己,于是叹了口气道:
“德世子虽是藩王世子,看似无品无官,可宗室清贵非常,我等虽有皇命,可绝非我等所能抗,为今之计,当然是绝对不能让他笼络凤阳各路人马,一但他手握齐聚凤阳的十数万人马,就绝非大明之福……”
沉吟片刻,史可法又说道。
“牟总镇,你是凤阳总兵官,是中都诸镇之首,抗御虏贼之事,你要多做准备,但是你要切记,万万不能让德世子夺了兵权,对他要小心防范才是。”
苦着脸,牟文绶皱眉道。
“大司马,我也就是一个总兵,他刘良佐也是一个总兵,杀良冒功,不过只是德世子杀人的借口,我镇中兵马三万余人,只要他德世子想找我麻烦,还愁找不到理由借口,到时候,他若要杀我,我能怎么办?我要是敢反手,犯藩之罪,我能担得起,可手下的将士谁人敢担这个罪名,恐怕就是他杀了我,将士们也不敢动手,到时候,这兵权还不是被他得了?”
其实,这就是宗室与寻常官员最大的不同,那怕宗室只有一个名义,可就是这个名义,也足以让大多数人不敢轻举妄动。
“哎,这个我自然知道!”
史可法摸着须髯,顿了顿,然后说道。
“本部堂已经想好了,这中都是绝对不能让他过来的,现在凤阳一带还有黄得功、等镇人马,外加江南各地云集人马,足有不下十五万大军。再过一阵子,洪督师领兵十万大军南来,就有二十五万人马了,这个时候,要是再有陛下的旨意,他他德世子,即便是野心勃勃,恐怕也只能束手就擒了,但是现在……现是绝对不能让他来凤阳的,要是他矫言杀我等,夺兵权,到时候你我都是大明的罪人啊!”
其实从接到德世子的信后,史可法真的被吓到了,尽管他一面在心底念叨着李靖的用兵之道。“古之善为将者,必能十卒而杀其三,次者十杀其一。三者,威振於敌国;一者,令行於三军。”
可另一边,他默默的于心底想着另一件事——兵权!
他德世子是不是想要趁机夺兵权!
身为督师南直隶各路兵马的史可法,是大明的忠臣,他绝不会任由德世子夺兵权的,所以,在一面八百里加急,把德世子矫令杀将夺兵的事情禀报朝廷的同时,他同样也要思索着如何保证德世子不会矫令夺凤阳十几万兵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7/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