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6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0/949


“这些年,西洋各国或是入侵,或是渗透我大明属国,陛下焉能见诸属国如马六甲一般,为洋夷所据?所以才会派兵加以保护,这亦是天子对属国的爱护!”
爱护?
费尔斯心底冷笑道。
你们分明就是想吞并这里!
现在他是知道大明朝有多黑,可是即便是提醒纳莱王别犯傻,不要签字,然后呢?
……条约签不签字,结果都是一样。
毕竟,凭纳莱王和他的军队肯定打不过明军的。
既然打不过,那就只能签约了!
当然,费尔斯也知道,在签约签定之后,他也要离开这里了,毕竟,大明已经表现出了对他们这些西洋人的敌意。
而暹罗方面,说不定他们还可以维持十几或者几十年的时间,至于将来,谁知道呢?
纳莱王到现在都没有儿子。
如果将来没有继承人的话,那么这片土地肯定会被大明吞并。
其实,对于法国来说,这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即便是现在……现在法国也无法进入这片土地。毕竟,大明的实力不是法国可以挑战的。
看来,往后,法国也只能在南天门与大明贸易了。
到那时,这片海将会成为真正的“大明海”。
哦,不,还有西班牙人!
那些西班牙人还占领着菲律宾,也许……也是兔子的尾巴而已。
这个大明啊!
是绝对不会让任何国家占据他们的势力范围的。
其实,对于纳莱王来说,他压根就不担心暹罗像马六甲一样被葡萄牙人占领,不是因为这座城市是“永远的胜利之城”,而是因为……大明看守着马六甲,而且暹罗也是大明的藩臣,现在的大明多强大?谁会挑战大明?
可问题是,如果是大明想要占领暹罗呢?
暹罗能够抵抗大明的进攻吗?
当然,更重要的是,大明对暹罗的野心止步于什么地方?
纳莱王彻底陷入了沉思。
暹罗当然打不过天朝,甚至可能连挣扎之力都没有,天朝只需要轻轻的一推,暹罗也就灭亡了……
到那时候,他这个大王,肯定会向缅王一样,被砍下脑袋,然后脑袋送到南京。
“大王,”
李汝璨继续忽悠道,
“暹罗对天朝的恭顺是有目共睹的,只要往后继续恭顺天朝,尽属国之本份,天朝亦岂会刁难暹罗,就像崇祯十四年,今天子亲自领兵助朝鲜复国,大明虽在朝鲜屯驻大军,但亦只是为防犯东虏入寇,不曾有扰朝鲜官民半分,朝鲜上下无不是感念天朝仁德……”
朝鲜是大明的乖儿子啊,这十几年来,大明替他们守着土,看着家,以至于朝鲜王都直接把军队给裁了,只留下不过千人的王廷侍卫,就连兵曹判书也成了摆设。
对于这些,纳莱或许不了解,但他对西南的土司却是了解的,那些土司……差不多也是如此吧。虽然听命于大明,大明派流官、置军屯,可是土司呢?依然像个“土皇帝”一样,继续过自己的日子。
对内藩土司都是如此,那暹罗……
一时间,在所有人看来,这条约签与不签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其实,所谓“藩属的独立性”,可是一点点的给予,当然也可以一点点的吞食。对于朱国强力推的一种方式——他是想把大明的宗藩体系转为殖民帝国的体系。将暹罗、安南、真腊等国转变为大明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一口吃下,大明确实有这个实力,而且看着也很爽,但是真的实行起来非常困难——就像当年大明吞并交趾一样,尽管轻易的击败他们的中央政权,但却只是长期战争的开始,甚至到最后,面对顽强的抵抗只能灰溜溜的撤军。
直接吞并成本太高,而且风险也太大。况且殖民地的开支超出收益时,那么失败也就是早晚的事了!
毕竟,吞并也是要算经济帐的。
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比如法国吞并越南,先吞并部分地区,然后再一点点的索要权力,最后,越南、直腊王室都成了摆设,只是关起门来在那里装模做样而已,而总督府最终会成为真正的权力机构。
而在这个过程中,殖民地不仅不会耗费帝国的财力,还会成为帝国的奶牛,总督府可以根据帝国的需求,在暹罗、直腊、安南这样的地区推行殖民地体系内的农业,满足本土对于粮食、木材等各个方面的需求。
同时这些地区还将会成为大明的殖民地,吸纳国内过剩的人口,通过设立总督府来保护大明的侨民,通过儒家书院让大明侨民和他们的后代接受华夏教育,而不是像现在的暹罗人那样被佛教洗脑。经过几十年的这样血统上的以及教育上的渐进式的吞并,暹罗国还剩下什么?
