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校对)第6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0/949


就是明抢了,你能怎么样?
大英国自有国情在大英国的韭菜也是割完一茬又一茬。只不过后来割的比较有手段而已。
在群情激奋的时候,有一个人向前挤了挤喊道:
“老爷,怎么会这样,昨天不是还能进去吗?怎么今天不能进去了?”
税官朝他翻了翻白眼。
“真是个没见识的乡下佬,现在中国人在泰晤士河上,你们这些生意的商人,嘴上说着是把东西卖到伦敦,可一过桥,就一个个的直奔中国人那边,把东西卖给中国人,不拦着你们,你们一个个都是要通敌!”
说着话,他的手指着一旁吊着的铁笼,笼子里赫然挂着一具尸体。
“这个家伙,就是把食物卖给了中国人,换回了中国的货物,在这里被查个正着,直接砍了脑袋。”
盯着铁笼子里的尸体,所有人都变成了哑巴,他们之中确实有不少人都抱着要去和中国人做生意的念头,这也是没办法呀,毕竟中国人手里有黄金啊。
金灿灿的黄金谁不爱啊。
现在倒好,他们非但挣不到那些金子。反而给困在这里,关口顿时乱作一团。可也就是乱成一团而已,谁不敢冲撞,毕竟,那边铁笼子里还吊着几具尸体哪。
而且税官后面可都是穿着胸甲拿着火枪长矛的士兵,要是冲撞了,指不定正好给了他们明抢的理由。
到时候东西没了不说,估计就是连脑袋也保不住了。
现在怎么办?
把东西运回去?
把东西运回去的话,那肯定是要亏血本了。到时候可就不是白忙活一场了。
“债券肯定是会兑现的,你们把货物运回去?只会亏更多……”
税官的话让不知打破了多少人的幻想,这些商人从各地把东西运来,那也是需要本钱的,不论他们愿意或不愿意,不少人最终,只能咬牙切齿的把货物“卖”给共和国政府。
一边卖着,一边诅咒着共和国,诅咒着克伦威尔。他们恨啊!
他们痛恨着克伦威尔的暴政,痛恨着他阻挡了他们的发财大计,让他们卖国无门啊!
可这个时候,哪怕就是再恨,他们在恨着那个克伦威尔的时候,还是在心里为克伦威尔祈祷起来,毕竟只有那家伙打赢了他们手中的白条才有可能兑现。
而这边政府刚明抢,不对,是刚收购到商品,一部分自然是用来供应军队,而另一部分则送到了伦敦,当然这些商品是绝对不可能无偿供应给大火中失去家园的难民们的。而是高价卖给商贩,让他们转手高价卖给伦敦的市民。
他们在大火中失去了房子?
那又怎么样?
克伦威尔还失去了王宫哪!
这和谁说理去?老百姓的那些破屋子破房又值几个钱?烧了也就烧了。
“国王陛下啊,你老赶紧回来吧……”
又一次,忠诚的伦敦百姓在心里怀念起了他们的国王,对于曾经欢迎着砍掉查理一世脑袋的记忆,直接飘没了……
这些“忠诚”的伦敦百姓在诅咒着奸商和共和国政府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他们所怀念的——至高无上的国王陛下已经今日抵达他忠实的“伦敦”……远郊。
抵达了查塔姆船坞——现在,这里是大明在英国的大本营,尽管在河面上还有许多战舰的残骸,但并不妨碍朱由彬、张名振他们以此作为大本营。
当查理二世和一直追随着他的忠实大臣爱德华·海德、久经考验的秘书尼古拉斯来在几名保王党前贵族的护送下,来到船坞的时候,他们恰好看到正在草地上训练的军团。
“保持队列!不准挤!都给我站好!一二一、一二一……”
军官们在那里发出声嘶力竭地吼声,他们不时的用棍子抽打着军团里的士兵,并不断的用“草泥马”之类的国骂,咒骂着这些愚蠢的英格兰人。
尽管语言不通,尽管文化区别很大,但是在棍子的教训下,那些英格兰人还是走了中国式的步操,不得不说,近万人踏着中式步操的场面着实惊人,以至于查理二世都有一种错觉——这绝对是一支精锐部队。
“我的上帝啊,你看,他们走的多么整齐!”
“是啊,陛下,他们可比克伦威尔的军队走的整齐多了!”
“新模范军走起路来根本就是一群鸭子……”
那怕是现在查理二世国王还没有同中国人达成任何协议,更没有争取到中国人的支持,可是并不妨碍这些英国的贵族,不对,应该是前贵族们去称赞这些来自异国的……不对,是来自异国的“客人们”训练的这支“英格兰军团”,甚至于,他们都忍不住幻想着,这支“英格兰军团”在战场上轻易的摧毁了英格兰共和国的军队,击败了克伦威尔,然后把那个该死的家伙带到刑场上,“喀”的一下砍了脑袋!
然后再把克伦威尔的尸体吊在铁笼子任由乌鸦叼食,只有如此,才能发泄他们的心头之恨!
他们为什么会如此的痛恨克伦威尔?
就是那个该死的家伙,废除了他们的贵族身份,没收了他们的财产!
只要能够击败克伦威尔,别说是和中国人合作,就是和魔鬼为伍,又有何妨。
过去,他们从来没有看到击败克伦威尔的希望,但是现在,中国人的出现,却让他们看到了希望,而更让他们激动的是,国王回来了!
国王不仅回来了,而且还要和中国人结盟!
这简直就是上帝保佑!
