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1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3/949


“孝陵卫指挥使梅春恭迎世子爷进城!”
城门开了!
城上的人,无不是一阵愕然,徐文爵、赵之龙等人皆是一副魂不附体的模样,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城门居然被人打开了。
骑在马上的朱国强,则认真打量着梅春。
梅春的先祖梅殷是太祖朱元璋的女婿,朱元璋临终前嘱咐梅殷辅佐继承皇位的皇太孙建文帝朱允炆。燕王朱棣在封地起兵反叛后,梅殷奉命驻守淮安,多次击退朱棣的燕军,朱棣被迫绕过淮安,改从扬州攻陷南京。朱棣夺取皇位后,梅殷被迫投降。但他依然心怀建文帝,咒骂朱棣,最终被朱棣流放辽东,在流放途中被押送的锦衣卫推入水中溺死。梅殷死后,朱棣打发梅殷的儿子去做守墓的清苦活,梅家开始世代承袭孝陵卫指挥使之职,传至梅春这一代已经历经两百多年。
在历史的讽刺在于此,弘光年间手握南京兵权选择降清的赵之龙,先祖是赵彝,赵彝受命领官军迎击燕王朱棣。但赵彝却变节投降,协助朱棣攻陷南京。赵家历代都受到朱棣一脉的重用,到了明末世受厚恩的赵之龙变节降清。而先祖死于反抗朱棣,之后备受冷遇的梅家后人梅春却决定为朱棣后人的江山赴死效忠。
清军进城时,举城皆降,只有梅春率部起兵于孝陵卫,同清军争夺城门,想把清军赶出南京,兵败后仅剩18人退到孝陵卫死守,最终以18人全部阵亡的代价消灭清军三百人。在《南明史》中留下寥寥一句“指挥梅春起兵于孝陵卫,死之。”
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忠臣啊!只是可惜,大明朝从来没有用过这样的忠臣,不过,大明朝过去没有用他,现在自己可以用他。况且他还率先打开城门迎接自己。
“故荣定公是你先祖,为建文孤忠致死,梅家世代忠良,今日你却献城于我,可怕九泉之下无颜见先祖?”
世子爷的问题,让梅春一愣,然后他摇头说道。
“世子爷领兵驰援南京,理应该进城!祖宗泉下有知,若我不开城门,才无颜见祖宗!”
世间的事情都有一个理字。在梅春看来,人家那么远的地方赶过来和东虏打了几天几夜,终于把东虏给打跑了。现在南京城安全了。可是就这么把人家给拒之在门外,这天底下就没有这样的道理。
所以,他才会开这个门。当然他也知道打开这个门之后可能会发生什么。
会发生什么呢?
“那你看城上诸公如何?”
面对这个问题,梅春先是沉默片刻,然后沉声道。
“降虏既为奸臣!”
“那我入城后,欲杀奸臣,你可会阻我?”
轰的一声,话声入耳时,梅春只觉得的如雷鸣般,尽管内心惊讶非常,但是。他想了想,却起身为世子爷牵马道。
“末将愿为世子牵马引路!”
他的回答,让朱国强哈哈大笑道。
“好,随我进城去!”
在领着人马进城的时候,朱国强看着城门内外的兵卒,他们大都穿着破旧鸳鸯战袄。
“世子爷,他们都是孝陵卫的军户,守陵清苦,所以……让世子爷见笑了。”
见笑?
见笑什么?
几年后,在南京守军皆降的情况下,就只有孝陵卫的一千多军户是其中的异类,他们是南京官军中生活最为困苦的一支,衣食无着,谁能想到这支已经被遗忘的军队最后居然会奋起反抗。
看着一旁的持刀而立的军户因为寒冷而微微轻颤,见状朱国强便跳下马,走到一个发须皆白的老兵身前。
“你叫什么名字?”