对于这一切,朱国强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几十年后,纯种的暹罗人绝对不会剩下多少,毕竟,这个地方不仅仅只是男多女少的问题,而是他们的男人本身就没有大明男人受欢迎,他们的女人往往都以找大明男人为荣,甚至结过婚以后的女人同样也是如此,主动的给大明的男人生儿育女,久而久之,这样的民族融合肯定会率先在这片土地上完成。
作为大明的皇帝,朱国强对于这样的民族融合当然是乐见其成的,如果有必要的话,也会让史官们用笔墨历史上写一下这一篇章,告诉世人暹罗上一下是如何主动地融入这个大家庭,这种主动并不仅仅只是局限于暹罗王,还有暹罗的普通百姓,历史书会详细的记录这一切,记录着他们如何欢呼雀跃的投入,这个大家庭注入的融入其中。那些暹罗的女人们是怎么样主动的投入大明男人们的怀抱。
也许到那个时候。电影艺术家们会从中得到无数的灵感。一步步惊天地泣鬼神,让世人为之流泪为之叹息的经典爱情故事。也许就会诞生在这片土地上,或许那个时代的电视上不会出现鞭子戏,皇家宫斗剧,但是肯定会有很多暹罗女人为了一个大明男人争风吃醋的电影。当然也不仅仅局限于暹罗,包括缅甸了,安南了所有的这些蜀国同样都是如此。他们都将会在未来主动的融入这个大家庭,进而成为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而并不仅仅只是大明的孝子贤孙……
第795章
驱虎吞狼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之间,就到了乾圣十三年。
在过去的一年之间,发生了什么?
除了软硬兼施的巩固了大明的藩属之外,最大的新闻,恐怕就是黄河的北归故道了。
乾圣十三年正月初十,随着一声声爆破声,北岸的河堤被炸开了,冬枯的河水沿着宽达5里的河面一路北上流入穿越北直隶,于天津南部数十里的旧河口入海。
其实,河道也是在北宋故道的基础上拓宽而成。搁过去,这里都是良田,但是满清的入寇,却让这里变成了无人区,而这也是朝廷能实施“黄河北归”的原因。至于向南夺淮的河道,也被加以封堵,淮河终于摆脱了“黄强淮弱”通海不畅的困境。
也正得益于此,大明在关内也终于有了一片草原!
而且还挺大的。
黄河河道两侧河堤距离河道足有十里宽,这十里宽的防洪区是禁止开垦的,经过十几年的刻意的经营,早就成了一片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尽管它是狭长的,但却也是一片方圆数千多平方公里地区,足足有几百万亩之多!
当然,这片草原虽然是官地,但却交给了沿河两岸的军户看守,他们可以在这里种植牧草养马,在黄河两岸足有多达的三十万军户,他们的家中养育上百万匹马。论马匹的数量,现在的大明,远超过历朝历代。
当然,质量同样也是,毕竟,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大明一直在千方百计的从中东、欧洲等地引进优良的马匹!并且借鉴后世的育马法,制定专门的法律改良马种,其实这个法律很简单——就是在全国范围内阉割公马,与此同时建立大量的种马站,由朝廷提供包括阿拉伯马、汗血马等优良种马。如此十几年繁育之后,那些矮小马匹变得日益高大。
当然,也因如此,获得优良种马一直大明马政的核心,除了官办马场繁育之外,引进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乾圣十三年秋天,当两千匹汗血马从万里之外抵达大明时,非但成了报纸上的大新闻,甚至就连皇帝本人都惊动了。
“两千匹汗血宝马啊!”
置身于淮南皇家马场——这里曾淮南盐场煮盐的芦苇荡,在煮盐法被晒盐取代后,数百万亩芦苇荡被开垦成了牧场,专门用于繁育马匹、牛、羊等牲畜。
“陛下,两千匹汗血宝马,目前已经分到全国的十二个马场,淮南这边留了一百匹母马,二十匹种公马,按照咱们和伪顺达成的协议,他们以后每年都会向咱们出售不少于三百匹良种汗血宝马……”
置身于土丘上,朱国强用望远镜看着正在坡下享用着牧草的汗血宝马说道。
“三百匹,这个李过可还挺大方的啊!”
其实,早在十年前,大明就已经得到了汗血马,但是数量极为有限,不过只有区区几十匹而已,为啥?因为土库曼人不愿意卖,但是现在,土库曼人却被李过给灭了。
“当年汉武帝兴兵数十万,李广利远征万里,才得到汗血马几千匹而已,每年两匹而已,这李过倒大方,一年三百!”
“陛下,也就是为了讨好大明而已!”
一旁的西娜拉,插嘴说道,
“过去土库曼人为了讨好波斯和我们,每年也都会提供优良的马匹,虽然没有这么多,但土库曼人除了这些马,就没有其它的宝贝了,想来李过也是如此!”
西娜拉已经给陛下生育了一个儿子,现在的她早就不是那个翘家的小公主,而是大明皇宫的妃子,二十六皇子。这几年,天下承平,身为皇帝的朱国强勤政与否尚且不问,但是在后宫倒是挺勤奋,孩子越来越多,儿子已经有了三十二个,女儿二十七个,去年皇后又生了一个皇女,除了有品级的妃子之外,还有几个才人让他睡大了肚子。
总之一句话,现在皇家,绝对的枝繁叶茂,不过世界那么大,够封的。一个印度,都够安置几十个王爷的,况且还有美洲,将来欧洲也是可以考虑的。
“讨好……”
微微一笑,朱国强并没有说下去。
在对待满清和流寇的问题上,他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前者必须要彻底解决,至于后者嘛!
其实,对于“大顺”上下,他一直持有某种同情,那怕是他们也曾做过不少恶,杀过不少良民,可……就像崇祯说的那样“寇亦我赤子,宜抚之。”、“若肯归正,即为良民”。
尽杀,尽屠,那是对待外人,但流寇毕竟属于自己的子民,一切好商量。
见陛下不语,石磊轻声说道。
“陛下,根据目前我们掌握的情报,李过之子今年将会化名潜入大明求学。”
从怀中摸出个信封,双手递给陛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0/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