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4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0/949


“下臣见过大将军。”
张秉文仍然是已往一样的行礼,不过心底却有一丝暗喜,毕竟现在天下的局势已经与大将军初来南京时大不相同了,但他仍然不敢说出自己的真正想法。
“听说大将军已经决定北上勤王,下臣特意来见大将军,问问大将军可有什么需要下官相助的地方。”
“含之,你来得正好。”
张秉文这几句假话当然瞒不过朱国强。
“明天,最迟后天,我就要北上了!”
“这么快?大将军一切都准备好了?”
张秉文按捺不住心中的惊喜。
“准不准备好,都容不得我再呆在这了,毕竟,现在的局势紧张如此,兵贵神速,越快越好。”
有些事情确实需要快一些。这种快当然不是为了向崇祯交代。而是为了给天下一个交代。
有时候哪怕是装模作样,一些事情也总是要去做的。
在说出这番话之后,朱国强看着张秉文说到,
“那件事准备的怎么样了?”
张秉文点头,然后说。
“请大将军放心,现在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张秉文的回答让朱国强点了点头,但是他并没有立即说话。而是沉默片刻才说。
“一切按计划行事”
第527章
高墙里龙子凤孙
崇祯十七年三月初七,在通往凤阳的官道上奔驰着一队骑兵,大约有一千多人。这些骑兵所骑的全是体高五尺有余的辽东骏马,这些骑兵无一例外皆身着明铁甲,他们时而加鞭飞奔,时而缓奔,以便使胯下坐骑得以休息。
马蹄声暮色沉沉的旷野里像一阵凶猛的暴雨,时常从附近有如鬼域般配的村庄里引起来野狗的吠叫。一些惊魂不定的野狗躲在黑影中向官道上张望着。
鬼域!
骑着辽东骏马上的郑森,行走在有如鬼域般的江北大地上,心头异常的非常沉重。
尽管在南京国子监时,他曾不止一次听人提及东虏入寇后,江北千里无人烟,可是却从不曾身临其境,而现在,从过江以来,沿途所见尽是一片荒芜,曾经繁华的市集变成了荒凉的无人鬼域,耕地变成了荒地。
发现郑森的异样后,李大开叹道。
“大木,你看,这就是眼下的北方,前有东虏入寇,后有流寇横行,贼过如梳,兵过如篦,北方各地现在几乎都是这副生灵涂炭、千里赤地的模样……”
总兵的长叹,让郑森沉声说道。
“末将恨不得现在就杀尽天下的流寇,还我大明百姓一片朗朗乾坤!”
在老师的推荐下,郑森非但进入了大将军府,而且还深受其信任,现在更是被委以重任的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不负大将军所望,为国效力。
对于郑森的话语,李大开只是微微点头,然后说道。
“我们还是尽快先赶到凤阳吧!到了凤阳,还有一件事要办。”
所谓的事情,其实再简单不过,就是请中都镇守太监释放被关押在中都高墙里的庶人。
而废唐王朱聿键就是其中的“大人物”,他是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孙,而朱国强,应该说德世子朱慈颖是朱元璋的十三世孙。也就是说他比朱国强大四辈,客气一点得叫他皇高叔祖!
不过他现在是个关在中都高墙里的庶人。
对于这位唐王,朱国强可谓是闻名已久。
在明末的那么多藩王当中,能够真正无愧高皇的毫无疑问就是这位朱聿键了。
虽说朱聿键生在藩王之家,但是却从小接受吃苦教育。被他的爷爷唐王朱硕熿圈禁在王府承奉司内十六年,从12岁一直圈到28岁!在崇祯二年时,他爹唐王世子朱器墭还被他叔叔毒死,他自己也差一点丢了世孙的地位。结果遇上了吊唁唐世子的地方官陈奇瑜替他出头,这才保住了世孙地位。
在继为唐王之后,这个被爷爷关了12年的朱聿键也显示出了非同一般的果决,为了给父亲当年被毒死一事报仇,他居然在崇祯九年的七月初一杖杀了自己的王叔福山王朱器塽,还把另一位叔父安阳王朱器埈打了个半死。
而在当年的八月,他做出了一件更加出格的事情。居然在清兵入寇时,当年八月,清朝王爷阿济格率兵攻打北直隶等地,清兵入塞连克宝坻,直逼北京,京师戒严。朱聿键心切,上疏请勤王,崇祯帝不许,竟不顾“藩王不掌兵”的国规,招兵买马,自率护军千人从南阳北上勤王。
此举自然是惹得崇祯皇帝大怒,当年十一月下部议,废为庶人,而且还抓进了凤阳高墙,一直关到现在!朱聿键高墙圈禁期间,凤阳守陵太监索贿不得,用墩锁法折磨,把他折磨的几近死亡,熬了七年,才在路振飞的保护下,保住生命。
这位所谓的唐王,差不多半辈子都在牢里头!
