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6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5/949


“我们想到南京给天子进贡啊,你们不能挡着我们啊?”
“这进贡又是岂是你想贡就贡的,请回吧!”
陈名夏一挥手,沉声道。
“既然尔等不是商队,给你们三天的时间离开南天门!”
“你们,你们怎么能不准我们入朝进贡呢?”
莽白听完通事的翻译,脸色都青了。
“这是天朝法度!”
陈名夏沉着声道。
“天下这么快想给大明当狗的海了去了,这大明的狗又岂是你说当就当的!”
能做大明的狗是最大的荣幸啊!
这话可早就传遍天下了,说者以此为荣,大明也也是习以为常。
大明的狗,那可真不是说当就当的。
能当上那肯定是荣幸!
陈名夏哼了一声:
“当真是化外蛮夷,真以为大明的狗是说当就当得了,来人,护送他们离开,二十四小时内不离开南天门,以海盗论处!”
“你,你……”
气急攻心的莽白怒声道。
“你不要欺人太甚!”
见王子动了怒,周围的缅人纷纷抽出短刀,怒视着这个明朝官员。搁他们的眼里可没有大明天朝,只有缅王。
“你们想干什么?”
见状陈名夏倒也没有丝毫惧色,而是沉声喝问道,
“难道你们还敢谋反不成!”
陈名夏语气中充满了不屑,
“不敢不敢......”
莽白还真不敢,那怕是在另一个世界里,他背信弃义的发起“咒水之难”,但眼下,在大明的地盘上,他就是再恼火,也不敢对大明的官员动手。
“还不快把刀收起来!”
莽白倒也是能屈能伸,连忙请罪道。
“请大人恕罪!”
“哼哼,尔等蛮夷不知教化,居然敢向大明天官挥刀相向,要是不加以严惩,大明天威何在!”
从通事的口中知道这位大明官员话里的意思后,莽白的心思一沉,急忙长鞠道。
“求大人恕罪,我等都是来自化外之地,不知教化,求大人恕罪。”
“恕罪?要是就这么恕了罪,我大明天威何在?”
通事官员盯着莽白说道。
“按我大明律令,敢向官员挥兵相向者,以谋逆论,尔等虽不知教化,可行同谋逆,不加以严惩,如何教化蛮夷?”
厉声厉色的训斥,让莽白的心里是那个恼火啊,可偏偏还不敢表露。
这可是头肥羊啊!
既然是个肥羊。那就不能放过他。一定要敲骨吸髓,绝对不能手软了。
其实吧。陈名夏倒也不是一个什么贪官。毕竟他现在所任的职务关系到大明的脸面。这样的位置要是由贪官掌握,那还得了。
哪怕他就是一个区区小吏,那也不能贪。
可奈何?这一次他可是奉令来贪污。
为啥,因为眼前这小子送上门儿了呀。
其实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让他从南天门过去。现在所做的这一切,不过就是为了敲诈他一通而已。
不是为了让他知难而退,而是为了刁难,为了……为了把他身上的银子都掏出来。
毕竟人家大老远的来这一趟总不能让他满载而来,原样而归吧。
得,那就敲诈一下吧。
“大人饶命,大人饶命。”
莽白一边求着揉,一边摸出了一叠大明的银票,不露声色的递了过去。
“你这人啊,就是不识教化。”
接了银票,陈名夏笑道:
“来这一趟也不容易。既然都来到了,说说为啥要去天朝啊。”
他为什么这么说?
就是为了继续敲诈呀。
不给对方以希望,又怎么可能敲骨吸髓,把他榨个干净呢?
得,还得继续努力!
第765章
主人与狗
当莽白在南天门被陈名夏吸骨敲髓的敲诈勒索时,缅甸正在迎来一场剧变……
云遮雾障的西南丛林之中,尽是参天古树,绵延千里的丛林下昏暗不见天日,甚至让人望而生畏。绿色挟着浓厚的湿气扑面而来,丛林实在太绿了,绿的让人窒息,让人透不过气来……
这里只有绿色,绿树、绿草、绿藤、绿地、绿苔,就连空气都是绿的,雨水也是是绿的,那怕就是连毒蛇飞虫都是绿的,整个儿就是一个令人窒息的绿色沙漠!
就在这样的绿色世界中,此时却行进着一支队伍。这是一支奇特的队伍。
他们全部是黑布短衣,手执藤牌短刀,乱哄哄的队伍之中,还有几头大象,大象的身上驼着粮食和器甲,周围的兵卒们手执长矛,虽然这支队伍没有打出旗帜,但从发式装束上却使人认出是这是某位土司的军队。
“还有多长时间才到地方?”
“回头人话,还要两天。”
“传令下去,再走快一些,最晚明天晚上,就要与天军汇合。”
随着一声令下,这支千余人的队伍又一次加快了行进的脚步。与此同时,在南蛮地绵延千里的丛林之中,还有其它数十支土兵队伍也在朝着天朝大军所在的位置行进着……
与此同时,还有一支队伍已经赶到了密松,相比于那些少则数百人,多则四五千人的土司兵团,瑞丽江南岸的密松周围的这支大军,足足有二十五六万人,尽管这支大军看似浩浩荡荡,可实际上,兵丁的年龄各异,既然小到十五六岁的黄口,也有发须皆白年过六十老人。
半个月前,为了抵抗大明的入侵,缅王莽达喇动员了全国所有的力量,非但所有年满18岁都被征召,连同十五六岁的黄口以及年过六十岁的老人也被征召了,不过,所谓的“全国”,其实也就是缅人以及过去一百多年完全征服的几个土司的而已,至于其它的土司,他们也在领兵赶过来,不过他们是要赶到北岸,赶到大明天军那边。
不过即便是如此,密松河畔的这支大军,也是让人望而生畏的,毕竟,这是支二十五六万人的大军啊!
非但人多,单就是战象就有多达五百多头。
此时,面对着这支大军,即便是内心畏惧明朝的莽达喇,看着这支规模宏大的大军时,也忍不住胆气为之一壮。
“这样一来,征南将军必定会知难而退了吧!”
“大王放心,今天我大缅尽发举国之兵与明朝隔河相对,沐公爷必定会知难而退的,”
莽达喇身旁一位穿着儒袍,手持孔明扇的书生颇为得意的说道。
“只要大王的信使到了对岸,给足明朝面子,这件事自然也就成了!”
手摇孔明扇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一手策划了沙定洲叛乱的临安府生员汤嘉宾,在叛乱平定后,他与家人逃到缅甸,进入缅甸王廷,成为莽达喇的谋臣,其实,在缅甸也好、暹罗也罢,都有一些落魄士人做其幕僚,其中自然难免有人数典忘祖。而汤嘉宾就是这样的人,当年他策划沙定洲叛乱是为了权力,而现在,同样也是为了权力。
“可万一要是征南将军铁了心要南下又该如何?”
莽达喇有些紧张的问道。
“大王不必担心,沐家看似是大明的黔国公,可实际上却一直为大明所提防,他们绝对不会为大明火中取粟的,虽说这次他沐天波看似率领三镇近五万大军,可这五万大军里,还有一镇警备队,可这一镇兵根本就是他沐家的私军,他无论如何都不会冒着把自己的家丁赔上的,他这次南下,不过只是迫于皇命,只要大王服了软,明朝人把金字红牌重新发于各土司,他必定会撤兵的,毕竟,损兵折将于沐家来说,绝没有丝毫好处!”
“但,但愿如此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5/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