“回世子爷话,小人赵连初,世代守护孝陵。”
姓赵……
老兵的回答,让朱国强默默的点点头,按史书上记载,孝陵卫军户董某赵某等因老弱无法上战场抗清杀敌,在听到明孝陵失守的消息后,带着妻女上吊自杀。
是他吗?
朱国强不知如何求证,他们只是小人物,甚至都没有留下名字,现在,也没有求证的必要了。
“冷吗?”
“有,有点,都是小的没用,身子老弱不争气!”
不等赵连初把话说完,朱国强便把披风披在他的身上。
“世,世子爷,这,这,小的怎么当得……”
赵连初急忙想要脱下来,却被世子爷紧紧的按着手。
“不要脱,先随我办完正事,再把属于你们的东西,都拿回来!”
说在这话的时候,朱国强看到一阵人从城头上下来了,他们一看到朱国强,就纷纷长揖恭迎道。
“我等恭迎世子爷进城……”
好嘛!
这脸变得,可真是和变脸差不多!
刚才还在墙上推三阻四的,现在一个个的都在这里恭迎了。
其实他们的心里也苦啊。
就像徐文爵,他做梦都没有想到。城门居然就这么被人给打开了。原本依照他的想法,只要靠的城门,把眼前的这位德世子给挡在门外。大家伙自然而然也就安全了。
可是他姓梅的。居然把门给打开了。这可真是……等将来必定上报朝廷。狠狠的参他一本。
看着那些站出来恭迎自己的勋臣文官。朱国强脸上的笑容变得越来越冰冷。最后,他把目光落在梅春的身上,然后又一次问道。
“梅春,你告诉我,什么是奸臣!”
面对德世子的问题,梅春不加犹豫地回答道。
“降虏既为奸臣!”
第238章
来啊,把他们的家抄了
降虏既为奸臣!
此话一出,众人的心里皆是一阵发悸,很快,这悸就变成了毛,毛变成了怂!
不怪他们怂,而是因为,现在人在屋檐下啊!
“世子爷,非是臣等愿意降,实在是迫不得已,才行此缓兵之计啊!”
“是啊,世子爷,我等当时也是和东虏虚以委蛇而已。”
听着堂中众人的言语,朱国强只是笑而不语的听着他们解释。
解释,你们就好好的解释!
什么缓兵之计、什么虚以委蛇!
不过都是笑话,但朱国强并没有反驳他们,他在等着,看着他们一个个的表演,不得不承认,这一个个的可真是表演艺术家啊!
这演的可真像。
终于在说道了诸人的良苦用心之后,又有人站出身来说道。
“我等知道,世子爷必定对我等拒绝您入城身怀怨气,可是我等也是为城中百姓着想,世子爷麾下将军悍勇非常,此战何等惊天地而泣鬼神,若是有官兵仍然心怀疆场杀意,入城后因意外,杀伤百姓,百姓何罪,尽管遭此大劫,若是世子爷怪罪,尽请怪罪谢某一人。”
站出来的不是别人,正是谢升,他那副大义凛然的模样,很难让人相信就是眼前这人主张降虏!
哼哼,当真都是一个“忠臣义士”啊!
心有所想,朱国强忍不住感叹道。
“哎呀,这么说,诸位可真是我大明的功臣,是我大明的忠臣义士了。”
这般讽刺一句之后,朱国强倒也是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对一旁的人吩咐道。
“侯方域来了吗?”
虽然只是简单的三个字,但是谢升等人的脸色无不是微微一变,他们又岂不知道侯方域是谁?
在清军兵临城下的那几天,这小子可给他们传了不少消息,说起来,大家打从知道侯恂的儿子降虏后,非但没有为其不耻,反而觉得有些庆幸,毕竟,虏营中有熟人事情也就好办不少。
早就被吓的魂牵梦萦的侯方域一进大堂,就急忙跪到地上。
“小,小人磕见世,世子爷,世子爷康安……”
好嘛!
瞧着侯方域的那副模样,朱国强冷笑道。
“头发剃了,辫子留了,不曾想连骨气都没了,这跪的倒是利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3/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