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4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6/949


“我,我也要脱吗?”
“都脱了吧,这衣裳弄脏了可惜!”
“啊,好好……”
陈大公子欢喜的脱掉衣裳,和他爹等着官袍时。身后的顺军已经上将他们都按下去。陈演也被人反扣着胳膊,按在地上,心觉不妙的他大声叫喊起来:
“这是怎么了?这是怎么了?我要见陛下,我要见陛下啊……”
“见陛下,就是陛下下旨用你们的脑袋祭旗的!”
身后的人笑道。
“别动别动,动了吃苦头的还是你自己,杀头时,你一动指不定还得再砍一刀,”
天!
要、要杀头啊!
陈演惊讶得睁大嘴巴,这,这有天理吗?
不,不是要封官吗?怎么被捉来杀头了,还要祭旗?
苍天啊!
这到底是什么世道啊?
“爹,爹,我不想死啊,我不想死啊……”
伴随着“咔嚓”一声儿子的喊声戛然而止,陈演就看见一个东西滚到了他的面前,血红血红的,定睛一看,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这是他的儿啊!
就这么被砍了脑袋!
“儿啊......”
陈演还没哭喊出来,身后刀就朝着他的脖颈处砍了下去。
手起刀落,人头落地!
脑袋被砍下来了,直接用绳系着头发,然后被提了出去,这些脑袋将会吊在内城的城墙上。
陈演和其它人的脑袋的用处就是如此,不过就是用来威慑人心的工具罢了。
这阵子为了筹集军饷,投降的也好,没降的也罢,那些明朝的勋臣、百官以及内官,都被拷掠一番,至于商人更是跑不了的,对他们更狠,甚至达到了敲骨吸髓的地步,乃至普通百姓也都受到各种的损害。
商人们要助饷,要不然杀头,甚至会有成群结队的顺军闯进民宅,勒索钱财不说,要是百姓谁家有个漂亮媳妇、女儿,自然也是顺手牵羊,这阵子,单就是京城的护城河里,不知丢下多少女子的尸体。
遭遇了这些之后,那怕就是再对大顺满怀希望的人,也会变得绝望,况且“不纳粮”对京城的百姓本身就没有什么吸引力,又不种地纳什么粮?
被祸害的不清的京城官员百姓,无不是纷纷怀念起了大明朝了。百姓们在家里祭拜着“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的先帝爷同时,怀念着大明朝的他们,和过去一样,在京城揭贴告示,公然号召反对大顺,迎回监国,
这一切,都让李自成非常恼火,在恼火之余,同样有一些担心,那些人可都是前朝的遗老遗少,他们骨子里头就不接受大顺夺了天下,虽然这样的人历朝历代都有,但是总归还是要杀一些的,要不然大家伙儿都起来反对大顺那还得了。
虽然这些天也杀了一些揭贴的人,可杀的也不过就是一些爪牙。要不然就是一些曾是不足的年轻书生,杀那些人又有什么用?
不过今天却不一样。今天杀的可都是大人物呀!就连前朝的首辅也杀了。这下子总能震慑一些人了吧,今天的祭旗,就是为了威慑宵小。就是为了告诉那些人。
大顺朝一样会杀人。
当然这些天大顺的兵也没少杀,但是并没有像现在这样光天化日之下直接把这些人给砍了脑袋。
这下子那些人肯定会有所忌惮,这样的话也能放心的离开京城了,至少不用担心自己前脚离开,后脚那些明朝的降官儿就造反了。
目的已经达到得李自成,甚至都没瞧上一眼那些尸首,不过只是几个死人而已。骑在高头大马上的李自成,意气风发的将大手一挥。
“启驾!”
第569章
御驾亲征
三月二十九,刚一登基称帝,身为大顺皇帝的李自成杀了一些明朝的降官之后。就亲自率领三十万大军,号称五十万,浩浩荡荡的南下讨伐“不臣”了。
浩浩荡荡的三十万大军,刚一出动,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战关系到天下的将来是姓朱,还是姓李。
在李自成领兵南下的同时,朱国强同样也在注意着他,对于这一天他同样也是期待已久。实际上自从抵达沧州后,他就一直在沙盘上进行兵棋推演,在推演中,他想象过各种可能。
最后得出的结果是什么呢?
此战必胜!
