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1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5/949


时代会改变,但城市所在的经纬度不会改变!
“世子爷,您说,如果黄台吉知道咱们居然杀到了他的老窝里头,会是什么反应?”
别说是陈无敌好奇,甚至就是朱国强自己同样也很好奇,到时候,黄台吉会有什么反应……
其实,对于黄台吉来说,无论如何,他都没有想到,居然会有一日大军从海上一路打到了自己的老巢。
对于刚从关内的信使那里得知中原情况的他来说,此时整个人都处在某种极度的兴奋中。
“范先生,你看,这天下之富,果然不过南直隶,睿亲王不过只是在海州一带抢了一圈,就抢了足足六百多万石粮食!上千万两银子!这次,咱们大清国可算是再不用为粮食发愁了!”
何止是不用再为粮食发愁了,八旗上下这次必定会欢欣鼓舞,为什么八旗上下每到出兵时,无是不欢喜非常,其妻子也是如此,无非就是因为可以抢掠,他们乐意争赴战场,就因为可以抢掠汉人的财物。甚至出兵时说的话也都是“去抢西边”。
抢劫是保持八旗战斗力的根本!
“其实说起来,这次能把粮食带回来,也多亏了范永斗,要不是他想到走海路的话,这些粮食恐怕还是只能一把火烧掉,看起来这舟师确实有它的用处……”
第一次黄台吉认识到了水师的作用,当然,这也是迫于无奈,虽说早在孔有德渡来投奔大清后,大清就算是拥有了水师,而对于大明来说,在随后的数年间,最担心的就是清军会不会用孔有德的水师进犯山东等地,甚至这也是运河干涸,漕粮仍然不走海运的主要原因。
可事实上,无论是出于攻明的需要,还是为了防止孔有德叛清,在利用孔有德水师扫荡了沿海岛屿上的东江镇军民后,黄台吉就让他把船拖到岸上,任其风吹日晒,那些船早就变成了一堆朽木。
这一次,之所以会接受范永斗的建议,把从南朝抢来的钱粮用海路运回辽东,说到底,还是因为去年的损失太大,即便是作为皇上,他也需要用丰厚的战利品让八旗上下归心。八旗之所以能够上下一心,说白了就是从上至下的“分脏体制”凝聚了人心。
“皇上,其实相比睿亲王那边,多罗饶余贝勒那边反倒更重要的一些,他那边如果事成的话,奴才敢说,南朝有气数顶多只剩三五年……”
多罗饶余贝勒就是阿巴泰,提到他那边的同时,范文程又说道。
“那个侯方域确实是个人才,待其回到盛京后,皇上不妨加以重用!”
“嗯,确实如此!既然是人才,朕自然会重用,”
重重的点点头,黄台吉颇为自得之余,却又对南方心驰神往起来。
“范先生,你说这南朝的江山,到底是何等模样啊……”
此时正是得意的黄台吉那里有一支大军已经打到了盛京城下……
第275章
南望王师又一年
大雪纷飞!
林边地头处的一间草棚里,一堆篝火也在夜风下摇曳着,篝火映着附近的几个窝棚,埋在雪里的窝棚里时而传出阵阵的呜咽声。
“娘,俺痛……”
趴在草堆里的徐临山不时的抽泣着,他的嗓间发出绝望的呜咽声。
“孩子,忍忍就不痛了,就不痛了……啊……”
看着孩子被皮鞭抽出血淋淋的伤口,明一法师的脸色骤变,他垂下头,看了看瓦钵里砸碎的绿膏状草药,其实,就是把他给救活了,将来那也是要遭罪的!
可是最终,他还是把草药膏糊在徐临山的后背上,然后看着已经痛昏过去的他,默默的走出了来,随后抬头又看看头顶的那轮白月。
围在火堆边的孙茂才看着和尚出来后,便问道。
“和尚,徐家的大公子怎么样了?”
明一法师没有答话,默默的看着天,半晌才说道。
“要是有盐就好了……”
“明个,求老爷开恩,求点盐吧!”
“老爷开恩?孙茂才,你是喝水喝多了吧!那些个畜生,什么时候拿咱们当过人,还多点盐,盐都不够活人吃的!更何况咱们!”
“就是,咱们他么的算是个人吗?”
“孙大哥,你想家吗?”
“咋就不想了?”
