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1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6/949


尽管在建奴打来的时候,南京城内的百姓都被吓的惶惶不可终日,可他们怕建奴,却不怕官军,或许他们不敢像那些人一样喧噪,但是并不妨碍他们跟着过来看热闹。
很多人都来了!
其实来的人中也有不少官员,他们也来了,不过他们大都是没有决定权的官员,他们没有穿官服,而是穿着一身老百姓的布衣,其实,这些南混们绝大多数时候,都不穿官袍,毕竟,穿官袍逛青楼、进画舫多有不便。他们听说消息后,自然也都跟着赶了过来,在这些人中,还有不少国子监的监生、士子,而龚廷祥就在其中,和同窗一同过来的他,同样也是愤愤不平。
当然,他恼怒的并不是德世子,而是南京勋臣、官员的无耻,德世子领兵援救南京,在城外与东虏撕杀数天,终于杀退了东虏,结果却被人拒之门外,那些人简直就是无耻至极,而更让人恼怒的是——皇帝居然要把德世子关进中都高墙。
这简直就是天下奇冤!
勋臣无耻、百官卑劣、就连皇帝也是糊涂至极!
当然,这些消息都是他们来孝陵的路上听说的,当然,他们并不知道,这些消息都是朱国强特意命人传播出去的,为的是什么?
就是为了告诉南京的百姓,今天南京发生了什么。
舆论!
是很重要的!
那边就有人大声喊道。
“世子爷出来了!”
“世子爷出来了!”
“世子爷……”
已经有人看见德世子骑着马从孝陵里走出来了,他们纷纷大喊着向他行参拜礼。相比于南京的勋臣、百官,普通百姓对德世子的情感是真诚的,他们知道南京城能够保下来,多亏了德世子领兵来援,
可就是皇帝实在是昏庸至极,居然要把这样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人关进中都高墙。
朱国强自己骑在马背上,他先看着周围的百姓揖手作礼,然后冲着陵前的官兵大声问道:
“诸位将士,你们告诉我,我们从那里赶回的南京!”
“从辽东!”
门将的将士话声一出,周围尽是一片惊色,所有的官员、百姓,无不是愕然的看着德世子。
他们从辽东赶回来?他不是在扬州吗?
“我们为什么去辽东!”
“奴可来,我亦可往,去辽东,直捣黄龙,糜烂辽东,尽诛沈阳建奴数十万!”
官兵们的吼声落下的时候。原本满面愕然的百姓,无不是纷纷起身,仰头看着骑在马上的德世子。
就在这时,只见有人捧出一托盘,盘上赫然摆着一个头骨。尽管空中尽是阴霾天色昏暗,站得远一些的人根本看不清那个头骨,只有站在前方的的人才看清楚了,当下都愣住了。
“这是贼酋努尔哈赤的头骨,今日我献于高皇帝灵前,求高皇帝在天之灵明鉴,不孝子孙是何等荒唐,是如何鱼肉百姓,勒索官民……高皇帝!”
一声长啸后,朱国强又开口了,大声道。
“高皇帝!不孝子孙朱慈颖,自去岁年末,奉旨领八千兵马南下抗虏,自出兵以来屡有斩获,先于山东歼建奴千余精锐骑兵,又于徐州城下重创建奴……然朝中诸臣误我,为邀一已之名不惜离间亲藩,弹劾我意图不臣,令我往扬州待罪,不孝子孙唯有以死证明清白,然东虏入寇,不孝子孙焉能妄顾国事?唯能领兵两万以海路北击辽东,直取沈阳,尽诛城内建奴十数万,俘东虏伪后、伪妃、伪皇子数十人,伪勋臣重臣家眷子孙千余人……”
周围的百姓一字不漏听到了德世子的话,百姓中间不断有人大声重复着他的话,一遍又一遍,让孝陵外面的人们都听了个清楚。本身这一路上,就被人引导着说道着德世子冤情的百姓们,无不是愤愤不平起来。
他们听到了德世子满腹的委屈,听到了他的拳拳赤子之心是如何被人糟蹋,如此忠心耿耿的忠臣,尽然要被关进中都高墙,这皇帝要何等的昏庸。
“太祖高皇帝明鉴,不孝子孙,只知杀奴救民,不知何为擅增兵甲,不知何为擅杀贪官,不知何为勒索奸商,不孝子孙,今日献虏酋首级于高皇帝灵前,求高皇帝明鉴!若不孝子孙错,不孝子孙愿自缚于高皇帝灵前,高皇帝啊……”
又是一声长啸!
周围的人们无不是从这声长啸中听出了他的满腹冤屈。
这天下到底何等的荒唐,才会如此?
孝陵外面聚集的人们都琢磨起来了!
眼前的这位世子爷,可真是不简单啊!
当初引天火守济南,南下的这一路上,更是屡败建奴,这城外让人吓的魂不附体的建奴,更是被他杀了个干净!
打去年济南开始,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德世子已经干成多少大事了?
这本事,就是高皇帝再世,也不过如此啊!