不仅仅是必胜,而且是必须要胜。只要打赢了这一仗,大明内部最严峻的问题也就解决了,至于流民,至于自然灾害,有了东南亚作为未来移民开拓的目的地,那里可以安置千百万移民,那些移民当然也会给大明总之,足够的粮食供应本土。
未来的东南亚会成为大明的粮仓,有了那里作为依托,许多问题都将会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但是,自李自成为首的流寇,但如果不把他们给剿灭了,那么天下的百姓就不可能过上太平日子,大规模的移民也不可能进行下去,甚至就是自己的注意力也不可能转向海外。
无论如何,都要一战定乾坤。哪怕就是……采用一些特殊的手段。
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默默的在心里念着这首诗,凝视着西北方,朱国强暗自在心里想到。
“国姓啊,孤能做的也就是如此了,要是此战你能打赢的话,将来少不了你一个国公之位……”
没有任何人能够理解朱国强在内心深处,对郑成功、对李定国的那种极为特殊感情?
那种孤忠是让人景仰的?
尽管郑成功加入自己的幕府很晚,甚至他实在是太过年青?
但是并不妨碍对他的委以重任。
守真定!
……
真定就是后世的正定?
满清时为了避胤禛的名讳,将用了1000多年的真定改为正定。你瞧?
这就是殖民统治下的现实,一个最简单的避讳?
甚至连同音都要避?
不避,就是大不敬!
在真定士民起事归明后,郑成功就奉命率领一营三千余官兵进驻正定,别瞧一个小小的正定府?
可却是在顺军归途的必经之路?
只要李自成想从山西归陕西,飞也飞不过真定,所以,这也是他南征的主战场。
不过只是几日的功夫,真定城外就已经是营垒连连?
旌旗遮天,漫山遍野都是扎着白布巾?
拿着武器的流贼,足足绵延十几里。
作为南下的先头?
刘芳亮率领了五万大军,把不大的正定城团团包围?
非但围住了城?
而且还挖出了壕沟?
数道壕沟把正定围得像是个铁桶似的,不过,在正定城外也有一道壕沟是明军的,战壕外一道树枝鹿砦,不过因为兵力有限,所以防御显得有些单薄。
在距离城墙数里外,为首几人骑在马之上,头戴毡帽,身披毛呢披风,在那谈笑风生,偶尔的,他们还会拿着望远镜观察着城内外的防御。
而他们手持这种“凤凰牌”单筒两节望远镜正是产自大连的“凤凰光学仪器厂”,说是厂,其实不过只是一间稍大些的作坊,作坊里有玻璃匠人制作玻璃,有研磨的师傅专门研磨镜片。而大连产的四倍单筒两节望远镜,更是大连的名牌货,因为清晰度高,而备受外界欢迎。
一支百两,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不但出口欧洲,而且还内销到内地,就连刘芳亮这样的流寇手里也都有一两支。进口替代贸易确实大有可为啊。
在刘芳亮用望远镜打量着真定城的防御时,一个传令兵骑马奔来,在大旗下翻身下马道:
“禀报制将军,权将军已经领兵五万大军已出了保定,正在往正定增援,皇上命将军尽快攻下正定!”
刘芳亮点头问道:
“明朝那边现在有何动静?”
“明军的各部人马还在原地按兵不动,离我最近的是深州的李定国,所部大概一五千人马,在河间还有毛承斗的一万五千人马,不过都没有动静。明军的主力仍在沧州!”
郭升哈哈大笑道:
“哈哈哈,他平虏大将军必定是要等皇上率领的二十万主力,是他用十二打三十,这胆子可真够大的啊!咱们先打下真定,等拿下真定之后,再与他大战三百回合,灭了明军,到时候天下就是咱们大顺的了!”
众人闻言都是哈哈一笑,颇为得意,他们不能不得意啊,刘芳亮本部有五万人马,皇上又率领三十万人马,加在一起足足三十五大军!算起来,差不多三倍于官军,这次北伐大顺朝靠的是什么?不就是百万大军的赫赫军威嘛!
与历史上不同,这次为了防备朱慈颖,李自成只留下了少部分部队留守潼关,河南,率领五十万主力浩浩荡荡的杀进了山西,直取了京城,虽然期间有损失,但中间又在山西掳民为兵,待到了京城时,兵力非但没少,甚至还多了十几万。
蚂蚁多了啃死象!
那怕那位爷真的是神仙下凡又能如何?
刘芳亮哈哈一笑道:
“先把真定打下来再说,打下真定,再取土门关,断了周遇吉的退路,到时候,姓朱的自然也就心急了!”
虽然刘芳亮看似是个粗人,可是打了这么多年的仗,经验十足的他,当然知道对大顺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什么。
“打通了井陉道,咱们就处于可进可退的不败之地了!到时候,他姓朱得只能急急的杀过来,有皇上的几十万大军在,何愁不胜!”
眼睛朝着真定城看去,刘芳亮对郭升说道:
“郭升,接下来就看你的了,这真定城能拿下吗?”
郭升笑道:
“将军放心,别说就是一个小小的真定城,就是换成南京城,俺一样能拿下来!”
刘芳亮哼道。
“希望如此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6/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