在历史上,朱聿键是南明的隆武帝,郑成功的国姓爷就是他封的。关于他的事迹或许不多,但在最后也以身殉国,可谓是不负高皇了。而他的兄弟朱聿鐭则是绍武帝,也在登后殉国。而另一个兄弟朱聿锷则在两个兄长先后殉国后退守台山汶村城坚持抗清,最终兄弟三人先后为抗清而殉国,也不愧为太祖高皇帝之后了。
对于唐藩的这几位既不怕苦,也不怕死的“高皇子孙”。朱国强虽然谈不上看好,但是对于他们,他倒是另有计划。在将来登基时,他总需要一些宗亲作为帮衬,甚至将来,他也就需要这样的贤王!
毕竟,大明还是需要“亲亲之谊”,需要宗藩的。
所以,在反复考虑之后,朱国强还是决定放出高墙里的庶人——让他们于军中效力,戴罪立功。
好吧!
其实也就是想借此,另外打造一个亲藩体系——一个对他德藩世子感恩戴德的亲藩。他们或许都是因为种种理由被贬为庶人,在中都高墙备受太监凌辱,但是在圣明的德世子的恩典下,他们得已在军中效力,共卫高皇江山,将来在时机成熟时,新皇帝继位后,重新恢复他们的身份。如此种种之后,这些人自然会是新皇帝的人。
……
高墙!
对于寻常人来说,这是一个闻所未闻的名词,但是对于宗室子弟而言,高墙早已经是恶名远播,不知多少人在知道自己要被关入高墙时,或是悬梁或是撞墙,即便是到了地方的,最后也少不得圈死在高墙里。
高墙多高?
比山还要高,对于圈禁于其中的宗人们而言,恐怕比压孙猴子的五指山还高、还重。
可实际高的并不是墙,而是心!
而是看守太监的心。
“十三爷,怎么,给家里去信了吗?”
又一次,看守太监胡公公,瞧着小院里的人,冷冰冰的说道。
“回公公话,我虽说是宗室,可却也只是宗室旁枝,家境谈不上宽裕,与况且现在北方流寇横行,即便是去了信,怕也没什么用处,还请公公见谅,”
朱由柱不卑不亢的答道,
“哼哼,好你个朱由柱,这骨头当真是硬,来啊!照规矩上墩锁!”
胡公公的话音刚落,那边就有小太监走过去,架着朱由柱便给他上了刑。
所谓的“墩锁”,就是木箱,上盖有四个洞。分别锁住手脚,由于人无法站立而得名。时间一长,用刑的人就会因四肢淤血,呼吸困难,被活活憋死。古往今来,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被这样活活折磨死。
当然在这里他们会拿捏着分寸绝对不会让人有性命之忧,但越是如此,对也就越多,有时候还不如死了算了。
“哎,何必硬撑着呢,死了便死了吧……”
朱由柱在心里默默的想到。对于这里的人来说,或许,死就是一个解脱。
毕竟,这样的日子,他已经忍受了太长时间。
其实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他不是说没有动过轻生的念头,尤其是面对着祖宗的江山危在旦夕的局面,什么都不能做到,他恨不得就这样死了,至少现在死了,用好过将来面对亡国的局面。
哎,那就死了吧。
死了也就不用再考虑这些问题了。
就这样吧……
也许是因为放弃了生的希望,平时还能坚持上几天的朱由柱,不过刚被用上一个时辰的刑,人的意识就模糊了,意识模糊中,他甚至感觉自己又一次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
就在意识越来越模糊的时候,他隐约的听到有人喊道。
“快,快放下来,谁他么的以下犯上,居然给十三爷上刑!”
再一次醒来的时候,朱由柱发现自己躺在床上,房间并不是自己身处的那间小屋。
这是那?
这是怎么回事儿?
就在他疑惑的功夫,旁边过来一个小太监,惊喜道。
“哎呀,十三爷,您老醒了,小的这就去喊刘公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0/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