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2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0/949


明朝连龙神都请出来,还有什么他们请不出来的?
即便是八旗的勇士们再悍勇,人又怎么可能有敌得过明朝的神兵利器?
神仙……难道大明真的有神仙相助吗?
代善想到了奴才们从济南回来的时候,他们口中描述的济南大火。
德世子是火神下凡!
所以他引来的天火非但用水灭不了,而且遇水会烧的更旺。因为他是神仙,所以他可以随意用法术仙器。
兴许,这所谓的龙神就是他的法术,而空中飞来的铁球就是他的仙器。
佛祖不保佑啊……
在代善绝望的悲鸣时,四方山城内又是一阵地动山摇,怒龙再一用他的滔天之怒惩罚着山城里的人们。
龙神的吼声变成了剧烈的爆炸,爆炸的烟云在山城内升腾起了数十团巨大的烟柱,这些烟柱就像是从地狱中喷吐出来的死神气息似的吞噬着周围的一切,将所有的“心怀不敬”的人吞噬其中,把他们变成一堆血肉模糊的肢体碎块。
不过也正因如此,也让幸存下来的人们满心敬畏的跪伏于地,唯恐自己因为心不诚像那些死去的人一样,甚至连一具完整的尸体都没有留下。
其实,人总是如此。
面对未知的事物时,在恐惧之余他们往往会想象出许多“恐惧的事实”,以证明自己的正确,就像清末时东亚三国面对西洋人时都不约而同用上了“鬼”,其实这个“鬼”,与其说是“鬼”,倒不如说是对他们的某种畏惧,因为洋人的力量违背了他们对事物的认知,恐怕只有传说中的鬼神之能才能与之相比。
大多数人都早这样,只要他们相信了某件事情的存在就会找出一万种理由来证明自己正确性,他们会想方设法的用各种谎言和想象来加深这种印象,就像现在正方山城里的这些人一样,他们宁愿相信这是天罚,宁愿相信这是怒龙的吼声,相信这是怒龙的怒火,甚至在他们的想象中,现在那条巨龙已经活了过来,它正山城的上空盘旋着,用它的怒火惩戒所有的对天朝心怀不敬的人。
当然……这一切都是人们的想象,可越是想象,就越是恐惧,面对这种发自内心的恐惧,没有人能够抗拒它,甚至就连同代善在这个时候,整个人都陷入一种莫名的恐惧,与患得患失之中。
置身于山城的一处树林中,他成功的躲过了“龙神的眼睛”,其实说白了就是观察员不想在树林里浪费炮弹而已。
偶尔的,他会抬头看着天空,感受着从天而降的龙吟是何等的厉害,可他还会想象着大清国覆灭的一刻。
就连佛祖都是站在大明一边的,大清国又怎么可能抗拒得了大明?
都到了现在这个地步了,结果老四还把自己给卖了,他的心里真的有大清国吗?即便是有大清国又能改变的了眼下的局面吗?
心底患得患失之中,代善甚至有些绝望了,他朝着周围的奴才们看去,别说是那些汉人,就是这些正牌的女真人,也是一个个的面呈死灰,目光绝望,显然他们同样是胆气丧尽,其实,这些刚刚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中走出来的女真人,更相信鬼神之力,毕竟在萨满教中,所有的一切无法解释的事物,都是鬼神的,而现在,明人会飞的巨龙和龙吟以及其带来的死亡,显然是人无法抗拒的,或许在过去的多年间,皇太极一直禁止女真人继续信仰萨满教,而是改信蒙古人信奉的喇嘛,可是实际上,大多女真人仍然信奉原始的萨满,也正因如此,他们无疑更对这种莫名的鬼神之力充满敬畏,发自骨子里的敬畏。
奴才们的反应,落在代善的眼中,终于,他张了嘴,然后用一种近乎绝望的口气说道。
“实,实在是天要灭我大清啊……传令下去,开,开城吧!”
在这出这句话的时候,代善苍白的脸上没有丝毫的血色,他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做出这个决定,或许是因为他真的相信,大明有神力相助,或许也是因为他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对抗这种神力。
其实,他的心里未尝不知道答案——他不投降,朝鲜人也会拿着他的脑袋去投降,甚至在朝鲜人造反的时候,身边这些早就丧了胆的奴才们,也很有可能会参与其中,至少,他们是相信鬼神的。
降吧!
