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3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2/949


反击吧,会动摇根本,那些外样大名会趁机扩张力量。不闻不问吧,也会动摇根本,外样大名同样也会趁机扩大实力。
这事怎么就这么难呢?
甚至在心里头他都埋怨起了大明来,你们打胡虏打得倒是斩草除根啊,把他们逼到了朝鲜,甚至逼得他们来抢日本,这算什么事啊!
寻思着自己打会动摇根本,那就派人向大明爸爸求援吧!
可谁曾想从大连回来后,堀田正盛带来了另一个他有些发懵的消息——平虏大将军要娶明正天皇。
“所以,唯今之计,于将军而言,最好的选择还是明国出兵朝鲜,借明国的手除掉胡虏,只要胡虏被明国击败,自然不可能有再袭扰日本,各地大名也就没有了重整武备,建造大船的借口,所以……”
鞠身站在将军的身后,堀田正盛顿了顿,并没有继续说下去。
“所以,要把天皇嫁给他是吗?”
回头看了一眼堀田正盛,德川家光反问道。
“这是他出兵的条件吗?”
“是的,将军。”
“堂堂天朝宗室,居然会看上外国蛮夷,这真是让人费解,堀田,你见过他,你觉得他是不是另有目的?”
“将军,臣在大连时,曾听说过一些与平虏大将军有关的传闻。”
“哦?说来听听。”
“臣听说,他在南下驰援南京时,曾经命令部下强抢知名的歌伎为侍婢。而且击败胡虏时,更是直接将胡虏的皇后和妃子纳为侍婢,甚至令人绘制《尝后图》散布四方。”
呃!
睁大眼睛,德川家光愣了好一会,才说道。
“居、居然如此行事,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啊!”
“于大明,许多人皆言“世子年少好美色”,以下臣想来,他向天皇提亲,应该也是如此。”
堀田正盛甚至有些不敬的想到了明正的相貌,确实是极为漂亮,但是他应该不知道吧。
“明正确实堪称国色,可是,你觉得他在意的是美色吗?”
“将军,以臣看来,他在意的恐怕是天皇。”
“什么?”
“她是天皇!”
睁大眼睛!
片刻后,德川家光明白了其中的含义——明正是天皇,寻常女子或许可以是天香国色,可天皇只有一个。为什么他会纳胡虏的皇后为侍婢,因为……她是皇后!
因为明正是天皇。
“这么分析的话,似乎他所在意的并不是朝廷。”
“虽然不是朝廷,可却也不能不防,所以,臣以为,即便是同意,也不妨按其意愿,将天皇远嫁到大明,大明与日本相隔如此之远,即便是朝廷有心借大明的势,恐怕也是鞭长莫及。”
距离就是最好的筹码!
为什么日本一直游离在中华体系圈的边缘,就是因为距离!
“那么是不是可以先让天皇退位,然后,再将嫁出去呢?”
“将军,他要娶的是天皇!”
他要娶的是天皇!
陷入沉默中的德川家光,并没有立即做出决定,作为幕府将军的他,首先考虑的是幕府的利益,至于其它都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
天皇出嫁可能会有什么政治上的影响吗?
即使是有影响,那也与幕府无关,是朝廷的事情,是天皇的事情,甚至于如果打击了天皇的声誉,将来德川家就能—“彼可取而代之”了。
凝视着地上的落叶,德川家光说道。
“我只是天皇任命的将军,天皇出嫁,理应由天皇和朝廷作主。”
看似没有做出决定,但堀田正盛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将军的意思——将军同意了!但是事情必须要让朝廷来办。
……
与历代将军一样,德川幕府将军为了维护自身统治的正统性,并没有废除天皇,而是接受天皇的册封,开创幕府,至于天皇就在西日本的京都依然是名义上的正统,其实也就只是如此而已。
所谓的天皇也不过只是一个傀儡而已。对此,已经退位的后水尾天皇自然再了解不过,毕竟十几年前就是在被幕府极尽羞辱后,他才选择的退位。
“明国平虏大将军要娶明正!”
看着跪在地上的近卫信寻,后水尾的心头突然有些激动起来,当年在“紫衣事件”后,德川家光为了羞辱他,派了他的乳母春日局前往京都朝廷面见天皇。按照规定,从五位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面见天皇,但春日局没有官位却在幕府授权下面见天皇,因此他感到自己受到莫大的耻辱。
在“紫衣事件”和“春日局参拜”事件连番打击下,受尽屈辱的他既然不敢对幕府怎样,但又不想再继续做窝囊天皇,唯一能选的便只有退位,其实这也是德川所希望的。
退位后自号后水尾院,将自己比作“水尾帝第二”,而平安时代的清和天皇,就别号水尾帝,意在讥讽德川家光是另一个藤原基经,他是平安时代的权臣,曾逼迫清和天皇退位。他唯一能表示抗争行动的,也就只有这些了。
不是他不想抗争,而是他无力抗争。
“是的,明国将军表示,只有将天皇陛下嫁给他,他才会出兵朝鲜……”
跪伏于地的近卫信寻,如实的回答道,尽管消息很早就到了江户,但是朝廷却是刚刚得知,
“哦,原来是因为这个原因啊!”
