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3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2/949


朱国强沉默片刻。
“我的答案你非常清楚。以德报怨,那不是我的风格。”
看着眼前的黄太吉,他继续说到。
“文明的原则是:我们对待野蛮人要仁慈过他们对待文明人,我们不能降格到和野蛮人的水平。”
朱国强面无表情的看着黄太吉。
“但是我是个异类,我并不觉得自己是文明的一部分,我更加原始,我可以做一些文明人做不到的事情。高皇帝收复辽东时,没有计较女真人在北宋末年对汉人犯下的罪过。而且还把你们编成卫所,做我大明的臣子,而你们是怎么回报我们的仁慈的那?我们一直坚守着文明的底线,对你们,对蒙古人,而你们是用屠杀作为回报,辽东的汉人被你们杀的十不存一,你们入寇后更是杀的千里无人烟!”
如果当年高皇帝的时候,把这些女真人,蒙古人都除个干净,还会有现在的这些事情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在历史上,这个民族实在是太过文明了。他的文明让他对所有的周边民族都是宽容以待。可是,他的文明又得到了什么回报呢?
因为文明太久了,以至于忘记了野蛮。最后文明被野蛮摧毁了!
想要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就必须需要向的欧洲人那样,文明不过是和文明世界打交道的选择。对于野蛮人必须要用野蛮人的手段。
这是这个时代的生存法则!只不过大多数国人都是文明太久了,忘记了这种生存法则。
“我想高皇帝在天之灵如果知道这些的话,他一定会后悔的。既然如此,我肯定不会做让自己后悔的时候,况且,我们之间有笔帐要算!”
黄太吉说:
“这么说你肯定会杀了我?”
“不不。”
朱国强摇了摇头。
“”我的将士会杀掉你。不仅是你。还有你们所有人,一个不留。而我只需要看着而已。”
说话是朱国强的脸上带着笑容,对他来说,当这一天到来的时候,必定是个让人欢喜的日子。
在这一瞬间,空气变得冰冷,记忆便是皇太极也感受到了浓浓的杀意。甚至觉得后背发寒!
或许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他曾经杀过无数的汉人。但是现在以前的这个人却对他发出了赤裸裸的威胁。
不,这绝对不是威胁,而是一个誓言!
他既然敢当着自己的面说出这个誓言,这就说明这个念头已经埋藏在他的心里,不知道多长时间了。
无论人会面对多少艰难险阻,他都会千方百计的实现这一个愿望。
就这样静静地盯着黄太吉,朱国强整个人都显得非常平静,就像是看着死人一样。
可是这个死人还是会说话的,只见他强撑着笑了笑,然后说到。
“那么看来世子是准备拒绝了?”
“拒绝?”
朱国强哈哈大笑道。
“为什么要拒绝?有便宜不占天诛地灭,问题是,你敢让我占这个便宜吗?”
“这有什么不敢的,况且能让世子要占便宜,那也是福气不是,一般人恐怕都没有这个机会。”
得,这老东西可真够不要脸的。不过话说回来,忍辱负重或者说脸皮厚。恐怕是爱新觉罗家的天赋了。
朱国强哈哈大笑着,对于这种不要脸的人,就不要指望在言语上占他便宜了。
言语上不能占便宜,可以在生意上占他的便宜。
“你要知道,大连的武器好,可是不便宜啊”。
面对这样的竹杠,黄太吉但是都没有还价的念头,直接答应到。
“便宜没好货,世子只管开价就是了。”
第403章
进击吧!闯王
前脚刚从威远堡回来,还不等朱国强与幕僚们商量黄台吉开出来的条件,那边刘汉仪就匆匆禀报道。
“世子爷,出大事了,洛阳被流寇攻克,福藩福王被的贼首李自成下令斩杀……”
闻言朱国强的心里“咯噔”一声,脸色微微一变。
该来的终于来了!
李自成打下了洛阳,从此之后,就开始了他糜烂中原,四年后,更是直捣京师!
大明也就是这样失去了天下。
足足半晌,朱国强就那么愣愣的站在大将军府的正门前……
……
两个血淋淋的脑袋,就那么悬在洛阳城头,一个脑袋是前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的,因为拒绝归顺流寇,于周公庙被杀,而另一个脑袋则是福王朱常洵的,论辈份他是崇祯的叔叔。
先杀尚书,再杀亲王。
而现如今,两个脑袋就这么悬在城头,血糊糊的脑袋随着寒风摇曳着。
偶尔的,还会有人抬头朝着城头上看去,有一个花白胡须的庄稼老头小声叹息说道。
“唉,这刑场上,自古以来只杀老百姓,不知屈死了多少性命,现如今又是杀尚书,又是杀王爷的,这天下当真是要大乱!”
