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4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4/949


京城内外城的街道上,到处都有毡帽蓝衣的顺军兵将在游荡。刚入城时的军纪早就荡然无存,一个个的都彻底现了原形。在沿街索饷的时候,破门而入要吃要喝的,勒索卡要的,都再寻常不过,沿街的铺子里要有什么值得一拿的东西,也是直接拿走。
而这不过只是一开始,他们啰嗦习惯之后,自然而然的各种暴行也就随之产生了。
瞧着空荡荡的市街,孙可为不禁长叹口气,身为大顺的丞相,他当然知道已经有不少人向陛下提过整肃军纪的事情,而陛下也是赞成的。可就是没有办法……因为大顺必要在通过拷掠来筹备银子,然后用拷掠来的银子给部队发饷。
一行人刚转过一条街,便见数十名顺军正在一所大宅中掳掠,拖了两名年轻妇女出来。两名女子大声哭喊着,挣扎着不肯走。
见状孙可为大怒道。
“岂有此理,光天化日之下居然敢强抢民女!拿下他们,可可他们是何人部下!”
正在强掠女子的顺军见是丞相来了,立即大喊一声,纷纷抛下妇女财物便逃走了。
一路行去,孙可为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几天的放纵拷掠后,军纪已经荡然无存,空荡荡的街上只听得到处都是军士呼喝嬉笑以及百姓哭喊哀呼声。大街小巷,顺军士卒到处游荡,身上背着掠来的绸衣财物,有的扛着抢来的女子,不顾女子的挣扎哭喊满面淫笑的行走着。
光天化日之下抢掠百姓者有之,强抢女人者也是数不胜数,拿不胜拿。抓不胜抓,到最后,即便是身为大顺的丞相,孙可为也只能不住长叹。
“丞相,这,这就是咱们大顺的天下吗?”
跟在丞相的身边,李存邦的面色凄然,他与孙可为一样都是士子出身,原本一心想望李自成得了天下之后,从此天下太平,百姓能安居乐业。但目睹了李自成和刘宗敏等人的言行,又目睹了顺军上下满城劫掠的惨况。
即便是崇祯在位时,天下又何至于如何?
满腔热血登时化为乌有。面对他的发可,孙可为只是沉默不语,再向前走几步,只见地下躺着几具尸首,两具女尸全身赤裸,身体上尽是蹂躏的痕迹,尸身上伤口正涌着血,显然刚死去未久。
这时李存邦再也忍耐不住,对着孙可为说道:
“丞相,你说陛下为民伸冤,为……为百姓出气,可就是这样伸冤、出气的吗?”
说着他突然坐倒在地,放声大哭起来,这个时候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友人在得知他从贼后,都是一副唾弃状。
贼就是贼!
那怕就是穿上了官衣,可撑不了几天就会原形毕露。在他们的眼里百姓从来都不是百姓,不过只是他们眼中的任杀任取的鱼肉而已。
“入城之后,有人妄自杀伤百姓、奸淫掳掠的,一概斩首,决不宽容!一概斩首,决不宽容……谁人斩之,谁人斩之……”
李存邦念叨着当日李自成入城时,对着城上射出三箭时许下的誓言,一时间满面尽是泪水。
孙可为同样也是悲愤不已,说道:
“我这就去求见陛下,请他非立即下令禁止掳掠不可。”
就罢就调转马身,回到皇城,在皇城门外向卫士说有急事求见陛下。卫士进去禀报后,过了一会,出来说道:
“丞相,陛下已经睡了,谁也不敢惊动。请丞相明天来吧。”
孙可为大声说道:
“自我跟随陛下以来,有事求见,陛下深更半夜也必定会接见。你再去禀报!”那卫士一声,连忙压低声音说道。
“丞相,权将军给陛下进献了几个美女,陛下正在后宫,要是小的再去禀报的话,肯定会惹来陛下不快,到时候,小人会丢掉性命的!”
孙可为闷哼一声道:
“好,那我就在这里等着,等陛下醒了之后再见。”
对李存邦说道:
“渭勤,你先回去休息吧。”
李存邦连忙说道:
“我在这里陪伴丞相吧。”
就这样,两人一直等到天色大明时,才见一名卫士从皇城内出来,说道:
“陛下召见丞相。”
两人跟着他来到东暖阁外的侯室中,那卫士便出去了。就这样两人一等就是半天,眼见午时已过,却始终不见陛下的召见。
一时间两人你瞧着我,我瞧着你,神情显得极为凝重。
其实,倒不是李自成不愿意见孙可为,而是因为军情紧急,在因为接到了“伪帝”领兵离开山海关向京城开拔的情报。
伪帝是谁?
