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2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3/949


尽管被好一顿收拾,不过朝鲜倒也不愧是大明的好儿子,他们深信“胡无百年运”,坚信满清随时会失败,随时会被大明爹地收拾,重新赶回白山黑水里当老老实实的当大明的参奴。
过去,这么想是因为深信,现在这么想……是因为,这日子过得不舒服啊!
被软禁的日子,谁过谁知道。
要是说,在此之前李倧的心里念着大明早点收拾了胡虏,好让朝鲜重新做回大明的爸爸的怀抱,那现在李倧甚至就连做梦都想。
甚至于每每都用天朝大兵攻破沈阳来安慰受伤的心灵。
“哎呀,王妃,你说要是天朝皇帝知道我被胡酋软禁了,会不会像丙子胡乱时一样,派兵过来营救?”
又一次,身处深宫中的李倧忍不住再次幻想起来,想象着大明爹地搭救自己。
就像上一次“丙子胡乱”时,大明爹地也曾发兵来救,只不过明军来时,朝鲜自己降了,当然,这一点李倧倒是选择性遗忘了。
“王上,现在“丙子胡乱”我朝鲜已经降清,天朝皇帝还有可能来救朝鲜于水火吗?”
王妃的反问让李倧愣了片刻,然后他说道。
“我虽降胡,可却也是迫于无奈,王妃放心,天朝皇帝仁义,又焉能不知道朝鲜的苦楚,又岂不知道我朝鲜事天朝之心可表日月,我已经向天朝派秘使阵情,天朝必定会派军援助的……”
或许其它人不信,但是李倧深信天朝会救他,就像天朝大兵破沈阳后,不就救了世子、大君他们吗?
为什么没送回来?
必定是不想让朝鲜为难,就像现在,要是把他们送回来,那黄台吉上门索要时,不还得双手奉还。
大明爸爸可真好!事事都为朝鲜想着!
正当李倧的心里感激着大明爸爸事事为自己着想时,那边有女官走进来,送来了餐饭。
“王上、大妃请用膳!”
将盒中的午膳一一放到桌上时,那女官悄声说道。
“王上,天朝大军来了!已经到了黄海道!”
什么!
瞬间,李倧整个人都陷入某种狂喜之中,他惊喜的险些没有叫出声来,大明爸爸果然来了!
来了!
来了!
要不是因为担心宫中有胡虏的眼线,恐怕李倧一定会激动的大喊出声,可是现在,他只能压抑着内心的狂喜,不过尽管如此,他仍然用得意的眼神看着王妃,似乎是在说——你看,大明爹地来救他的乖儿子了!
“天朝大军来了!”
这个悄息就像是一阵旋风似的,不仅在短时间内传到了朝鲜两班贵族耳中,同样也传遍了朝鲜,甚至传到朝鲜的乡间,得知这一消息后,那些正在为汉城被东虏据占而忧心如焚的朝鲜士人,无不是激动的焚香遥拜天朝皇帝,同时四处奔走相告。
“天朝真不愧是义冠春秋的义邦上国啊!”
在讲学的陋室之中,宋时烈颇为激动对在坐的学子说道。
三年前“丙子胡乱”时,他是凤林大君的老师,面对丙子胡乱起,王受到凌辱,昭显世子和凤林大君被捉为人质,朝鲜称臣胡虏的现实,让他羞愧至极,于是就辞推一切的官职,全投入学问之中。
在他看来朝鲜称臣胡虏,背弃天朝大明,简真就是忘恩负义的禽兽行径,这也是他辞官的原因,他不愿意在事清的朝廷中为官。在乡间传学时,他也是竭尽全力宣扬这一观点。
在得知胡虏再入朝鲜,王上被软禁后,尽管他只是淡淡的这是自作自受,但又怎么可能不忧心朝鲜的将来,而现在得知天朝大兵已经到了黄海道,内心更是激动的难以言表。
“我朝鲜降虏事清于先,天朝居然不念朝鲜背弃大明之罪,派兵援助,天恩浩荡如此,朝鲜应该如何报答啊!”
话音落下时,宋时烈便是泪如雨下,内心对天朝更加景仰的同时,更是为朝鲜背弃天朝的的举动而倍觉羞耻。
他的话声落下时,他的学们同样也是激动道。
“自当粉身碎骨报答天朝!”
……
“天朝!”
瞧着手中的揭贴,黄台极冷冰冰的说道。
“搁朝鲜人的眼里,明国才是他们的天朝,明皇才是他们的天子,哼哼,朕是胡酋!他们朝鲜人还真以为自己高人一等了,建州卫当年是大明的奴才不假,他朝鲜又能光鲜到那里去,我们建州卫也就是进贡人参、东珠,可是他们朝鲜人呢?进贡太监、丽女,算起来,比我们女真人还是下贱,我们是大明的奴隶,是建奴,他们朝鲜连奴隶都不如。”
黄台吉的心理是那个恼啊。他怎么都想不明白这些朝鲜人的脑子里想的是什么?明明大家伙儿都是大明的狗,可偏偏他以为他们这条狗就比他这条狗的风光。
这些朝鲜人根本就是在自欺欺人。其实大家伙儿都是做明朝的狗,有什么高低可分的?
