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2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7/949


“台湾虽然谈不上沃野千里,可是却也差不多,而且与山东的旱灾连年不同的是,当地的雨水充沛,河道密布,而且天气温暖,即便是北方也可以做到一年三熟。要是开发好了,甚至不逊于江南。或者说可以成为我大明的另一个海外江南!如果我们能移民十万过去,开垦良田两三百万亩,每年至少可以得粮上数百万石!到时候,非但大军再没有后顾之忧,多余的粮食还可以卖到山东,接济山东百姓。”
对于世子爷说的好处,宋学朱根本就没有去想,这是为官者必须要保持的冷静,那怕有千般的好处,其实没有见效之前,都不好说。
“移民十万?世子爷……”
走到地图边,盯着地图上的台湾,宋学朱迟疑片刻,然后说道。
“台湾与山东远隔重洋,走海路的话,没有十几二十天,恐怕到不了台湾,海上风大浪急,万一要是有什么闪失的话,到时候,恐怕会引起乱子。”
移民十万!
但凡是大明的官员对于移民都不陌生,毕竟大明开国初就曾移民千百万,现在世子爷要把百姓往台湾迁移,那怕就是屯垦台湾可以带来数百万石粮食,也要谨慎一直。
宋学朱的反应本身就在朱国强的意料之中,便笑道。
“风大浪急,又有什么风险?我北伐辽东时,那么大的浪,不还是安然往返了,我能去,百姓肯定就能去。”
听世子爷拿自身作例子,宋学朱倒也不便反对,想了想他又说道。
“世子爷,这要是安顿移民的话,恐怕官府要给移民耕牛,种子,要不然,肯定会出乱子的。”
“嗯,这是肯定的,一切就参照当年高皇帝开国之初的规矩吧。”
朱国强答应道。
多位开国时移民的旧例,就是凡移民屯种,官给耕牛、种子,免征三年租税,其后亩纳税一斗。
就是靠着这种规矩,在高皇帝开国的时候才把成千上百万移民迁移到大江南北,在想要移民东南亚,同样也需要参照当年的规矩,毕竟那是有成功的先例的。
当然,在过去操作的时候,难免出现了一些问题,不过,相比于在崇祯年间这场空前的自然浩劫所引起来的一系列灾难。移民可能产生的一系列的问题是可以接受的。
毕竟移民东南亚可以拯救很多人,很多人在这场浩劫之中活下来,同样可以让华夏民族参与到大航海时代这场对世界范围的瓜分浪潮之中。
“还有船也需要解决,大规模移民的话,肯定需要大量的船只。”
“工资的问题,你不用担心这个问题我会想办法解决。”
大航海时代必须要发展的是什么,肯定是海军了。发展海军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海外市场的开拓。而海外市场开拓肯定需要大量的商船,这本身就是一个必须要全力推动的事业,无论是否移民都要推动。
现在大规模的移民反而可以进一步推动大明的海外拓殖据说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又聊了一会儿,朱国强最后又对宋学朱说道。
“再过两日,我就要去旅顺了,到时候山东诸事,就拜托旭初了。”
要宋学朱离开后,朱国强这才从桌上拿出了钱德功从旅顺送来信,信里不仅报告了皇太极已经撤军的消息。同样也是来请罪的。
看着信的内容,朱国强的脸色不时的变幻着,最后又忍不住自嘲道。
“钱德功啊,钱德功,你可让我名扬后世了,这下我可真成了孟拱了……”
第292章
黄台吉的赏赐
其实,黄太吉从始至终都不知道那个让他恨之入骨的德世子居然已经离开了旅顺。
甚至是压根儿就不知道挡在他面前的,不过只是一群菜鸟罢了。毕竟这群菜鸟给了他极为沉痛的教训。正因如此,他才会不断派兵进攻明军的长壕,绝不要不计代价打下这里的势头。
清晨时的金州,很静,尽管大地仍然被冰雪覆盖,寒风刺骨,但是树林子里却仍然传来麻雀叽叽喳喳的叫声。太阳正在从东方的海平线上缓缓升起,最后将温温的阳光投到大地。
就在这一片寂静当中,突然一次次爆发出剧烈声响。清晨的微风甚至吹来了鼻的硝烟,那是硫磺味、硝石味与血腥味混杂在一起的味道。
在长壕边棚子里打着嗑睡的尚可爱,瞬间就被惊醒了,不过他只是愣了愣然后就在那里听着震耳欲聋的爆炸声音。明军的炮声,好象要将整个世界都劈开似的。
隐约的还能听到火铳发出的铳声,但更多的却是大炮传来猛烈的爆炸声。
红衣大炮多的就像火铳一样!
“不知道皇上又让那个倒霉鬼进攻了!”
听着炮声,尚可爱的心里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随后,他走出了棚子,站到长壕边,就看到在雪地中,上千人正那里朝着明军的长壕冲去,尽管他们的冲势看似很猛,但是,很快他们的脚步就停下了!
和过去一样!
尚可爱咧了下嘴,面上尽是轻蔑之色。
难道就不知道,这样杀过去是给明军送人头吗?你总得能冲过那道铁丝网吧!然后,他继续朝看战斗的方向看去。
那里似乎安静了下来,所有人好像都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一切好象只剩下了连绵不绝的铳声和震耳欲聋的轰隆声。
这些声音混杂在一起在平静的大地上空回响着。这种混杂在一起的声音响了不一会,然后一切就结束了。
不用看,必定又丢下了不少尸首。
“这样打下去不行啊!”
即便是尚家最没出息的人,尚可爱也看出来了,这样的打法肯定破不了明军的长壕,他沉思看,谁都能看出来,那几道铁丝网瞧着不起眼,可真的要命啊!
