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4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9/949


别说是朱聿键、朱由柱这样的宗室,就是周围的官员也都被吓了一跳,他们无不是惊讶的看着监国,监国这是要干什么。
“你们别以为孤是信口雌黄,说这不符祖制。先帝为了保祖宗江山传位给孤,符合祖制吗?按大明的祖制,能传到孤这吗?就是轮上一圈,也不一定能轮到德藩,祖制不可违?什么是祖制,保住祖宗的江山才是最大的祖制!保江山的才是祖制,要是光说祖制,不,皇帝能打下大明江山吗,咱们老朱家的祖制是什么,你们说说。”
老朱家的祖制是什么?
这个话不用说,大家伙儿都知道是什么,那肯定是端着破碗去要饭啊。
连高皇帝在写史书的时候都没有隐讳这一点。朱国强当然也不需要隐瞒。
“高皇帝端过破碗,要过饭,在寺庙里当过和尚,要是欧皇弟一味的守着这些,我就想问问诸位,还有咱们大明的天下吗?他们一个个动不动呢就说着老祖宗的规矩,高皇帝还把位子传给了建文呢。什么是祖制?你们一个个的都说说。”
其实也就是到了这个位置上可以胡说八道,要是换成其他人说这段话,那就是大逆不道。
哪怕是有他在这里问着,众人也没有一个站出来说的。一个个的都耷拉着脑袋不敢再说话了。
还能在说什么,难不成站出来拍着胸膛说“咱们老朱家的祖传法宝就是端着破碗要饭吃”。
这样的话有谁敢说?
这话现在说说兴许没什么,等到将来万一要是旧事重提的话那指不定是要掉脑袋的。
见没有人敢接自己的话题,朱国强倒也不觉得意外。要是有人敢接,那才真正奇了怪了。
于是他又语重心长的说道。
“别说是高皇帝了,就是成祖皇帝要是知道天下到了这个地步一个个的还在这里墨守的陈规,都会气得直踢棺材盖。什么是祖制?”
又一次,朱国强反问道。
“能保住江山的东西就是祖制!”
第560章
周遇吉的土门关
保住祖宗的江山才是最大的祖制!
其实之所以会说出这番话,并不仅仅只是为了把这些宗室弄到军中当炮灰。同样也是为了证明自己继承皇位的“合法性”。
我能保住祖宗的江山,我这个皇帝当得当然是理直气壮的!
而更深层的还有一个原因——改革!
在中国历史上,那怕就是春秋战国时的改革,都会有人跳出来说什么“祖制不可违”,他们跳出来说的那里是“祖制”,分明就是以“祖制”为借口反对改革。
可偏偏每每很多人还能得逞。
为什么?
归根结底是因为一个字“孝”。
违背了祖宗定下来的规矩,就是不孝。你想改变祖宗的规矩,就是不孝。
你瞧,守旧的保守派或者说利益的既得者,就是这样给你扣顶大帽子。
打着祖制的名义,那些利益既得者可以继续吃他们的肉、喝他们的汤,完全不管天下时局的变化,不管世界的变化。
而这样的保守,最后的代价是什么?
就是亡国。
春秋战国如此。历朝历代都是如此。
毕竟,社会是发展,是进步的,不在进步中改革,就势必会被历史所淘汰。
所以,朱国强才会抛出这句话。
有了“保住祖宗的江山才是最大的祖制!”这句话,将来非但他可以明正言顺的推行改革,同样,他的子孙后代,也会根据未来历史的变化,推行改革。
毕竟,现在正是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序幕,未来的世界会是什么模样,朱国强同样无法掌握,对于他来说,他或许可以在有生之年,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他有信心,通过另一个世界的科技输入,可以在半个世纪内,走完另一个世界,欧洲人用百年时间走完的道路。
火车、轮船、飞机,所有的一切都会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但是然后呢?
一百年后、两百年后,会是什么模样?
朱国强不知道,那怕在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凭借着划时代的武器,占领了这个世界,将大明真正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帝国。
可是两百年后的大明会面对什么?
这却不是他所能掌握的。
所以未来的大明必须不断的改革,这才是它永葆生机的根本。
所在,他才要从一开始,就把保守派的“杀手锏”给彻底的瓦解掉。
当然,对于心念念着要建立世界帝国的朱国强来说,他需要这些宗室去平衡地方总督以及地方政治派系的权力,西班牙在南美的统治是被谁瓦解的?
