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1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1/949


钱德功显然是被世子爷问住了:
“世子爷准备在这里破敌?”
“不是破敌,而是御敌,南山,就是关键,我准备以南山为据点,在这里设立炮台,从这里可以俯视金州城,如此一来金州城也就成了鸡肋,守旅顺必定金州,其实,只要守住了南山,也就守住了金州!”
其实是守住了金州地峡。只要控制了南山就等于控制整个金州地峡,日俄战争第一场恶战就是在南山展开,日军在南山攻击战斗中伤亡四千余人,其中阵亡者多达一千多人,结果日军统帅部甚至以为前线的战报多写了一个零。
就这还是俄军主动撤退的结果,虽然俄军的伤亡只有千余人,但是如果俄军继续坚守下去,恐怕这里就是另一个203高地!
“世子爷,给我几十门炮,再有五万丁壮的话,”
置身南山往前方看去,钱德功想了想,然后说道:
“就是来两万建奴,也别想攻破南山,攻到旅顺城下。”
摇摇头朱国强笑道。
“这一次,黄台吉会把所有本钱都押上来了,光靠五万训练不足的丁壮绝对不够,南山正面宽达十里,想要把这里变成绞肉机,非得在这十里战线上作文章不可!”
第197章
金州地峡
在这十里战线上作文章!
做什么文章?
想在两天内筑建一座棱堡,显然不太可能。
除了棱堡之外,还有什么防御工事?
堑壕!
铁丝网!
正是这两样构成了一战的“绞肉机”,其实这一路上,朱国强一直在考虑如何实施“堑壕战”,甚至在此之前,就已经绘好的图纸,其实基本上就是照抄一战时的野战工事,只不过机枪换成了炮位。
如果不是因为古董枪不好搞,他倒不介意在这里放上几挺机枪。
路子要拓宽啊!
铁丝网当然是从另一边买来的。除了铁丝网之外,朱国强甚至还特意到买来的145毫米内径的无缝钢管,准备就地搭建化铁炉,用来铸造24磅榴弹炮的外壳。
这倒不费事,毕竟从沈阳撤出来的百姓中,就有各种各样的工匠。
无论挖堑壕,亦或是壕前铁丝网都不费事,真正让人烦心的反倒是几十万人的安置。首先是住房,对此那些百姓倒也有应对的办法,就是搭窝棚,这是东北特有的也是最简易的临时居所建筑。主浊用几根木棒支起一个三角形或者随地势成型,用柴草等杂物遮盖其上圈围其周铺陈其下以避风雨以抗地寒窝居度日。从关内新掠来的或者还没有成家那些汉人,在庄子里时大都住在这种窝棚。
“你算算,这些难民大概需要多少粮食?”
面对世子爷的询问,张九初立即在心里算了起来,他是年初从人圈中解救出来的,与普通人不同,他有秀才功名,其实这又算得了什么呢?对东虏来说,没有什么区别,都是随时可以杀头的。
因为家人死绝,所以他也留在了济南,凭着比普通人多出来的学识,在军中书吏引起世子爷的注意,被委以重任——安抚难民。
其实,这么多人里,更适合这个位置的是张春,但他是朝廷命官,不能留在这里。人家还要回到京城替自己扬名哪。
“四十三万人,一天至少五十万斤粮食,也就是五千石,一个月就需要15万石粮食,因为他们大都携带有够两三个月食用的粮食,所以,官府的手中有四十五万石存粮就足够了……”
当然,仅仅只是算口粮的话,似乎有点多了。可实际上根本就不多,毕竟在这些人之中,有很多人是干重体力活的。而且也没有什么青菜肉类。
“四十五万石,这没问题,咱们在金州一带缴获的粮食,差不多有十万石,都留给你!至于剩下的粮食。这两个月分几次给你送过来。”
朱国强笑着说道。尽管现在全国各地都缺粮食,但是,只要想办法,肯定能解决。况且现在自己手里已经掌握了一支海上上力量。有了船还可以到东南亚去买米。
不过只是几十万石粮食而已。实在没有办法的话,还可以问朝鲜人要米,毕竟,自己手里,现在也是有人质的。既然朝鲜人可以给满清送粮食,那么现在就可以给自己送粮。相信相比于满清,他们肯定更愿意给自己送粮,当然,他们不愿意也没有问题。回头总归是要教他们做人的。
“但是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这几十万难民的生计,现在旅顺那边已经派人过去了,不出意外的话,明天就能打下来。那边可以安置几万人,可是到开春,还有两三个月,这段时间,要把南山防线直到旅顺地块摸清楚,至少要保证几十万人的口粮。”
当然,外界的供给不过只是作为一种补充,最重要的还是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只有如此,才能够长久的在这里站住脚。
“世子爷,这么大点地方,保证几十万人的口粮恐怕不太容易,我粗略的估计了一下,算起来每人也就是几亩地而已,辽东这地方粮食的产量可不高,而且现在十年十旱,靠地吃饭,肯定是吃不饱的。”
甚至过去做梦都想当官,可现在一上来就当几十万人的亲民官,张九初的心里在自然没什么底。
“世子爷,在船上的时候,我听孔雀旗里人说,世子爷许给他们一个港口,不知道这地方如何?”
