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4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6/949


甚至他连看都没看一眼剩下的京官……
就这样一众人浩浩荡荡的进了京城,一路直奔皇宫!
终于,一行人来到了承天门,这里是皇城的正门,广场东西两侧基本上是按照“文东武西”的布局分布着各中央机关。看着远处那个与后世截然不同的“城门楼”,朱国强足足沉默了好一会。
一旁的宋学朱见状,便说道,
“臣听说,李贼曾下令着贼首李过焚烧皇城以及各部衙门、城门箭楼,不过被李过回绝了,李过说不能为泄私愤,而让百姓负累重修皇城……”
“嗯……”
略微点了点头,朱国强心想着,这个李过倒还有几分体恤百姓的心思。
就这一点来说,他倒是比李自成强多了。暂时放他一条生路倒也无妨。
其实倒也不是暂时放她一条生路,而是因为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牵绊的自己。
终于从承天门进入了皇城,看着与记忆中的故宫截然不同的皇宫,朱国强的神情显得有些异样,不是因为自己即将成为这座皇城的主人,而是因为另一个世界所看到的,都是被满清篡改的。仅仅只是史书,甚至包括这些建筑。
现在自己却能够重新看到这一切,无疑是幸运的,但是到底是谁导致了满清毁灭了一切呢?
仅仅只是满清吗?
当然不仅仅是他们,如果当初没有这些京官儿投奔满清的话,满清又怎么可能如此迅速的夺取天下。
这些京官投奔满清,或许是和李自成的拷掠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这些人的心中压根儿就没有家国天下,对于他们来说,永远只有个人的利益。
其实这样的人又何止那些京官。京官中有这样的败类,可有那么一些人,却比这些降贼的京官更为可恨。
那些人就是晋商!
明末伴随着后金的崛起以及他们与大明之间的战争,山西的商人们嗅到了其中的利益。当时,部分山西商人以张家口为基地往返于关内关外之间,并不断为后金政权运输物资和传递情报,在他们看来,只要谁付的价钱足够丰厚,他们就为谁服务,至于什么民族大义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一句空话而已。
在满清入关后,满清就意识到晋商的重要性——“山东乃粮运之道,山西乃商贾之途,急宜招抚,若二省兵民归我版图,则财赋有出,国用不匮矣。”
在清廷的大力招抚下,晋商也开始大规模为满清征讨南明政权和各路义军出人出力,更出钱,甚至可以说,满清能撑下入关初期的财政危机,靠的就是晋商的风险投资。他们为满清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没有他们出钱出人。满清根本就不可能夺得天下,毕竟有银子没有粮食,一切都是空谈。
而这一切恰恰就是那些山西商人提供的,正是在他们的帮助下,满清才能够从南一路打到北,从来不曾为银两粮食发过愁,担过心。这也是后来山西商人王登库、靳良玉、范永斗、王大宁、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等八人还被满清为“八大商人”,开始享受“皇商”的待遇的直接原因。
毕竟他们可是为我大清夺取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啊。没有他们就没有我大清啊。
京官是可恨,是该死!
可是这些晋商,更该死!
心沉着,盯着远处的面前的宫殿,在另一个世界里,两座宫殿位于同一个位置,但是形态却是截然不同的。
是什么造成了这一切?
至少那些晋商难辞其咎。内心涌起一团怒火的朱国强对石磊吩咐道。
“四石,孤要你去办一件差事!”
第613章
这哪里是抄家,分明是灭门
“快点,快点!”
介休的范家大宅正门前,范三纶火急火燎的喊着。
大清逃了,大顺也逃了,最要命的是什么?
是那个德世子居然当皇帝了!
他当了皇帝还能有范家的好?
别人不知道范家的底线,他德世子肯定是知道的,当初范家的粮食、铜货,可都是落在他手里的!
甚至就连老二,也被那人给阉了,当了几年的太监,幸亏老二逃掉了,要不然范家上下还和傻子似的在这候着那。
现如今,最要紧的是什么?
就是趁着那人想起范家之前,先逃出关去,逃到关外。
无论是流贼也好,满洲人也罢,他们那里总会有范家的一席之地。
“快点,把东西都装上车,一样都不能少了!”
范三纶的语气显得有些焦切,不安的目光不时的朝着远处看去。
现在那位爷应该没有想起他们吧?
按照爹的计划,范家上下都迁到关外去,不是到关外的草原,而是到多尔衮刚打下来的西域,那地方不比山西差。
“大少爷,咱们真的要去西域啊!”
“不去西域,还能去那?爹说了,朝廷早晚会打下漠北,无论漠北是蒙古人还是满洲人,朝廷都不会留着他们,也就是西域,那里山高皇帝远,兴许朝廷不会念着那,咱们范家搁那也能有条活路!”
做生意做的把家都做没了!
这生意啊,可真不划算啊!
可问题是,直到现在,范三纶都想不通,怎么大明就咸鱼翻身了呢?
想不通,想不明白不打紧,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
是尽早安排好了退路,其实,在过去的两年里,范永斗一直在安排退路,范家的大半家当都被他以各种手段运送了出去。现在范三纶在这,无非就是为了把最后的一点家当带出去,当然还有范家的亲族。
“行了,话我就说这么多,总之,想要活下去,咱们就非得出关不可,不能再耽误了。”
范三纶拍着范安的肩膀,长叹道。
“要是不想走的话,我也不强求,只是……哎,以后就看天意了!”
“大少爷,小的知道怎么做,对了,大少爷,要通知王家、靳家还有……”
“通知他们也没用,两年前我爹就让他们早做打算了,可他们一个个的不觉得有什么,他们也不想想,那位爷啊……”
和别人不一样啊!
就在范三纶的心里这么想着的时候,突然有庄丁大喊道。
“大少爷,大少爷,马队,有马队朝咱家来了!”
顺着庄丁手指的方向看去,看着路上的滚滚烟尘,范三纶的脸色变得煞白——完了!
朝廷的人来了!
“大少爷,现,现在怎么办?”
眼睛一转,范三纶拍了拍范安的肩膀说道。
“范安,你带着庄丁挡住他们,只要挡住了他们,等到了关外,少爷我必有重赏!若是,你的家人少爷我绝对不会亏待他们的”
“少爷,小的明白了!”
在范安招呼着庄丁提刀带枪的据庄顽抗时,那边范三纶已经领着几个庄丁,跳上了快马,朝着小路跑去……
“范三纶逃了?”
骑在马上的石磊反问道。
“回指挥使话,范三纶领着几个亲随提前逃走了。”
“好了,知道了。”
微微点头,范家逃了,一切都在意料之中。石磊哼道。
“范家是逃了不假,可其它三百多家还在呢!”
说罢,石磊就策马继续前前,向着王家的祖宅而去,村子里的狗听到外面的动静,嚎叫了几声,然后就不再喊叫着。
马蹄踩在青石板路上,发出哒哒的脆响。石磊身后约有两百多个荷枪实弹的官兵。
与此同时,其他的三百多家晋商祖宅也被官兵包围。
当初把范三拔那小子留在府里,倒不是没有收获,正是通过他的口供,石磊才掌握了晋商团体与满清之间的联系,才摸清了到底有多少晋商与满清勾结。一开始时,以为只有几家,可不曾想最后却涉及到三百多家晋商。
早先世子爷一直隐忍着,等待着,现在……是时候动手了!
终于,一行人停在了王家的大门前,瞧着大门前高悬的“积善人家”,石磊冷笑道。
“积善,你们也配用这两个字!”
要不是配用不配用的事儿,而是大家伙儿都喜欢在门上弄这俩字,装点一下门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6/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