这下子他们卖国,可就不是卖国。而是响应国王的号召。
内心激动不已的他们,当然要站起来为国王,为中国人欢呼了,当然也为这支“英格兰军团”欢呼!
“欢迎你的到来,国王陛下!”
迎面朝着他们走来的,居然是熟人——沙夫茨伯里伯爵。他跟随在一个中国人的身边,正满面欢颜的看着他们,他什么时候投奔中国人了?
这家伙不是克伦威尔的人吗?
第859章
英格兰的俊杰
卖国不分前后,但是卖国肯定是要分地位高低的。在绝大多数时候,对于普通人来说,卖不卖国还真不是他们能考虑的问题。毕竟对普通人而言,他们甚至连卖国的资格都没有。
既然连这个资格都没有,那还考虑什么卖不卖的顶多也就是当个顺民罢了。
这个道理放之四海皆准,哪怕就是在大不列颠也同样如此。对于英格兰的寻常百姓来说,他们一个个的绝对都是卖国无门。
可是对于英国的权贵而言,只要他们愿意,那肯定是卖国有门。当然,对于这些英格兰的卖国贼。不,应该说是对于这些识时务的英格兰的俊杰们,大明绝对是双手欢迎的。
毫无疑问的一点是,在众多“英格兰的卖国贼”中沙夫茨伯里伯爵无疑是地位最高的,他是辉格党领袖,在与英王查理一世与议会的战争中,原为保王派,后支持议会党人,并成为克伦威尔的议会中的一员。再后来又被克伦威尔驱逐出议会,随后转变成为保王党,并在1660年支持查理二世的王政复辟。
在过去的近二十年间,英格兰的这场波澜壮阔的政治大戏中,最值得玩味又最讽刺的就是这些议员们。他们是最早鼓吹民主、反对国王、挑起内战的一批人;打不过保王党,不惜勾结苏格兰人入侵;在克伦威尔率军打败国王之后,他们自以为可以吃独食,彻底得罪了军队,又联合保王党反对克伦威尔;克伦威尔在第二次内战中获胜后,他们居然还冥顽不灵地认为可以吃独食,把胜利果实据为己有,终于遭到了清洗;在普莱德清洗后,很多人改变了立场加入残缺国会,成为英格兰共和国和的高级官员;克伦威尔死后,面对约翰·兰伯特的独裁,立即摇身一变成为“保王党”,在所谓的“王政复辟”后,他们又转变立场,坐在了对弑君者审判的法庭上;为了对新君表忠心,极力主张处死昔日同志,甚至不惜侮辱自己昔日领袖的尸体;而在祸国殃民的种种表现之后,他们又涂脂抹粉,把自己打扮成“民猪”的捍卫者。如此灵活自如地调整立场,简直令人叹为观止。这些人所做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利益而已,为了利益,连亲爹都能出卖,但是披着“民猪”这张皮,一切又变得合法而顺理成章。
其实,这恰恰也正是那些政客最虚伪、最可耻的地方。这些历尽沧桑却屹立不倒的政客们,面对危局时,他们会敏锐的做出对自己更为有利的选择,就像沙夫茨伯里伯爵一样。
五天前,他来到了这里,与中国人讨论着支持国王复位的事宜,作为地位最高的“卖国贼”,他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朱由彬、张名振的座上宾。作为“卖国第一人”的他,虽然还没有为自己换来什么利益,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身为“卖国第一人”的他,在国王到来之前,已经成功的抢到了“代表”的身份。
“陛下,臣一直在等待着你的到来!”
沙夫茨伯里伯爵激动的迎接着国王到来,在恭敬的行礼之后,他又指着身前的穿着大明官袍的官员介绍道。
“陛下,这位是大明鸿胪寺典客钱熙。”
“你好,查理国王。”
钱熙抱拳行揖道,身为六品典客的他,即便是面对外国的国王,也是行平礼,毕竟,他所代表的是天朝。而眼前的这位不过只是区区蛮夷的小王罢了。
在历史上,钱熙在明末时参加抗清活动,但最终积劳成疾去世,他的弟弟钱默15岁就考中进士,明末家破人亡后,钱默流浪各地,不知所终。但是现在,他却在鸿胪寺中为官,并随团出访欧洲。而他的弟弟则在南京国子监任教授。
历史的改变,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不仅改变了钱氏兄弟,同样也改变了查理二世,原本在历史上,他应该在两年后才得已复辟,返回英格兰。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英格兰一天天的牛了起来。
在简单的客气之后,查理二世一行被迎进了船坞附近一座商人的大宅内,随后钱熙就暂时告辞了,他前脚刚一离开,查理二世就颇为急切的问道。
“沙夫茨伯里伯爵,我们什么时候可以见到中国的亲王殿下?”
尽管朱由彬只是郡王,但是在欧洲人的传说中,他却是一位“中国的亲王”,显然,他们还没有弄清楚大明宗室爵位。
“陛下……”
沙夫茨伯里伯爵笑道。
“我想,亲王殿下很快就会招见我们,但是,我想,也许大家应该先洗个澡,否则,恐怕会引起亲王的不快……”
在此之前,沙夫茨伯里伯爵就注意到钱熙与国王见面时,微微皱眉的异样——国王的身上很臭!
“什么?洗澡?”
查理二世惊愕道。
“是的,陛下,如果想要见中国的亲王,就必须在洗澡,毕竟,他们非常讲究卫生,是的,就是卫生……”
沙夫茨伯里伯爵特意强调着“卫生”,甚至就连它的发音也是接近汉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0/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