旁边一个中年人轻声提醒道。
“小声点,别嚷嚷,让他们听着了,要杀头的……”
他的话声一落,一个脸孔浮肿的青年饥民从旁插了一句:
“杀的好,把这些贪官都杀干净了,这世道才清净了!”
“就是,大家都说闯王来得好。闯王一来,就把世道翻了个儿:昨日杀吕尚书,今日杀福王。人家只杀官,不杀百姓。这才叫替天行道!”
“替天行道,这天底下又不是没有好官,没有好王,山东的德藩,人家就是……”
不待一旁的人辩完,旁边一个人忍耐不住拉住他说:
“你想死了是不是,现如今坐洛阳城的可不是朝廷……”
坐洛阳城的确实不是朝廷,而是从商洛山里杀出来的李自成,此时他已经没有了去年年初时的落魄,这些年,也就是今年这个年过的——有滋有味啊!
破洛阳转眼已经过了六天。这六天中,他倒没有住进洛阳城的福王府,而是住进了周公庙中,甚至就连福王府里的宫女,也都是赏赐给了下属,至少眼下来说,正处于创业中的李自成,确实有那么几分成大事者的潜质。
这天,漱洗后,李自成就坐下去寺堂里吃早饭。在吃饭时候,他向面前个头不高的军师问。
“军师,现在这洛阳咱们是打下了,下一步该怎么办?”
说起来,宋献策能成为李自成的军师倒也是机组巧合,长期云游四方,为人占卜吉凶祸福的他,几个月前,遭遇流寇,被“绑到”李自成军中,从那后他便为其出谋献策,倒也才智非凡,深受李自成的敬重,凡战前必先向他征求意见,不过几个月的功夫,就被其拜为军师。
就是这洛阳城,也是宋献策献计打下来的,面对闯王的询问:
“破了洛阳城,要查抄的地方多,东西多,光一个福王府就有多少东西抄!事情一乱,就会使许多金银珠宝和各种值钱的东西落入私人手中,粮食也会随意抛撒。现在洛阳内外流民有很多,闯王不妨一边分发赈粮,一边令他们散布谶语。”
李自成问:
“散布的什么谶语?”
“闯王,前些日子,臣观天象算出明朝“国运将终”,现在天下正待英主,所以闯王必须要尽快树立威望,而流民四处流动,不妨借流民的口口相传,把谶语传播出去……”
想了想,宋献策便说道。
““十八子,主神器”,有此谶语,百姓将来自然愿意追随闯王。”
李自成一听,脸上立即露出喜色,
“军师妙计。”
十八孩儿是谁?自然是李自成的“李”。李闯王的李啊!
百姓愚昧,听着这样的谶语,自然会以为“天命在李”,到那时又何愁大业不成。面上带着喜色,李自成又问道。
“军师,昨天大家在那件事议论纷纷,你却很少说话。你对众人的主张有何看法?”
打下洛阳之后,无论是李自成也好,刘宗敏也罢,其麾下众人都有些飘然了,毕竟,这是他们打下的最大的一座城,况且,洛阳还是古都啊!于是昨天就有人在那谈古论今,侃侃而谈,先从据宛、洛以收中原,据中原以争天下的道理谈起,接着谈到建立名号,最后谈到请闯王建都洛阳称王的时机已熟,不可错过,特别强调说河洛民心如何拥戴,不可辜负父老百姓的一片殷望。
说得是道理充足,十分动听。对此众人自然是纷纷表示赞成。不过也有一部分将领主张赶快去攻占南阳,将宛、洛两个地区连成一片,准备好同杨嗣昌和其他前来的各路明军会战中州,等再打几个大胜仗,再商议在洛阳建都称王的事。但是又有一些人主张目前应该乘胜西入潼关,攻破西安,以关中为根本,建都西安。当这后一个意见提出以后,很多人立刻赞成,并且七言八语地补充理由。这是因为,昨天参加会议的人,除宋献策外,全都是陕西人,衣锦不还乡如锦衣夜行,现在他们“发达”了,自然应该还乡得瑟一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2/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