后水尾并没有气恼,而只是在那里沉默着,他在那里思索着这些年来,自己所遭受到的种种羞辱,为什么德川家会千方百计的限制朝廷、公家,为什么德川家光会千方百计的羞辱他?
就是为了控制朝廷,或许他可以在金钱上给予公家一定的补偿,但是公家必须要在他的掌握中,至于天皇……不过只是他眼中的傀儡!
而且这个傀儡甚至就连抗争的权力都没有,唯一的抵抗就是什么?就是退位……
而现在,明国将军的求婚,却让他看到了一个机会,一个摆脱幕府将军的机会……
第453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
机会!
对于身处朝鲜的朱国强来说,他压根就不在乎那个退位的“后水尾”在想什么,也不在乎京都的公家在盘算着什么。机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机会,想要抓住机会,必须要有足够的实力,否则,机会就是别人的机会,对于弱者来说,他们唯一的机会就是能不能卖一个好价钱。
当从长崎传来的消息传到义州时,已经九月中旬了,小冰河期的冬天,来的很早,崇祯十四年也不例外,中秋时就已经穿上了秋衣,不过只一个月的功夫,冬天就已经来了,冬雪纷至沓来的同时,战士们也纷纷穿上了冬装。
其实,朱国强一直在等待着冬天的到来,毕竟,另一个世界的朝鲜那个“最寒冷的冬天”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这个交通不发达的时代,没有任何人能保证,在战争期间,可以准时的把冬装送到一线,万一要是冬装不能准时送到前线的话,到时候败给了天气,可就真的没有天理了。最简单的办法,还是让战士们换上冬装,在冬天到来时,再向南进军。
当崇祯十四的第一场冬雪下来之后,朱国强就命令大军开拔了,出义州、经定州、安州,直指平壤。
“世子爷,前面便是平壤了!”
林庆业指着前方说。
由于积雪覆盖大地,到处都是白茫茫一片,朱国强根本看不到平壤。
但是,大多数国人对平壤都不陌生,至少都听说过这个地方,它位于大同江畔,是朝鲜半岛历史最悠久的城市。按照林庆业的介绍,这里是朝鲜北部最为知名的平原,盛产稻米。
听着林庆业的介绍,朱国强笑道。
“西汉初年,燕国人卫满逃到朝鲜,并取代箕子朝鲜,称为“卫满朝鲜”,后汉武帝派兵灭亡卫满朝鲜,攻占王险城,也就是平壤,在半岛北部设立了四郡,置于汉朝的管辖之下,其中平壤一带即为乐浪郡,是汉四郡的中心……”
手的马鞭扬了扬,朱国强笑道。
“如此算起来,这里也算是我中国故地了。”
“回大将军,我朝鲜出自箕子,箕子本就是中国一员,莫说是汉四郡,整个朝鲜都是中国故地。”
林庆业颇有些骄傲的说道,什么朝鲜人,我们分明就是中国人,是大明人好吧!在朝鲜的一个月中,接触了那么多朝鲜人,知道许多朝鲜人自视甚高,从来不把自己当成“夷”,遵循华夷之辩的他们自称“小中华”,视自己为华夏的一员。
说实话,这都是老祖宗的功德,现在孝子贤孙都在,也时候让他们回家了。
“朝鲜始国于箕子,其来抵达朝鲜后,则以叙九畴之见,有设八条之教,为辟小中华,其实,小中华与中华,实是一家人,于本世子看来,朝鲜是我中国之地,朝鲜人亦是我中国之人。”
他的话音落下时,周围的朝鲜人无不是激动的驻以言表,如果不是正在行军,估计会立即下马跪拜表示感激,成为中国人——这可真是对朝鲜忠心事大三百年的最高认可了。
过去顶多也就是有天朝的大臣虽然会夸上一句,“朝鲜实不负小中华之名”,但实际上于他们的眼中,朝鲜还是“夷”,可是现在世子爷却直接把他们当成中国人,就像是忠心耿耿的奴才侍候主子几百年后,终于得到主子的认可,一句“往后你就是自家人了”,那种激动,自然是难以言表,那种得意当然也是发自于肺腑的。
当然,这一切都是出于出于对中国的认同感及作为“中国第二”的自豪感,而这一切,到满清入关,占领中国以后,朝日越各国的小中华思想空前膨胀,均认为中国已沦为夷狄,而本国才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
老祖宗用几千年,在东亚确立的以天朝为核心、以中华为核心的“东亚秩序”也就此瓦解了,天朝上国在满清那边是个笑话,可是在大明,却是实实在在的。
雪越下越大,官兵们只是顶着风雪继续前行,甚至就连朱国强也只能牵马前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2/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