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5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3/949


先生什么时候打死过学生?
王介之的脸色是那个难看啊,最后干脆不看。直接扭头回舱了,任由外面炮声轰鸣作响,他直接视若无睹了。
从上午十点直到下午五点,炮击一直持续着,甚至就连吃饭的时候,都没有停止。
期间,有几艘商船企图逃出科伦坡港,也被三下五除二的直接轰沉了,有的船甚至一炮就送进了海底。
热带的五点,天还大亮。
挨了几万发炮弹,城市变成了废墟,而且突围失败后,那些葡萄牙人终于撑不住了。
“投降吧,先生们!”
在总督府的地下酒窖里,马蒂亚斯侯爵看着灰头灰脸的众人说道。
“再这么下去的话,我们所有人都会死在这里。”
“投降,如果投降的话,他们肯定会杀了我们。”
“即便是不杀我们,也会强迫我们改变信仰!”
“如果不改变信仰的话,他们肯定会把我们卖为奴隶!”
在坐的葡萄牙官员、神父,无不是惶恐不安的表达着他们的恐惧。
这种恐惧源自于几十年前的“胡利格之围”,那是一座葡萄牙人在恒河口建立的城市,在遭到莫卧儿帝国进攻后,尽管他们在顽强的抵抗后,选择了突围,但最后还是有400名传教士、混血儿和本地基督徒被俘,他们被集体押解到帝国核心区域。部分地位较高的俘虏因拒绝改宗而惨遭大象踩扁,没有价值的囚犯则直接被送往奴隶市场出售。
也正是那些人的遭遇,让葡萄牙人压根就不敢想象投降后会遭遇什么。
“改宗吧!”
道丁神父突然站起来说道。
“我们是被迫改变信仰的,等以后再改回来,上帝也会原谅我们的……”
神父的话,让所有人一阵哑然。片刻后,马蒂亚斯侯爵颇为沮丧的说道。
“那就投降吧,不过,我们要开出我们的条件,请他们保证我们的生命安全,还有,保证不改变信仰,不把我们卖为奴隶。”
“如果他们拒绝呢?”
有人问道。
“那就……投降吧!”
……
终于,科伦坡城升起了一面白旗。看到白旗后,郑芝龙自然下令停止炮击。
毕竟,咱是文明人啊。
随后,葡萄牙人派出了一个神父和一个荷兰商人,作为中间人商讨谈判事宜,挨了几万发炮弹后,所谓的骄傲与自满,都被炸成了渣,变成了灰,只有一个要求——保证投降后,不杀害他们,不强迫他们改变信仰,不卖为奴隶。
第704章
重传佛法
打下科伦坡后,郑芝龙倒也不着急,科伦坡是一个大港,葡萄牙人的统治深入内地上百里,人口数十万,想要巩固统治,尤其是巩固自家外孙将来的统治,就必须增加明人数量。
换成其它人恐怕需要上折子请朝廷帮忙,可郑芝龙是谁?
堂堂大明船王啊。
况且这么多年,大明移民的将近15%都是郑家的船队运出去的。郑家人最擅长的是什么?不就是运送移民嘛!,
于是在郑芝龙的授意下,郑家船队专门抽出五十条船,从大明往科伦坡运输移民。乾圣七年,经过官府和报纸有意无意的宣传,国人已经不再视海外为畏途,而且海外移民早就发展成了一个产业链。
首先各省的穷人,在官府的组织下,来到沿海。与此同时,各地的士绅富人认购
“移民票”,“移民票”就是一份运送移民的船票,它的回报等于移民家庭五十亩良田的二十年地租,只需要花上二三十两银子,就能换到二十年地租,这可是十几倍的回报!
而且还有官府做保,在过去的七年间,不知多少士绅百姓从中受益,获得丰厚的回报。于是乎大明的移民已经变成了产业链——官府主导、富人出钱、穷人移民、船商运人。
而郑家就是最后一个环节,所以办起这件事,自然是得心应手。两个月内,陆陆续续运来上万汉民,全部在科伦坡城下船。
移民来了,土地从那里来?
因为本地土著数量众多,不能直接驱赶或杀戮。于是就专挑土著大地主,男的被以“抵抗天朝大军”的罪名处死,女的分配给移民,他们的土地也被分配给了移民。他们的奴隶变成了官方的奴隶,在城南劳作引走城南沼泽地的水,并将城南改成大片的水田。
残忍吗?
殖民从来都没有温文尔雅的。历史上,西洋人来到各地的时候,都是直接上刀子,这个时代,你要是温文尔雅和这些人谈什么“仁义道德”,将来挨刀子是的肯定是自己。
现在不用血腥铁腕,将来必定会出大乱子!
君不见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在南洋造下无数杀孽,土人非但逆来顺受,而且温驯如绵羊。反而讲究仁义道德的汉人,反倒成了西洋人和土人们眼中的肥羊,屡屡遭到西洋人以及土著的屠杀。
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
你不狠,别人就狠,吃亏的就是你。你若狠了,那吃亏的就是别人。
“哎,就连国王的后裔也砍了脑袋!”
