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949


“这日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又饿又冷的于小宝一瞧见那些东虏大兵欢呼着往着济南城赶去时,忍不住喊了声。
“快了,快了,你没瞧他们嚷嚷着济南城破了嘛,等他们抢杀一通了,估计就得像牲口一样赶着咱们去辽东了……”
旁边的书生说了句,满是冻疮的脸上写满了绝望。
济南城破了!
抬头看着那些往济南城杀的东虏兵,不知怎么了,于小宝只觉得眼眶一热。
这城破了,那些东虏兵又得杀多少人啊!
想着不知多少人被杀,于小宝忍不住祈祷道。
“菩萨保佑,保佑他们藏起来,不被东虏兵找到……”
在于小宝祈祷着的时候,接下来的几个时辰里所发生的一切,在他看来就像简直有些匪夷所思,首先是不知道怎么了,成群的东虏兵逃了回来。那些东虏兵惶恐不安的喊着“天火,天火”,即便是隔几里地,都能看到济南城上升起的滚滚黑烟,然后也看到了大营里头乱哄哄的乱成了一天。
天火?
天火是什么?
就在疑惑的功夫,东虏大营里头突然着起了火,然后一阵剧烈的爆炸后,大营里发生的事情差点没把于小宝吓死——那些东虏兵吼喊着互相砍杀着,就像着魔似的。
人圈里关着的人,差不多也都看到东虏大营里的乱状,有时候,那些两眼通红的人,甚至杀到“人圈”这边。幸好隔着一圈栅栏,要不然那些杀红眼的东虏兵杀进来,不知会杀多少人。
就那样他们足足杀了一个多时辰,尽管不少东虏兵包括看守“人圈”的都逃了,可是因为大营里头还有不少东虏兵站着,一言不发的提着刀,所以大气都不敢出,但是再后来,于小宝看到有人闯了进来,那些人见到东虏兵就杀,似乎是……官军!
“官军来了,官军来了……”
最后所有人的喊声都汇成了一团,再然后,于小宝真的看到了官军,平生第一次,在看到官军的时候,像是看到菩萨似的,于小宝跪到了地上,一边磕着头,一边庆幸着……终于活下来了!
一听说救下他们是德王世子后,和其它人一样,立即磕头大声哭喊道。
“世子爷,救苦求难的世子爷啊。”
……
这就是“人圈”吗?
看着眼前人挤着、人挨人的地方,朱国强睁大眼睛盯着眼前的一切,盯着“人圈”中的人。不分男女,他们都是十人一队被绳子捆着脖子,然后就这样被关在人圈里头,连个遮风挡雪的草棚都没有。
“世子,咱在城里的时候,就听说了,东虏兵南下的时候,一路抢人无数,不论男女,只要青壮,听逃出来的人说,他们抢人是为了回辽东给他们种地,给他们当奴才……”
对于钱德功所讲的这一切,朱国强又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不正是清军入塞的目的吗?
抢钱、抢人!
人家的史书上可是清楚的写着掠人畜四十六万余!
那四十六万余,还是抢回去之后清点的,他们抢了多少人关在这样的人圈里头?有多少人冻死?多少人饿死?又有多少人被杀死?
从来没有人统计过,只有那些当不够奴才的混蛋,在那里洋洋得意的显摆着“祖宗”的功绩,为“掠人畜四十六万余”而洋洋自得,似乎能成为“阿哈”是“尼堪们”几辈子的福气,似乎那些人的子孙后代还真的这么以为。
看着那些冲着自己磕头的百姓,听着从人圈里传出来的哭喊声。看着一旁的空地中堆着的一具具赤条条的尸体,朱国强的脸色变得铁青。
“去,告诉无敌,那些清兵……一率不留活口!”
……
在吩咐人清点安置解救难民后,往城里赶去时候,朱国强并没有回头去看身后,而是凝视着济南城外的断垣残壁,那是被清军烧毁的济南城厢,白茫茫的大地上,可以清楚的看到仍然耸立着的断壁,在它们的后方是残破的济南城墙,城墙的内的城市仍然冒着滚滚的黑烟,济南仍然在燃烧着。
可,无论如何,自己守住了这里!
