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6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7/949


就是一群无胆鼠辈而已!
但是却没有人敢动手,因为大街当中总会有唐军荷枪实弹的穿行通过。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双方一但发生冲突,唐军必定会偏袒护自己人——明商也是汉人啊。
而如今在城内外街头不停巡逻的这些唐军,大都奉了军令在街头维持秩序,遇见有闹事的,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也不管谁先动手,一律捕了——只捕波斯人。然后带到城外直接砍头!
这种惩罚力度不得不谓之强硬,也正因如此,现在尽管这里有聚齐着数万来自各地的难民,但城内外的的秩序,也就总算是得到了维持。
至于这样的铁腕是能维持一时,还是维持一世?
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在乎。
因为所有人都很清楚,最终,这些土人的问题肯定会被解决,而问题的关键在什么方?
并不是唐国自身,而是万里之外的大明!
其实,所谓的“唐国”在南下波斯的时候,最担心的正是大明的反应,毕竟,对于大明而言,所谓的“伪顺”是叛逆,现在的“唐国”,不过只是换了张皮的的“伪顺”而已。
原本的,伪顺一直呆在西域腹地,与大明并没有什么直接联系,那怕是大明从他们那边买了不少“汗血宝马”,但双方唯一的联系了,也就只是这样的贸易上的联系了,可是现在却不一样了,唐军的南下,让大明终于又一次直接面对了这些叛逆——在阿巴斯港的对面,就有一块大明的殖民地。
这块亚里巴苏丹国割让的土地面积也就是不到三千平方公里,基本上都是沙漠,也就是后世穆桑代姆半岛上的那块阿曼的飞地。或许这块土地极为荒芜,但是它却扼守着波斯湾,掌握了这片土地,整个波斯湾的进出都将处于大明的控制之下。当然,更重要的是,在未来大明也可以通过这里控制住这个世界的油管。
当然,对于迫使亚里巴苏丹国割让这块土地的甘辉当然不知道这块土地的在未来的重要性,但是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朱国强就立即下旨在这里修建“平戎城”,并且派来了驻军、移民。
虽然“平戎城”的军民只有区区两千余人,但是对附近的土地却也是虎视眈眈,尤其是对对岸的霍尔木兹海峡的几个岛屿,相比于荒芜的“平戎城”,对岸的那些岛屿相对更富庶,适合发展农业,发展前途远远超过“平戎城”,不过因为立足未稳的关系,加之波斯又是这一带的大国,所以这种扩张一直被“平戎城”城守压制着。可是当阿巴斯港被“唐军”夺取的消息传出来后,立即在“平戎城”内引起了前所未有的震动。
一直以来被“平戎城”城守压制住的“扩张派”的声音一下就响了起来。在“平戎城”内那些主张的扩张的人,那里愿意看到自己相中的地方被“逆贼”给占领了,绝大部分都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打过去......
他们都想着打到对岸,然后再把那几座岛屿拿下来,那些岛屿的土地或许谈不上富庶,但肯定比“平戎城”这边的沙漠强吧!
而与之相对的,则是从对岸逃来了一群波斯人,足足有上万人之多。他们生活在荒漠之中,试图躲避
是战,还是和。
对于身为“平戎城”城守方中德现在他不得不面对这个选择……
第804章
你们吃肉,大明也要喝汤
一艘从大明“平戎城”驶来的双桅纵帆船抵达阿巴斯港时,初时并没有引起任何轰动,直到船上的人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后,守将军才匆匆赶到港口,迎接大明官员的到访。
“下臣高凌云恭迎天官!”
面对“伪唐将军”毕恭毕敬的行礼,方中德微微侧身道。
“将军客气,大明藩属中虽有唐国,可唐国却远在南洋,何时到了这?你自称下臣,实在是名不正言不顺。”
方中德的回答,让高凌云一阵尴尬,那怕是他领兵三万,一路南下,攻城掠地无数,可他很清楚,大唐这次南下,最重要的一关,就是大明。
也正因如此,在攻克阿巴斯港之后,他就立即派出信使到到海峡另一端的“平戎城”,告诉他们,唐国会尽可能保证明商的安全,直到后来的谈判,说白了,都是为了保护明商。
现在那怕就是热脸贴到对方的冷屁股,他也只是笑道。
“城守客气,我等化外小邦,于天朝仰慕是发自内心,虽非藩属,可却也是心怀慕化之心,甘为大明藩属,大人为天朝天官,礼应受礼。”
你瞧这话说的,那叫一个客气。
至于附近的波斯人,更是看傻了眼,谁不知道这个屠夫李将军的刀子利害,可是却不知道这家伙在大明官员面前却驯服的就像是小绵羊一样。
其实,这种驯服,说白了,就是对实力驯服。
诸国对天朝的驯服,从来都不是敬畏天朝的礼仪,而是敬畏天朝的礼仪,甚至早在春秋战国时,四夷对华夏的臣服,更多是因为畏惧,因为对力量的畏惧,所谓的“礼仪教化”,不过只是“拳头打到听话”的别一个说法而已。
就像现在,尽管“大唐”看看军威赫赫,可是面对大明,那怕只是大明的一个正六品的海外小城的城守,能做的也就是敬畏其威,他们敬的是什么?畏的又是什么?
