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949


“就是这样的东西夺走我八旗巴图鲁的性命?”
拿起其中一枚弹头,看着弹头上几根黑色的线痕,皇太极的眉头紧锁。
“它能相隔两里击穿重甲?难不成是明国新式鸟铳?”
“皇上圣明,回来的路上,奴才也是这么寻思,可能就是鸟铳,不过按逃回来的奴才们禀报,却又与岛铳不同,他们都说这弹矢有如雨点似的落下,完全来不急逃脱。”
杜度从中拿出一个弹头,然后说道。
“皇上,请看这弹矢与鸟铳的铅子也有不同,这弹矢做工精致非常,皇上您瞧这个,必定是在穿透重甲时被导致外壳破损,露出了铅胎钢芯,可是外壳看起来似同,可实际上却是精钢制上,外包一层薄铜,里面又衬一层铅胎,至于钢芯也是精致非常,仅仅只是弹矢就堪称是巧夺天工,奴才,奴才以为,这,这绝非人力所能制……”
不等杜度说完,皇太极就怒斥道。
“荒唐!不是人力所能制,难不成还真是……”
话未说完,皇太极的脸色就骤然一变,然后改口说道。
“明国能工巧匠何其之多,这必定是其能工巧匠所制的新型鸟铳的弹子,如此繁琐的弹矢,必定极其昂贵,如果朕所料不差的话,必定是德藩秘制兵器,看来此次是朕大意了!”
皇太极之所以会这么说,并不是要为杜度开脱,而是他害怕所谓的“火神下凡”会影响到军心,他很清楚,对于保持着萨满教信仰的八旗将士来说,一但所谓的“火神下凡”甚至带来了神兵利器助明的话,会对他们的心里造成什么样的打击,为了避免这一切发生,他就直接了当的做了定性。
不过,即便是如此,对于皇太极而言,有些事情总归是需要面对的,比如损兵折将的现实,就是必须考虑的事情,作为大清国的皇帝,他很清楚损失两万人马意味着什么。既便是趁机削了多尔衮十几个牛录,削弱了他的力量,也无法改变大清国损兵折将的现实!
“火神下凡,难不成这世界上还真有神仙不成?不可能,要是明国有神仙相助,又岂会有大清国的今天?不可能,不可能,天下哪有什么鬼神。”
皇太极自言自语着,又一次拿起了那个弹子,摸着这个巧夺天工的弹子,他知道,这绝对不是工匠能够打制出来的,既便是世上最好的能工巧匠,也不一定能制出它来,可是就是它在济南城下夺去大量八旗勇士的性命。
“这到底是什么玩意?”
又一次,皇太极自言自语着,然后他的目光微敛,然后对身边的内官吩咐道。
“给范文斗写一封信,让他立即差人去济南,务必弄清楚德藩到底有什么神兵利器,还有……”
想了想,皇太极把那个弹子递给内官。
“再把这个给他送过去,一定要查个清楚。”
有些事情不查清,很难睡踏实,至少对于皇太极来说,他知道自己必须要弄清楚所有的一切。
“济南、济南……那德王世子,到底有什么能耐?”
第55章
新发现
当沈阳城挂满白幡,家家户户设立灵堂哭声震天的时候,济南却处在截然不同的气氛之中。这里每天都有少则几千,多则上万的孤苦伶仃的男女结成了夫妻,整个济南终日里都是喜气洋洋的。
这一切也冲淡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创伤。
生活总归是要继续的。
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不过在更多的时候,第一件事却是粮食。
“按照世子爷的吩咐,每对新人接济米粮一石,一石米粮对付着,应该够他们维持两个月的生计,现在运河里的冰已经开始化了,再等上十天半个月,估计就会有粮商开始往来贩粮,但是今年和过去不一样,这几天下官命人出去查探过,按照探子们禀报回来的消息来看,这次建奴入寇是沿着运河一路南下,运河两岸三两百里内市镇村落无一幸免,村落大都被焚毁,百姓被残杀,除极少数幸运儿逃过一劫,大多数百姓都被残杀。”
天杀的建奴!
即便是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可听到陈长庚的话时,朱国强还是忍不住有些愤慨,甚至神情也变得有些激动。
“所以,今年的米粮可能远远贵于往年,虽说世子爷给大家伙兑现了赏银,可下官觉得,待到运河通航行,难免会有奸商趁机哄抬粮价,到时候,吃亏的恐怕还是百姓……”
“那些个奸商,难道他们真以为……”
原本想说没有王法吗?
