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4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8/949


“记时!”
此言一出,众人无不是为之一惊,还有士子大声喊道。
“将军难道要尽杀我等不成!”
“天下那有这样道理!”
“就是,我还真不相信,大明的官军,还能把老百姓全都杀了……”
对于人们的闹腾,王玉林甚至都没有抬头看着一眼,他甚至是任由对方敲锣喊人,他只是坐在马上,静静的等着。
在接下来的半个时辰内,府衙前的人越聚越多,而且还有很多士绅,士子,他们都以往常的经验站在那里,在他们看来,官军绝对不敢动手。
时间在飞逝,人们在聚集。
到天明分时,府衙前已经聚集了数千人,对此,王玉林就像是没有看到似的,他只是看着怀表,当时间一到时,他就打着一个手势,伴随着一声哨响,骑兵们纷纷跳上马。
“取刀!”
在王玉林的一声令下,骑兵们纷纷抽出骑刀,骑刀依在肩膀上,开始缓缓朝着府衙逼近,没有任何人说话,无论对面的士子百姓说什么,他们就是目光冰冷的向前行进着。
他们数马一列整齐行进,马蹄铁击打在青石板街道,发出一阵整齐的轰响。
马蹄轰隆,极具压迫力,那些聚集在度衙门前的军户士绅和士子百姓,无不是瞠目结舌的看着这些官军。
他们想干什么?
难道他们真得敢杀人不成?
许多百姓惊恐的透过门缝窗户看着外面,眼前的这一幕同样也出乎他们的意料。
“奉大将军令,过时不撤者,一率以贼寇论处,过时不撤者,一率以贼寇论处!”
瞬间,所有人都懵了!
过时不撤者,一率以贼寇论处!
难道真得敢杀人不成?
“这可如何是好啊……”
那些从中策划这一切士绅们都显得极为的紧张,这一瞬间,他们感觉到这个大将军与寻常官员有着根本的不同。
“大家不要慌,这天下总有讲道理的地方,他大将军就是再厉害,也得讲道理!”一个领头的士绅大声嚷道,招呼家丁们与军官对抗。
“就是,大家一起上,要是让大将军如愿了,从此以后,他就会尽情盘剥咱们!”有人立即响应道。
当然,也有人有些胆战心惊的问道。
“老爷,这些军爷会不会动刀子杀我们啊?”
旁边立即有人说道:
“官军不杀百姓,谁若动手了,咱们在朝中的乡佬必定放不过他们!治不了那个大将军,还治不了他手下兵!”
“就是,治不了官,还治了不兵?那些兵,那里敢动……”
当然也有一些见势不妙的已经悄悄的离开了,就在这时,只听王玉林冷冷道:
“过时不撤者,皆是贼寇,杀!”
“杀!”
在一阵呐喊声中,王玉林一马当先,冲上前去,冲着领头的士子,一刀劈了过去,西瓜大的脑袋瞬间就被砍掉了,鲜血喷溅中,脑袋摔落在地上。
这一瞬间,所有人都愣住了,他们压根就没有想到,官军真的敢杀人,而且就这么甚至连警告都不警告,就直接杀人了!
与此同时,王玉林身后的骑兵们手持长刀,也开始对那些士子士绅们发起了无情的冲击,他们挥动着手中的骑刀,直接砍向对方,一时间,鲜血喷涌,到处都是一片哭喊声。
“快跑吧!”
血肉横飞眼,眼见不妙的家丁连忙扔下了手中的兵器,直接跳过躺在地上的老爷朝着远处的巷子逃去。对于这些逃走的人,骑兵们倒也没有追击,而是继续向前冲击,借着战马的冲击力,他们在大街上横冲直撞。
眼见官军真的敢杀人人,那些原本还群情激愤的人们,顿时哭爹喊娘的的乱成了一团,而后就一哄而散。
轰的一声,那些聚焦在衙门前的人们崩溃了,人们开始往四面八方逃跑,有几个吓得腿软的早就瘫在地上投降了。
骑兵们的铁蹄叩击在坚硬的石板,发出了清脆的声响,尽管那些人奔逃,但是王玉林仍然领着骑兵们奋力追杀,他要让这群人知道,敢于挑衅法律的代价,必定是血的代价!
就这样骑兵们不管不顾的开始了追杀,主要以身穿锦衣为主的士绅士子为目标,遇到手拿武器的家奴也是顺手给上一刀。
在骑兵所过之处,只留下一路的尸体与鲜血。
而王玉林的声音仍然在城中响起:
“继续清理城中贼寇,所有参与者全部抄家!”
这一天对于苏州城内的很多人来说是心惊胆战的。他们第一次见识到了拿着刀把的人怎么用刀子来说话。直到这个时候,他们才发现自己最擅长的那些。完全变成了一个笑话。
过去他们掌握着地方舆论,他们去裹挟民意,他们煽动民意,他们借此勒索官府。
这就是他们所做的一切,但是当刀子落下来的时候。他们才第一次发现面对刀子,自己是何等的虚弱,过去所做的一切,不过也就是一个笑话。
这一天,不知道多少人在铁蹄下瑟瑟发抖。当一切结束的时候,那些暗叫做庆幸的人们并不知道这一切不过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第525章
忠君爱国马士英
杀鸡给猴看!
