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6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6/949


面对范文程的反问,豪格沉默了好一会,作为大阿哥的他,并不是一个有多少心机的人,要不然在历史上也不会失去帝位,但是并不意味着他蠢,而且屡屡受挫于大明后,他的骨子里早就没了过去的猖狂,深知范文程说的是实话的他,点点头长叹道。
“恐怕最多也就是二三十年的功夫。如果朕所料不差的话,乾圣皇帝很有可能是想把咱们留给他儿子,让他儿子携灭清之功登基,如此非但可以号令群臣,令群臣慑服,而且军方也会倾立支持,君无兵又焉能称得上君?皇阿玛当初不是说过嘛,要是皇叔没有西征进入草原,这大清的皇位,无论如何也轮不到朕这里。”
豪格这一句话,有些意味深长。
因为兵权并非其他权利,是帝国的根本。
在大清如此,在大明同样也是如此。为什么在明太祖、成祖那会,两个皇帝如此强势,想杀谁,就杀谁。文臣武将无不摄服于两位皇帝的赫赫天威下?
因为,那时的兵权是牢牢掌控在皇帝手里的。因为明太祖明成祖两个皇帝一直是兵权在握。
但是到了明宣宗那里就有点不一样了。
明宣宗也是能领兵打仗的,勉强也算是一位马上皇帝。但是即便是他本身却没有赫赫军功,也就是随朱棣二征漠北。所以对只能掌握军中大局,这种掌控与太祖太宗直接掌控差远了。
到了朱祁镇那,皇帝对军中的掌控,比宣宗皇帝又差了一层。
两者本质上的区别就是朱祁镇是以皇帝而不是将军的身份掌控军队,他所谓的“御驾亲征”是以皇帝为名号令三军,而不是以将军为名指挥三军,一个名义上的号令,一个亲自指挥,完全两个概念。
但是明太祖成祖,他们既是皇帝,又是将领。作为暴力集团的军队,天生崇拜强者,崇拜能带他们打胜仗的将领,无论是将军们还是士兵都是如此,当这个将领是他们的皇帝,他们对皇帝的忠心是任何人不可动摇的。
而明英宗之后,明朝皇帝都缺了这关键一环,所以他们对军队的控制,是以皇帝的身份加以控制,所以皇帝成为了某种摆设。
也正因如此,皇帝在某种程度上,与军队是割裂的。这种割裂导致了皇帝对军队的怀疑,因为他清楚的知道,他只是一个摆设,在这种情况下,皇帝更愿意依赖无害的文官,而不是作为双刃剑可能会伤害自身的军队。甚至,这也是历朝历代皇帝打压军队的根本原因。在没有赫赫军功让军队信服的时候,他们更愿意用高高在上的皇权,让军队保持敬畏。
敬畏与信服,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局面。
别看黄台吉是蛮夷,但也正因为他是蛮夷,才会把这些事情看得透彻,而不是用一些春秋笔法加以掩饰——离开了军队,皇帝屁都不是。
“乾圣皇帝军功赫赫不逊明太祖,可他儿子没有,他是以外藩袭位大统,靠的是什么?什么天命气数,不过都是迂腐之言,说白了,就是靠着咱们满人和流寇的人头,可是他儿子呢?”
往西南大明的方向望去,豪格说道。
“咱们大清,就是他儿子的军功,携灭清之功袭位大统,虽然不比其父,但有这样的军功,自然也就是号令三军如臂膀,如此,有两三代帝王操持,德藩系帝位自然稳固,而我大清……”
豪格沉默了,他终于明白了当年皇阿玛在对马岛上,看着朝鲜时有那种心情,看似大有取大明而代之的大清,其实,也不过就是为了成全德藩袭位而已,也就是人家的垫脚石……
这滋味,难受啊!
这压根儿就是为他人做嫁衣。
难受!
范文程说道。
“所以,陛下,正因如此,咱们才要早做打算啊!”
“狡兔三窟……”
沉吟片刻,豪格问道。
“范文程,你把你的想法说来听听。”
“陛下,早先的时候,臣听说,明国与亚里巴苏丹国签订了一个“条约”,所以特意向人了解了一下这个亚里巴苏丹国……”
尽管,现在大明对于大明海上的各国商船有着极为严格的限制。但是那些欧洲的传教士们仍然会通过各种渠道来到日本。在这里传教的同时,传教士也带来了外部的消息。
正是通过那些传教士,大兴终于了解到了外面的世界,了解到了大明是怎么在遥远的异域扩张的。这一切让人叹为观止的同时,当然也是让人羡慕的,尤其是对于大清这个苟延残喘的国家而来说更是如此。
“走向强大的同时,最早进行殖民扩张的葡萄牙,却因为出征摩洛哥兵败而走向了衰落。雪上加霜的是葡萄牙遭到了西班牙的入侵,因而阿曼在英国的帮助下,击败了葡萄牙,夺取了葡萄牙在非洲东海岸莫桑比克以北的所有据点。”
范文程看着陛下说道。
“既然亚里巴苏丹国区区一弹丸之地,在复国之初,尚能拓国土与万里之外,我大清披甲十数万,又焉不能拓国土与万里之外,”
要是乾圣皇帝在这儿听到范文程的这番话的话,肯定会惊讶的说道,你这老贼怎么把心思动到了殖民上了。
其实,殖民统治才是我大清的拿手好戏呀。君不见他都把自己殖民成了华夏的一部分了,甚至在后市不知道多少孝子贤孙在那里怀念着“我鞑清”,现在不过只是把眼睛看的更远而已……
第778章
我鞑清,要变黑清了
拓国土与万里之外!