可是话到嘴边,朱国强还是无奈的苦笑道。恐怕还真没有王法能治得了那些奸商,要是能治得了他们,大明又岂会落得那步田地?
“对此,世子爷恐怕也是爱莫能助,毕竟,朝廷的法度让世子爷既不能插手地方,更不能对奸商做什么,除非……”
压低话声,陈长庚说道。
“除非世子爷手里握手比奸商更多的粮食,只要手中有几百万石粮食,一但奸商有所异动,就立即放粮平抑粮价,如此一来,奸商们自然也就没有了招术……”
“我知道……”
朱国强抿了抿嘴,调集物资平抑物价,但凡是对新中国初期控制大上海物价飞涨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这个手段。只不过……
“现在府里恐怕没有那么多粮食了吧。”
“确实没有那么多粮食了,毕竟,这一个多月,城中军民吃的都是王府的存粮,如果不是因为世子爷缴得十几万石粮食,估计粮食早就耗尽了。”
算起来,那岳托可真是自己的“运输大队长”啊。
非但运来了兵器、银子、人手,甚至就连衣裳、粮食,也都是这个“大队长”运来的。只不过数量实在太少了点!
心里暗自感叹之余,突然,朱国强的眉头猛的一跳,疑惑道。
“不对!”
“什么?”
“陈长吏,你说咱们缴获了多少粮食?”
“大概也就是二十万石的模样。”
“你说建奴一路烧杀抢掠,连衣裳咱们弄了那么多,可为什么粮食那么少?”
世子爷的问题,让陈长庚愣了愣,也点头说道。
“说来也是,按道理来说,即便是再贫苦的百姓在过冬的时候,除了过冬的口粮外,还会存着粮种,家家户户即便是再少,也应该有个几石粮食,至于乡下的财主,家里往往地存在几千石粮食,好等来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卖个好价钱,这些粮食难不成都让建奴放火烧了?”
“没烧掉!”
像是想起什么似的,朱国强匆匆走到书架旁拿出一叠纸,翻了好一会才说道。
“你看,这是被解救的百姓供述,这里头写着“建虏令人把粮食都装在大车上,稍有不从就直接砍杀……””
抬头看着陈长庚,朱国强的眼中精光一闪,然后沉吟道。
“我想我差不多知道这些粮食下落了!”
“世子爷知道了?”
世子爷的话,让陈长庚疑惑道。
“那这些粮食去那了?”
“落到其它人手里了!”
朱国强冷笑着,他很自然的想到了一个“晚明传说”,一个有关晋商勾结满清的“传说”。这个“传说”到底是不是“传说”尚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清军入寇和那几家人是脱不开关系的,他们又怎么可能会白忙活一场?
“陈长吏,那些去查探的探子呢?喊他们过来一趟,我有话要问他们!”
很快朱国强就从探子那里得到了自己想要知道的消息,
“你是说,不是所有的村子都被焚毁了是吗?”
“回主子,难免有一些露网之鱼的,毕竟,建奴入寇即便就是个筛子,也会因为官军距离太近或者某些其它的原因,放过一些村落。”
“像这样的村子大概有多少?”
“就小的所知,每个地方差不多都十几个村子能逃过一劫。”
“那么咱们济南附近有没有?”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在得到答案之后,朱国强就径直去了城楼上,又一次使用无人机对探子提到的村子进行“空中侦察”。
还别说,用无人机侦察可还真方便!
相比于一开始,现在有了几次用无人机侦察的经历后,朱国强似乎已经掌握了侦察的技巧,已经能从一些细节上判断出是否需要过去一趟。
“这一带几乎不需要过去,这样的村子被“漏过”是因为地势,有几条河围着,虽然河上结着冰,可是桥已经被毁掉了,所以清军没有过去,可是,你看这几个村子,它们完好无损就有点奇怪了,按道理来说,旁边的村子都给烧掉了,这里怎么会……咦!”
突然,自言自语的朱国强盯着视频画面疑惑道。
“这个庄子瞧着似乎有点儿古怪?”
庄子看着倒不是普通村子,是一个有围墙的庄子,瞧着倒有点像有钱人家的大院子,按道理来说这样的院子里,肯定有不少人走动,可是从画面上看去,庄子里静悄悄的,似乎没有什么人。
“飞低点……”
视频中的院子变得更加清楚,透过高清视频,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个应该有丫环仆佣走动的院子里,很少有人走动。
“只有院墙角楼上有人……这边是什么?把画面放大一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