用刀砍,砍不断,斧头跺,跺不断,可……突然,尚可爱的眼前一亮,他用手比划了一下。
“用,用剪子呢!”
用剪子!
听着尚可喜的建立,面色铁青的黄台吉疑惑道。
“用剪子能剪断吗?”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那几道铁丝网就像是长城似的死死的挡在大清的巴图鲁面前,一但冲进去,即便是最彪悍的巴图鲁,也会像死鱼一样,站在那里任由明军用火铳铳杀。
打过去,根本就是送死!这阵子士气可是一天不如一天,即使是身在大帐中,黄台吉也能感受到士气的松懈,当然,更让他担心的还是那些蒙八旗,现在消息早就传来了——皇上福晋被明军抢了!
草原上强者为尊,大家不介意自己的媳妇被人抢了,但关键是你得抢回来,你要是连抢回来的本事都没有,那还有脸再当什么皇上。
要抢回来!可天杀的明人,怎么就那么狠,居然用带刺的铁丝网在长壕前拉出了墙来,不是一道,是十几道!
明人什么时候那么有钱了!
“肯定能,只要力气大就行,皇上,以老臣看来,可以先派一队敢死队,不计代价的杀过去,和过去一样,拼命破网,老奴问过从前面撤下来的人,明狗就那么几道铁丝网,只要剪开了铁丝网,他们都没有披甲,杀到长壕里,肯定能像砍瓜切菜似的,把他们杀个干净!”
打从几年前率领几万军民跨海投降大清后,尚可喜可以说是三顺王中,对大清最忠心耿耿的人,与其它人还有些小心思不同,他甚至恨不得粉身碎骨报效大清,那怕是尚可喜和后金有血海深仇,父亲尚学礼被后金打死,母亲在他十八岁那年被后金掠至军中,惨死于帐内!但是他却都不计前嫌,大义凛然的让人佩服!
可谓至死不渝,忠心的让人感动!
别说甚至就连刻薄寡情的康麻子对他的忠心也是感动的很,那怕是他儿子反了,后来令其自杀后,对尚家也是恩宠不断,甚至到了晚清时后代还是晚清重臣,受命出洋考察宪政。
而现在尚可喜那也是忠心耿耿的说道。
“皇上,要是皇上信得过老奴,老奴先令人打造钢剪,然后再以“天助军”千人冲杀明狗军阵,用钢剪剪铁丝,主子只管以三百白甲垫后,待到老奴麾下的奴才剪开铁丝后,再以白甲兵陷阵、破长壕!”
三百白甲!
帐内的众人闻言无不是为之一惊!
大清国什么时候一次投入过这么多的白甲兵!
也就是老汗还活着的时候,下令每牛录抽一百甲,其中10人为白摆牙喇,40人为红摆牙喇,白甲兵即是属于兵中的精锐。
白摆牙喇被明军称之为白甲兵,基本上是由大清每个牛录的精锐战斗力量组成。巴牙喇就是从每个牛录中选出弓马武功最好的十人组成。这些人都是百里挑一,精选出来的精锐,后金军队一旗的军兵均过上万人之多,但其中白摆牙喇也就几百人,其精悍如此,按照某些清粉的吹捧,他们无一不是像“战狼”一样,都是以一敌百的精锐。
虽然那些人吹起来嘴上能跑车轱辘,可白甲兵的战斗力确实不错。摆牙喇人数虽不多,但是大清极为精锐的部队,从努尔哈赤到各大固山贝勒,他们的亲军护卫都是摆牙喇,而到了拼杀激烈的战场之上,侦查、督战的依然是摆牙喇。
而现在大清国的摆牙喇,在过去的多年间,就被黄台吉悄无声息的弄成了他自己的护军,其实现在也就几千人而已,攻朝鲜的时候,十个摆牙喇就杀退了几千朝鲜兵,斩杀数百人。三百,确实非常多了!
“主子……”
不等其它人说话,黄台吉就挥手说道。
“尚可喜就按你说的办!具体怎么个打法,你好好谋划谋划!这次要是能打进明军长壕,破了明军,到时候你尚可喜和你们尚家,就是朕的奴才,朕许你入旗!包括你的“天助军”,也一并抬旗到汉军旗!”
许尚可喜入旗,这倒是不是突发其想,而是黄台吉一直以来的想法,这些年大清国尽管百战百胜,但是伤亡也不少,虽说他征服了蒙古,靠着联姻、分脏把蒙古人变成盟友拉到了大清国的战车上,可相比于明人,他们的力量还是太少了,那怕就是他每年都派兵向前征服黑龙江两岸、乌苏里江两岸的生女真,把那些人编入八旗,可是仍然弥补不了八旗的伤亡。
去年入寇,尽管看似掠来了二十几万汉人奴婢,还有掠来了大量金钱,但是岳托在济南城下损兵折将八千多人,可是大清国开国以来最惨重的损失。八旗,尤其是女真战力虽强,但是人丁稀薄。明朝只需要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利,大清就会元气大伤,非十年以上不能恢复。
如果不是去年夏天为了补充兵力上的损失,黄台吉下令对黑龙江、乌苏里江两岸未臣服的生女真发动数次讨伐,征服了数万生女真,那样的损失,大清还真得几年才能恢复。
但是,女真人丁稀薄总是现实。
怎么办?
就只有一个办法——准汉人入旗,把汉人编成汉军旗!
“皇上,咱大清国可是有百万汉人呢,”
这是当初范文程说的话,汉人!相比于旗人来说,大清国里的汉人更多,要是能把他们变成旗人,大清国的兵力必然可以暴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7/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