几天来一直紧闭的山城城门,突然打开了,在城门打开的瞬间,城前长壕里的东江兵们惊愕的看到,许多建奴出城后就丢掉了兵器。
他们降了!
“建奴投降了!”
一时间,战场上到处都是雷鸣般的吼喊声,在官兵们的欢呼声中,毛承斗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半晌之后才说道。
“快,立即派人给世子爷送信!”
……
“代善居然投降了!”
在接到毛承斗的报告时,朱国强同样愣了半晌,代善,可不仅仅是“我鞑清”的亲王,他还曾是努尔哈赤的太子,而且代善还有“古英巴图鲁”美号。“古英”乃满文音译,意为“刀把顶上镶钉的帽子铁”,巴图鲁为满语中“勇将”之意。既英勇,又硬如钢铁,更是勇士之最。这个尊号,有清一代,仅为代善所独有。
现在,这样一个人,居然就这么投降了!
甚至是在东江军没有攻城,在麾下的兵马几乎没有任何伤亡的情况下投降了。
这可真是少见啊!
他们为什么投降?
呃,好像是被吓投降的!
居然把重炮的轰鸣当成了“怒龙之吼”,把热气球当成了仙器法物……这个时代的人啊!
可真是好骗啊!
“世子爷,此战可谓是大涨我平虏军士气军心啊!四万建奴不战而降!那怕就是大明开国以来,也没有能与此战相比的大胜了!”
确实是一场大捷!
对于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屡战屡败的大明而言,这确实是场空前的胜利,可是与其它人的欢喜不同,朱国强却陷入沉思之中。
“世子爷,待代善抵达大连后,可将其送往京城献俘太庙!”
献俘太庙!
献俘是一种祭祀仪式,是皇帝向祖先禀明自己的战功,光宗耀祖的意思。
“是啊,世子爷,将代善献俘于太庙,必定可以振奋天下人心,让天下人皆知世子爷是何等军功赫赫!”
“我平虏军军功,又岂需要一个代善!”
摇摇头,朱国强说道:
“一个活着的代善,绝对比一个死了的代善更为有用,咱们现在在建奴那边是两眼一摸黑,根本就没有什么内线,更无法掌握建奴的动向情报,代善曾经是老酋的太子,虽说这十几年倍受黄台极的打压,可是他毕竟是一旗旗主,要是有这样的人为咱们发展内线,就不愁无法获得建奴那边的情报,把他献俘于朝廷,有什么用?给朝宫廷涨涨士气?那么点士气要与不要,又有什么区别?所以……”
朱国强的语气中带着轻蔑,他压根儿就瞧不上那点士气,其实现在大明所需要的哪里是士气啊,需要分明就是一个新的皇帝,可惜啊。
“我打算把这个人留下来,把他留下来用处更大!”
第368章
以工代赈
尽管计划是利用代善把建奴渗透成筛子,但是朱国强并没有把过多的时间浪费在他的身上,甚至连见都没见他,而是直接把这件事交给了石磊,专业的事情还是由专业的人负责,至于什么“屈尊相迎”……就是一虏首而已,他还不配。
尽管“正方山城大捷”是场空前的大胜,可在朱国强看来,根本就是不值一提,毕竟,这场所谓的“大扫”掺了太多的水份——所谓的东虏,不过只是几万刚“抬籍入旗”的朝鲜兵而已。
把捷报放到一旁时,朱国强看到李信端着一叠公函,见礼后他将公函放到桌子上。
“世子爷,”
李信首先开口禀报道,
“山东巡抚宋学朱送来急信说北直隶、山西、河南、陕西以及南直隶江北诸府,已经数月不雨,江北东西千里赤地,庄稼颗粒无收,山东亦是如此,幸亏世子爷推行种植豌豆,加上打出压水铁井十数万口,百姓才得已维持生计。山东周围各邑得知山东有官府赈济,且百姓有粮糊口,纷纷逃往山东,目前已经有不下百万流民流入山东,虽说目前官府尚能勉力维持,可预计往后每天都会有数万流民流入,远超过官府赈济能力,宋巡抚来信问如何处置?”