相比之下,当今的那位皇帝根本就是昏君啊!
是啊!
要不是昏君,又怎么可能任由东虏屡屡入寇,甚至还一路杀到江南,杀到南京,千百万百姓惨死。非但如此,甚至这昏君还嫉贤妒能,要把为大明立下汗马功劳的德世子给关进高墙里头。
当然,那些勋臣、百官也都不是玩意,他们简直就是无耻至极,人家德世子好心来救他们,他们倒好,非但勾结建奴要献城,甚至德世子打败了建奴后,还把人家堵在门外头。
人家德世子除了和祖宗说道冤曲,还能怎么样?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人都被朱国强给蒙蔽了。也有不少官员、士人,已经识破了朱慈颖是在鼓动民心。不过还没等他们站出来戳穿德世子的狼子野心的面目,已经有人带头欢呼了。
“今上昏庸无道,请德世子继承大统!今上昏庸无道,请德世子继承大统!”
然后更多的人跟着欢呼起来了。
“今上昏庸无道,请德世子继承大统!”
不知道是谁喊了这么一声后,周围顿时就是一片沸腾,人人欢呼。
“今上昏庸无道,请德世子继承大统!”
百姓们的欢呼,当然也让有些人只听得气得发抖,可是他们也知道,无论他们说什么,做什么,都不会有人听得见,也不会有人在意了。
现在正是民意滔滔、民心激愤的时候了,谁说话都不顶用!
衙门之外,就只剩下欢呼的声音了!
看到眼前的一片沸腾,朱国强在这一瞬间,他想了很多,甚至他相信,只要自己愿意,现在这些老百姓就能把。他排到南京的皇宫里,做到朱元璋曾经坐过的那张龙椅上。
现在时机成熟吗?
现在这一切都太过突然了,即便是他本人也没有想到老百姓会那么突然的喊出这么一句话来。在没有做好准备之前,冒冒失失的坐上那张龙椅。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儿。尚且在淮安,在山东,还有二十万效忠崇祯的军队,现在坐上那张龙椅,会发生什么呢?
时机还是不够成熟啊。
但是现在却是决裂的时候了!他即便是决裂也要……有一个合适的理由。
默默的点点头,然后大声说道。
“我朱慈颖谢过百姓爱护,古往今来,皇帝有德者居之。然我大明自有天子在,天子可为奸臣蒙蔽,但是某绝不会行不义之事,现在我欲往孝陵拜祭高皇帝,献虏首于陵前,以告慰高皇帝在天之灵,洗不孝子孙让建奴入寇千里之罪孽……”
说罢,朱国强便对周围的将士吩咐道:
“牵马!去孝陵!”
顶点
第241章
高皇帝赐剑杀杀杀
置身于孝陵的享殿之中,朱国强默默的仰视着高大的灵位这座亨殿与另一个世界的孝陵享殿有所不同,那座享殿在太平天国时期毁于清军之手,后来在时任两江总督的李鸿章主持下得已重建,只不过规格远小过去。作为大明开国皇帝的帝陵,在过去的两百多年间,这里一直得到良好的维护。
置身于殿中朱国强的神情稍显凝重。看着守卫于陵外的卫兵,那些卫兵都是孝陵卫的守卫者,守陵人,作为守陵人的他们,在随后的几百年间,一直用他们的方式诠释着忠诚,有明一朝他们是兵,守卫这里是职责所在,明朝消亡后,不许兵丁把守。可是他们仍然半隐居似的生活在明孝陵的附近,每天挂像、上香。一边躲避着改朝换代的风雨,一边继续用虔诚的守候,构建孤独的精神家园。在随后的几百年间,他们一直忠实的守卫在这里,斗转星移,岁岁年年。甚至直到21世纪,仍然固守着义士般的信念……
面对这些人,朱国强的语气显得很客气。
“你们都先退下去吧,我想一个人呆会!”
所有的人都退了出去,现在若大的享殿中,只有他一个人。
享殿里面灯火通明,高皇帝的牌位整整齐齐摆在那里上。朱国强进去后也不跪,而是站在那里。
“高皇帝,我知道如果你在天有灵的话,肯定有很多话要说!”
朱国强哼了一声。
“你瞧瞧,你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从鞑子的手里夺回来的咱们汉人的江山,让儿孙们给败坏到什么地方了!”
要是有人搁在旁边的话,肯定会被他话给吓死,毕竟,子不言父过,更何况这位那可是祖宗啊!
有这么说祖宗的吗?
有,他“朱慈颖”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语气突然变得极为威严,甚至带着些训斥的味道。
“你瞧瞧,现在天下的成了什么模样,一个个本应拱卫中枢,守卫江山黎民的藩王都被圈起来当猪养了,除了引胫以待,还有能怎么办?建奴入寇千里,千百万百姓惨死,可皇帝在干什么?原本应该为皇帝分忧,替天子牧民的百官又都在干什么?”
摇着头,朱国强已经不说话了,他只是抱着胳膊站在那,双目直视着牌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6/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