孙茂才眼巴巴的看着关内,然后默默的说道。
“那天满洲兵骑着马杀到了村子里,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我想护着媳妇,可后来……人就昏了过去,再醒来的时候,他们就把我们两个两个地排成队伍缚了起来。从那一天起,就成了什么阿哈包衣了。一路上,身边的人不是冻死,就是累死,可就是累死,也得背着粮食……”
孙茂才越说,声音越悲凉,越小,到最后,完全说不下去了……
“那可不是,那粮食,还不能吃,少了一斗砍手,两斗砍头啊!”
“哎,现在多少总算还像个人,你记不记得咱们刚来的。咱们就像牲口似两个两个跪着吃,双手反缚,脸探到木槽里,就象给套住嚼口的牲口一样。”
“像个人?咱们算是人吗?”
“你记得咱们来的路上吗?那些抱着孩子的女人,她们把孩子藏在棉袄里,不让孩子受着冻,可孩子不过只是哭上几声,那些畜生就抓住孩子的两脚,在空中滴溜溜地挥动着,就把孩子给活生生摔死了。你没看女人哭的那是一个惨……”
“搁他们眼里,别说是浪费粮食的奶娃娃,就是大活人,你没听说过,纳兰家主子,瞧见家里的奴才身上鞭子打疤痕里长了脓疮,就说他是生了天花了,直接丢到河沟里了,人还带着气的时候,就让一条野狗张大嘴巴立撕碎了他的脸,整个人就那么让野狗给撕碎了……”
围在火堆边的众人越说,语气越沉重,他们的目光绝望,语气中充满了悲哀。
“无论如何,我得活下去,我、我得看看,看看这老天爷有没有长眼,我非得看看,咱大明朝就真的复不了这辽东……”
“等到时候……”
即便是狠话,可是那人也就只说了一半,然后又绝望的长叹一声。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当孙茂才喃喃的吟着诗时,和尚站起身来,然后他顶着雪走到地头,就着雪光看着远处,盯着远处漫天飞舞的雪花……
盯着大雪,明一和尚的口里,突然发出一声骇人的长啸:
“南望王师又一年!南望王师又一年啊!”
听着从田边传来的嘶吼声,孙茂才呆呆地看了他一眼,然后重重的长吧了一声。
“南望王师又一年!王师就是看不见啊……”
覆盖着厚厚积雪的地上映着一层雪光,就着雪光,明一和尚听到了雪地里的动静,他拿起了一根木棍。很快几骑影子闯进他的视线中,那些马背上的骑兵浑身是雪,当他们从纷飞的大雪中走出来的时候,明一盯着他们,他们同样盯着明一。
几乎是在丁桂想要抽刀的时候,明一突然说道。
“你们不是鞑子!”
明一法师甚至都没有注意到语气有些激动。
“你们可是、可是王师……”
尽管他们的身上穿着鞑子的正白旗绵甲,可明一还是发现了他们和鞑子骑兵的不同,兵器不同,而且鞋也不一样。
感觉到对方目中的杀意,且没有说话,明一似乎明白了什么。
“将军是要为大军扫清路上的活口,以免泄露行踪?”
将手中的木棍扔下,明一法师又说道。
“若是如此,将军大可动手,只是希望王师能从西门进城,进城后尽屠沈阳全城,为我百万辽东汉人冤魂报仇!”
原本还欲拿刀动手的丁桂盯着这人,终于打破了沉默。
“你是汉人?!”
“是!虽然是汉,但却不是人,鞑虏尽掳我等为旗下阿哈,男为奴女为婢,稍有不从,便打死勿论……身为虏奴,岂敢为人!”
打量着眼前这人,丁桂想了想,然后问道。
“这里离沈阳还有多远?”
在朱国强来到这座城外的庄子时,雪地中还能看到残留的血污,对于外面的尸体,他看都没看上一眼,那些人都是庄子里受尽压榨的汉人包衣用棍棒打死的,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草民见过世子爷!”
身上沾着血的明一,孙茂才,徐临山等人见礼时,神情显得极为激动,世子爷领兵打过来了!
王师终于要克复辽东了。
看着跪在地上的这些被掠来的汉人包衣,听着他们强忍着的抽泣声,朱国强问道。
“为什么你让大军走西门?”
“回世子爷话,现在虏鞑正在西边用兵,要是有人马回城,必定是从东边回来,也肯定是从西门进城,沈阳城城高墙固,要是不想办法把城门骗开,混进城去,虽说现在城内没有什么虏鞑兵马,可强行攻城恐怕多少折毁,大军攻城,虏鞑妇人老弱为活命,必定也会拼死抵抗,所以草民以为,世子爷不妨派人趁明日城门大开时,直接进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5/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