就是平虏大将军啊。
崇祯上吊之前,居然把皇位传给了他,这皇位不是应该传给太子的嘛?太子……崇祯自己把太子给废了,这崇祯的心可真毒啊!
他这一招,逼得李自成所有的计划都化为了泡影。
原本他可是想要和那人共天下的,反正那位也是乱臣贼子,可谁曾想到崇祯那个穷鬼居然临死的时候用了这么一招。
这招可真毒啊!
第555章
为国为民李自成
沧州城外,运河两岸的旷野里,除了兵营还是兵营,一座座土垒构成的“土城”,耸立在城外,这些屯兵的土城中间,来回奔走着运煤和运粮的马车,车身上满是泥浆的马车在泥泞中挣扎着,泥泞中和着驴粪、骡粪、马粪,在大兵们的牛皮靴子踩揉下混进了泥浆里。
运河上,到处都是运输物资的船只。沿着运河送来的不仅有各种物资,还有源源不断开抵达这里的官军。
这些官军除了从湖广过来的官军外,还有湖广、江西、南直隶等地的乡兵,不过仍然以山东为主——从山东过来的乡兵足足有十万之众。
现在的沧州,足足聚集了十五万大军,而且还有多达二十万乡军以及各地勤王的兵马正北上。各地官府在得到平虏大将军征召乡兵的旨意后,纷纷在第一时间派出了本地的乡军。
少则千余人,多则数千人。
他们派的乡兵过来不是为了“报君父之仇”,而是为了表明态度——毕竟,这是新君下的第一圣旨。
那怕是新君还没有登基,甚至没有以陛下的名义号令四方,但有先帝的传位遗诏在,他就是陛下。至于符不符合祖制……这位爷的手里可是握着刀把子。
乱世之中,首重兵权!
对于身处沧州的朱国强来说,他当然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军队。
相比于手中无兵无钱的太子也好,福王也罢,拥有山东、辽东以及朝鲜作为后方他,所拥有的力量不是他们所能对抗的。
可,这一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君父之仇”,是李自成的脑袋!
李自成的脑袋是朱国强登基的贺礼!
不过即便是如此,在抵达了沧州之后,他非但没有立即命令军队北上,甚至还命令部队停了下来。
从那天起,数万大军就驻扎在沧州城外,而各地赶来的兵马也越来越多。
身为兵部主事的钱邦芑,在抵达沧州后,一直负责接待各种援兵,查验兵员、安排住所、补充兵器,忙得是不可开交。
这天迎来了苏州总兵陈国威率领的三千兵马后,作为镇江人的钱邦芑自然和他聊了起来。
“开少,你是陛下的身边人,可知道陛下为什么不立即发兵收复京师?”
“圣心又岂是我等所能测,不过以我看来陛下必定是想要一战定乾坤吧!”
钱邦芑笑着答道。
“一战定乾坤?”
“是的流寇兵力甚众,号称百万之众,那怕就是打个五折,也有五十万,蚂蚁多了咬死象啊。等到各地兵马聚齐后,再挥师北上,以数十万大军围剿流寇,要是能一战将其尽数剿灭,到那时流寇便能不再为祸天下,百姓也就能重新安居乐业了……”
面对钱邦芑的解释,陈国威点了点头,然后轻声说道。
“要是如此的话,那可真是天下百姓之福了!”
其实,作为苏州总兵的他在接到先帝勤王的旨意时,也曾犹豫过,但在得知平虏大将军领兵北上时,就立即点兵北上了,跟着平虏大将军能捞着功劳啊!
在半路上得知先帝殉国,且已经将皇位传给平虏大将军后,他走的比谁都快,为什么?
为了表忠心啊!
作为最早赶到沧州的几个总兵,他相信陛下将来肯定不会亏待自己,只是不能就这么等下去啊,于是他便压低话声问道。
“开少,不知陛下什么时候,有时间召见我等?”
“军门只管耐心等待,那边已经禀报陛下了,想必就在这两日吧!”
这边钱邦芑安顿着苏州总兵陈国威一行时,另一边沧州城外的本地士绅李府大宅内,站在一个巨幅沙盘的面前,朱国强问道。
“萃蓭,以你看来,接下来,咱们应该怎么打?”
沉思片刻,周遇吉答道。
“那要看陛下想要什么样的结果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4/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