过去,这些朝鲜人自以为有大明爸爸在那里罩着他们,打骨子里瞧不起建州女真。现在都已经被咱打的跪在地上唱征服了。结果还是嘴上服了,心里各种不服。
这些朝鲜人,当真是煮熟的鸭子就剩嘴硬了。
本,他们也就是嘴硬而已,可是现在看见大明爸爸居然又派人来救他们了,一个个的又像是看到希望似的,全都得瑟起来了。
不给这些朝鲜人一些颜色看看,他们还真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把他们的兵夺了!”
黄台吉即冷冰冰的说道。
“然后让他们去攻明军,都要看看他们会不会伸着脖子让他们眼里的天兵去砍!”
第334章
“奴才们必定粉身碎骨报答皇上!”
跪在地上的数十名将领无不是感激涕零的磕着头,尽管他们穿着八旗的铠甲,甚至说着女真话,可实际上,他们都是朝鲜人。
与对汉人的警惕不同,满清对朝鲜人、蒙古人等异族的使用是极为宽泛的。早在努尔哈赤时,八旗中就各有一个高丽佐领,早在二十几年前,八旗军中就有朝鲜营三千余人,而历年来,满清从朝鲜掳来的朝鲜百姓不下数十万人,实际上在满八旗中,高丽兵不下万人。
而此时,这些朝鲜将领之所以会如些跪地谢恩,是因为皇上的格外开恩,不仅准他们入旗,而且另建高丽八旗。换句话来说,从此之后,他们就不再是依附于旗下的奴才了,而且堂堂高丽八旗,虽然比不是满蒙八旗,和汉军八旗一样,都是主子的奴才,而不是主子奴才的奴才。
当然,仅仅只是靠不到六千高丽八旗兵肯定不能撑起高丽八旗的身份,所以第一件事,就是募兵,甚至都不需要募——汉城就有现成的兵源,足足五万大军。
朝鲜兵一样的都是军户,与大明的军户实际上已经瓦解不同,朝鲜的军户仍然存在,甚至日子过的还都不错,这倒不是说朝鲜重视军备,其实是因为朝鲜王朝使用了奴婢制、庶孽禁锢、从母法等等各种方法限制阶级流动,避免其他人上升成为“两班”,当然军户也得益于此,日子倒也还过得不错。
不过这些有钱的军户并不愿意服兵役,因此花钱雇佣一些“贱民”,让他们代替自己到军队种服役。这种做法虽然违背法律,但是因为“代立军”在战场上的表现,远远要比军户靠谱的多。因此在将领们对于“代立军”自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乐见其成。
汉城的朝鲜兵大部分士卒都是这种“代立军”,因为他们是“贱民”,所以过得比普通百姓还惨。
首先,军户没有军饷,所幸有口粮,但口粮经常被军中将领克扣,吃个半饱都已经碰着好人他,军粮顶多也就是领二三成。
其次,他们还经常免费给两班贵族们以及将领们干私活,为他们营造房屋,开垦土地。甚至就连他们的雇主——军户,也会以种种理由克扣先前的许诺,不过,贱民没有选择。
谁让他们是贱民!
说他们是兵,还不如说是他们是乞丐!
其实,对此韩尼非常清楚——他朝鲜名叫韩义,是两班庶子出身,萨尔浒之战时随姜功烈一同归降八旗,他们也是八旗中最早的高丽兵,当然,他们当年为了苟活,答应黄台吉处死军营中的明军将士,十几年来,他们一直深得满清的信任,甚至就连他儿子杰殷也做到了护军统领。
此时刚刚被封为镶黄旗高丽旗军固山额真的韩义穿着一身戎装骑马步入朝鲜兵营,身后还跟着一百多个护兵,后面还跟着朝鲜民夫押上几百辆粮车。
在太阳底下懒懒的晒着太阳的朝鲜兵,看着粮车时无不是两眼放光,只想冲过去跪拜叫“大人”,然后讨几斗米吃。
置身于校场中,骑在马上的韩尼,看了一眼那些朝鲜兵,现在军中两班将领都被勒令回家,就连这些朝鲜兵,也是被收缴了兵器禁在营里。
“你们都听好了!”
韩尼一声大喝,手指着身后的粮车说道。
“这车上一万石粮食,都是发给你们的军饷!”
军饷!
他们也有军饷?
朝鲜兵瞬间又了精神,乱糟糟往前挤去,就跟等着施粥的灾民似。对此,韩尼倒也不气,而是大声喊道。
“大清皇上有旨,于朝鲜军中招募兵丁三万人,只要入营,每月可得军饷一两,饷粮三斗!你们听好了,只有三万人,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啊!”
挤到点兵台下的兵卒,听着韩尼的喊声,无不是愣了愣。
给胡酋当兵啊!
一会的功夫,他们似乎还没反应过来。
“你们听好了,只要万人,要是立了军功,可以入高丽八旗,你们可就再不是贱民了!”
韩尼这么一喊,原本似乎还有些犹豫的朝鲜兵纷纷挤到前面,询问着如何领兵。
“发粮,录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3/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