是土著人?
玩笑,是被总督以及所谓的土生白人瓦解的。
将来赐土封国又如何?
只要他们能把南洋、把印度、把非洲,把欧洲,美洲变成大明的一部分,让他们在自治邦当个大王又有何妨!
周天子可以封建诸侯,明天子同样也可以封建诸王!
当然,现在这些并不需要告诉他们。
面对信誓旦旦的陛下,朱聿键、朱由柱等人,无不是惊讶说不出话来,他们纷纷向着陛下躬身道。
“陛下,我等愿去军中效命,哪怕死于沙场,也绝不辱没高皇之名!”
朱国强还礼道。
“望诸位不负高皇之名,奋勇杀贼!”
……
“将军,虽说自从咱出沧州以来,沿途州县官绅纷纷起事夺城,尽归我大明,可土门关、娘子关、固关都是流贼驻守,咱们想要入山西,这关恐怕非得硬打不可。”
骑在马上的唐王朱聿键,穿着与普通官佐没有区别的军衣,看起来与身旁的周遇吉倒没有任何区别。
现在的朱聿键是大明西征军的都监,总兵力三万的西征军中,派进了近百位都监,每个百人哨都有一个宗室做为都监,至于能不能发挥类似政委的作用。
说实话,那怕就是朱国强自己都不太清楚。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些宗亲们无不是跃跃欲试,想要的凭借着军功挣一份家业。
不过,对于贵为亲王的朱聿键来说,他倒不在乎这些,他在意的是能不能顺利拿下山西,只要能顺利拿下山西,对他而言就是大功一件。
不于置否的点点头,周遇吉朝着太行山看去,太行山是山西最重要的屏障。而绵延千里的太行山中,只有八条隘口可供大军通过,也就是所谓的“太行八陉”中,而在八怪中“井陉”得名很早。总结了天下最重要的九座山隘,所谓“天下九塞”,井陉就是其中之一。而土门关就是进入井陉道的第一道关口。那里的地势“四面高平,中下如井”,所以被称为井陉。土门关又称井陉关,或者又叫井陉口。井陉道连接着山西和北直隶,想要进入山西,就非得夺下土门关不可啊!
而且土门关,不过只是其中之一,接下来还有娘子关,还有固关……
虽然事情不好办,可是仗总归还是要打的。
“都监放心,此次西征,考虑到沿途的关隘众多,陛下特意为咱们西征军加强了火力,到时候,只管炮击攻城就是了!”
其实周遇吉嘴上这么说,他的心同样也提到嗓子眼里,这同样也是他的第一战啊!
尽管他是久经战阵不假,但这一仗关系到他能给陛下留下什么印象,宁武关他守了,可那是在先帝那会守的,而且关也陷了。
现在陛下对他委以重任,让他统领西征军,担负收复山西的重任。这样的知遇之恩让周遇吉恨不得粉身碎骨以报答陛下的洪恩,可问题是……山西有那么好打吗?
土门关、娘子关、固关不说,太原也有流贼把守,甚至还有大同的姜瓖,算起来山西有流贼的五六万大军,看似兵不多,可这些兵都守在关隘、险城,都是据险而守。
不打下那些关隘的话,流贼完全可以从其它地方进入山西,到时候,他们甚至可以在山西据险死守,如此一来,陛下速战速决的计划,就很有可能化为泡影。
万一流贼要是派援军过来,又怎么办?
第561章
没有名字的凤子龙孙
几个血淋淋的脑袋悬在土门关的城头上,脑袋不是别人的,正是土门关守将陈裕夫人的,这夫人是他刚“娶”的井陉大户李家的小姐,之所以杀她,是因为她爹投降了官府。
在得知这个消息后,陈裕非但下令砍了劝降的人,还砍了如花似玉的李小姐,以表明决心。
只要看到城门上悬着的脑袋,人们就会明白,这必定是场硬仗。
“弟兄们都听好了,这土门关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关,别看咱们只有两千人马,只要俺们守在这,这些个狗官就是拼了脑袋也别想拿下土门关……”
站在关城上的陈裕不时的给弟兄们鼓着劲,打着气,曾经参加过宁武关之战的他,甚至还特意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9/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