“必须要赈济!我们每赈济一个流民,不但少饿死一个人,而且也少了一个人沦为流寇,这就是争取……和流寇争取人丁,到我们这边的人越多,到他们那边的人就越少。”
朱国强毫不犹豫的说道。
“官府赈济的粮食不足,将军府这边想办法,嗯,在济南还有一百万石的军粮,把这些粮食交给宋学朱,另外,通知水师那边,尽快组织船队,把流民运往台湾屯垦,推行“以人授田”,每人给田十五亩,菜地二亩,每三户给牛一头。授田之后,三年内免租......”
其实,这些都是老祖宗的办法,朱元璋开国之初,为充实北方以及边地,强制移民各方,通常都是以每人给田十五亩,菜地二亩为标准。免征三年租税,其后亩纳税一斗。而军士屯田以份计,每个军士受田一份,也就是50亩,其实明初,军户的地位高,其实地多也是关键啊。
到后来军户地位越来越低,说白了还是操作的问题,一个最简单的问题,永乐后为了充实军户,什么人都往里面装,什么动辄流放犯人当军户,还有就是随便用俘虏充当军户,这不是无限拉低军户的地位嘛,本身是荣耀的军功小地主,结果变成容污纳秽的地方。到后来,干脆连小地主都没了,要荣誉没荣誉,要土地没土地,军户无不逃亡吗?
想到了这,朱国强自然想到了俘虏的几万朝鲜兵,用这些俘虏为兵?岂不是无限拉低了军户的地位?
还是直接以俘虏为奴吧!
军户的地位是高大的,怎么能容忍被拉低,况且还是五万俘虏!自己的平虏军才多少兵马啊。
“这样应该也能提高战士们的积极性,军功赏奴……嗯,算起来,这也是恢复先秦先制吧!”
李信当然不知道世子爷在心底想什么,只是继续禀报道。
“世子爷,宋巡抚信中禀报,考虑到未来流民过多,而以目前的运力很难把流民都送往台湾垦殖,所以可否考虑对流民进行授田,毕竟,建奴两次入寇,山东境内运河两岸百里都是人烟断绝,所以……”
不等李信说完,朱国强就直接否决道。
“不行!那些土地是将来授给军户的,绝对不能授给流民,现在把地给了流民,将来我拿什么授给军户?难不成,只能把有功军士授封到边域?”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朱国强之所以可以用土地去收拢兵士的人心,是因建奴入寇时在北方的屠杀——在其进攻路线上的城镇村落被一扫而空,人口少了八九成,以至于留下了“千里无人烟”说法!人口的骤然减少,让朱国强有了足够的土地去赏赐给平虏军官兵,现在平虏军不过只有十三万人,即便是按每人百亩,甚至两百亩的标准,不过只需要两千多万亩土地,通过赏赐给官兵们这些无主土地,可以让他拥有一支利益与他捆绑在一起的军队。
通过授田和授田的许诺,这些军户不再是大明等同于奴隶的军户,而是一个利益与他本人紧紧捆绑在一起的特权阶级。尽管所谓的“特权”其实还只是“期权”的许诺,但是通过对少数退役军户的赏赐,让所有的官兵都看到了他们一个光明的未来,他们可以通过军阶以及军功,获得应有的土地、田宅等待遇,不仅如此,他们以及他们的家都将不再负担租税徭役。
这一个利益捆绑特权阶层,在目前上有皇帝、外有建奴,内有流寇,且又有士宦威胁的现实背景下,是确保朱国强安全的必备举措,当然也是他夺取天下的本钱。
正是依靠着那些“土地期权”,朱国强手中的平虏军根本就不平虏军,而是一支强大的功勋利益阶层,任何外界对他的权力篡夺,都将遭到这一利益集团的猛烈反击。
“土地期权”是这个利益集团的根基,而那些无主的土地则是兑现“土地期权”关键!也正因如此,早在去年朱国强就把那些无主之地全都变成了王府的“庄田”,那可是足足四五千万亩!
作为这个时代的特权阶级,非但有权有势不说,而且还有官府配合办事,这些无主之地,自然而然的被他给“侵占”了。作为这一切的直接参与者,宋学朱当然知道这件事,这也是他想到用这些庄田安置流民的原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0/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