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6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1/949


可郑芝龙是谁?
海贼王啊!
脸皮厚的……一般人真比不上。他哈哈大笑道。
“张太常所言甚是,”
双手抱拳,郑芝龙吹捧道:
“我等能身逢此世,何其幸也,陛下登基十年,逐东虏于漠北西域,灭缅甸设行省,占城、高平皆献国于大明,虽说如今西域未复合,可大明疆域却已拓尽天涯之地,早已经远迈汉唐,值此盛世确属我辈之幸啊。”
大明现在的疆土,如果把甘辉拿下的那点地盘也算在其中。
那么,大明的疆土确实已经远超过历朝历代。那怕就是西域和漠北仍然东虏的手中。
但是沿长城一线,皆是大明土地。
而东北,包括后世的科尔沁蒙古全是大明的领土,北直到后来的外兴安岭,东至库页岛,南临鲸海也就是后来的日本海。
至于西边的青海和西藏,早在明初时就已经设有都司管辖,还在西藏设置了许多卫所和千户所,官制均由明朝统一设立,且俸禄也由明朝统一发放。而且还通过册封法王笼络西藏上层僧侣,现在的乾圣朝就是继承了之前的管辖权,进一步巩固了对西藏的控制而已。
至于南边,交趾虽然还没有完全控制,可名义上却是属于大明的国土,吞并也是早晚的事情。至于老挝宣慰司则为大明羁縻地,将来势必会设立老挝布政司,参照以前贵州的情况,进行蚕食同化。
再往南台湾岛已经设立府且,再往南,有南天门,往西有归化,有西海,有西上海,就连波斯湾的出海口,也在大明的控制之下,随着移民的到很快那里就会成为大明在半岛扩张的据点。
甚至就连同太平洋的彼岸——大名鼎鼎的加利福尼亚,也成了大明的领土,就这,这不包括唐国、平国、鲁国等诸侯国。
如此庞大的疆域版图,当真称得上远迈汉唐了!
郑芝龙说这话倒也不夸张,那怕这话是为了回应张同敞的讽刺,可却也让所有人的心气着实一振。
西域现在还不是……那也不过是早晚的事儿!
郑芝龙三言两语言把张同敞的讽刺消于无形,也让这场文武冲突变成了对大明疆域的议论,就在众人讨论着的功夫,皇帝终于来了,群臣立即恭贺天子寿诞。
“众卿平身!”
朱国强这阵子倒是特别高兴,不是生日,万寿节,年年过,没什么大不了的。
而是这阵子,喜事着实不少啊。
先是收复缅甸的喜讯传来,接着郑芝龙又送来了一份“平等条约”,然后又进献了一群天竺和中东佳丽,再加上皇二十一子、二十二子先后出世。
这喜事可谓一桩接着一桩。
高兴之余,在缅甸王宫缴获的珍宝送到南京,朱国强下令在帝国博物馆展览,与万民贺的同时,还特意让人将与亚里巴苏丹国签订的“平等条约”展示出来。
这可是大明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份“平等条约”。
日本……那是藩国,不是外国!
要是说有的倒霉事,也就今年雨水严重,沿江、黄淮接连发生水灾,夏粮减产,数百万百姓遭灾。幸好现在国库充实,有充足的财力赈灾。除此之外,全国大抵上还算风调雨顺。
宴必舞乐,君臣观之。
这几年,随着波斯舞、天竺舞的传入,大明的舞乐在吸收异域舞乐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甚至唐时“打令”舞也开始于士宦之家再度盛行,就是在宴会中行酒令时跳的舞蹈,与西洋的交际舞有所不同,但也有相似的地方,也是一种带有交谊性的邀请舞。
在典乐声中,朱国强不时的与跟众臣闲聊趣事。
不过,不能只是闲聊趣事,国事也要关心,正在饮酒时,朱国强突然问宋学朱:
“听说今年大水,有数百万人流离失所,朝廷安置可有什么难处?”