“你是说这?”
笑看着张九初,尽管心里早就打算把孔雀旗安置在这,但朱国强仍然反问道。
“你可是有什么想法?”
“世子爷,此时孤悬于海外,要想守下去,就非得有水师、有舟船不可,所以下官以为,可以把孔雀旗安置在这里,之后他们肯定要筑港、要建房,要筑城,总之,想办成这些事非得雇工不可。下官估计了一下,到时候完成至少需要雇佣五六万工人,与其让难民枯守土地,不如以工代赈,再加上几万壮丁新军的军饷,这几十万难民的生计,也就有了着落,而且有事情干,也省得难民闲着无事,滋生事端!不知道世子爷爷以为如何?”
以工代赈,这是古代官府常用的办法。
不过要这么干,首先需要足够的钱粮,而现在朱国强最不差的就是钱,不差钱,自然也就不差粮食。几十万难民聚在一起,要是不给他们找点事做,很容易生出乱子,所以,这也为什么,在沈阳城南下之前,朱国强就招募了其中七万壮丁为军的原因!就是为了避免生乱子。
不过即便是如此,难民中的壮丁仍然很多,毕竟,建奴掠人掠来的都是年青人,年老的……那么多劳役干下来,有几个人能活到年老?
当然这并没有什么坏处,这么多青壮在这儿,只要把他们武装起来,哪怕就是满清想啃这里,恐怕也要崩掉几颗牙。
在处理好难民的安置后,朱国强终于能松下一口气。已经好几天没有洗澡的他便吩咐人烧水,泡个澡好的放松放松,
“可真舒服……”
置身于木浴桶间,泡着澡的朱国强眯着眼睛享受着这片刻的舒适时,他听到有人走了进来。睁开眼,看到走进来的女人时,他的唇角轻扬,面上带着笑容。
“奴婢布木布泰叩见世子爷!”
布木布泰!
在黄台吉的后宫中,她的封号是“庄妃”,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大玉儿”,当然,这是电视剧里的名字。其实另一个称号更有名气,不过那是死人的。实在是太过晦气了。也就不提了。
看着跪在地上的女人,朱国强说道。
“抬起头来!”
在她抬起头时,朱国强发现她是相貌美艳、皮肤水嫩的美女,一点也没有北方女子的粗犷,虽然一双眼睛很令人惊艳,可脸型却端庄大气,美得没有压迫感。与琪琪格的相貌倒有几分相像。她们好像是姑侄关系,想到琪琪格,自然又想到了得黄台吉专宠的海兰珠,也是她的姐姐,要是她们三个……
但这个念头也只是稍微一动,朱国强便打消了,看着跪在地上的大玉儿,瞧着那双眸子中掠过的媚态,他的心头微蹙,反问道。
“是谁让你进来的?”
“回世子爷话,是石侍卫到营中让人来侍奉世子爷,婢子便主动过来了!”
主动过来的?
眉头微蹙,朱国强反问道。
“你不恨我?”
“世子爷,佛祖说世人皆有命数,他有有他的命数,婢子也有婢子的命数,既然婢子为世子爷所得,就应该认命,并尽心尽力侍奉世子爷!”
跪在地上的布木布泰尽管有些伤心,但她深吸口气,然后磕头道。
“奴婢知道世子爷必定心存疑虑,可婢子有一事相告,此事可表婢子的忠心!”
第198章
大玉儿的机会
忠心?
一事相告?
打量着面前这个女子,朱国强不露声色的反问道。
“哦?什么事情?”
“世子爷可知道传国玉玺!”
在说出这一切的瞬间,布木布泰就像是长松了口气似的,几天来压抑在内心的千般思绪,终于平静了下来。
尽管这个世子爷夺走了她的儿子,将她从皇宫中抢走,但作为草原的女儿,依附强者是写进骨子里的性格,在目睹了辽阳倾刻间化为经文中的炼狱后,原本的仇恨散去了,在其它的妃子们在那里为不确定的未来忧心时,她也在考虑着自己的未来。
过去在皇宫中,她没有姑姑后宫之首的地位,也没有妹妹海兰珠的美色和善解人意,但是她有着她们都没有的心机。现在,所有人都是一样的——都是胜利者的战利品,未来等待她们的会是什么?
是作为世子的婢女,还是被赏赐给某个将军?
未来是什么样子,没有人能确定,但是她相信眼下正是自己的机会,因为所有人都站在同一个出发点上!
所以在反复琢磨后,她才会主动要求侍奉世子爷,不仅仅是为了侍奉,而是为了她的未来。
传国玉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1/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