敬的是大明,畏的是大明。
对于,方中德自然非常清楚的,而对方的客气并没有改变他的初衷,他之所以站到这里,并不是为了显摆威风,而是为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将军客气,本官此次前来,是有一事相问贵方。”
“天官只管直言。”
“此番贵方南下,意欲为何?”
方中德看着对方问道。
高凌云直接了当的答道。
“自然是为了教化四方,抚夷归夏!”
嗯!
愕然的睁大眼睛,方中德诧异的看着高凌云,这小子说什么?
教化四方,抚夷归夏!
你,你也配!
你这货就是一流寇,也配说什么“教化四方,抚夷归夏!”,这可是王师标配。
咱大明为什么封诸侯于海外,不就是为了“教化四方,抚夷归夏!”,你们一群流寇,居然说什么“教化四方,抚夷归夏”。
别以为你们这群流寇披了一层“唐国”的皮,就能改变你们是流寇的现实,居然要“教化四方,抚夷归夏”。
笑话!
你们配吗?
“教化四方,抚夷归夏!”
方中德冷笑道。
“不知李将军口中的夏是什么夏!难道你们自号为夏不成?”
在方中德看来,这些流寇压根儿就不配说出这样的话。他们是华夏人不假。可是他们还有另外一个身份。
他们不过就是一群逆贼,一群流寇而已。哪怕就是换了国号。也改变不了他们的真实身份。
“大人此言诧异,我唐国虽然是化外小邦,可却也是出自华夏,我唐国之人,说汉语,从汉俗,且祖地出于汉地,出于华夏,即便是身居异域,也不改赤子之心,而本地夷人,从番俗,信番教,言番语,我唐国为推行教化,才挥师南下,如此种种绝不是为了自立,而是为了传播教化,今大明天子号诸侯“教化四方,抚夷归夏”,令天下万民皆可以沐华夏天恩,如此天恩浩荡,我唐国又焉能不从!”
高凌云说话时,甚至还特意朝着东方抱拳,看那模样,还真分不清楚谁才大明的臣子,好像是他高凌云才是大明的忠臣义子。
好嘛,“唐国”的扩张到了高凌云这里,居然变成了响应大明天子的号召了,这话说的,简直就是……胡说八道!
谁都知道这是假话,方中德当然也知道,他压根就没打算在波斯的问题上和对方纠缠,简单的几句话,探出对方的底线后,剩下的一切就再简单不过了。
毕竟他之所以过来并不是为了兴师问罪的,而是为了能够从中获得一些利益。
当天,在一场盛大的欢迎宴会后,尽管波斯舞娘很是诱人,但方中德并没有把舞娘留下来,而是直接向高凌云表示了他的担心。
“安全!本官需要的是“平戎城”的安全,你们的扩张已经影响到了我们的安全!”
闻言高凌云脸色大变,看着对方问道,
“我唐国绝对没有进犯“平戎城”的意思,大人又何必有这样的担心?”
担心?
大明需要担心唐国的进攻吗?
压根就不可能,唐国上下现在巴结大明还来不急,怎么可能会得罪大明?尽管知道对方的担心不过只是无的放矢,可是高凌云总归还是要配合一下的。
因为他已经知道,对方这次过来肯定不是为了喝场酒,看看舞娘跳跳肚皮舞而已,人家过来,肯定是有所图谋的......
问题是他图的是什么?
方中德笑了笑,
“将军,这样的话,说出来,你会信吗?”
“大人,虽然我唐国上下,确实是逆贼出身,但诚如先帝所言,寇亦是赤子,我等当年行事,是迫于生计,而现在于此立足,绝对不敢有丝毫对抗天朝之心!”
读书人出身的高凌云,其实在内心深处,对先帝一直崇敬有加,从剿寇时特意下旨强调“寇亦我赤子,宜抚之不必专戮。”再到京城殉国时的“任尔分尸”,这些都是大明的仁德,当然,更重要的是,大明……招惹不起啊!
“现在不会,不代表将来不会!”
方中德的话,让高凌云的眉头一皱巴,反问道:
“那要怎么样,大明才能安心呢?”
难道是让我等撤出波斯?
“难道我等撤出波斯,大明才能安心?可此地土夷,又岂是大明赤子,难道大明甘愿相信蛮夷,而不愿意相信我等的向化之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7/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