站在城外,看吊在木篮里的脑袋,王介之不禁感叹道。
科伦坡城,曾属于岛上的科特国,将近百年前,内陆的斯塔瓦卡国崛起,在征服科特王国沿海的土地后,国王无力抵抗敌人,选择和他的家族一起皈依了基督教,使国家置于葡萄牙人的庇护之下,而国王的后裔,就是这里最大在地主,按道理来说,像这样的“邑老”,应该是招抚的。可郑芝龙直接以“助葡萄牙人抵抗”为由砍了他的脑袋。
“不把他们杀光,咱们汉人过来了,那有地耕种?杀!”
随着郑芝龙的一声令下,成百上千的土人地主被杀了头,他们的妻女成了移民们妻妾,奴隶成了官府的奴隶,至于家中的财产相当一部分成为了官兵们的私产,还有一部分作为贡品上贡给了陛下。
面对这种“强盗行为”,王介之的心里难免极为不满,说白了,从小就受到圣贤文章的熏陶的他,难免怀有仁慈之心,那怕就是知道对蛮夷不能只讲究仁义道德,可性格却是如此。
而海贼出身的郑芝龙却和朝中的官员不同,杀人不眨眼不说,而且压根就没有丝毫顾忌。也正因如此,郑芝龙科伦坡的暴行,才会传到大明,甚至引起一场轩然大波,这场轩然大波的引发,就是因为郑芝龙上贡的贡品。
当一艘海船运来成箱的宝石、金银,作为贡品贡入内库后,一时间报纸上的指责之声不绝于耳,而由头都是“身为将领杀人劫财,实在是不知廉耻”,当然还称他犯“欺君之罪”,为啥?因为他把抢来的东西作为贡品上贡了。这岂不是和皇帝坐地分脏。
当然,这话没人敢说,但却可以编排出皇帝不知情,所以郑芝龙犯下了欺君之罪!
当报纸上议论纷纷的时候,在皇城御花园中,朱国强却正颇有兴致的欣赏着那些“脏物”。虽然是见惯了珍宝,可是那些嵌满了宝石的艺术品,仍然让人觉得颇为新鲜。
“陛下,臣妾听报纸说那科伦坡是佛国,不过葡萄牙人在那打击佛教,很多寺庙被毁,僧徒被迫改宗。佛法失传,咱们大明要是想长治科伦坡,不妨派出长老,往科伦坡传播佛法。”
站在一尊佛像前,李静芸看着镶嵌着宝石的佛像,若有所思的说道。她本身就信佛,甚至还在南京修了一座佛寺,所以才会有了这个念头。
“嗯,确实如此,佛法失传的不单单是科伦坡,整个锡兰都差不多。”
与印度不同的是,从佛教传入锡兰后,佛教就是当地的主流,在印度佛教灭亡时,从12世纪末到13世纪中,当地王位为外族占据,首都被毁,佛教也连同受到破坏。很多寺庙被毁,僧徒被迫改宗,直到15世纪末,才开始复兴,但是它们佛法已经失传,1592年即位的维摩罗达磨苏里耶王,不得不先后两次迎请缅甸佛教长老,来当地复兴上座部佛教。随后的两百年间,当地王室不断迎请佛法。暹罗送来了锡兰所没有的佛典、佛像,派遣了很多长老前来授戒,使上座部佛教逐渐得到复兴。
暹罗可以送,大明为什么不可以送?不但可以往锡兰送,还可以向印度送,毕竟相比于绿教,佛教更符合统治的需要。
“咱们要把佛法传遍个锡兰,要是有人阻拦的话,就拆了当地的教堂。”
“陛下,要是爹再拆了当地的天主教堂,不定报纸上又会说什么——毁人寺院了。”
郑九妹语气幽怨的说道:
“陛下,他们说爹他在科伦坡杀人掠财,完全是强盗行径,还说,说爹是海贼出身,不改匪性……”
“海贼出身怎么了!”
一旁的李惠美大声说道。
“我爹也是海贼出身……”
那怕就是李英与郑芝龙曾是结拜兄弟,而且有私怨,可在后宫中,李惠美与郑九妹却是好姐妹,为啥?因为出身最相似——当爹的都是海贼出身。
一旁的明正则轻笑道:
“姐姐们何必在意报纸上胡说八道,那些报纸为了引人眼球,什么话不敢说。”
听着她们的报怨,想了想朱国强看着那些从锡兰送来的珍宝说道。
“嗯,既然,既然是脏物……那咱们就藏起来,藏在……博物馆里!”
朱国强笑道。
脏物,不但不藏起来,而且还放在玻璃柜里展示出来,来者能够从各方向欣赏他。
怎么样?
那怕就是几百年后,他们的子孙后代过来了,也可以隔着玻璃窗柜欣赏它。
他们清楚的知道那是他们的的东西,因为旁边的牌匾上清楚的写着那是他们的东西,还写着一段文字——说明这东西对他和他们的文化而言有多么重要。
想要回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3/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