想到这,朱国强的唇角轻扬,面上尽是得意,就在这时,他听到有人喊道。
“殿下,殿下在那,我要见世子殿下……”
第18章
不想当忠臣的宋巡抚
“你是火神真君下凡?”
什么?
“你是祝融转世?”
……
似连珠炮般的反问传入耳中的时候,只让朱国强感觉有些晕眩,他盯着面前这个身材瘦削、满面皱纹的老人,他是宋学朱,他不应该烧死在城楼上的吗?
借着几次往返两个世界的功夫,朱国强特意在网上搜索与济南的这场战事有关的资料,资料不多,但可以肯定的是,山东巡抚宋学朱也好,山东布政使张秉文,济南参政邓谦,他们虽然是文官,可是表现截然不同于后来的那些无耻之徒,他们无不是力战而死,连同德王府宗室宁海王等守城官吏均毫不退缩,战到最后。
所以,当有人禀报巡抚宋学朱求见时,朱国强自然没有回绝,不过这人的状态和自己倒差不多——头发胡子都烧个精光,脸上还有烧伤的水泡。
他居然还活着?
其它人呢?想着那些壮烈殉国的官员,朱国强心里到期望他们活下来,毕竟,他们都是忠臣。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这年月,忠臣义士实在是太少了。
尽管不知道穿越后应该干什么,但是凭着那个看起来很扯淡的“钓鱼贴”,朱国强多少总得到了一些答案。比如打造自己的班底,巩固基本盘。
什么是班底?
陈长庚、陈无敌、老钱,他们自然都是,眼前的宋学朱,还有济南城中那些原本在历史上殉国的官员自然也是,毕竟他们都是经受过考验的。
至于基本盘……就是这座济南城了!
火神祝融!
有这个名头搁在这里蛊惑民心,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面对宋学朱的接连反问,朱国强疑惑道。
“宋巡抚这么问是什么意思?”
“殿下!”
理了下衣裳,宋学朱并没有回答,而是长揖道。
“下官身为山东巡抚,先代济南父老谢过殿下守城御敌,保全百姓的义举。”
“呃,这是本殿应该的……”
不等朱国强客气,就听宋学朱说道。
“可殿下是否知道,今日大胜与殿下而言,也是场大祸啊!”
“大祸!”
双目微敛,朱国强冷眼直视着这人。
“你这是什么意思?”
“殿下是我大明宗室,自然知道,我大明有“藩王不掌兵”的国规,虽然这次是东虏围城,殿下身为宗室理应领兵护国,可现在百姓却无不称殿下是“祝融下凡”救我大明百姓于水火的,”
见殿下听的很认真,宋学朱压低声音说道。
“这话要是传到京城,让陛下如何自处!”
尽管他的声音不大,可这句话传到朱国强的耳中,让他心生警惕的同时,脑海中闪过一句话。
功高盖主!
他的目光甚至不由自主的往清军大营看去,那边隐约的还能听到刀子捅进身体的噗噗声,似乎还有人在哭求着。目光收回时,又投向仍然笼罩在火海中的济南城。
这一战,自己杀了多少清军?
八千,还是一万?
对于现在的大明而言,这可是从未有过的大捷了!
只不过,这样的大捷传出去,对崇祯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毕竟,这从另一个层面证明了他的“无能”——任由清军入寇千里,杀害黎民岂止百万。得亏济南德宗殿下挺身而出……要不然,后果可真不堪设想。
不用继续假设,朱国强都知道以崇祯的脾气他会怎么记恨自己。
功高盖主啊……
这事不好办啊!
一个不小心,指不定就到凤阳高台那个前两年,因为清军入塞募兵勤王的唐王朱聿键一个待遇,被关进凤阳高墙里了。
“殿下记不记得九年时,清兵入塞连克宝坻,直逼北京,京师戒严。废唐王朱聿键心切如焚,自率护军千人从南阳北上勤王,后来被废为庶人关入中都高墙的旧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