宋学朱急忙拱手回答:
“回禀陛下,数百万人流离失所,不过只是报界夸大之词,按目前的统计,遭灾百姓计116万余户,失家者45873户,皆已经得到妥善安置。”
陛下用“听说”时,宋学朱就急忙回禀了详细数字,这个听说,肯定是听报纸上说的。
朱国强点头说道:
“一定要好生安置,切勿不得出现变乱。”
李建泰则笑道:
“陛下所言甚是,但如今圣天子在位,朝廷拨粮百万石赈灾,百姓无不感念陛下恩德,又怎么会生出变乱来,即便是有少数光棍汉居心叵测,不等他们闹出事来,百姓自己就把他们给收拾了。”
一旁特意前来贺寿的沐天波,连忙说道:
“陛下,既然内地有光棍闲汉,不妨将其尽数发于承化,承化女多男稀,令他们组成家庭,如此自然不用再担心光棍闲汉闹事了,而且也可以充承化人口。”
朱国强点头道:
“行,就这么办。”
翌日,朝廷颁发政令,令各地官厅统计老大未婚的光棍闲汉,愿意到承化的,官府可代为选亲,简单的一句话——愿意去承化的,政府发老婆!
消息一出,举世轰动!
官府发老婆!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大好事啊。
第772章
摊上好事了,官府发老婆了
这阵子李招财的心情那是相当不错。
虽说睡在破土地老爷的香阁里头,甚至就连同地也卖了,成天靠着乡亲们“接济”过日子。
可这日子舒坦啊。饿了就在村子里晃荡晃荡,在狗嘴里头抢口食吃。要不就是问乡亲们讨口饭吃,撑不着,但也绝对饿不死。
其实,他大可不必如此,只要他愿意,往城里一去,报上名不出一个月就上船出海了。
背井离乡?
去海外谋生?
那是人干的活吗?就是因为不想干活,他才过到现在这份上。
其实,原本的他家里过去也不差啊,虽然没有良田百顷,可却也是有几十田的小康之家。可经不住他折腾啊。
其实,他倒也不坏,但也不是什么老实巴交的农夫,只是那种没心思种田,好吃懒做的二流子。
爹娘在世的时候,还有人管着,爹娘先后离世,李招财着实过了几年的舒坦日子,日子为啥过的舒坦,卖房子卖地啊!
再后来,啥都没有了,就只能在土地老爷的香阁里窝着了,可即便是如此,他也没心思去干活,要不然,到附近那个老爷家里打个长工,也够过活的。可他不成,干活?
那是人干的事吗?
于是就过上了现在这样的日子。
平常他最喜欢的就是听人说什么闯贼、献贼这他们的事了,当然,他也比不了李自成、张献忠、高迎祥那些人。人家就算是当混混那也是做大哥的。而他没那能奈,就是有也不敢去干造反的事情,缇骑的马鞍旁可不缺地方挂脑袋,拿自己的脑袋换人家升官发财,干这种事的人得多蠢啊!
顶多也就是干点偷鸡摸狗的事。本乡本村大都是一门一族的亲戚,即便是偷只鸡摸条狗,也就是挨上顿打,遭两句骂。没有谁因为他偷鸡摸狗喊来缇骑。
可这并不妨碍他喜欢听李自成、张献忠、高迎祥他们那号人物的事啊,虽然真让他杀人放火他也没胆量。但经不住那些人说着什么,当年闹闯贼的时候,不少像他这样的混混三五成群的在乡间里晃荡着,也不是去杀人放火,也就是耍个无赖,到地主老财家里吃个大户,骚扰一下大姑娘小媳妇什么的。
当然,要是抓着机会,尝尝肉味,那也是寻常的事情,至于官府?天下大乱的时候,还有官府屁事啊!
那种日子才是日子啊,领着几百上千的流民,冲到地主才财家里吃喝……直到把他家的粮食吃完了,吃空了为止。
逢着灾荒的时候,官府通常是不管这种事情。这种时候,不出民变就要谢天谢地了,激民造反?糊涂!吃大户就吃呗……反正又不是吃自己!
那日子好啊!
可那种日子也就是听人家说说,毕竟都是十年前的老事了,现在还不等他去吃,缇骑就杀过来了,把脑袋往马鞍旁边一系,妥妥的功劳啊。
得,还是想想得了!
不过,现在吃不了大户,但是能吃着官府,今年遭了水,官府设了粥棚,向灾民施粥。
那粥不仅管饱,而且还不用讨!
这日子,过得简直就是神仙日子。
又一次,端着破碗朝着镇上的粥场走去时,他并不知道,昨个村子里的李老财,按辈份那货得喊他一样叔,已经把他的名字给报了上去。
好吃懒做、偷鸡摸狗的二流子一个。
搁在村里是祸害,这样的人,送到承化去吧。
那边不是发媳妇嘛。这也好,让六爷家有个后,六爷黄泉之下,也是会瞑目的。
“哎呀,也不知道今个的粥里有没豆子,那豆子倒也是挺香的……”
端着碗,排着队领粥的功夫,只见两个缇骑走到他的面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1/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