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6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3/949


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提议,其实
其实,对于大顺君臣来说,他们甚至都想过,也许可以臣服大明,接受大明的册封,然后接受大明封的爵位,对大明而言,可以说是西贼投降受招安。而对大是非曲高国自己来说,不过是大败之后的缓兵之计,根本不能算亡国。
进士出身的喻上猷的主意可真不少,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大顺的兵屯制度,就是他的手里一点点的完善的。就在曹勉、曹太妃父女俩一直拖着不敢造反的时候,他已经琢磨出了好几个给党项人打鸡血的方案了。
可是大白高国又没有这样的号召力......不如这样,你们也别用大白高国之名了,干脆就自称唐国吧!”
第798章
赳赳老秦,闻利则喜
“唐……唐国?”
李过一愣,盯着喻上猷问道。
“你的意思是让咱们冒用大唐之名?”
“怎么是冒用呢?”
喻上猷道:
“大唐国姓姓李,而陛下姓李,我大顺起自于陕西,沿用大唐国号,那也是李所当然啊!”
“理所当然?”
李过笑道,
“我们李家的这个李姓是哪里来的?我们自己都说不清楚,这如何能冒用大唐?”
当年李自成干过一件什么糊涂事?
就是登基后,把党项人李继迁认了祖宗,你说谁不认,偏偏认了一个党项人当祖宗。这又算是什么事儿?他李自成可是汉人。而且要当汉人的皇帝,却把党项人认了祖宗。这不是想要以蛮夷主中国嘛?
现在想想。大顺会失去天下那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当年提这个主意的人,到底按照是什么心啊?指不定就是抱着让大顺丢天下的心思。
不过这着昏招,现在早都让李过等人人给飘没了。甚至连提都不再提了。
党项人……那可不是汉人啊。哪怕就真的是李家的祖宗。
不过也正因如此,对重新找个祖宗的事,李过倒也不介意。有一个祖宗的名义,那才好行事不是。
反正也就是认个名而已。
只听喻上猷说道:
“陛下的祖上世居陕西,陕西李姓,不乏大唐李氏后人吧?往上追溯十几代人,陛下必定是陇西李氏之后,现在陛下继承大统,当然应该打出唐国的旗号!而且此事,与我大顺来说,有百益而无一害,陛下可以名正言顺继承大统,而且也可以避免激怒明国。”
尽管不反对换个祖宗,可李过还是一个劲儿摇头,
“我家虽然是姓李,李是大唐国姓,但毕竟不是李唐皇族......”
“陛下”
汝宁安笑道,
“兴许家谱上都写着呢?请陛下赐家谱,供臣查阅……”
是与不是,不重要,无非就是几笔重写的事情。
从古至今,又哪有那么多龙子凤孙让大家伙儿认啊?不都是随便在族谱上写上那么几笔,自己家也就变成名门之后了。
普通人家可以,皇帝当然也可以。天底下有几个人像老朱家那么实在。把自己要饭的事儿都写了出来。
谁不知道往自己脸上贴金。不过当年老朱人家有那个底气呀,毕竟人家是恢复中华的主。
其他人为什么要往脸上贴金,因为一个个都是乱臣贼子,一个个都是篡位夺权。
说起来。还是我大明得国最正啊!
哎,可惜了……
心里这么念叨着。不少人的脸色变得有些不太正常,毕竟他们现在对于大明来说就是流寇乱匪。
但是在内心深处,他们对大明仍然有着难以言表的感情。
一直沉默不语的孙可为,想了想也连连点头道,
“陛下,李氏很有可能出自李唐。”
听丞相也这么说,李过尽管没觉得自己身体中可能流着李唐的血液,但是却意识到这也是一个机会。
“那么……朕就称大唐皇帝?”
这个名号未来有点太过吓人了吧!
要是让东边那个大明知道了,说不定会御驾亲征,再次讨伐的……
“还是先称大唐国主吧!”
孙可为说道,
“国主……就目前来说,先称国主来说,更稳妥一些,等咱们将来在西域这边打下了更大的地盘,到时候陛下再登基大唐皇帝位也不迟啊!”