对于这一招大家都不陌生,可是像这样男丁悉数诛杀,女眷皆被没为营妓的结果简直就是骇人听闻,
兴许是因为狂妄太久了,以至于江南的士绅豪族压根就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在他们看来,一但掀起民变,那位大将军势必就会妥协,就像历年来的官员一样,其实,多年来,无论是清田也好,清理拖欠也罢,有明一代,就没有谁真正办成过此事,就拿海瑞来说吧,他够刚了吧。任应天巡抚时力摧豪强,可不到半年就被撵走。
究其原因就是江南士大夫在朝里影响力巨大,若有谁敢于清田追欠,那也自然有的是办法让其滚蛋。言官不行,那就用民变,总之有的是办法。
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
可他们显然忘记了一点——这位爷可不是寻常的官员,海瑞够钢不假,可是他不敢动辄杀人,可这位爷非但敢杀人。而且还敢另设衙门。
“乱世当用重典,如今天下纷乱,流寇四起、民变不止,不应再苟于常法,另设审案局,专门处置乱徒!”
在朱国强的指示下,南京成立了审案局,专审各地抵触清查军田的士绅民户,对那些煽动民变的家丁家奴,一律处以重刑。当然,他们出可以戴罪立功,只要从实交待出是受谁指使煽动百姓,非但可以脱罪,甚至还可以赏银五两。如此恩威并施之下,那些人自然把主子供了出来。
循着李家的旧例,这些煽动民乱的自然都给定上了一个“谋逆”的大罪,不管是指挥使也好、千户也罢、百户也好,只要是参其中的,捉一个,杀一家。动辄抄家,尽诛其族,只有女眷幸存却又被打为营妓。
一时间,各卫所无不是风声鹤唳,甚至就连同整个南直隶上下,都被这位大将军暴虐的手段给吓倒了!
“幕后主使杀其全家,那些带头闹事的要尽量流放,该杀的杀,乱世用重典,想要天下太平,就非得要心狠手辣,不讲仁慈,要以申、韩、商鞅的手段办案……”
每一次面对审案局的官员禀报时,朱国强都会重申着他的态度。
而且为了收到杀一儆百的效果,他特意命人制作二十个站笼。犯人头卡在木枷中,立在站笼里,白天用车拉着,在城内四处游街。夜晚则放在审案局前,派兵守住。不给吃,也不给喝,不出三四天,犯人就会站死在笼子里。这些个站笼天天都装着犯人,天天都在南京城内巡游,弄得全城百姓见之发怵。一时间无人不被这样的手段给吓到了。
而士民乡绅要求废除站笼施行仁政的状子,雪片似地飞往应天巡抚衙门,有几个人跑到张亮那儿告状,请求其主持公道。
对于他们的请求,张亮自然是嗤之以鼻,他心里甚至暗自想到——你们一个个的请我主持公道,这岂不是要把我架在火上烤,你们怎么不去求朝廷?
其实,他们还真的通过各自的渠道向朝廷求救了,弹劾着平虏大将军的残暴。可问题是天高皇帝远,朝廷眼下根本就顾不上这边啊!
看着那些请求施仁政的状子,张亮心里隐约的猜到了另一个可能——这才是大将军的第一步棋。
大将军的下一步棋会怎么下?
就在张亮揣摩着大将军的心思时,插着驿旗的快马伴着信使的“八百里加急”的喊声,径直闯进了南京城门,然后圣旨被直接送到了南京六部的值阁,很快京城传来的圣旨。
“陛下下旨召天下兵马勤王!”
朝廷的旨意刚一传来,整个江南无不是为之一震,他们震惊于北方局势突变的同时,所有人的眼前无不是一亮,他们突然意识到了机会!
这是把大将军送出南京、送出南直隶的机会啊!
只要大将军离开了南直隶,这个清田自然也就人走政息了。可问题是,怎么把这“杀神”送出南京。
这天下午,南京兵部尚书马士英来到了大将军府,一见到大将军就跪下磕头,同时语气激动的说:
“大将军,目前闯贼兵近京师,陛下下旨召天下兵马勤王。大将军一身系天下臣民之望,还请大将军尽快发兵京城勤王,请大将军勿负天下忠臣义士之心啊!”
瞧着面前的马士英,朱国强的脸上带着笑容,对于这位历史弘光朝的首辅,他倒是有不同的看法,满清南下,南京勋臣皆降,这位手中无一兵一卒的首辅拒绝投降,带着太后逃到浙江一带,进了杭州以后,知道弘光皇帝已经被俘,就同在杭州的官僚商量请潞王朱常淓监国。之后他以太后和朱常淓的名义继续抗清,然而后者也马上投降清兵,马士英仍未死心,继续带兵南下,然而在后来的唐王、鲁王两政权中几乎成了过街老鼠,更无人重用他,他并没有因此就转投清方,而是尽力以抗清的实际行动改变自己过去的不佳形象,直到在福建被清兵俘虏后杀害。满清文献笔记对他的死去记录颇多,但没有一项提到他想要投降。
对于马士英那位听说赵之龙、钱谦益等人献门率众投降,在城门大书数字“大明礼部仪制司主事黄端伯不降”的黄端伯的评价再公允不过。
在审问黄端伯时,多铎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8/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