这话也就是冠冕堂皇说来听听而已,看似气势恢宏。可骨子里是什么意思?
无非就是为将来的偏安异域的作准备,或者说,是为将来的再次逃窜作准备。
“拓国土与万里之外......”
豪格摸着光溜溜的下巴,眼睛却盯着范文程,然后对内官吩咐道。
“取地图过来。”
很快内官就取来了一份地图,地图是大明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现在这玩意儿,在大清国的宫廷里也摆着好几件呢。
毕竟现在大家伙儿都在学大明,要不然,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这地图能不能派上用场没关系,反正大明有的这边儿也要有。
豪格说道。
“范文程,把你的想法说给朕听听。”
“陛下,众所周知,大明视大明海为内海,不准各国船只进入,咱们要是想出海,就非得沿小东洋(太平洋)一路南下不可,经琉球、台湾、吕宋以东,再取道大爪哇一路往西,进入利来亚(非洲),此地有黑人国,虽然是黑人天生神力,可是其愚昧不堪,既不会耕种,亦不会游牧,亚里巴苏丹国常年以俘劫黑人国人为奴,赚取钱财。臣听说利来亚沃野千里,要是我大清能征服此地,那么势必再不用忧心明国来犯了。”
在范文程的话声落下后,豪格盯着地图,他静静的摸着下巴,其实,对于这条航线,大清国并不陌生,这几年,大清国每年都有商船经琉球、台湾以东去吕宋和西班牙人进行贸易,用日本的特产换取南洋米,没办法,八旗兵也是要吃粮的,南洋米便宜啊。现在只不过是再走远一些而已。
良久后,豪格才抬头看着范文程说道。
“此去万里谁去最合适?”
范文程明白皇上心动了,这件事关系到大清国的将来啊。
谁愿意像现在这样,朝不保夕的日夜担心着明国会不会打过来,睡觉的时候,害怕一睁眼就看到明军。
不过利来亚那么远,他范文程一大把年纪了,去是不能去了,这样的机会,还是让给其它人了?于是他就说道:
“皇阿玛,奴才推荐臣以为梅勒章京郭带山可以为将,他长于水战,而且有和西洋人打交道的经验。”
郭带山,就是当年奉命到日本做生意,结果一把火烧掉了长府城那人,他在长府不仅抢来了大量的财物,也让大明看到了东边的机会,摇身一变成了海盗,也正因如此,才让大清国在山穷水尽时,又撑了下来。屡屡论功行赏一直做到了梅勒章京。
“郭带山?”
豪格点点头,这人确实善于水战。
“他去倒也合适,朝中还有谁可以去?”
范文程又道:
“郭带山只能为将,而不能为帅,奴才以为大阿哥可以一块儿去。”
“大阿哥?”
豪格一愣,大阿哥是谁?
可不是他的长子齐正额,当年明国的乾圣皇帝越海奇袭盛京时,他的福晋被掠,子嗣都死于明军之手。现在的大阿哥是富绶,是他到朝鲜娶纳的福晋李氏,生下的儿子。不过富绶现在也就才十四岁而已。
尽管儿子小了一点,但是想着先前说的那番话——没有军功,皇帝陛都不是。让大阿哥去征服黑人国,不也是赫赫军功嘛?
豪格想了想,反问道。
“那么,咱们要派多少兵马?”
“兵马不需要太多,黑人国黑人愚昧,只要有千余人就能将其征服,不过要考虑到水土不服,而且还有西洋人和那个亚里巴苏丹国,甚至还有明人,奴才以为,派十几条船,四五千人马过去正好。”
范文程说,
“四五千人,不大不小,既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也能在利亚哥攻城掠地,而且在咱们可以像西洋人那样,先在海边寻一处河口,建一个据点,然后沿着河往里面深入,然后年年岁岁往那里派人过去,一年派过去四五千人,十几年也就是四五万人,甚至十几万。就像明国在南洋一样,积少成多,有十几二十年之功,咱大清在万里之外,也就有了立足之地了,即便是明国东征日本,到时候,咱们也不至于没有退路可寻。”
“说的也是,”
豪格摸着胡须,思索片刻,
“让大阿哥过去,倒也没什么,毕竟将来他是要继承帝位的,可是只有一个郭带山不行,他打水战是个好手,还得有文官辅佐,你觉得其它人谁合适?”
皇上的话,让范文程的心头一紧,难不成让他去?这他又听皇上说道。
“嗯,这此去万里,年岁大的怕经不了海上的风波,嗯,你儿子范承荫,能文能武,嗯,就随大阿哥一起过去吧!辅佐大阿哥。”
“啊……这,这可真是他的福气!”
范文程急忙谢起恩来。
那怕是心里苦着,这会也只能谢恩,临到最后,范文程还不忘建议道,
“主子,这件事关系到大清的将来,所以万万要小心了,绝不能让外人知道此事,万一要是让明国知道此事,必定会不利于我大清,所以臣以为,在朝中讨论时,不妨就以让大阿哥南下接触西洋为由来掩人耳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6/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