其它文臣吩吩称赞道:
“还是丞相稳妥,当年奥斯曼人也是打下了伊士坦丁堡后,才称“罗马皇帝”的。等将陛下领兵灭了奥斯曼,到时候登基为帝也不迟!”
到了西边呆了十几年,这朝中众臣已经不再像过去一样,只知道大明事了,就连奥斯曼苏丹自称“罗马皇帝”都知道。像这个头衔,别说是17世纪的国人,就是21世纪,知道的也不多,只以为是奥斯曼苏丹哪。
“这……”
沉吟片刻,李过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依众卿家所奏吧!”
大唐国主,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重要的不是国主,重要的是大唐……有了这个名义,至少可以让大明那边,忽视大家伙的存在,甚至将来,还能在大明那边讨个册封。
其实,相比于找大明天子当祖宗,李过更希望能认大明爸爸,那怕他们是一群反叛者,一群逆贼,可骨子里,对大明还是认同的。
国家易名需要什么?
当然需要一系列的准备了,不仅要改官印,而且还要制定年号,就在李过选择了“兴业”作为他的年号时。
“大唐”上下也在为南征波斯作着准备。因为波斯是个人口近千万的大国。
大唐自然要动员全部的“府兵”,没错,带有“大明特色”的军户,也在一府之间,改成了府兵,就连同卫所,也变成了折冲府。
大战将至,随着大唐国主的一声诏书,数十万大唐的铁血男儿,立即从四面八方汇聚起来,准备在波斯来一场轰轰烈烈的灭国之战!
但是对于分散在各地卫所的大唐“府兵”来说,上,却没有几个人知道,一场决定大唐兴亡的大决战,正在以他们想象不到的方式,悄悄的拉开序幕。
当然,他们都是这场战争的参与者,毕竟现在是“天子大点兵”。这场战争恐怕打到结束,都不会在几千里外的关中平原上引起多大的波澜……
毕竟,这里是新的大唐。
就连渭水,那也是新的,长安,更是新的。
皇帝,嗯,国主,那也是新的。
所谓的“大唐中兴大业”,其实,现在也就是大顺,不,大唐的君臣们会拿出来说一说,一般的大唐府兵们是不在意的。
对于这些普通的府兵们来说,他们很多人都是来自陕西、河南、北直隶以及山西的汉子,骨子里都透着实在的,他们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利益……比如一块几十亩府田。
呃,大唐的军田变成了府田,也是和国号一起换的!
其实,对于不少耿直的汉子来说,他们压根就不在乎什么府田。
在渭水城外,折冲府堡垒外,一群刚刚在田里忙活完的府兵——大唐的奴隶有限,府兵们除了训练,还是需要下田干活,干完活的他们聚在一起聊天。谈话的内容,全都和一件事儿有关——折冲府外贴出的兵书!
“兵书上说了,十六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都要自备兵器、马匹、甲胄随国主出征,只要一打下波斯,非但会赏百亩之田,还会按军功,赏给婢女、奴隶!”
“按军功分赏?那得分到啥时候啊。”
“就是啊,一个大头兵能立甚大功?大功只当官的才容易立啊!”
“嘿嘿,这个事儿国主早就算好了……这次是灭国之战,只要灭了波斯,每一个人的军功,不但够赏田的,也就分赏婢女的,况且,你没听当官的说嘛,波斯和布哈拉不一样,布哈拉才多少人啊,波斯的,可是和陕西老家差不多,至少得有好几百万个女人,这从北往南打,得打出几百里去,到时候靠着军功攒出一个婢女,那可就再简单不过了。有了女人,再授上一块军田,到时候,可就是一家人好好的过日子了!整整齐齐的……”
整整齐齐的一家人多好!
至于女人原本的一家人……没人会在乎,这就是征服,这也是所谓的“大融合”,多好。多伟光正。
“刘五哥,你怎问得恁般清楚?该不是又想婆姨了吧?”
“嘿嘿,你小子不想,我昨天看又你又进红帐了,你小心点你的腰!”
红帐,是青楼的称呼,不过里面的官妓大都是年长色衰的女人。年青的,早就被人给抢走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3/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